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带个超市去清朝 >

第135章

带个超市去清朝-第135章

小说: 带个超市去清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眼下的刘永成就因为没有注意到头上的辫子而被对方鄙视的,之前那个家丁在这边其实也是受了写气,暗示并没有和刘永成说,因为毕竟当下人的,受气是常事。对于这点小事来说,是没有必要告诉刘永成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眼下的刘永成就同样的收到了对方的鄙视。在一旁翻译的转述之后,不光是刘永成,就是他旁边那个家丁都是非常气愤。

刘永成合适受到过这样的鄙视?虽然说他在刘家只不过是个账房,但是他却是刘家家主的弟弟,不要说是别的那些商人,就是连奉天城知府见到他都是客客气气的。而眼前这个小小的倭夷见到刘永成却是这般态度,怎么能让他不发火呢?

虽然说刘永成的脾气比他的哥哥刘永胜好多了,但是再见到此般场景还是气愤不已。听到了眼前的倭夷用那样的语气说话,这不是个人的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程度。

原本刘永成就想这样拂袖而去了的,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忍了下来。毕竟他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如果因为一句话就生气的话,还怎么做生意?怎么教下人?

这就是刘永成和他哥哥的区别。如果刘永胜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因为这个倭夷的话而因为在手下面前失了面子,大发雷霆一番。但是刘永成却是可以为了生意而着想,利益的问题在刘永成面前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在下教刘永成,正式从清国来的。我是清国奉天城内最大商团的账房,此次前来贵店是想和店主做笔生意。”

刘永成平复了一下心情,朝着对方说道。毕竟此次是来做生意的,又不是来吵架的。即便是听了翻译转述过来的话很生气,但是刘永成还是谈到了生意方面。

而一旁的翻译也是连忙把刘永成的话翻译了过去,因为刘永成雇用一个翻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而在这个时候没有清国商人过来,翻译的生意也是不好做,于是这个人便好好的把握机会。

“哦?你们清国人不都是很有钱么?来我们这里不外乎就是丝绸和茶叶的生意。怎么来到了我这个小店了呢?我这里是卖纸的,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便是这个店主对清国人充满了不屑,但是见到刘永成客气的话,也是稍微的放缓了一点面色。但是此时他说的话仍然很有火药味。

“我们来的没错,正是为了宣纸的事而来的。不知道最近宣纸的行情如何?”

见到对方打开了话茬,于是刘永成也就顺着说道。刘永成是刘家的掌柜,怎么能不会做生意呢?所以此时的他准备与对方周旋一下再说。

“呵呵,你不会也是来做宣纸生意的把?怎么?原想着我们要举行科考而带了一大批宣纸过来,现在听说了科考要停了,就想要把宣纸卖了以免跌得更低。想来我们国家做这种投机的事情,没那么容易吧?”

刘永成聪明,对方也不傻。毕竟生意人都是精明的,刘永成一开口对方都几乎知道他的来意是什么。

见到了此时刘永成低三下四的说道,这个店主就知道一定是他呆了一大笔宣纸想要来这里赚钱,没想到停止了科考却赔了钱,现在想要趁着宣纸没有进一步降价之前卖出去。因为倭国又不是只举行过这么一次科考,以前也是有很多清国人趁着倭国科考的时候来这边趁机大赚一笔的。但是这个店主却是很看不惯这一点,于是嘲笑般的冲着刘永成说道。

店主这段话可是把刘永成的脸说得白一阵红一阵的,简直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此时被人借了老底,这让刘永成的颜面何存。

原本刘永成就想这么走了的,因为这个店主的话实在是太气人了,即便是像刘永成这般脾气好的人都有些受不了。但是他还是想打探一下宣纸的行情,就算不在这里卖的话,问问价也是好的。

“生意有赔有赚,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咱们先不说这个,我此次带了八万张宣纸过来,不知道如果我想把这些宣纸全都卖给你,你能出什么样的价钱呢?”

