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隋-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可是那样一来只会让突厥人主动退兵,很难达成最大的战果。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李靖再次想起了郭孝恪的这句话,北府军从成军之日开始,便是以阵而后战为纲,从士兵到军官,可以说得上历朝军队无人能出其右,明日将是北府军最大的一场仗。
“传令全军。整理武备,明日出城,与突厥人一决死战。”李靖看向了城头上聚拢的将领,大声说道,城中一共八万军队,五万征辽兵。三万骁果军,虽然已编入北府军建制,但是不能和北府军老兵相比。这一次大战,王爷和贺廷玉,裴仁基那三万老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但是他亦不会当一个看客,八万大军王爷尽数交给他指挥,他绝不会有负这份信任。“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李靖口中低吟道,他便要做那无赫赫之功的善战者。
随着军令下达,怀远镇内,三万骁果军和五万征辽兵都是磨刀霍霍。这次大战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汉王神威,突厥人必败无疑,他们若是不能趁着这次机会获取军功,当真是白来这世上一趟了。
“秦屏夫,你的刀磨得怎么样?”
“保证宰突厥狗一刀一个。”
军营里,到处是军官们鼓舞着手下的士兵,各种粗俗的话语不断。仿佛城外那二十多万突厥大军不过是纸糊的一般。
夜晚,突厥大营,可汗金帐。看着回禀的阿史那社尔,始毕的面色变得沉重起来,郭孝恪不但击溃了高句丽人的十万大军,居然还收编了近六万人,如此一来,郭孝恪手上的兵力不会比他少太多,虽说他这里全是骑兵,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那些饿了一个冬天的战马,到现在都没有重新上膘,根本不耐久战,这战事一旦拖久对他不利。
“大可汗不必忧虑,高句丽人国中精兵早就打得差不多,这一次的十万大军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所以才被郭孝恪轻易所破,郭孝恪此次收编这六万俘虏兵,正是自取灭亡之道。”处罗见始毕皱眉,知道他是怕了郭孝恪手中如今的大军,连忙在一旁道。
“不错,大可汗,想那些高句丽人的俘虏军,原本不过是乡下地方挥锄头的乡巴佬,只要我军铁骑冲阵,必然阵脚大乱,到时北府军反受其乱。”阿史那社尔亦在一旁道,他说的话倒是有七分真,三分假。他相信那六万俘虏兵不堪一击,可是却不信北府军会受其乱。
听到处罗和阿史那社尔都如此说,始毕的心里也定了些,而帐中其他人也都是颇为赞同地点头附和。在他们眼中,过去的高句丽人还说的上是兵强马壮,不过自从给大隋征辽。打了两次大战,被郭孝恪杀到平壤城下,高句丽人就衰败了,这一回十万大军连一天都不到就给郭孝恪打得全军覆没,不只是北府军强悍,亦是高句丽人无能。
金帐内,随着处罗巧言网,各部的将领也都是大为意再像生前那般谨慎。带忻他们也有几分赢面。
宇文成都亦在金帐之中,心中却是对突厥人的想法不屑一顾,郭孝恪用兵如神,岂会放这么大一个破绽,那六万俘虏兵必有玄机不过这些突厥人的死活和他没有半点关系,他亦不会出言提醒。第二日,:更天,郭孝恪已是从睡梦中醒来,而军中俘虏营里的火头军亦是开始生火造饭,孙思邈和苏吉利进来时,郭孝恪已是擦过了脸,他身上的那些暗伤如今已经好了七八分,只是孙思邈却执意每次在他上战场之前,都要亲自过来看他一回。
