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阳南门的城头附近,明军已经完全控制了这里。城头上下,都有荷枪实弹的燧发枪兵站岗。而城外,则有源源不断的同袍穿过城门洞,向城里攻击前进。
钟进卫就站在南门城头的箭楼上,阳光从窗户中洒进去,照在钟进卫的身上。就像渡了一层金色,犹如一个金甲战神,掌控着战场的局势。
在钟进卫的身边,他的护卫们都心情激动地看着沈阳城内的一切。
曾经的时候,他们匆匆来了一趟。如今,在中兴侯的带领下,他们又来了。而且不再匆忙,也不再走人,就要做这建虏伪都的主人。
谁也没有怀疑,建虏还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大家唯一还有不确定的是,到底能不能把建虏都歼灭在沈阳城内。
钟进卫通过望远镜观察城内战斗的情况,他发现建虏虽然很慌张,但迎面遇到明军之时,还是咬牙厮杀。这让钟进卫忽然想起了一个词:垂死挣扎!
虽然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之下,这些没有组织的反抗都是徒劳的。但多少都会延迟明军的推进速度,也有造成明军的伤亡。
看着建虏冲向明军,然后绝望地倒在燧发枪下,或者被刺刀捅了个透心凉,钟进卫就觉得非常心疼。
在他的眼里,这些都是大明宝贵的财富。藩王封建北美,沿途的补给站点,要想快速建起来,这些壮年的建虏就是最好的劳动力。
钟进卫看了一会,就下令道:“用女真话喊话,投降不杀!”
没过一会,沈阳城内开始出现震耳欲聋的喊声,投降不杀的女真话一喊开,就开始起作用了。
那些落单的建虏在绝境之中,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虽然他们不知道明军到底是否说话算话,但也好过马上就送命。
这些建虏,早已不是前几年的建虏。他们知道了畏惧,懂得了惊恐是什么,明白了蝼蚁尚且偷生的真理。
慢慢地,那些零星的建虏开始投降,明军进攻的阻力变得越来越小。当然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建虏没有投降,都往他们的主子所在聚了过去。
此时的袁可立,也由亲卫抬着,踏上了沈阳城北门箭楼。当他看着陷于战火的沈阳城,心中感慨万千。
前几年自己心灰意冷,告老还乡之前,以为今生再无望来这里。那时候的建虏,如日中天,明军闻建虏之名,都是要退避三舍。
没想到,今天自己就站在了建虏伪都沈阳城头,笑看明军气势如虹地攻进去,而建虏只是在做垂死挣扎而已。
想着想着,他的脸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他看着城南方向,知道那边的一个人,改变了大明的懦弱,改变了建虏的命运。如果不是他,眼前城内的那些人,十之**是嚣张依旧。
袁可立忍不住出声赞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以后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他此时的脸色非常红润,也没有了那咳嗽。不知道的人在此时见了,根本就不会想到袁可立身染重病。
阿福就站袁可立身边,呆呆地看着沈阳城内的厮杀。虽然他为了老爷的身体,一直竭力阻止老爷出征沈阳。可在这个时候,他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跟随袁可立多年,在对虏之事上也用掉了他好多个年头。和建虏多年的斗争中,有好消息,他陪老爷一起高兴;坏消息传来,他也会难受。日积月累,要说不亲自来一趟沈阳,或者说,不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这沈阳城头,只是在河南老家听别人说起大明如何攻占沈阳的话,必然会有遗憾。
阿福看了一阵沈阳城内的情况,然后就听到了袁可立的感慨之声。他知道,老爷是称赞那中兴侯。说真的,阿福在内心也极其佩服那年轻人。
他很是想不通,为什么中兴侯年纪不大,却无所不知,又有扭转乾坤的本事,硬生生把大明又带向了新的辉煌。
阿福转头想问问老爷,有关这中兴侯的事情,却发现了袁可立那不正常的精神头。忽然,一股悲伤涌上阿福的心头。因为他知道,老爷怕是回光返照了!
