权倾大宋-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力量。天有不测风云,李乾顺在不断败坏的形势中,终于走完可人生历程,不甘心地咽下最后一口气。他是在看到萧合达固守夏州,不愿南下阻拦宋军的官塘,这说明什么问题萧合达开始有了异志,现在又不能公开征讨,也没有足够的实力讨伐,意味着东部局势不打断恶化,夏军很有可能从内部崩溃,想想严重的后果,再也承受不了打击,一口气没有接上来。李仁孝危难中完成权力交接,并没有任何的波澜,平静的令人惊讶。也是,当此家国存亡之际,无论是察哥还是擀道冲,都不希望节外生枝,他才成为最好的选择。在继承大统的那一刻,他在悲愤之余,未尝没有松了口气的庆幸。但是,他面临的不是安稳守成局面,而是岌岌可危的家国,如何顺利渡过难关,保住祖宗留下的基业,成为他要处理的要大事,断不能有任何的大意。夏主新丧,在外人眼中很不是时候,你不早不晚,非得要战事开打了才死。真不是个时候啊如果,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宋军动战事无可指责,不要说是李乾顺先打平羌城,单单说李乾顺死在宋军进攻后,那就不用担心承担乘人之危恶名,名正言顺。第三天,李仁孝披麻主持军事会议,晋王察哥、舒王李仁礼、国相斡道冲,还有刚刚回到兴庆的李仁忠、任得敬。“现在,我数万大军困顿平羌城,南朝几乎形成合围,只能后撤博乐城。”李仁忠毫无忌惮,说的是非常无礼。当时,李乾顺想要撤围,他却坚持拿下平羌城,现在面临宋军的夹击,再加上心情不顺,父皇走的那么快,让他一点准备也没有,错过了大好的机会,自然没有好态度。李仁孝面对强势的李仁忠,却不能不压低态度,甚至有些低声下气地道:“南朝攻势锐猛,困守城外数万大军不能不救,有何良策”察哥长长叹了口气,道:“不要光看着李良辅,南朝奇袭西凉府,恐怕把我东西截断,那时才是真正的危机。”“就算他们截断东西也不妨,那不过是暂时的,只要左厢能顶住压力,女真人肯定会出兵,断不会让南朝猖獗。”斡道冲淡淡地道,宋军来势汹汹,他没有丧失冷静,判定以夏国的实力,左厢各军司能够和宋军抗衡,关键在于女真人态度,绝不会让大宋行朝灭夏,这是底线问题。任得敬却眨了眨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让李仁孝看在眼中,当下问道:“都统军有何话要说”任得敬一副恭敬模样,沉声地道:“陛下,以目前时局来看,南朝把重点放在夏州一带,虽说萧合达态度暧昧,却也能支撑得住。关键就在于,能否顶住他们三个行营,只要能够顶住,我们就能在盐州重组防线,他们就算抵达西凉,也无法改变战局。驻扎在三源地的大军进退,能拖延就拖延,至少能争取时间,让他们无法冲出瀚海,我大夏就能够在东部充分调动兵力,袭击他们的转运道路。”李仁孝默默颔,萧合达态度不明,就让左厢神勇、祥佑与嘉宁三个军司不稳定,不敢放手和宋军决战,第二道防线设在盐州是稳妥的,至少能避开夏州。西凉的安全他也不过分担心,那里的牧民随时能组成大军,宋军袭击兵力并不可能太多,不会形成决定性胜利,只要东部取得大捷,进攻西凉的宋军将不战自退。袭击转运道路是良策,历次战事,夏军无不是断了宋军粮草,才夺取了战争的胜利,宋军大多是步军部队,对辎重粮草依赖性太大,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还真能找到战机,任得敬的策略还算不错,让他觉得很受用。“陛下,如今前方事情紧急,老臣愿率擒生军主力上阵,也叫南朝不敢窥视兴庆。”察哥也是老帅,自然要说话。本书来源品&:
。。。
。。。
第945第945章党项贵族的矛盾