郭孝恪生出了手腕,朝孙思邈道,“孙先生。本王的身体好得很,不需要再麻烦孙先生了
“王爷的气血旺盛,身体确实好的很,不过需知将军难免阵上亡,王爷如今肩挑天下百姓兴亡,这冲锋陷阵的事情还是能免则免放下为郭孝恪切脉的手指,孙思邈笑道,他知道郭孝恪和杨坚还有杨广不同。是真地不在乎他这么说话,亦是毫不避讳地劝谏道。
“先生说的是,本王自然知道,如今这个天下值得本王出手的人不多。始毕还算不上郭孝恪知道孙思邈和魏征还有长孙无忌他们一干文臣一样,反对自己亲自带兵的,只是笑答道。
“王爷知道就好。”孙思邈将自己医箱整理好,然后朝郭孝恪道。“王爷,今日可否准我随行。看看王爷是如何破敌的。”
孙思邈悬浮济世时,曾游历北地。亲眼见过被突厥人荼毒的村庄是何等惨况,这一次郭孝恪亲自出战,要歼灭东突厥的主力,他不愿错过这个机会。
“先生的武艺虽是强身健体之用。不过本王看得出,先生杀过人。”郭孝恪看着提出要跟自己上战场的孙思邈。却是说道。
“好教王爷知道,老道年轻时。脾气不好的很,路上遇到的贼人都给老道送去见阎王了。
。孙思邈年轻时就入道门,游方各地,那时尚是北周和南陈对峙,天下乱得很,死在他手上的贼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端的是狠角色,只是后来年纪渐长,修心养性,再加上天下太平,就再也没出过手,可是人虽老,那几十年养生术却不是白练。要真上阵,杀几个突厥人跟玩似的。
“那还请先生披甲。”郭孝恪看向了一旁的苏吉利,让他去找一副铁甲给孙思邈,这老道力气大得很,二十斤重的铁甲穿在身上跟没穿一样。
不一会儿,苏吉利便从帐外回来了。手中提着一副铁甲,郭孝恪本以为孙思邈没穿过铁甲,想让苏吉利帮忙,却没想到孙思密竟是熟练得很。
“已经十几年没束甲了孙思邈披上铁甲,看着亦是熟练地束甲的郭孝恪,脸上露出了些怀念的神情。
“先生以前上过阵郭孝恪看着孙思邈脸上那有些怀念战场的神情,忍不住问道,孙思密这个药王,身上的秘密还真不少。
“当年卫王出征,老道化名当了个军医安,有场仗打得危急,老道这个军医官也披甲上阵了一回,人头功十三。”提起往事,一向看上去云淡风轻,好似不染红尘的孙思邈身上忽然生出了一股豪气,听得郭孝恪亦是有些惊愕。
“怎么,王爷不信孙思邈见郭孝恪脸上神情,不由道,“当年要是老道留在军中,现在也是个将军
“本王自然不会怀疑先生,只是想到先生仙心,活人无数,却是不知道先生上阵杀人是何光景。”郭孝恪答道,孙思邈兼修儒道,平时也是像潘师正那样的有道仙真,叫他想不出孙思邈杀人时的样子。
“儒家讲仁,不过仲尼亦说过。“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突厥人乃夷秋。有何不可杀孙思邈拿过边上苏吉利送上的一口横刀,拔出鞘后却是屈指一弹。高声道。
“十世之仇,犹可报。郭孝恪听着孙思邈这句话,却是不由低语道,然后笑了起来,孔子的话是真性情,当年五胡乱华,汉人几乎亡国灭种,那种对夷秋的仇恨岂是十世可以磨灭的,大隋开国,杨坚篡周。杀尽北周宇文氏,废鲜卑制度。姓氏,恢复汉统,方得了天下人心。自开皇年间起,杨坚和杨广一直对外用兵,固然是新朝要开疆拓土。可何尝又不是想要报复当年五胡乱华之仇。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苏吉利在一旁见郭孝恪和孙思密都是说了这句话,亦是说了一遍,然后道,“这话说得真好。”
见苏吉利那半懂的样子,却又一副感慨万千的表情,郭孝恪和孙思邈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然后在苏吉利有些诧异的目光里,一起出了帅营。