刘永成并没有指望对方真的能买他的宣纸,而是想要从对方的语气里面得出现在宣纸的价钱,因为毕竟刘永成手中的宣纸也是不少的,就算这个店主想要买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吃掉的。

听到了刘永成的话,那个店主并没有再讽刺他,先是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伸出了两根手指。

“两钱银子一张,如果这个价钱你能接受,那么你的八万张宣纸我全要了。”

毕竟是生意人,之前的不屑归不屑,但是转了银子毕竟是自己的。所以说此时听到了刘永成要买宣纸,这个店主也就正是了起来。

“什么?两钱银子一张,这也太低了吧?上午还是五钱银子一张呢,怎么现在就变成这么低了?”

听到了对方开出的价钱,刘永成大惊。二两倭银才等于一两天银,也就是说,对方开出的价钱只不过是一钱银子一张。对于这样的价钱,刘永成怎么能不惊讶呢?如果以这个价钱把宣纸卖掉的话,那么五万两银子的本钱一下子就赔掉了四万多辆,而剩下的也就刚刚够运费和关税的。

这样一来,刘永成不但没有赚到钱,而且还可能亏钱。原本就算是把那些宣纸原封不动的运回的话,虽然说到了清国那里还要交纳一笔关税,加上中途要损失掉一些宣纸,但是那多少还会剩下一些。而眼前这样卖掉的话,将会一点都不剩的。

那么这样一来,来一趟倭国不是白来了么?不但事情没有办成,而且一文钱都没有带回去,哪怕就是连成本钱都是一文钱没有。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等于自己花了五万两银子来到倭国游玩了一趟么?

“不是我开的低,而是现在宣纸的行情谁都无法预料,没准到了明天掉到一钱银子都说不定。所以说现在不光是我这,就是到了任何人那里,都是这个价钱,甚至会比我开出的还低。至于卖是不卖还有你自己决定吧。”

这一次这个店主并没有骗刘永成,宣纸的价钱真的是飘忽不定的,因为宣纸成本不高的缘故,低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说如果这个店主受够了留用的宣纸,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老爷,对方开的还是一样的价钱。”

刘永成的那个家丁从一家店铺中走了出来,朝着刘永成说道。

这已经是第七家了,每一家的报价都是出乎意料的一致——两钱银子一张。这让刘永成都在感觉到他们是不是统一商量好的。

“要是不行的话我们就带着这些宣纸回去吧。”

见到如此,刘永成灰心了。与其那样的话,还不如把宣纸带回去,即便是可能会被骂,但是刘永成更要为的是刘家着想。

“这位老爷请等一下,我们家老爷想请您过去一躺。”

就在刘永成带着家丁转身要走的时候,从一旁跑过来一个人,朝着他们说道。

第172章不要订阅,资料多,订阅的不要骂我

今天小三彻底喝多了,没办法,发些历史资料吧。(。。。之前小三在题目里面说了不要订阅的,如果说无意中订阅的,小三没人赔一QB,如果大家觉得少的话,轻联系小三的QQ,664688886,赔多斯按小三也情愿了,没办法,确实喝多了。。一点都写不出来了。。。小三愧对大家。明天的不会这样了。。。相信小三。。。

听到了面前这个人的话,刘永成的编辑朝着他翻译了一遍。

原来是有人找他谈生意,在得到了这个情况的刘永成不仅大喜过望。不过系科他也有点疑惑,那就是对方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和他谈生意。

“你们老板是什么人?”