此时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了,就让老爷好好享受这胜利的喜悦吧!
而城内的多尔衮,正因为多铎之死,狠命地攻击皇太极所部。却忽然闻报明军进城,他只是愣了一会,却没有像皇太极那般晕倒。
他原本计划得很好,拿下皇太极,整合好大金内部之后,便以皇太极为筹码向明军谈判。可千算万算,就是没想到明军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一来还是两路明军,都已雷霆之势攻进了城里。
如果这个时候,领军向明军投降,就会因为没有筹码而得不到任何好处。多尔衮想得很清楚,现在自己唯有突围一途,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之人,在这危急时刻,拿定了主意,便当机立断,登上高处观察明军的动静,寻找突围的突破口。
只见沈阳城的四面都有明军的踪迹,其中以北门、南门两处的明军攻势最为凛冽,人数也最多。多尔衮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从中看出了明军的意图,竟然是想把大金军队都歼灭在城里。
如此一来,多尔衮就更坚决了突围之心。他恍如没有听到城内四处响起“投降不杀”的声音,专心查看明军的薄弱之处。
这一看之下,还真被他发现了一个方向。多尔衮当即大喜,连忙开始采取行动,指挥聚集在他身边的几千建虏,一起杀向那个方向。
沈阳城内另外一个奴酋济尔哈朗浑身浴血地闯到皇太极的指挥中心所在,即奴酋的崇政殿。
在殿门口,济尔哈朗看到皇太极的亲卫头领鳌拜正从殿内窜出来,当即抓住他问道:“大汗呢,大汗在哪里?”
鳌拜一见是济尔哈朗,连忙大声说道:“奉主子令,让贝勒您带所有人突围。”
“那大汗自己呢?”济尔哈朗连忙追问道。
鳌拜一脸的悲容,回答济尔哈朗道:“主子在里面,他不走了,要殉国。”
“什么?”济尔哈朗一听,一把推开鳌拜,快步进入殿内。他要当面问个清楚,鳌拜是不是骗他。
第七百六十七章诀别
“大汗,大汗。。。”济尔哈朗一边喊一边进入了殿内。但眼前的场景让他吃了一惊,当即收住了口。
只见皇太极的神情比起昨晚来,更为萎靡。在临时拼凑的一张床上躺着,而在其边上有一堆血迹没有擦掉。济尔哈朗一看就明白,这显然是皇太极所吐之血。
“你没遇见鳌拜么,朕令你领军突围,迟着恐难以突围出去了。”皇太极一见是济尔哈朗进殿,斜靠在床上问道。
“大汗,一起走吧,大金不能没有您。”济尔哈朗神情焦急,大声请求道。
皇太极一听济尔哈朗的话,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当即哈哈大笑起来。一直笑得周围的人都莫名其妙,笑得他自己咳嗽得喘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在内侍的帮助下,恢复了正常。只听皇太极苦笑道:“大金不能没有朕,哈哈,大金不能没有朕!你错了,不是大金不能没有朕,而是明国不能没有那中兴侯。”
“大金如果没有朕,还有你,还有那个狼子野心,城府极深的多尔衮。而明国要是没有那中兴侯,却什么都不是,只是被区区从白山黑水之间走出来的蛮夷任意欺凌的对象。”
所有人都默默无语,唯有皇太极的声音在崇政殿内回响。在此时此刻,他们隐隐觉得,大汗的话不是没道理的。
皇太极发泄了一番之后,又开始变回原先那个理智的大金大汗,只听他对济尔哈朗说道:“你快带着大金军队突围吧,能突围出去多少就算多少。以后你们的路怎么走,朕也不知道。但要记住一点,明国要是有那中兴侯在,就不要再惹明国。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吧!”
