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士子风流 >

第293章

士子风流-第293章

小说: 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道贩子们都有一个理想,就是某地的货源的垄断,尤其是奢侈品的垄断,因为垄断,价值一两银子的东西可以炒到一百两,正如后世的所谓名车、名表一样,越是稀有,越是难得,他们便可以制定高昂的价格,让富人们趋之若鹜,当然,这个前提是,在这个地区,不能有第二个二道贩子竞争。

身为二道贩子的传统世家,大食商贾显然精通这个道理,他们抬价起来毫不手软,作为屹立数百年的超级帝国,这些在这个富足帝国羽翼下的世家商贾们,显然财力雄厚。

最后一份丝绸,价格已经炒到了二十四万,这个价格,想想都让人咋舌,那佛朗机的贵族刘达在犹豫,不断和身边的人低声讨论,最后恨恨的瞪了一个得意洋洋的大食商贾一眼,放弃了丝绸的争端。

十份丝绸,若是全部交易完成,价格将会超过纹银两百三十万两,而从海路安抚使司进货的价格,不过是十二万两纹银而已,轻轻松松,赚取了二十倍的利润,当然,这些丝绸运到其他各藩,价格怕还要暴增一倍。

徐谦此刻心里已经舒畅到了极点,他本来以为,五倍的价格已经高于预期,可是不曾想到,利差居然到了如此地步,其实他哪里想到,若非是如此高的利润,从前那么多大明朝的走私商人,谁敢冒着全家死光的风险,将丝绸运出海去。

从前的时候,走私商人倒卖的丝绸不过赚取五倍、十倍的利差,可现如今不同了,现如今是海路安抚使司彻底垄断,彻底垄断就意味着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相比起这些三道贩子、四道贩子们来说,海路安抚使司才是真正的垄断机关,比之后世的东印度公司,更加暴利。

原因其他也很简单,东印度公司尚且还有竞争,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法国东印度公司的竞争,香料并非只是控制在一家手里,可是丝绸和瓷器,除了海路安抚使司,天下再没有第二个货源。

当然,需求旺盛也是一方面,海贸的兴起,导致整个世界开始出现新富阶层,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皇族、王室、贵族阶层用度也是惊人,才会产生如此暴利。

第五百五十一章:强买强卖

一夜过去,丝绸、瓷器、茶叶三样,统统兜售完毕,获利三百四十万两纹银。

这三样自然是大头,其他的一些商品,倒也不急于兜售,大番商们在这一次竞价之中,自然是心满意足,可是对中小番商们来说,不啻是灭顶之灾,大家千里迢迢赶来,一方面是倒卖货物,可是货物倒卖之后,难道空手而返?

商贾追求的永远是利益,现在许多番商,不得不开始另谋出路了。

好在汪直已经宣布,明日即要开始收购番商的货物,这又让所有人留了心,只是现在,已是接近三更,大家草草睡了一觉。

紧接着,又是一个新的买卖开始了。

这几天对番商们来说都是折腾,折腾的大家头晕脑胀,可是这时候,任何人都得强打精神,应对海路安抚使司,海路安抚使司已经张贴了清单,将所有要收购的商品俱都张贴出来,比如香料,比如犀角,各色各样的商品,统一收购,只是价钱嘛,却只能算是很一般。

很一般的意思就是比起以往来,这个价格只有以往的一半。

于是乎,商贾们顿时炸开了锅,真是岂有此理,瓷器、丝绸的价格暴涨,可是自己带来的各种西贝货却是暴跌,这分明是强买强卖,分明就是欺负人。

没错,就是强买强卖,身为一个垄断巨头,若是不去强买强卖,那么还垄断个屁,不如去开善堂算了。

问题就在于,那些犀角、香料、牛皮、虎皮等商品,往往都有两个销售点,一个是欧洲,一个就是大明,欧洲虽说价钱也高,可是却都被佛朗机人和大食人把持,再者,从南洋来大明,和从南洋去欧罗巴,且不说航程,单说遭遇风暴的机会可是不少,毕竟是要横渡印度洋,还要绕过非洲,风险极大。