“令公万万不可。”斡道冲急忙出言劝止,无论怎样说,晋王察哥是,新王登基万事待兴,断不能领兵外出。万一,有人趁机生事,恐怕没有德高望重的宗室弹压,对李仁孝是非常危险的。不要质疑这种可能,新君登基,无论是外朝还是卫戍军,都没有绝对的掌控,任何状况都能出现,他绝不愿出现内讧的苗头。“萧合达贼子心怀异志,他要和南朝勾结,我左厢必然糜烂。为此,我要率擒生军主力,一举袭杀萧合达,挽回左厢不利局势。”察哥颇为豪迈地道。他的话也有道理,夏州是夏东部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一旦有事震动全局,夏军必然退入铁门、盐州。“我看,解潜的大军兵力雄厚,轻易不可与之争锋,陛下初登大宝,应该取得一场大胜,鼓舞人心才是。不过,此时还应该稳妥为上,集结大军在盐州一带,待内部肃静在出奇兵,或许可以派兵增援西凉。”斡道冲作为饱经风霜的老臣,瞬间就抓住了关键。正值李乾顺驾崩,李仁孝新立的时候,夏国上下人心不稳,不要说那些吐蕃、汉人了让,就算是党项的各大部族,也是人性惶惶,观望的人多啊要是李乾顺还在,他必然建议轻兵袭击夏州,解决了萧合达,再集中兵力反扑。现在,人心不稳的情况下,绝不能轻举妄动,聚兵盐州是稳妥的办法。察哥吞了口气,冷眼扫过斡道冲,暗骂措大不懂军务,胡乱说话。你拿什么打胜仗宋军奇袭西凉还是未知数,夏军主力绝不可能西调,只能分出卓啰城部分兵马。至于泾原一代的宋军,人家还没有出兵,吴玠对韦州的进攻,不如说是对刘延亮的掩护,创造机会会歼李良辅。数万大军撤不能撤,进不能进,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时机,也只能利用当地的险要,尽可能拖延宋军,最少不让南朝释放接近四个军的强大兵力,为调整布防赢取宝贵的时间。至于稳妥更是句屁话,你就坐视萧合达三心二意,宋军不断攻城略地,简直是在找死。李仁礼不言不语,轻轻叹了口气,眼看这些重臣明争暗斗,就有一种虚脱的感觉。一切都太突然了,他几乎没有时间去掌控,看样子南朝也不会给他时间。不过,他静下心来考虑,却倾向于斡道冲,新君初立稳定压倒一切,他慢悠悠地道:“国相言之有理,现在应该稳住阵脚,争取时间,决不可轻言决战。”李仁忠猛然转,狠狠地瞪了眼李仁礼,厉声道:“南朝数十万大军,马军实际只有三万余,只要集中主力,以铁鹞子担当军锋,擒生军、质子军两翼展开,必能破他行营。我愿率大军东去,必然能破南朝。”李仁礼毫不退让,淡淡地道:“是灭了南朝一个旅镇,但人家一个车旅,就能杀透七万大军重围,任大人来说说。”任得敬身份低微,不过是防御使而已,要不是女儿是皇太后,他连参加会议的资格也没有。李世辅的五十二旅镇,把他打的屁滚尿流,被他引以为生平大耻,李仁礼当中提出来,让他老脸顿时透红。察哥很不满地瞪了眼李仁礼,任得敬是汉臣不假,却也是国丈,不能太过于羞辱。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之所以没有说话,那就是败就是败了,没什么好说的。李仁忠却再也按耐不住,指着李仁礼狂怒道:“你这措大,根本没上过战场厮杀,人云己云,懂个什么鸟。”尽管,这次会议还是定了稳妥调子,任得敬还得去安抚皇太后,这也是李仁孝的意思。自从李乾顺驾崩,任氏是日夜茶饭不思,日益消瘦,他正好让任得敬劝说,不然皇太后要真有点事,还不知外人怎样诽谤他。不过,这让任得敬看到机会,李仁孝尊重皇太后,虽说表面的东西多,却是某种可以进身的资本,有太后的帮衬,都统军的大权,未尝不能到手,想想就一阵兴奋。李仁忠很不满,做为当年皇位有力竞争者,李乾顺意外地驾崩,让他失去了一切可能,怎能心服口服。