“那不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思吗?”苏吉利低声嘀咕着,然后追上了两人。凹曰况姗旬书晒)小说芥伞
第二百五十七章杀父弑君
黎明前的黑暗天空下,巨大的军营里,吃饱了的六万俘咒,将火头军多准备好的馒头等口粮塞进了随身的布包里,等会打起仗来,可没功夫像现在一样能蹲在营帐里好好吃。
“出发。”中军帅营外,郭孝恪看着早已整装待发的众将,手中的马鞭重重地挥落了,接下来这场仗是他自从军以来,最难打的一场仗,突厥人不是高句丽人,这些草原骑兵在彻底战败前,将是最顽强的敌人,他曾在段文振的兵书里无数次看到只是穿着简陋皮甲的突厥骑兵向全副武装的大隋步军冲锋的记录。
在大隋开国初期,边境势均力敌的战争里,大隋败多胜少,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葳的分裂突厥之举,才是让突厥人衰弱的主要原因,卫王杨爽五路大军出征草原的时候,突厥人内部争权夺利的厉害,再加上卫王杨爽的确是勇猛无敌,方才获胜。
孙思邈策马行走在郭孝恪身边,想起了当年的大战,那时卫王杨爽以骑兵直扑突厥大可汗金帐主力,击败了突厥人,但是从整场仗来说,大隋在战场上取得的战果并不大。
天空中的云层忽地破开了,金色的晨曦如同利剑般劈下,每一个北府军的士兵都沐浴在阳光下,在初夏的微风中,策动了战马。
怀远镇,正对突厥大营的东城门前,从各处军营而来的士兵列成了整齐的队伍,城楼上是一排排的弓弩手,每隔十人便插满旌旗。
李靖眺望着城外的突厥大营,远处亮起的天光风卷残云般驱散着黎明的黑暗,他的手握着腰间横刀的刀柄,草原骑兵一向来去如风。历代名将虽多有击溃战,但却少有歼灭战,便是秦时蒙恬,也只是北逐匈奴七百里,收复河套,历朝历代,只有前汉之卫霍,后汉之实宪,率领大军横渡大漠,犁庭扫穴,歼灭匈奴主力。
今日他李靖在这北地小镇,将亲自葬送草原骑兵的主力,让天下人都知道,汉家威严,六百年后重光。
有些凉意的风中,忽地响起了隐约的鼓点声,李靖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然后他看到了浑身披着金光而来的军队,浩浩荡荡,如同山崩岳毁般的气势缓缓地向突厥大营压去。
“王爷到了李靖看向了身旁神情振奋起来的部将,大声喝道,“击鼓,开城门
随着李靖的大喝声,城楼上一字排开的四十面硕大金鼓前,赤着上身的精壮大汉,挥动了手中的鼓槌,刹那间四十面金鼓同时发出了穿云裂石般的如雷响声。
沉缓的鼓声中,怀远镇东城门口两扇巨大的城门大开了,早已列好队伍的各营士兵按照所部顺序,鱼贯出了城门。
怀远镇城头响起的雷潮般的鼓声将清晨的宁静一下子击了个粉碎,当城门洞开时,突厥大营里已经乱了起来,可汗金帐内,始毕看着前营和大营外斥候同时的禀报,脸上露出了错愕的神情,他没想到郭孝恪竟然来得那么快,而且在怀远镇里的北府军也出城了。
“好始毕大笑了起来,他看向了匆匆赶来的各部将领,大声道,“郭孝恪来了,只有几万兵马,其中大半都是那些高句丽人的俘虏军,本汗要亲自迎敌,你们谁留下和怀远镇的北府军周旋。”
始毕眼中,当先破身边只有一万北府军的郭孝恪,等打败了郭孝恪,再回头对付怀远镇的北府军,此时询问帐中众人,便是要人留下拖住怀远镇里出来的北府军。“大可汗,我愿留下处罗见众人没有反应,第一个出声道,他是知兵的人,虽然知道郭孝恪此番轻兵直进,必然不是他们想得那般简单,可是这的确是一个除去郭孝恪的好机会,当下他也是自愿留下拖住怀远镇的北府军。
“大可汗只需给我五万人守营。”处罗大声说道,他已经放弃了和北府军对攻的打算,这些天的攻城,让他明白被郭孝恪留在怀远的那个李靖是擅长用兵的人,北府军又凶悍难当,便是给他十万大军,也未必能讨的了好,还不如让始毕集中精锐,先杀郭孝恪再说。