“朕留在这里吸引明军的注意力,给你们创造突围的条件。朕为大金国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这么一件了。”
“大汗。。。”济尔哈朗听得泪如雨下,忍不住想再次劝说皇太极。
因为他知道,如果大金没有皇太极的话,远不会达到之前的巅峰。之所以现在落得如此,不是皇太极没本事,而是那个突然冒起的中兴侯太厉害。大金国里,要数政治权谋,军事民政,皇太极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不但是自己,包括多尔衮也是,都没法和皇太极相提并论。
“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赫舍里氏…索尼,瓜尔佳氏…鳌拜,你们都随和硕贝勒一起突围。”皇太极脸上露出坚毅之色,打断了济尔哈朗的话,大声命令道。
“不,奴才要和主子在一起,哪都不去!”鳌拜大声说道,拒绝了皇太极的命令。
索尼倒是没说话,就在一边看着。
皇太极注视了鳌拜片刻,看到鳌拜那一脸的决然,便不再要求,再次对济尔哈朗说道:“快走!”
济尔哈朗知道此时的时间非常宝贵,便不再坚持让皇太极也一起走。因为他了解皇太极的性格,心意已决,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去,没有谁可以让他改变主意。
“大汗,臣弟走了。”济尔哈朗说到这里,撩起盔甲下摆,向皇太极跪了下去,对皇太极再次说道,“来生再做大汗的臣弟。”说完,磕了三个头,泪洒崇政殿。
皇太极的眼睛红红地,并没有再催济尔哈朗,看着他行礼完毕,然后吐出简单地六个字:“好兄弟,来世见!”
济尔哈朗站了起来,最后看了皇太极一眼,便不再犹豫,大声说道:“走!”声音仿佛从他心底响起,透着一股决然,冲破了束缚,直冲殿顶。
再说钟进卫,在城南箭楼上观察战场的形势,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建虏身上。当他发现城内大批建虏忽然往城西方向冲去时,吃了一惊,移动望远镜,往西门方向看去。
这一看,当即眉头皱了起来。他大声地问道:“西门是谁负责的,怕要出纰漏了。传我将令,速去增援西门。”
一个番役马上答应一声,便下了箭楼去传令。而顾百川则在钟进卫的身边,向钟进卫禀告道:“侯爷,西门看似左良玉游击负责。”
“奶奶个熊!”钟进卫闻言不由骂了一句,现在只能寄希望自己派去的援军能及时截住突围的建虏。
原来,他通过望远镜发现,西门处的明军竟然没有顾及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在主干道上攻击前进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追逃窜的建虏进了小道,甚至是各处宅子里。
而且西城门附近留守控制城门的兵力也不多,大部分都进城了。
现在冲向西城门的建虏有大几千的人数,这么一拥而上。这燧发枪又不是后世的机枪,那会扛得住如此之多的建虏冲锋。
要知道,建虏此时是困兽犹斗,狗急跳墙。这攻势必然会很猛,光靠现在主干道上的一点兵力,怎么够用!
