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个超市去清朝-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裕见到赵世才犹豫不定的样子,有些着急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一个激将法,希望以此能够激得赵世才帮他。
黄裕知道,现在他自己是对抗不过雷天易了。别说是他一个人,即便今天带了三十多个家丁过去,还不是败在了雷天易的手上么?所以说即便是黄裕心高气傲,此时也不得不服输了。
但是在黄裕看来,赵世才就不一样了。赵世才是什么人?那是第一公子啊!澧县里面的这些个少爷,没有哪一个敢不听赵世才的话的。所以说像是今天这样的事情,黄裕认为只不过是赵世才一句话的问题。
“黄老弟,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雷天易那小子绝对不是卖烧饼的,而有另一种身份,这个身份就是我也是惹不起的。”
虽然赵世才不想这样说,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雷天易是他绝对惹不起的。所以他有些愧疚的朝着黄裕说道,希望黄裕能够理解他。
“什么?还有一种身份?那时什么身份?难道你这么大的势力都奈何不了他么?”听到赵世才的话,黄裕反倒有些懵了。
在黄裕看来赵世才平日里可不是这样的,平日里的赵世才绝对是飞扬跋涉的那种人。现在却说他不敢惹雷天易,这叫黄裕怎么能相信呢?
“好吧,我就和你明说了吧,不过你不要告诉别人。其实雷天易是朝廷派来的钦差,三品大员。而他那个天逸楼只不过是个样子,摆在那里给别人看的样子。不然的话,他手中怎么会有洋枪呢?天逸楼开张的时候县太爷怎么会去呢?这些你有没有想过?”
为了不让黄裕认为自己真的不想帮他,赵世才只有把知道的告诉了他,希望他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便知难而退。毕竟一个聚贤阁事小,性命可是大事啊。
“什么?这不可能?一个卖烧饼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变成了钦差呢?赵大哥,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个雷天易不可能是什么钦差的,他才多大?他要是能当钦差,您都能当宰相了。这其中绝对有假,错不了的。”
黄裕听到了赵世才的话,显然是非常不相信。雷天易的年纪看起来比他都小,而虽然说黄裕没见过什么三品大员。但是澧县的县太爷李硕一个七品官都老成这样了,那么三品官得老成什么样啊?而雷天易也不过时十六七岁的年纪,怎么一下子变成三品官了呢?这还不如直接说雷天易是皇子,那样的话可信度还强一些。
“你不信也没办法,这是我爹告诉我的,而他是从县太爷那里听来的。你说这还有假么?难道说县太爷也会骗人?”赵世才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
赵世才也多么希望雷天易不是钦差啊,如果不是的话,赵世才还能报xiong罩那一箭之仇。而现在的话,别说是报仇了,赵世才还得日日担心着雷天易会不会找上门来报仇呢。
听到了赵世才的话,黄裕也是在在暗暗的琢磨,难道这雷天易真的是朝廷派来的钦差么?
“不对,赵大哥,你们都被骗了。那个雷天易绝对不是钦差,绝对是个假冒的。”
此时的黄裕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大声的朝着赵世才说道。
“小点声,难道你想要别人都知道不成?你凭什么说他是假冒的,难道我爹说的还能有错么?”