现在,又被从军前调回奔丧,可以说是去了兵权,彻底成为宗室亲王,恐怕无法再出兴庆。他的恼怒可想而知,今个又被李仁礼公然羞辱,其中难道没有李仁孝的影子打死他也不信。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当他离开李良辅的大军,就成了光杆监军,常年在外领兵,竟然无大臣可以托付大事,心中大为悔恨,早知道结交这些重臣。可以预见的是,夏战败亡国,他作为嵬名家族近支藩王,绝对逃不了好,最好的结局也是个环卫官,一生寄人篱下,忍气吞声的生活。要是大宋战败了,他的结局会更惨,李仁孝绝不会容忍他,很好理解,他曾经是皇位的竞争者,又在军中颇有威望,任何一个帝王,在没有绝对控制权下,会容忍一个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亲王恐怕没有这个可能,就算他想成为奴隶,安度残生的可能也没有。何去何从,他不是傻瓜,该怎么办也不得不陷入沉思。当夏国高层各怀鬼胎,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时,高平意气风地巡视战场。神卫军刚刚歼灭三千夏军,这场仗打的极为漂亮,封元亲自指导作战,刘惟墉也颇为配合,神卫军两翼展开,以两个车营环绕,把夏军包围,那是关门打狗啊压根就没有动全力,三下五除二把夏军分割,一队又一队的吃掉,轻松到了极点。无论是谁指挥,这场仗是打胜了,既然打胜了那就是他的功劳,高平是相当的高兴,对封元也不吝褒奖。对此,封元风淡云轻是应付,他是枢密都参军司的将校,高平是殿前司大将,两人不过是合作关系,他面对高平完全是平等处事,没有半点谦卑。本书来源品&:
。。。
。。。
第946第946章两种战略分歧
再说,此战不过小试锋芒,让他的战术稍稍运用,验证实战型得到成功。
要说,他劝说高平转兵北上,高平的采纳是大将正确选择,并非信任不信任的问题,平静地道:“太尉,现在三大行营进展顺利,下步我们不应该西进,而是由我行营稳固战线,解太尉率军夺取夏州。”
高平眉头微蹙,按照他的想法,打下古乌延城,三大行营会战长墙。然后,殿前司和第五行营齐头并进,向西快挺进,对盐州动猛烈进攻,彻底扫清兴庆府东面关隘,第六行营牵制夏州、石州等处兵马。
以第六行营三个军,应该可以牵制左厢夏军,至少能让这群生羌闹腾不起来,让他建功立业。
封元见高平神色不对,显然对他的战略指导不满,又道:“夏州都统军萧合达有异志,肯定不会拼命,甚至有投靠朝廷之心,这是天赐良机决不能失去。快西进固然能达到出其不意,但生羌主力仍然存在,对我后方是极大威胁,就算拿下盐州,我们还得越过沙海,再面对西平翔庆军重兵,容易形成前有阻碍,后有重兵的尴尬局面。”
“只要解决左厢主力,盐州东部自然不战而下,所以我军应当团结主力,捕捉生羌主力决战。”
“适逢生羌贵酋嵬名乾顺死讯,正是我大军破釜沉舟,一举抵达兴庆府城下时,转向夏州、石州用兵,必然会耽误时间,让他们在盐州重新布防。”高平也有自己的主张,他是急于立功不假,却依然有判断力。
封元默默颔,他承认高平的战略有可行性,甚至是西侍军的主流观点。他们普遍认为,李乾顺突然嗝屁,党项人面临新君继承,人心不稳的尴尬境地,再加上萧合达闭门不战,摆在宋军面前是好机会,让他们不用苦战定难五州,就可以轻兵西进,直接对兴庆进攻。
这厮一个不错的际遇,只要有强大的兵力稳住左厢,再用强悍的大军火西进,是有可能达成目标的。
但是,他却看到其中的危险,萧合达闭门不出,并不代表反叛,夏军左厢仍有主力汇集,他们并不急于决战。宋军主力一旦西进,对方主力反扑,将形成前有坚城,后有锐兵的尴尬境地,那时就有点悬了。
粮草辎重路线铁定的被截断,夏军甚至能进入大宋境内作战,西进部队很可能成为瓮中之鳖。