虽然听到了面前这人的这句话,但是刘永成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因为他在这倭国谁都不认识,眼前忽然来了一个说要和他做生意的,他一时间还莫不清楚情况。

“请您过去就是了,我们老板说是有关宣纸的事情。”

那个倭夷听到刘永成的话,又是鞠了一躬,朝着面前的几人说道。

听到眼前这个倭夷的话,刘。永成疑虑了一下。但是毕竟这个街都是倭夷的商铺,刚才他与不少的我已店主都询问了价钱,现在有人找他也是很正常的。

在16世纪前后,世界形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社会的进步,造就了中国与日本以及早期西方殖民者间海上贸易活动日趋活跃的新局面。明初的禁海政策逐渐松动,以成化(1465)、弘治(1488)年间市舶司恢复为开端,到嘉靖二十六年(1547)朱纨巡视福建海防为止,这半个多世纪里,在明朝闭关锁国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贸易时期,人们互通有无,各取所需,海上贸易繁荣。

但世无无争之地,在贩货者和。购买者之间、或不同的贩货者之间也不免为利益发生冲突。商人根据地域因素或其他关系结成一定帮派,常有些摩擦,彼此互不相容。故“商船在海,重货所挟,必有尖锐之随。”当时海上的贸易者都有自己的武装,可谓亦商亦盗,退一步讲也是时商时盗,再退一步讲,就算是本份的商人,也必得拥有能与海盗相抗衡的武力,从而想立贞洁牌坊也难了。然而若是武装的冲突只停留在商人之间的小打小闹上,是无法惊动我大明朝廷的,倭寇的出现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嘉靖初年,闽、浙海上活跃的商业集团主要有两支,。一支是闽人李光头(绰号李七),一支是徽人许栋(也称许二),王直便是许栋集团的核心成员。许栋是徽商的代表,如果看过余秋雨的《抱愧山西》一文的话,就会知道徽商和晋商在中国商业史上的地位,而后来徽商没落,被晋商取代的原因余先生没说,不过我想明中后期的海禁,以及许栋、王直反海禁失败被杀,至使徽商元气大伤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栋和王直同是徽州府歙(念射音)县人,由于同乡的关系,在许栋拉起一干人马后,王直成为了许栋的心腹。

在正、嘉之交,被称为佛朗机的葡萄牙企图在广州。打开与中国通商的大门失败,他们便北上闽海寻找新的机会,很快便和闽、浙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势力情投意合。大约在嘉靖十九年(1540),许栋商业集团开始与佛朗机合作,日本的私商是稍后才加入的。

这里要提一下双屿这个地方,此乃当时远东第。一的贸易中心(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还曾上去玩过,还清楚的记得哪里有个大丰公社,公社门口的广场上堆着很多的稻草堆,无数的鸟雀在其中觅食。。。。。。,真是怀念啊)。双屿是一个岛,距离定海县东南60余里,久无人烟住集(熟悉明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年镇国公汤和整顿海防的时候为防止岛上居民与海贼勾结,曾把沿海岛屿上的居民全部迁入内地以充船户)。该岛地形险峻,东西两山对峙,南北俱有水口相通,亦有小山如门障蔽,利于战守,中间空阔约二十余里,是南洋诸番和内地贸易的良好中介地。佛朗机直接来此交易则可免向广东市舶司缴纳税额,内地人来此交易则无需走洋远贩便可得到番物,可谓皆大欢喜。但内地人到岛上交易毕竟属于违禁,频繁地往来引起了朝廷的注意,而此时任浙江总督的便是那以铁碗著称的朱纨。

双屿基地的被。破是嘉靖二十七年四月的事,朱纨在攻破双屿后亲临岛上勘查,他惊奇地发现,双屿岛中有40余里长的宽平古道寸草不生,便脱口说:“贼徒占据之久,人货往来之多,不言可见。”由于双屿岛的攻破事发突然,外海不知,外番和沿海其他地方的船只仍不断涌来。据统计,从4月7日被破到5月10日,从外洋来的商船竟有一千二百九十余艘,其贸易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朱纨继攻破双屿后,又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在漳州府诏安县走马溪捕获正在与佛朗机交易的沿海百姓96人,并全部斩首。朱纨的强硬举动大大损害了沿海官绅的即得利益,平时通番的大多是这些人,哪96个“百姓”与这些官绅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他们在朝廷上一运动,以“不等朝廷批复,私自刑戮”为罪名要罢朱纨的官。朝廷核查后证实了此事,于是下旨:逮朱纨至京鞫讯。但在此之前,朱纨已经忧愤自杀,临死前悲叹:“去外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盗易,去中国衣冠盗难。现纵天子不欲我死,闽、浙人必杀我!”随着朱纨的死去,先前海防整顿的一切努力全部化为乌有。东南沿海地区再一次获得了自由贸易的机会,王直等海上势力就是在这以后的数年时间迅速壮大的。

