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衍战纪 >

第79章

大衍战纪-第79章

小说: 大衍战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令人可畏的是,他有强大的后台。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军人。段芝贵不仅是袁世凯的心腹,他和张作霖还有一段交情。原来,在张作霖受抚时,段芝贵的父亲曾出过力。从某种程度讲,段芝贵有恩于张作霖。可见,袁世凯的这个安排,是煞费苦心的。

段芝贵走马上任,随带卫队一团,但留在京畿滦东一带,只带少数人来奉。到奉天时,就下榻于张作霖第二十七师的司令部,以表示对张作霖的信任。张作霖深知段芝贵的来历,知道不能硬碰,必须韬光养晦,待机而起。因此,对段芝贵极尽逢迎之能事,甚至不时搜购珍贵古玩,馈送段父,以买其欢心。

在袁世凯称帝的关键活动中,张作霖更是进行了露骨的表演。他积极支持段芝贵。在奉天举行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国体问题时,张作霖带着大队人马,荷枪实弹,监视投票,结果全部投票赞成君主制。当段芝贵联合广东龙济光等24省将军,密呈袁世凯速登大位之时,张作霖也不甘人后,密电袁世凯劝进。又表态道:“如帝制不成,死不再生。”张作霖就是这样的以罕见肉麻的行动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皇帝,当即遭到全国的反对。同年,12月底,逃出北京的蔡锷在云南组织护****,首先举起反袁的大旗。此后,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起兵讨袁,一致要求取消帝制。在四面楚歌之时,袁世凯想到了向他表忠的张作霖,他要求张作霖出兵湖南,并许诺以后可以封公封侯。这是袁世凯最后的一棵救命稻草。

张作霖看到袁世凯大势已去,便决心反袁。但是,他还是表示听袁调遣,以便骗取饷械。待饷械到手后,他突然变脸,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提出了“奉人治奉”的口号,表示不能离开奉天。

这时,全国反对帝制的呼声异常强烈,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23日宣布取消帝制。但他仍然窃据民国总统的宝座。借以发号施令,企图镇压反对派。

此时,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和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秘密见面。冯德麟为张作霖出主意:“段芝贵是清末官吏败类,秽史劣迹人所共知,今为东三省帝制祸首。仍然居奉天人士之上,我辈绝不甘心,应该驱逐他。”张作霖问用什么方法。

冯德麟胸有成竹地说:“这个不难。由我们二十八师演黑脸,和他作正面冲突。由二十七师演白脸,用吓字诀逼他畏罪逃走。这样演一幕不费一兵一文的滑稽戏,岂不妙哉!”

张作霖鼓掌赞成说:“让各方面的人也知道奉天人是不好惹的!”

张作霖深感正和吾意,两人一拍即合,便开始行动。张作霖布置军队于某夜开枪,然后假意到段芝贵处报告,说冯德麟要率二十八师部队进城。惩办帝制祸首段芝贵。张作霖表示自己无法制止。段芝贵听后,十分紧张。张作霖借机劝段芝贵避一避,段芝贵感到这是一个好办法。经电请中央批准,段芝贵便乘机攫取巨额官款和若干军火,乘一列专车赴津。

这一切,均在张作霖和冯德麟的掌握之中。但他们佯装不知,还特派五十四旅孙旅长率一营兵护送。他们随后布置二十八师汲金纯旅的一个团在沟帮子车站拦截了该列火车。团长邱恩荣上车,以奉天军民的名义,交电报两封,内称:“卸任上将军段芝贵为帝制祸首。奉天人民正拟处以应得刑罚,竟敢手携省官款二百万之巨并军火大宗,闻风畏罪潜逃,沈阳人民无不发指痛恨。电请汲旅长派兵就近截留押赴沈阳,依法处理。”而且,士兵又拥到站台上,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段芝贵把电报拿给孙旅长看,孙旅长看罢。大声不满地说:“岂有此理,等我问问。”即下车到票房同邱团长谈话。段芝贵见孙旅长许久不回,惊慌失措,立即下令把官款和军火卸下,堆在站台上。孙旅长上车后报告说:“沈阳各界人情汹汹,一定要截留专车押回沈阳,经张代督婉商多时,才答应不扣专车,但官款和军火务须点清留下,并电请中央查办。”段芝贵连忙点头认可,下令交由邱团长清点带回。