高平见封元沉默不语,含笑道:“难道子玄并不赞同”
封元稍加沉吟,风险与机遇并存,却不代表选择风险搏取机会,因为有稳妥的制胜策略,淡淡地道:“风险太大。”
“风险和机遇并存,邵晋卿轻兵西进,不也是有极大风险吗”高平显得不屑一顾,说出封元最不愿听的话。
“凉州是天下良马汇集处,党项留守兵马不多,他们不可能及时援助。定难各地不同,我军舍弃歼灭生羌主力,转兵西进,万一他们汇集大军,如何是好”
“战争指导有两种,一则捕捉并歼灭敌人主力,二则不顾一切攻陷国都。前者是最稳妥的打法,也是对付小国的关键,后者应对国都四通八达,属于关键要镇,破其一点全线崩溃,兴州显然不属于此列,就算大军攻陷兴州,生羌依然可以聚兵反扑。”
封元话尽于此,下面的可能,高平应该明白,这是源自王秀的教导。
其实,并没有多深的理论,不过是战争中的目标选择,是打击敌人重兵集团,还是拿下都城,金军两度南下,攻陷了开封造成大宋的混乱,要不是王秀力挽狂澜,还真不好说结局如何。
那是因为,大宋朝廷权力高度集中,地方财权很弱,开封被攻陷,就让地方陷入无法自保的境地,长时间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另一个时空中是现实存在的,十余年才有点起色,连皇帝也被人家追的被迫入海。
这不是不抵抗,更不是不想抵抗,而是真的无法抵抗,你没有兵有没有钱,怎么和人家打
夏完全不同,党项大族颇有实权,拥有自己的部族兵马,各军州也有相对财权,就算国都被攻陷了,只要李仁孝逃出来,完全可以组织有力反击。
高平并不理会封元,策马飞奔在战场上,让封元摇头一笑,并未把对方的傲气放在心上。
且不说西北战场,在开封的谈判还在继续,王秀是相当的厌恶,基本放权给沈默、宇文逸,并且给宇文逸加了担子。
“远候,我看张通古江郎才尽了,也没有太多讨价还价余地,你还是做好准备,以商队名义北上。”
王秀很舒坦地靠在高背椅上,脸色温和地笑着,道:“克烈汗阿合、乞颜汗俺巴孩都是贪婪的草原狼,给他们显赫的官爵,许给他们好处,让他们尽情地南下掠夺。记住,他们要金银给金银,要绢帛给绢帛,要美女送美女,却不能许铜铁钱币,更不能许诺甲仗器械,明白吗”
自契丹灭亡,女真人正在努力控制时的真空,草原各部陷入了激烈地内斗,但比较强大的克烈、乞颜部落,仍然对夏不断小规模掠夺,夏北部三大军司,正是防备草原。
这群草原民族是贪婪的,比半耕半牧的女真人、党项人还要残暴,简直就是野蛮人。当年,李乾顺为了北方安宁,派都统军张钰镇守北方,算是消停了两年,却又是互有胜败,无法有效控制这群野蛮人南下。
好就好在,无论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党项人,都不约而同控制铜铁流入草原,就造成了那些野蛮人的虚弱,很多战士使用骨箭,杀伤力和铜铁不可同日而语,就算是这样,也让女真人有所忌惮,党项人频频吃瘪。
铜铁大量流入草原,把那群野蛮人武装起来,绝对是令人恐惧的事情。
沈默冷静地看着宇文逸,淡淡地道:“这次,你带的财货不少,也足够他们那些土包子开眼了。”
第947第947章我的杀戮是文明进步
“人家再是土包子,也算是一方豪强,被你说成没见过世面,能不能说动人家南下,还是未知说。”蔡易撇了撇嘴,对沈默的说辞很不感冒。
宗良稍加沉吟,比较倾向蔡易,历朝的北方蛮族,都是相当的剽悍,道:“是啊干系军国重事,他们南下劫掠财货也就罢了,要真的动用大军南下,还真好说。”
王秀眉头一挑,自然是笑了,他何尝不明白,能够成为一方割据势力领的,哪个是傻瓜这些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