果然,钟进卫通过望远镜看到,那些冲向西城门的建虏,都是发疯了一般的冲锋。冲在前面的建虏,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为身后的同伴开路。
如果明军的兵力足够能形成密集且连绵不断地火力覆盖,那么就算建虏拼了命,怕也无济于事。
可现在的问题是,主干道上的明军不够多,还形不成如此要求的火力。因为大部分明军,都已不在主干道上。
果然,在主干道上的明军,显然没挡住建虏如此疯狂的攻击。在开始屠杀了一些建虏之后,终于被他们冲开了一条路,直奔西城门所在。
沈阳城实在太大,支援过去的明军并不能立刻到位。唯有西城门留守的明军将士,依托城头高的优势,在苦苦支撑。
建虏也真是发了疯,在弓箭手仰射的掩护下,浑然不顾城头上的火力倾泻,硬是用人命填出了一条路,冲过去开了城门。
城头上的明军,因为人数太少的原因,渐渐地被建虏的弓箭手压制,根本就伸不出头去瞄准射击。
西城门如此之大的动静,吸引了那些窜入民宅和小道的明军返身咬住了建虏的后军。
但建虏的前军已经在压制住城头明军的情况下,往城外冲去。
不过并没有等多少时间,从南门和北门前去支援西门的明军将士沿着城墙终于杀到了。
这人数一多,火力顿时加大了好多倍。一下就截断了建虏倾泻而出的人流。
而这个时候,济尔哈朗已搞清楚了城内混战的情况,当即大声命令,随他从东门突围。
第七百六十八章突围
济尔哈朗不用想,也知道是多尔衮见势不妙,先行突围。也因此,把明军的注意力和大部分兵力都吸引了过去。
这么一来,虽然东门的明军并无破绽,但却少了友军支持。这就给了济尔哈朗机会,让他有了突围的可能。
南门城头的钟进卫,看到西门终于堵住,便转移了注意力。因为有了西门这边的教训,他的视野开始变得更广阔。用望远镜观察沈阳城内的每个角落,不但建虏,包括明军自己的动向,也都收在眼底。
他知道北门是老帅袁可立亲自坐镇,从北门那边的动静就可以看出来,关宁军兵力足够,防中带攻,一切都是无懈可击。
然后钟进卫又看向东门,何可纲和黄得功没有冒失,也是在控制了东门之后,逐步推进中。
正当他想松口气之时,却发现建虏有更大一波建虏从四处冒出来,往东门而去。
钟进卫当即又紧张起来,他仔细看了一会,马上下令道:“传令给东门,让他们不要再攻击前进,回防东门,堵住出口,不要让建虏从东门逃走。”
“是,侯爷。”这次是王鹏答应一声,然后马上下了箭楼,从城头骑马赶往东门。
钟进卫皱着眉头再看了一会,又下了一道命令道:“命令曹文诏,改变攻击方向,往东门攻去,从建虏的背后插上一刀。”
“是,侯爷。”还是番役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在战场传达中兴侯的将令,就番役是最好使。因为这番役具有唯一性,大家都知道,只有中兴侯身边的护卫中,才有番役。
东门处,何可纲守城门,黄得功领着燧发枪兵攻击前进。
面前的建虏越来越稀少,使得黄得功所部推进速度逐渐加快,慢慢地远离了东城门。
但到了一定距离之后,正打得顺手时,忽然就开始遇到了阻力。黄得功所面对的建虏越来越多,而且不再有投降,全都发疯了一般往明军冲来。
但东门的情况不能和西门比,这里的明军足够多。宽阔的主干道上,并排着好多列燧发枪兵。轮流射击,直把当前疯狂冲过来的建虏变成一具具的尸体,垒起好高一堆。
但就算如此,建虏还是在不停地冲锋。
黄得功心中冷笑,有多少命都交代上来吧!他接着命令后军快速跟上,以预防可能的意外。
正当他把后军都调上来之时,忽然后方疾驰而来一个传令兵,向黄得功传令道:“侯爷有令,建虏从东门突围,你部马上收缩,以守住东门为主。”
对于中兴侯的命令,黄得功没有胆子敢违抗。虽然他觉得应付面前的建虏,还是绰绰有余,但还是遵照将令,开始缓缓后撤。
可这个时候,忽然从主干道两侧冒出了无数的建虏,开始攻击他们,截断了黄得功退往东门的道路。
“娘的,在前面死了那么多人,就只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黄得功狠狠地说了句,然后重新开始调兵遣将,调整作战部署,以期打通回东门的路。
但建虏还是那么疯狂,甚至是用他们的尸体挡住了黄得功回东门的路,堆得密密麻麻的,根本就走不了。
在临近东门之处,源源不断地建虏从小道小巷冲近了城门,开始了东门的争夺战。
原来,济尔哈朗早就想了对策。先缩减黄得功正面的兵力,诱使明军远离东门。接着就派死士在明军正面给予足够的压力,使得明军主将把后续的兵力也调了上来。
然后济尔哈朗才依仗着他们比明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