段芝贵受此重创,还蒙在鼓里,一直以为是冯德麟和他作对。到京复命时,自然向袁世凯说了很多冯德麟的坏话。但对张作霖却印象颇佳,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一命。因为当段芝贵离奉时,张作霖还假惺惺地到车站欢送,并送给了段氏父子大批礼物。这是张作霖的精明之处。段芝贵在离奉时,让张作霖暂代他的本兼各职。

段芝贵被驱逐了,已经不能再回来了。袁世凯思忖,如果再派一个外省的大员督奉,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因为这时,奉天保安会参议总长袁金铠等人已经草拟了《奉天保安会章程》,并且唆使省议会正副议长等人倡立自治期成会,大造舆论,宣传“奉人治奉”的口号,明白无误地反对中央派外省人治奉。

袁世凯被逼无奈,只得在奉省选人。在当时情况下,只有张作霖和冯德麟两人可以考虑。袁世凯征求了段芝贵的意见,段芝贵对冯德麟恨之入骨,对张作霖推崇备至。袁世凯也是这个看法。最后,袁世凯于1916年4月22日下令,命张作霖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就这样,张作霖经过几年的权谋角斗,取悦袁世凯,排挤张锡銮,驱逐段芝贵,终于登上了奉天省督军的宝座。

袁世凯在全国军民的一片声讨中,于1916年6月6日病死。按《临时约法》的规定,原副总统黎元洪于6月7日就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国会,进行地方官制改革,将军改为督军,巡按使改为省长。因此,张作霖于7月6日又改任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

李煜轩在这几年和这些历史上的小丑们勾心斗角的同时,也在以张作霖的身份做自己的各项准备。

第一百四十五章 吞并第28师

李煜轩附身的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奉天督军,但是他还没有真正地全部掌握奉省的军政实权。其主要的障碍是来自他原来的合作者冯德麟。张作霖对冯德麟采取了又打又拉的策略,终使冯德麟就范。张作霖和冯德麟的关系,在张作霖任奉天督军前,还是和谐的。

冯德麟,字阁忱,又名麟阁。1866年生(一说1868年)。奉天省海城人。17岁当胡子,流窜各地,渐有声名。1900年7月,e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出动10万大军,分7路入侵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政府无能,百姓自保,乡团兴起。1900年冯德麟在辽阳组建大团,得到奉天的批准,成为合法化的一方势力。由于冯德麟坚持抗俄,保护百姓,渐得人心,来归者众。不久,冯的队伍扩大至数百人,各帮头目自称一百单八将。

他们引起e国侵略军的警觉,e国侵略军对冯德麟发动了一次突袭,将冯抓获,放逐到库页岛。两年后,他侥幸逃回。r国e国战争时,他自然倒向r国一边,帮助r国侵略军打击e国侵略军。日本胜利后,经日本少将福岛的保荐,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考虑到地方的安全,便招抚了冯部。由此,冯德麟渐升至巡防营左路统领(旅长),驻北镇。

那时,张作霖任巡防营前路兼中路统领,驻奉天。此时,他们就产生了些许猜忌,但矛盾不大。1912年,巡防营改编为陆军。←百度搜索→9月1日,中央任命张作霖为第二十七师师长,陆军中将,驻奉天;任命冯德麟为第二十八师师长,陆军中将,仍驻北镇。他们二人,虽然平起平坐。但由于驻地不同,且兵力差别很大。自恃前辈的冯德麟便甚感不快,由此裂痕渐深。但他们在驱段的问题上,利益却是一致的。因此,有了暂时的默契合作。

智谋多端的张作霖知道,对这位自视甚高的前辈,不能来硬的,必须使软招。因为冯还有一个师的兵力。得罪不得。于是,他亲自登门拜会,低三下四地同冯德麟拉关系,请冯德麟就职。冯德麟摆出前辈的架势,提出了一个就职条件,军务帮办要在奉天单独成立一个公署,其编制同将军公署相同。这就是说,要同张作霖分庭抗礼。张作霖自然不能接受这个条件。