赵世才听到黄裕的话先是大惊,然后疑惑的问道。
“赵大哥,虽然说我和那雷天易不是很熟悉,认识他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认识他的时间比较长,甚至是和雷天易打了好几年的交到。
而这个人小的时候就和雷天易是对头,这么六七年来,到了现在和雷天易的关系还是没变。而他却曾经和我说过雷天易从生出来开始,他家就在澧县里面卖烧饼了。
而就像您说的,雷天易是钦差,您见过一生出来就是钦差的么?而且据我所知,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和那个人打架呢。
您想想,一个街头小混混怎么可能是钦差呢?所以说你被骗了,你和赵掌柜,以及县太爷李大人都被骗了。这个雷天易绝对不是什么钦差,而是冒充的。”黄裕开口说道。
并不是黄裕信口开河,而是那次李文忠找黄裕陷害雷天易的时候,亲口把雷天易的事情交代了一遍,不然的话此时黄裕也绝对不可能这么说。
“你说的是真的?”赵世才听到黄裕的话,身子猛然一震,不可思议的大声问道。
第122章一波三折
…104:22:529334
第122章一波三折
赵世才现在简直是难以置信,黄裕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而且赵世才听黄裕所说的的这些话,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的。必定黄裕认识的那个小子可是从小就对雷天易比较了解的,如果从他最里面说出来的,定然不假。
难道这个雷天易真的是冒充钦差?自己这一干人等都被骗了?听完了黄裕的话,赵世才暗道。
如果真是像黄裕所说那样的话,雷天易不是钦差。那可就出笑话了。一个是县太爷,一个是澧县第一乡绅。就这样被一个小小的卖烧饼的人骗了,这样的话如果传了出去绝对是会成为民间的笑谈的。
“如果按你所说的,那个雷天易如果真的是冒充钦差的话,那么他手中怎么会有火枪呢?”赵世才有些疑惑的朝着黄裕问道。
正常的情况下,普通百姓是绝对不可能有火枪的。一般情况下,火枪都是朝廷和官府里面的军队所持有,普通人别说是拥有了,就是想见上一下都是很难。而雷天易现在手上却有,不但如此,还一下子有三支。
而且这三只还不是普通的。火枪,而是洋枪。这就更说明雷天易的身份不一般了,这个时候用有洋枪的大都是王爷贝勒之类的大户人家。没事弄两支洋枪摆在那里好看,就像是一些瓶瓶罐罐,是用来收藏的。
如果雷天易只是个普通人的话,。又怎么会有洋枪呢?平日里普通人别说是洋枪了,就是连洋人都不一定能见到。如果雷天易是钦差的话,这个还能够说得通。
不但如此,县太爷李硕的话可。不能是假的。一个县令,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就说别人是钦差,那样的话对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况且听赵广义说,县太爷在告诉赵广义的时候是神神秘秘的,而且叮嘱赵广义千万不要和别人说。这也就说明了知道雷天易是钦差的人绝对不多,而整件事情只有不超过五个人知道,眼前的黄裕怎么会知道他是假的呢?
“赵大哥,这个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个和。我说的小子叫做李文忠,是县西一个府上官家的儿子。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和雷天易在一起玩,可以说对雷天易是最了解的。
而前一段时间在我整雷天易的时候,还是他出的。主意,那个时候雷天易的父亲都被关进大牢了也没见雷天易怎么样。如果他真是钦差的话,他的父亲怎么会进大牢呢?不用他说,县太爷李大人也不敢关钦差的爹啊。
而且后来还有一次,雷天易在他自己烧饼铺门。前把一个秀才给打了。过堂的时候那个李文忠也在场,听他说那个时候看李大人的样子,绝对不知道雷天易的身份,否则的话这么一件小事干脆连堂都不用过了。”黄裕在一旁给赵世才解释道。
在黄裕看来,是。绝对不相信雷天易是什么钦差的。而他认为,雷天易绝对是假冒者钦差才能有现在这个样子的。如果不是的话,那雷天易怎么可能由原来的一个普通的百姓一下子变成了澧县最大酒楼的东家呢?这样的事情也太蹊跷了吧?黄裕的聚贤阁可是他父亲打拼了好多年才开起来的,如果都像雷天易那样的话,赚钱也太容易了吧。
“这个莫非我们都被骗了?”赵世才沉思了半天,最后抬头看向了黄裕。
现在的赵世才有些相信雷天易不是钦差了。
除却黄裕的话,赵世才本身就有些怀疑雷天易的身份。原来在书院的时候,赵世才第一眼见到雷天易,就觉得对方是个普通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赵世才从小就是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对于有钱人平日里是什么神态,说话十个什么样子,多少都有些了解。
而那时候赵世才见到雷天易,就是不看他穿的是什么,光是看眼神的话,就不像是个有钱人。因为雷天易没有那种富家公子眼睛里面常有的东西——自傲。
在这个世界上,贫富的等级是极为严重的,有钱人的严重都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神态。而穷人则不是,所以说赵世才可以肯定对方的家世并不好。
现在听黄裕这么一说,赵世才才反应过来。按照黄裕的说法,雷天易本身就是个卖烧饼的。而一个卖烧饼的会有那么多钱来开酒楼么?如果雷天易真是钦差的话,为什么一开始不开酒楼,却去卖烧饼呢?
