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虏追上。
死营将士都是恨恨地看了眼城头,没想逃到锦州城下了,却不开门放他们进去,这是要让他们死在城外。
尾追死营最近得是正白旗的多尔衮部,他看到锦州城的明军没有开门,微微诧异之余,急忙传令:“贴上城外的明军,把他们杀光。如若明军进城,就尾随攻破锦州城。”
他也没去向后面的几支部队通传这个命令,因为大家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将,一眼就会看出自己这番布置的目的所在。
眼看着建虏离得越来越近了,曹文诏把最后一份希望给泯灭了。他大喊道:“死战!”
亲卫带着悲愤之音,回应着大帅的意志:“死战!”
随后,死营将士也一起发出怒吼:“死战!”
第四百三十章死营得安
正在这时候,城头上的火炮开始发出巨响,“轰轰轰”地声音,连绵不绝。
一发发实心铁蛋从死营将士的头顶越过,把正冲锋而来的建虏骑军犁出一道道直线的空隙,打得建虏人马俱碎。
但建虏实在太多了,这犁出来的空隙眨眼间就又被骑军所掩盖,继续向锦州城下覆盖过来。
同时,锦州城的吊桥在炮声中随之放下,“啪”地一声巨响,拍在了护城河岸边,能看出这吊桥放得有点急。
吊桥后面的城门也随之打开,里面紧接着开出一队队披甲的长枪士卒,结成防御阵型,分列到城门两侧。
曹文诏一见,马上下令全军入城。
他自己则站在吊桥边上,以稳定死营将士的军心。免得死营将士在有逃生的可能性之下,乱了次序,争先进城,反而会堵住进城的路。
死营将士看着“曹”字帅旗就屹立在吊桥边上,“死”字军旗则开始过吊桥入城,心中多少都安定了一点,开始紧张有序地过吊桥入城。
建虏看到死营开始入城,不顾炮火的轰击,冲得更快了。
曹文诏一见,忙大声呼喝最后面的死营将士下马结阵。
二千多死营将士说多不多,说少又不少。城门口就那么大,要全部入城总要点时间。
在大概有一半死营将士通过吊桥时,建虏终于冲到了近前。
也幸好死营的身后就是护城河,建虏没法凭借马力冲锋,否则犁过薄薄的一层明军后,就会掉入护城河内。
只见建虏纷纷减速下马,而后徒步杀向死营将士。一旦和明军混在一起,他们就不惧城头的炮火了。
入城的死营队伍马上显出了一些慌乱,有的想往吊桥这边挤,有的想和建虏拼了,一来二去,便造成了一些地方的堵塞。
曹文诏见此,便让身后的旗手摇动帅旗,传令给另外三位大将,带兵拦住建虏,然后自己也带着亲卫往外杀去。也只有如此,才能安定军心。
这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死营将士们马上就不再慌乱,开始有序地进城。
袁可立在城头看得不断点头,开口赞叹道:“真乃猛将也!”