张作霖把这个难题推给了袁世凯,让袁世凯替他解决。袁世凯回电,不同意设军务帮办公署。但每月可以给15万帮办办公费,以图收买冯德麟。但冯德麟拒绝接受,带兵回到北镇驻地。袁世凯特派他们原来的老上级张锡銮来奉调解,冯德麟不给面子。张作霖只得又派五十四旅旅长孙烈臣,携带大宗礼品和30万元巨款到北镇慰问冯军,进一步请冯德麟到省城就职。

5月20日,冯德麟突率步、马、炮5个营声势煊赫地开进沈阳,并在风雨坛设立了第二十八师驻沈办事处。张作霖当晚急忙为之设宴洗尘,冯德麟既不回拜,也不赴宴。张作霖无法。只得把宴席搬到冯德麟的办事处来,又召来歌伎陪酒,但冯德麟仍不满意。冯德麟提出让省财政厅给他拨款50万元购买飞机,并致电袁世凯。要求增加7个营的兵力,同时,在北镇设立奉天军务帮办公署。冯德麟只在奉天住了一天,就回北镇去了。

袁世凯死后,冯德麟进一步要挟,二十八师全体将士向段祺瑞内阁总辞职。段祺瑞曾派赵尔巽来沈解决问题。但也是无功而返。1917年3月,冯德麟又回到北镇驻地,待机而动。在这期间,张作霖的部下五十三旅旅长汤玉麟又同冯德麟相勾结,企图推翻张作霖。张作霖在国务总理段祺瑞的支持下,罢免了汤玉麟的旅长职务,以张景惠代之。段祺瑞又声言要派两个师来帮助张作霖讨伐冯德麟,冯德麟感到处境不妙,就回到北镇,暂时沉默下来,伺机而起。

李煜轩对于冯德麟这位草莽枭雄只能束之高阁,清除了汤玉麟这位心存反心,吃里扒外的家伙后,将自己的秘密部署做的更加隐秘了,好在这位冯德麟自己蹦出来作死,也就给了李煜轩以张作霖的身份亲自出手收服这位草莽枭雄的机会,大战将至,一将难求。此时此刻,李煜轩深深感受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无奈!

在这期间,于1917年6月中旬,张勋电召冯德麟入京。冯德麟未加思考,以为事成之后,会当上奉天督军,就派先遣队二百人急驰入京,自己则于20日率卫队三十人赴京。到京后,立即会晤张勋,表示完全支持张勋的复辟行动,并命令他的二十八师火速进京“赞襄复辟,保卫皇室”。他急不可待地晋谒了溥仪,溥仪赏赐他穿黄马褂,紫禁城内骑马,御前侍卫大臣头衔。冯德麟十分得意。

但这场丑剧,仅维持了12天。7月12日,辫子兵天坛之战,全军溃败,这场丑剧,就在全国的一片反对声中收场了。张勋逃进了荷兰公使馆。冯德麟事先感到事情不妙,于7月10日,率队200人,着便装乘火车回沈。路过天津时被扣,被押回北京。14日,段祺瑞进入北京。8月15日,宣布冯德麟因背叛共和,罪迹昭彰,剥夺一切官职和勋位,并交付法院依法严惩。段祺瑞本来对冯德麟就没有好感,这时怎能轻饶了他。冯德麟的二十八师师长、陆军中将等一切官职和勋位都被剥夺,成了不折不扣的阶下囚。

对待张勋复辟,李煜轩是很谨慎的。对李煜轩来说,无所谓共和与保皇,只看这件事情是否对自己后面的部署有利,而且李煜轩清楚的记得张勋这场闹剧是惨败收场!本来张勋和张作霖关系非同一般,是来寻求张作霖支持的,因为他们是儿女亲家。但张作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坐山观虎斗。段祺瑞在组织讨逆军之前,张作霖看到赞成复辟者极少时,就确定自己必须站在段祺瑞一方。他当机立断,马上发表宣言,反对复辟。