一面是风险大、收益大,一面是风险明显小的多,收益也少了许多,到底如何抉择,自然是这些商贾们的事。

身为垄断巨头,这一点觉悟还是有的,你不愿意卖,那就不要卖,大宗的交易,只要是在亚洲,想要出货,就只能找海路安抚使司。

众人痛骂的同时,却也是没有法子,倒是倭国这边,特产不多,刀具显然现在也不在海路安抚使司的进口之列,倒是倭国女人不少,这些坑爹的商贾和大名勾结一起,大肆的收购俘虏的女眷,在江户,贩卖人口已经成为了产业,而如今,这些家伙千里迢迢赶来,倒是有一批人口,想要和人贸易。

不过无论是卖什么的,许多人对海路安抚使司开出来的价码都大大失望,甚至有不少中小商贾兴致阑珊,顿时觉得,这一趟来的实在是不值,既没有进一批丝绸、瓷器,手里的货物也没有卖一批好价钱,虽说不至于亏本,可是利润并没有达到预期。

海贸,在这个时代本就是暴利的行业,可惜这海路安抚使司,仗着垄断,将买卖的利润几乎占为己有,甚至有番商打起了退堂鼓,明年,不肯再到双屿港来了。

而在市政厅里,一个新的计划正在筹划,钱,自然是赚来了,轻轻松松一趟货,便是数百万两纹银,这种奢侈品的买卖,可谓是一本万利。

不过,显然对这种奢侈品的买卖,徐谦并不满足。

毕竟这种出口,必须有所节制,你若是三天两头的出货,人家肯十倍二十倍的抢购那才疯了呢,奢侈品之所以叫做奢侈品,就是因为它不普遍,因此,这种贸易,海路安抚使司一年做个两趟也就足够了。

可是要挣银子,单单靠奢侈品可是不成,现在浙江、天津这么多作坊,单靠丝绸、瓷器,能让多少人发财?

徐谦要制定的,是全面开花的方略,人要有点追求,毕竟徐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贾,也是官,朝廷命官四字固然是意味着搂钱,可总得做点正经事才好,况且这还关系到了新政的成败,自然马虎不得。

徐谦与邓健、汪直几人,在市政厅里足足商议了几个时辰,最后,一个计划出炉,汪直是个很好的计划执行者,在领会徐谦意图之后,便开始着手准备起来。

夜里。

街道上依旧有巡视的水兵,海路安抚使司辖下水兵七千余人,尽都是从天津、山东等地招募,体格强壮,经历了几次与倭寇的战斗之后,比起官军来,也算是精锐,而在这双屿港的水兵,就已超过了三千人,他们分为三班,日夜巡守,便是夜间,空旷的街道上依旧可以看到月色下一队队跨刀出现的人影。

只是在市政厅不远处的一个仓库,现在却有数百人正在活动,在汪直的命令之下,这些人连夜对仓库进行修葺和改造,同时,从船上,一箱箱货物也开始运进来。

汪直很疲惫,只是他依旧还在这里努力的指点工匠,东西如何摆放,哪些地方不能点放蜡烛,事无巨细的事,他都不得不去关心。

看着渐渐有了几分雏形的仓库,在自己努力下开始改变,汪直的脸上露出了几分微笑。自从事败之后,成为阶下囚,此后又不得不成为徐谦的私奴起,汪直就很少露出这样满足的笑容了。

有些时候,汪直不得不佩服这个抚台大人,此人虽是官员,却从不墨守成规,许多突发奇想,连他都不曾想到。

眼看布置的差不多了,他吩咐几句,随即回到自己的衙署,叫来一个文吏,说明了自己意图,让文吏连夜抄录文告,广而告之。

后半夜,汪直就伏在案头上勉强睡了一夜,卯时时分,他便精神奕奕的起来,连忙去了市政厅一趟,拜谒了徐谦,徐谦刚刚漱口,喝了口茶,道:“都准备好了吗?”