然后他又向祖大寿命令道:“传令,火枪弓箭掩护。”
对于是否接纳城外死营入城,袁可立自有主见,他观察一会后马上做出决断,勒令城内守军接应死营入城。但终归是要进行布置才行,因此才有了让曹文诏焦急等待的那段时间。
一时之间,建虏群中又被打出了一片空白带,隔离了后面的建虏,使他们无法冲进死营阵中。
城头的支援让后阵杀敌的死营将士们压力为之一轻,也使他们知道身后有兄弟部队在掩护他们。
于是,死营将士纷纷奋起余勇,杀得更凶狠,要把这些尾随而来的豺狼统统杀死。
奴酋多尔衮在炮程之外远远看到这个情况,恨得直咬牙。也是因为追得急,并没有随军带大盾牌之类的,就无法越过那段隔离带。
这时,多铎和代善先后到了,看到多尔衮的帅旗,聚了过来。
他们也没互相打招呼,纷纷看着战况皱眉。
眼看着护城河外的明军越来越少,慢慢地都汇聚到吊桥附近,马上就快要都过吊桥了。
多铎发狠地传令道:“抬着那些死尸,挡着城头明军的弹矢,给我粘上去。”
多尔衮此时已平复了急迫的心情,听到弟弟的命令,也发出军令道:“弓箭手覆盖吊桥附近,骑军准备冲锋吊桥。”
然而,战场的情况太过混乱,等他们的命令传到前线时。明军基本已经都过了吊桥,在城内派出的枪兵协助下,吊桥绳索虽已被建虏砍断无法拉起,但建虏也没法攻过来。
倒是最后建虏弓箭手的覆盖,让来不及进城的明军受伤颇多,就连最后进城的曹文诏,也是身中几箭。
明军一进城,城门随之关上,城头的滚木礌石纷纷砸向涌过吊桥的建虏,让建虏留了一地的尸体后狼狈而退。
胜利完成了救援城外同袍的任务,城头上的明军看着远去的建虏,齐声欢呼起来,庆祝着胜利。
而死营将士在进城之后,却纷纷摊倒在地,再无余力站立。城外一战,把他们本已耗得差不多的体力用得一点不剩,没有多日的休息恢复,怕是缓不过来。
城门头上,袁可立笑呵呵地看着身插几支箭的曹文诏带着三个手下走向自己。
“末将参见中丞大人。”曹文诏领着手下三将单膝跪地,向袁可立行礼。
虽然他不是袁可立所管,现已是京营中其中一营的统领。可袁可立也算对他、对死营是有救命之恩的,他这一拜倒也发自真心。
曹文诏的勇猛让袁可立非常欣赏,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前的旧将,已经战死的张盘。
他笑着说道:“军前无须多礼,快快起来。”
随后又关心地问道:“你身上可有妨碍。”
曹文诏刚站了起来,听到袁可立关心的话语,才想起身手还插着几支箭,就顺手都拔了,一边回袁可立道:“多谢中丞关心,末将穿了几层甲,建虏的轻箭射不进去。”
袁可立一笑,正想再说话之时,只听曹文诏吩咐身后不远的亲卫道:“把人带上来。”
他一听,就不再说话,好奇地看着曹文诏要把什么人带上来。
在这间隙,曹文诏又和祖大寿、何可纲见礼。表面看来,他们之间都互相笑着道贺,并无间隙。
一个看似蒙古族的老头被拖到袁可立的面前,丢在地上。看那样子,好像已经奄奄一息了。
曹文诏在一边解释道:“他就是科尔沁部的达尔罕王赛桑,建虏的最大走狗。”
袁可立一听,连忙吩咐亲卫道:“把他抬下去,好好医治,务必要让他活着押解进京。”
袁可立明白,把这人活着押进京师的政治意义比死人要大多了,他恭喜曹文诏道:“此乃大功一件,皇上知道了必定大为欣喜。”
曹文诏还是会做人的,他连忙回答道:“要不是中丞大人和各位锦州同袍相救,那会有末将的这份功劳。”
城头上的人听着这回答,都很高兴,只是转头看看城外,发现建虏和蒙古军并没离去,好像还有围城的趋势。
袁可立见了,不以为意地说道:“仓促之战,还以骑军围城,无须顾虑,我等就和他们耗着好了。”
何可纲一听,有点担心地道:“就怕宁远、山海关那边不知实情而派出援军。”
袁可立一听,一颗心就沉了下来。他知道,在关宁军中,并不是所有将领都像曹文诏这么勇猛。
第四百三十一章又见阎应元
锦州发生的事情没有那么快传到山海关,更不用说京师了。
因此,此时的京师显得很平静,更多的是在讨论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晋商票号卷款逃走坑死了多少多少人的事儿。
这八卦的人多了,事情就慢慢地走样了。变成了票号一开始就存心这么做,而且还不止一家票号这么干。以致苦主有多少多少,甚至还有苦主因为接受不了从一个富家翁一夜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现实而自杀了。
一开始还有人质疑谣言的合理性,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些质疑声就泯灭在群情激愤中。