况且还有一个从小就和雷天易是对头的人,他的话应该不会错的。如果他从十岁开始人是雷天易的话,就一定会非常了解对方。现在黄裕敢这么肯定,赵世才也就相信了大半。
“绝对是这样的,我们都被骗了。如果你不告诉我雷天易是什么钦差的话,我绝对不会往这方面想的。在我看来雷天易只不过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能开一家天逸楼。但是现在看来,绝对是他假用钦差的名义骗来的。”黄裕坚定的说道。
赵世才听到黄裕的话,站了起来。并且在屋子中转来转去,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竟然敢假冒钦差。亏我当初还这么怕他,雷天易,这下子你死定了。”
转了几圈之后,赵世才像是想明白了什么似的。猛的一拍桌子,大声的喝道。
“赵大哥,现在知道了雷天易的真是身份,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要直接的去找他,或者是告到李大人那里去?”黄裕朝着赵世才问道。
找黄裕的想法,巴不得把雷天易抓紧大牢来个秋后问斩。这样不但能要回来聚贤阁,还能报今日之仇。一想起来今日所丢之人,黄裕就气得肝疼。
虽然说今天黄裕在天逸楼里面表现得那么软弱,那时因为当时雷天易的手中有枪。本来想以后和雷天易划清关系,求赵世才把聚贤阁要回来就算了的。但是现如今得到了雷天易假冒钦差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这叫黄裕怎么能坐得稳板凳呢?
要是不知道这件事的话,黄裕也没有办法,只能求爷爷告***想把聚贤阁要回来。但是此时有雷天易的把柄在手中,就不一样了。
“光是咱们在这里猜测也是不行,万一那雷天易真是什么钦差大人的话,我们得罪了他岂不是得不偿失么?所以说我们需要证据。”赵世才考虑了一会,朝着黄裕说道。
赵世才并不是不想与雷天易作对,相反,他也比较恨雷天易。如果不是雷天易有着这么一个身份的话,赵世才早就找雷天易算账去了。
但是现在在没搞清楚事情真相的时候,赵世才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你这样”赵世才在黄裕耳边小神的说了几句,听得黄裕连连点头。
今天的雷天易心情特别好,不但整治了黄裕,让他以后不敢轻易的招惹自己。而且今天李世英在外面传回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天逸楼所以要的那些海产品已经找到了货源。而且这个地方离澧县还是比较近的,用快马车的话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从海边把天逸楼所需要的东西拉回来。
而且这次李世英联系的货源也是一应俱全的,不但有海参海虾,还有各种海鱼以及一些贝类。那边是一个专门捕鱼的村落,所以只要雷天易这边需要什么,那边就会打什么回来。
不但如此,这个村落的要价还特别便宜,甚至便宜到另雷天易不敢相信的地方。有些东西例如海参的售价竟然低于雷天易预计的十倍有余,所以受李世英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是所有人都很高兴的事情。
然而,就在那个村子拿回来的样品当中,雷天易发现了一个东西,盯着这个东西,雷天易窃笑不已。
这个东西就是————海肠子。