汪直躬身道:“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文告也已经发了出去。下官以为,此事必定成功。”

徐谦来了兴趣:“何以见得?”

汪直道:“一方面,海商们运了各种海货到了双屿港,不可能空船回去,总得进一些货物回去兜售,就算只是利润不高,可是有银子挣,总比舱中压石的好。”

汪直看了徐谦一眼,见徐谦微微点头,继续道:“这其次,便是大明的货物,因为茶叶、丝绸、瓷器的缘故,在各国眼里,都是精品。既是精品,就不愁莫要销路,就算各国也有同样的货物,也必定会有人宁肯选购质优的大明商品。”

徐谦莞尔一笑:“这事才八字没一撇,你倒是先说的如此肯定了,成与不成,立即就有分晓。”

……

正在许多商贾们失望之际,甚至已有人萌生退意,而此时,又一份份文告出现在了大街小巷。

今日傍晚,大明浙江巡抚将设宴款待所有商贾,但凡是有意愿的,皆可参加。

酒宴……

所有人倒是提起了一点兴趣,虽然是想走,可是想动身却没有这么快,得要先补充淡水,还得在船舱里装上压舱石,毕竟许多人是空手而回,并没有携带任何货物。

既然如此,那么倒不妨去见一见那传说中的巡抚大人也好,做买卖的人,谁不希望多拉拢一些关系,有些时候,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比真金白银更加实在。

大商贾们也磨刀霍霍,大明巡抚的权利,并不亚于某国的国主,甚至据说这位年轻有为的巡抚,乃是大明皇帝的红人,深受皇帝信任,如此巨大的帝国,随便一道政令,不但改变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命运,甚至他们这些番商,也无时无刻不被皇帝的政令所波及。

若是能拉拢这位抚台,将来不知能提供多少便利。

而小商贾们,自是去凑热闹的,反正也是无事。

于是乎,不少人开始期待起来,在这双屿港的某处旅馆里,那汉名叫刘达的贵族此时坐在这里擦拭着一柄短铳,在他的身边侍立的,是上次在竞价会中与他并肩的老者,老者用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道:“暂时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不过可以确认,他们应该就混迹在商人之中,阁下,难道我们真的要介意这些深皮肤猴子们的想法?”

刘达眯着他的碧眼,莞尔一笑,道:“他们自然微不足道,可是不要忘了,这些人毕竟还有一些影响力,谁能保证,明国不会以此为筹码,进行恫吓和勒索呢,一切,还是小心要好,远东人说,小心能行驶万年的船,所以,继续让人去搜索,找到他们,杀死他们!你能领会我的意思吗?”

老者沉默一下,最后点点头,摘下帽子鞠了哥躬:“如您所愿!”

第五百五十二章:腾飞

傍晚时分,宴会开始了。

各种肤色的人纷纷进入了这个装饰一新的仓库。

仓库……

谁也不曾想到,堂堂浙江巡抚的宴请番商的地点居然选在这了这里。

这里的气味很不好,虽然燃了香,可是依旧能闻到一股子曾有货物堆积的气味,好在仓库巨大,虽然宴请的番商多不胜数,可是因为占地极大的关系,又分为了两层,所以虽略有拥挤,却还没有到人头攒动的地步。

只是……靠着墙壁的桌案上虽有美酒和蔬果,却还有许多稀奇的东西。

墙壁和桌案上,摆着玲琅满目的商品。

而男主人,显然并没有出现,众人百无聊赖,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摆放到了墙壁和桌案上的东西上。

与其说是‘东西’,倒不如说是个小型的博物馆,有各种花色的织布,有各种稀奇的铁器,玲琅满目,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大船的模型,当然,只是模型而已。

在物件下角,还有毛笔写就的介绍,比如某种布料下写着:“松江布,上好棉纱仿制……可大额订货……”