并且百姓议论的焦点集中到了苦主身上,集中到了以后还要不要票号的事情上。
这个时候,八卦的人就分为两部分意见了。一部分说应该取消票号,免得再出来害人;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票号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不应该取消。
两边争执不下,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使得这个话题成为目前京师最热门的话题。
这些情况由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汇报到崇祯皇帝那里,再给钟进卫和温体仁知道。
三人对目前的舆论都比较满意,只等火候一到,就启动下一步行动,把事情往下推动。
天色又近傍晚,钟进卫踏上了回家的路。此时的他,心情非常好。
不但是因为大明皇家银行之事顺利,而且还在他连日的努力下,玻璃、水泥、钢铁研究所都已搭好架子,开始运行了。虽然一切都很简陋,但至少名义已经有了。
随后他和徐光启两人连忙上奏崇祯皇帝,因为钟进卫在离开京师之前就有和崇祯皇帝提过相关事情,因此马上就得到批准。
给予研究所内的普通研究员以散官最低级的待遇,即四十二阶中最低级的从九品将仕佐郎,只要勤恳做事,则三年可升一级,如遇有贡献,视其大小,可连升官阶,最大到正一品的特进光禄大夫。
随即崇祯皇帝还向全国下了一道圣旨,让两京十三省举荐相关人才,才能突出者可从正七品的承事郎做起。
在明朝并无散阶对应的俸禄,因此这些研究员的俸禄由国企出资给予对应品级的待遇,另外国企还负责提供钱粮给各研究所,以供其研究之用,只有研究所的用地是朝廷所拨给。
这事在朝堂上倒是有过一番争议,因为国企刚有了利润,这里面的一部分是将来给各级官员退休时发廉政金用的。这要是分出利润了,到时候官员退休就分得少,自然就有人舍不得,毕竟这部分钱是名正言顺的干净钱,又是显示为官清廉的一个凭证。
最后还是钟进卫大费口舌,给他们讲解投资所带来的回报会远远大于他们的预期。
对于中兴侯所讲的这些,群臣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国企原本就是中兴侯捣腾出来的东西,硬生生地给他们开了一个财源。
也幸亏现在的几个研究所并不需要多少资金,要是太大的话,估计这结果就难说了。
钟进卫一边走一边想着这几天的事情,不知不觉就回到了自己的侯爵府。
到达门口之时,他却发现府里好像洋溢着一片喜气。门房彭老一见少爷回来了,老脸带着笑意迎上来道:“恭喜少爷,少奶奶一家来了。”
钟进卫刚好翻身下马,一听阿奇来了,有点惊奇,连忙问道:“人呢,在府里?”
他心中微微有点奇怪,按照古时的风俗,应该不至于在大婚前就来夫家吧,而且还是一家。
果然他看到老彭摇摇头道:“现在哪能过来呢,少奶奶全家搬到这条街上了,就在原保定侯府。少奶奶家人少,咱府里不少人都过去帮忙了。”
钟进卫一听,更是奇怪了。那个原保定侯府一直是封条封着的,属于官产。阎家就是搬到京师来,想租或买房子,也不应该是这套房子才对。
老彭见到少爷满脸惊奇的样子,明白他的疑惑,就解释道:“皇上为表彰阎老夫人教导子女有方,特赏赐给阎家的。前几日的时候,于老还一直为去通州迎娶少奶奶之事发愁呢!这么一来,和我们钟家就离得近了,就省了好多事情。”
钟进卫很想过去看看那个丫头片子现在在干嘛,想和阿奇百无禁忌地聊天。因为阿奇知道自己的来历,另外三个知道自己来历的人,钟进卫也没有兴趣和他们谈天说地,畅所欲言。
在这大明朝,也就阿奇一个人是他可以像后世一样无所顾忌地聊天。
但此时天黑了,又是大婚之前,这古时的禁忌也多,只好先进府再说。
他一边走一边还想着,这事怎么皇上一点风声都没透露给自己,莫非真是和自己没有关系。
想到这里,他自嘲一笑,可能是皇上真得很认可阎应元吧。
第二日一早,钟进卫正想出门去新成立的研究所视察,查看他所关心的几个事情。
没想刚到门口,就迎面遇见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
“大舅子,你怎么在这里?”钟进卫惊奇地问道,他记得阎应元此时应该在东江镇任参将的。
阎应元是从自家走路过来的,他笑着开玩笑道:“怎么,这都要大婚了,还不欢迎我这个大舅子?”