冯德麟在北京被囚,急电张作霖求救。张作霖当即致电段祺瑞,请求释放冯德麟。并且,又以二十七师、二十八师、二十九师各旅、团、营长的名义,电请段祺瑞释冯德麟。还以辽西16县士绅的名义,向段祺瑞请愿,希望从宽处理冯德麟。段祺瑞在探知张作霖的真意后,于10月15日就释放了冯德麟,判决:参与复辟证据不足,因吸食鸦片罪罚金八百元。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轻微处罚。此后,张作霖又电请段祺瑞发还冯德麟的勋章和勋位,段祺瑞照准。为笼络冯德麟的部下,段祺瑞又授予冯德麟为总统府高等侍从武官。

事后不久,段祺瑞任命冯德麟为山陵守护大臣,冯便回到沈阳。山陵是指包括长白山和清入关以前三代之陵而言。长白山是清朝的发祥地。三陵,一为永陵,在抚顺新宾,是顺治帝曾祖辈的墓地;二为福陵,在沈阳之东25里,是顺治帝之祖努尔哈赤的墓地;三为昭陵,在沈阳之北,是顺治帝之父皇太极之墓地。

冯德麟感恩于张作霖的出手相助,也就做顺水人情,让自己的第二十八师归顺了张作霖,使得张作霖毫无阻力的获得了第二十八师的将士拥护,稳定了自己对奉天省的军政掌控。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东北王

李煜轩附身的张作霖对目前仅仅掌握奉天省的军政实权,是不满意的。近期目标是夺取东三省的军政大权,故首先把矛头对准了黑龙江省。当时的黑龙江省将军是朱庆澜。朱庆澜,字子桥,浙江绍兴人。1875年生。曾任职奉天督练公所巡警总局,第十七镇镇统。1912年,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1914年,加封陆军上将衔。同年改署巡阅使并升任黑龙江省将军。朱庆澜在奉天时,很看不起张作霖,两人由此结怨。朱庆澜也不会听张作霖指挥,张作霖便想挤走他。

但袁世凯很信任朱庆澜,挤走朱也并非易事。此时驻黑龙江的是陆军第一师,师长是许兰洲。许兰洲,字芝田,河北南宫人。1872年生。湖南陆军学堂毕业。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因许兰洲会武术,曾任职袁世凯卫队,而受袁世凯信任。1908年,任黑龙江巡防营第二路统领。1914年,任黑龙江省陆军暂编第一师师长。

张作霖侦知许兰洲觊觎黑龙江督军的高位,便有意借许兰洲挤走朱庆澜。并答应事成后,保举许兰洲担任此职。许兰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有意制造事端,以便从中取利。1916年3月17日晚间,受许兰洲怂恿的江省省城齐齐哈尔的少数旗人到处散发传单,通知所有旗人到八旗工厂开会,讨论旗人生计问题。按规定,开会事先必须呈请警察局批准,而他们并没有请示。

警察看到满地传单,不明所以。警察局便派人到工厂周围警戒,以便了解情况再作处理。翌日清晨,旗人纷纷来到工厂门前,见到有警察戒备,以为警察干涉开会,便跑到许兰洲的师部躲藏起来。这就为许兰洲提供了反对朱庆澜的机会。

许兰洲一面假意出面调解,一面又鼓动旗人代表联名电告北京政府。攻击朱庆澜左右的8个人,揭发他们的种种罪行。这实质是在攻击朱庆澜。因齐齐哈尔的电报局被许兰洲军队控制,朱庆澜便派人到哈尔滨,电告袁世凯许兰洲阴谋挑动旗人闹事。袁接电后。即电许兰洲不准乱来,言称如果朱庆澜发生意外,则以该师长是问。

许兰洲不敢违命,但双方相持一周有余。袁世凯无法,便调朱庆澜入京。1917年北京政府任命其为广东省省长。其遗缺暂由许兰洲护理。但袁世凯深知许兰洲不是担任边疆大吏的材料,便于1916年6月调毕桂芳任黑龙江将军兼巡阅使,7月改称督军。毕桂芳,河北大兴人,1865年生。北京同文馆毕业,后赴俄国留学,曾任e国公使馆随员,是个e国通。曾任总统府高等外交顾问。派他到黑龙江省,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处理和e国的外交关系。

许兰洲目的没有达到。仍想让张作霖保举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