单单一个布料,又分许多种类,如蜀锦、云锦、苏绣、夹缬、蓝印花布、绞缬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大明朝的丝绸之所以能堪称一绝,其中很大部份原因,就在于织艺的精湛,另一方面,则是染色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茅,一匹再好的丝绸,若不能染上鲜艳的花纹,显然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而这染色的技术,同样表现在了平常的棉制品上,如蜀锦、云锦等等。

有的商贾们不由对这些纺织品生出了兴趣,比如几个吕宋和真腊的商贾,就站在这里一动不动。

不得不说,虽是棉制品,在其他地方早已不新鲜,并不如丝绸那般独一无二,可是单看样品的工艺和着色,但凡是对这种货物有稍微有些了解的,多半都知道,这些,绝对算是精品。

一些曾经做过纺织的商贾,开始议论纷纷起来,有人索性去触摸面料,感受这面料的质感。

见有人关注,立即便有伙计上前,用各种语言绘声绘色的道:“诸位认为这松江布如何?这松江布用的是松江上好的棉花纺织而成,质感极佳,价格也是便宜。”

关键就是价格,一个真腊商贾用半生的汉话道:“一匹多少银子?”

“现在的时价是三两五钱银子一匹。”

三两五钱,这明显是坑爹价,在宁波,能卖一两五钱就阿弥陀佛了,只算是低端消费品。

可毕竟是工坊中出产的货品,这个时代,大规模的生产极少,大多数人,都还处在自给自足的水平,什么叫做自给自足?说穿了,就是粮食是自己地里种出来的,衣衫,也是自家女人纺出来的。

农家妇女纺织,一方面没有先进的织机,这就造成了拉出来的棉线往往不均匀,而由于乡妇并不是专门的织工,都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指望她们能织出什么好布出来,那是痴人说梦。更不必说,给布匹上色几乎是奢侈,就算是想上点色,也没地方专门为她们这十几尺布去专门配料。

这便是优势,固然这个时代的纺织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是工坊出品的织布,比之世界各地的布匹来,绝对是宣纸和草纸的分别。

三两五钱一匹布,固然是贵了一些,可若是贩卖回各藩兜售,却也不必担心销路,毕竟这世上除了能买得起奢侈品和连饭都吃不上的,还有一个固定的群体,虽然穿不起绫罗绸缎,手里却还有几个余钱,几个商贾热切讨论起来,他们这种小商贾这一次运气并不好,运来的犀角、香料和一些特产并没有卖到高价,丝绸、茶叶和瓷器又竞价不到,此时此刻,若是空手而回,虽然不至于折本,可是利润依旧远远低于自己的预期。

而这些布料,显然可以作为丝绸的替代品,毕竟手艺精湛,色调也是鲜艳,若是运一船回去,就算四两银子兜售,怕是也不愁销路。

“诸位可有意愿吗?若是有意愿,想进多少货物尽管直说,只要付了定金,海路安抚使司立即去宁波下单,很快就可以将货物送来,实话和你们说,这松江布可紧俏着呢,方才便有几个商贾瞧上了……”

“你们有多少匹?”真腊商贾终于心动了。

伙计笑道:“客官要多少,我们一个月之内,就能供应多少。”

“好,来五千匹。”

有人打头,其余人自然也不再犹豫,商贾都是目光敏感,立即察觉出这里头有大大的生意可做,其余人道:“我来一万匹,只是不知你们有什么花色?”

“我来三千……”

那伙计已是乐开了花,忙不迭的道:“诸位客官,要这松江布,到那边去登记,预付一下定金,咱们会安排时间,方便诸位提货。”

……

那边布料卖得热火朝天,而在另一边,许多倭人则是被铁器所吸引。

这里的铁器有许多,既有农具,也有不少兵器的种类,如长刀,长剑、长矛甚至是火铳,还有火炮的模型,倭人们对刀具的眼光颇高,只是认真看了悬在墙壁上的刀剑,却不少人不以为然的摇头。

与正宗的倭刀相比,这些刀具显然还差上一筹,虽然也是用百锻钢的工艺打造,可是相较起来,却总是差了不少。

一个倭人取了刀,拿手指试了试刀锋,握在手里轻轻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