钟进卫已经有好几个月没见阎应元了,见他肤色好像深了一份,但精神却非常好,举手投足之间比以前也多了一丝沉稳。
他当即哈哈一笑,然后把阎应元迎进府里去。
阎应元一边和钟进卫一起进府,一边解释道:“是皇上下旨准我回京参加你的婚礼,昨晚刚赶到京师。”
他接着又和顾百川和王鹏等人打了招呼,到大堂坐下,喝上茶之后,叹道:“妹夫你可知道,我们阎家有此礼遇,都是你的功劳啊!”
钟进卫听了一怔,难道还真是自己的功劳。不过反正好处落在了阿奇娘家,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他并没有多想。
接着他关心起登莱的事情,而阎应元放下府中的一堆事情,一大早过来堵门,就是想找钟进卫说这事。
现在正好,阎应元就把登莱的难处一一说给自己妹夫听。
钟进卫听了后,并没有给阎应元说办法,只是喊管家于叔进来后问道:“于叔,昨晚我带回来的那两种吃食还有没有?”
第四百三十二章鱼松计划
于海宁一听,连道还有并转身出去马上就取了过来。
钟进卫把两种食物推到阎应元的桌边,对他说道:“你尝尝。”
阎应元本想说自己是吃过早餐过来的,不饿。但见钟进卫如此郑重的样子,知道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于是,他打开盒子,看着差不多的两样东西,分别拿起来尝了尝,然后看着钟进卫,等待他解释。
“大舅子,你觉得这两种食物如何?”钟进卫问道。
阎应元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好吃,不过这种味道最好,口感甚佳。”
钟进卫只问这食物好吃不好吃,跟自己的需求风马牛不相及。阎应元回答到这里,还是忍不住了,问钟进卫道:“妹夫,你倒是帮登莱想想办法,解决下我和九台的困难吧!”
钟进卫一听,笑了起来说道:“我这不就是帮你们解决问题么,就是这?”
他说到这里,一指桌面的这两种食物。
阎应元一见就更奇怪了,他疑惑地问钟进卫道:“是说给登莱送这些吃的?”
钟进卫听了笑笑,他不再继续打哑谜了,向阎应元解释道:“不是,国企马上就将制作这两种食物,食材就由登莱提供,这样能解决登莱的百姓安置问题。”
原来是自己想岔了,阎应元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看着钟进卫道:“妹夫你就把整个计划都给我讲一遍吧,没头没尾地听着让人难受。”
钟进卫拿起桌面的东西,自个当零食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道:“这两种食物其实就是一种而已,叫做鱼松。只不过一种是精制而成,还有一种就没有费那么多功夫做了。两种鱼松的价格相差几倍。”
这么一来,阎应元就明白了,原来是让登莱捕鱼提供给国企做这鱼松,以养活自己。
这方法倒是可以,登莱就是沿海地区,还管辖着各个岛屿。那些需要安置的民众多少会点捕鱼的方法,只是有一个问题,他对钟进卫说道:“妹夫,登莱百废待兴,一切物资都缺乏,渔船、渔网都没多少。”
钟进卫一边嚼着鱼松一边笑着说道:“这个不用担心,一切都由国企提供。登莱只提供人力就行,能出海打鱼的就出海打鱼,不能出海打鱼的妇女老人和小孩就在这鱼松厂干活,剥皮去骨,烧火炒鱼的活儿应该都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