相传,最初福山人到京城开饭店,只是单枪匹马的在天子脚下闯世界,并没有借助其他什么人,实在是很不容易。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说的没错,京城的饭馆可是竞争得十分激烈。当时王府井大街上并排开着两家饭馆,一家是福山人开的,姓卢,就是后来名震京城的饭店业大老板卢姓的先人;另一家是当地人开的,姓王。两家的资本差不多,铺面也相差无几。而且这两个饭馆都是掌柜的亲自下灶,亲自端菜,兼有经理和伙计的双重身份,与厨师、“堂头”的关系都很好——因为两家雇得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人们就习惯地简称为“福山馆”和“大名馆”。
起初,两家饭馆的生意都差不多,没有谁多赚,也没有谁少赚。可后来“福山馆”的生意越做越兴隆,而“大名馆”却每况愈下。许多老主顾走过“大名馆”门口,脚不停步,径直向“福山馆”走去,他们宁肯在大厅里面等上半天,也不肯光顾冷冷清清的“大名馆”。
见此状况,“大名馆”的掌柜受不了了!于是他亲自光顾“福山馆”,想尝一尝对方的菜到底是怎么做的。“大名馆”的掌柜一尝人家端上来的菜,感觉到味道确实鲜美。
一天,王老板专门宴请卢老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称兄道弟地寒暄完了之后,王老板说:“兄弟有幸跟卢老板在一条街上为众人掌勺,赚点余资养家糊口,现在小店生意十分不景气,因为生意都让卢兄争去了。
俗话说得好,有饭大家吃,兄弟现在只好向卢老板讨教了。”有道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卢老板哪里敢得罪王老板?立即笑脸相迎:“王老板言重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好了。”
“没别的,我想送个伙计到贵店学学手艺,就算我沾了你的光。”明眼人都听得出来,人家这是堂而皇之“偷”手艺来了。
卢老板又不敢不答应,在人家的地盘上,也只能认了。王老板选择了一个十分精明干练的伙计张明,外号“一见会”,无论什么事都是一见就会。
张明到了“福山馆”,变得十分虚心,一点一滴都刻意模仿,炒出来的菜,和“福山馆”的大师傅炒出来的一模一样。王老板十分得意,张明的手艺已经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
说来也怪,同样的菜让卢老板往桌上一端,味道立刻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张明炒的菜,卢老板往桌上一端,味道也是鲜美异常,而别人端的菜,就没有那个鲜味。王老板这下可傻眼了,谁让自己没长一双卢老板那样的手来?手长在人家身上,这是没法换也没法学的事。
其实这奥妙就出在海肠子身上。海肠子,特产于烟台,是一种腔肠动物,因形似蚯蚓,如鸡肠之状,所以才被叫做海肠子。
海肠子虽然形态不美观,但肉质脆嫩奇鲜。每年冬天,卢老板返回老家度岁,趁机大宗收买海肠子,然后焙干,碾成细末,带回北京城。
那时的堂倌也好,大师傅也好,腰间都围着块很大的巾子,卢老板把海肠子的细粉末藏在大巾子里,往桌子上端菜的时候瞅空撒上一点,味道自然就变了。当时没有味素之类的增鲜剂,这海肠子粉就充当味精了。
“福山馆”严守着海肠子的秘密,生意越做越红火,渐渐顶垮了其他同行,垄断了京城的酒店业,福山人开的饭馆也越来越多,形成了庞大的“福山帮”。
用海肠子配韭黄烹制,鲜爽无比,是早春最佳的下酒肴馔,此菜由芝罘民间的“长久有余财”演化而来。
远在明朝年间,生活在烟台芝罘岛的渔民,每到大年,家家户户都要用韭黄、海肠、猪肉、鲜鱼为主料,熬制成一个大菜,取其谐音“长久有余财”,以寓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后来,此菜传至饭店,因原菜是大杂烩之类,厨师感到十分不雅,遂对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