双屿被朱纨袭击后,闽帮首领李光头被擒,徽派首领许栋逃逸。王直收其余众,北上屯居烈表山,又名烈港。移住烈表山是王直在双屿失败后俱有战略眼光的选择,烈表山位于定海县偏北约50里的海中,和东南面的金塘山只一港之隔,地理位置重要,是浙东宁、绍的屏障。

与王直同期在浙海一带活动的还有陈思盼(闽人)、邓文俊(闽人)、王丹、卢七等海商集团。在这些势力中,有些与政府军在嘉靖二十七八间已交过手,发现官军并不可惧,产生了官军易于对付的念头,所以朱纨禁海失败后重新兴起的海上贸易集团多带有海盗的性质。相形之下,王直的眼光要更长远一些,总设法与海道、卫所官员接近,利用自己的力量代之剿除某些海盗性质的团伙,以换取他们的好感和支持,从而实现开市交易的目的。

嘉靖二十九年(1550),卢七、沈九一伙抢掳战船,袭击杭州江头西兴坝堰,劫掠妇女、财货。浙江海道副使丁湛以“拿贼投献始容互市”为条件命王直追捕。王直不负嘱托,获船13只,斩杀千余,生擒7名,获被掳妇女2人,解送至定海卫。

另一势力陈思盼在浙海一带也颇有势力,当时王丹领船20只往投,不想陈思盼竟起谋心,将王丹杀害,夺领其船,王丹手下转附陈思盼,但具为王丹不平。陈思盼与王直也有矛盾,从海路上看,烈港往来的船只,都必须经过陈思盼居住的横港,所以王直的船时有被陈思盼抢劫的事。当时对于陈氏官兵也不能敌,于是海道衙门命宁波府通判唐时雍、把总张四维托王直干掉陈思盼。嘉靖三十年(1551)王直利用陈部中原王丹的势力为内应,又取得了海道官兵以及宁波慈溪县积年通番的柴美德的家丁数百人为外援,乘陈思盼庆贺生日不备之时发动突然袭击,内外合并杀之,尽夺其财。烧毁大船7只、小船20只,俘虏164名,救脱被掳妇女12人,解与海道副使丁湛。陈氏外出劫掠之船回还时因无所依,全部投靠了王直。

这样,王直的海上垄断地位逐渐确立,后来新入海通番的船只都只有插五峰(王直)旗号方敢在海上行驶。几次与官府的幕后交易和在台上较出色的表演,再加上地方官府私下许诺,王直此时几可称为浙江宁波海防官员的坐上客。王直实力的增强和他为人的忠实,宁波海防官员对之更为倚重,视为股肱。然而,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由于有了这样一段美好的时光,王直对官府产生了过分信赖,以为找到了天大的靠山,但这些“靠山”充其量不过是些徇私的地方官,人品如何暂且不论(日后王直有难他们没一个出来的),主要是他们无法影响中央的方针决策,等到海防官员一换,王直面前就又是一条荆棘路。

兼有海道性质的集团劫掠行为已经引起了朝廷的注意,继朱纨之后于嘉靖三十一年七月,委派山东巡抚王抒(此字应为竖心旁)为浙江巡抚兼福、兴、漳、泉道,提督军务。王抒启用了镇压走马溪私番被诬仍囚系于闽狱达4年之久的名将卢镗和驻守广东琼州的右参将俞大酋。

奉王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