“好,我便给六万人始毕看着自回来后便一直帮着自己的兄弟,亦是大声道,突厥能否再次成为草原真正的霸主,就全看这一仗了。
随着可汗金帐里,散去的各部将领,突厥大营里变得嘈杂起来,到处都是人马的嘶鸣声,虽然大多数战马都瘦弱,可是那些突厥士兵却一个个士气高昂,大人们都说了,只要这一仗打赢,他们就能去中原的花花世界,随意抢掠,而他们这一仗要打的虽然是郭孝恪那个杀人魔王和他手下如同恶鬼般的北府军。但是却只有一万人罢了,身边其他不过是那些高句丽的乡巴佬,他们只会挥锄头种田罢了。
十五万对一万,便是那杀人魔王再厉害,也必死无疑,这是每个突厥士兵心里的念头,他们背上了箭筒,骑上了马背,跟着树起的部落旗幡,驶出了大营。
从天空俯瞰,突厥大营里到处是烟尘飞扬,成千上万的补燕从绵延数十里的军营里奔出“像着那杆飘扬在风中的巨心旗汇聚。
始毕的亲兵本阵,宇文成都骑在马上和宇文化及还有宇文家的死士骑兵押着杨广到了始毕的身边,这一仗终于开始了,他们等这一玄已经很久。
“大可汗,不要忘了,义成公主虽是突厥的可敦,可她身上流着的始终是姓杨的血。”宇文化及骑马到了始毕身边,声音有些阴沉。
义成公主乃是当年杨广赐婚于始毕的父亲启民可汗,启民死后,按照突厥人的规矩,始毕娶了这位原本名义上的母亲为自己的可敦。
宇文化及挟杨广出逃突厥,义成公主暗底下曾数次派遣心腹,试图救出杨广,不过都没有成功,宇文化及虽然没有证据,可是心中却明白得很,此时不由提醒始毕道。
“此乃本汗的家事,不劳宇文大人费心。”始毕并没有理会宇文化及,他娶义成公主为可敦,是因为他真喜欢这个女人,而不是因为什么规矩,更何况义成公主派人救杨广的事情,他也知道。
宇文化及脸色发青地退下了,他如何不知道始毕的心思,义成公主就算把杨广从他这里救走,最后还不是落在突厥人手里,这些背信弃义,不守诺言的蛮子,宇文化及心里暗暗想到,却是打了主意,等郭孝恪一死,他便带杨广逃走,绝不让突厥人暗算了自己。
距离突厥大营五里外,郭孝恪挥手,下令停下了大军,随着他身边的背旗亲兵骑马沿着各军行进间留出的甫道大声呼喝,原本如同钢铁堡垒般缓缓移动的大军如同退去的潮水般一**停了下来。
郭孝恪所在的中军本阵处,一万北府军骑兵都是从马背上跳了下来,随着令旗的挥动,六万俘虏军中,那些高句丽将领都是按着事先背下来的阵图,指挥着手下的士兵列出了军阵。前排枪兵,后排弓手,六万俘虏军摆出的阵形简单,但却厚重,随着令旗的指挥,郭孝恪身边的亲军里,也分出了数股百人队,前往六万俘虏军各处阵列,担当督战队。
随着阵形列完,随军一起行动的鼓吹军乐手停下了击打的鼓点声,一时间整座巨大的军阵刹那间变得寂静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猎猎声和六万俘虏军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军阵对面,突厥人的骑兵一支支地从营中驰出,虽然阵形松散,但是却越聚越多,就像是铺天盖地的乌云般遮蔽了地平线。
看着突厥人的骑兵到得差不多了,郭孝恪朝身边的孙思邈还有众将道,“先生,可愿随本王去阵前会一会突厥人。”
“王爷,请。”孙思邈看着两军大兵压境的气势,却是浑然不惧,却是一拎马缰绳道。
“开旗门随着背旗亲兵的大喝声,郭孝恪前方的阵列如同骤然涌起的潮水,裂了开来,让出了可供十骑并行的通道。
“驾。”轻喝声中,郭孝恪策马扬鞭。已是冲出了阵,他身后执帅旗的尉迟恭亦和罗士信等众将亦是紧随而上。
突厥大军中,始毕看着前方突然动起来的北府军阵中,那面本来在中军阵中岿然不动的帅旗朝前移动了起来,不由有些意外,然后他看到了北府军让开的通道了,驶出的近百骑,目光一下子变得如同鹰隼般犀利,他没想到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