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争隋 >

第74章

争隋-第74章

小说: 争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天下一等一的。

翌日,杨广在行宫召见了卫玄。郭孝恪等人。正式下达了抽调各军精锐,组建九军进攻平壤的命令。劳师动众。兴兵百万,杨广是绝不会满足于大军仅仅只是打下辽东这块原本就是汉时的故地。

宇文述、于仲文、荆元恒、薛世雄、辛世雄、张谨、赵才、郭孝恪,这是杨广最后定下的九军主帅,不过相比起其他人,郭孝恪只是暂代麦铁杖的右屯卫大将军之职。而他所能得到兵力也只是左翼第一军剩下的六千士兵而已,不似宇文述等人,能从其他各军抽调人手。

离开行宫以后,郭孝恪摇头不已,杨广想要进攻平壤,一战而定的心思他能理解,可是杨广为制衡众将,这组建的九军居然没有一个主帅,只是让于仲文和宇文述为众人之长,这仗如何打,原本他还觉得进攻平壤若是水陆能够形成合击的态势的话,未必没有胜算,可如今看来,还真像是魏征所说的那般,一分胜算都没有。

“杨广这昏君,当真是自取灭亡,只可惜了那些出征的将士。”杨广执意重组九军,进攻平壤之事,不过半天时间,便传遍了全军。杨玄感在帐中知道后,也是忍不住骂道。

“昏君无道,竟如此拿将士的性命当儿戏?”李密也是惊讶于杨广的做法,九军中,除去郭孝恪,竟有八个卫府大将,而且连个主帅都没有,到时恐怕渡过鸭绿水,这九军就形同陌路了。

“儿戏,这天下在那昏君眼中就是个儿戏。

。杨玄感不忿道,站了起来。他虽然把杨广当仇敌,可也不愿见到那些将士去平壤送命,这里他是待不下去了。“法主,我回怀远去押粮,你可要随我同去?”

“也好,杨兄李密苦笑了一声,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就被杨广当成了儿戏,就如开通运河的那百万百姓一样。

“大帅,请让末将为先锋。”右翼第一军的帅帐里,宇文成都朝帅座上的宇文述大声道,重建九军之后,他就被杨广派到了宇文述手下。

“也好看着宇文成都主动请缨,宇文述本想拒绝,可是看到宇文成都那和当年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的眼神后。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随着九军的组建,大营里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那些从各军抽调的精锐要一下子编成一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其余八军乱糟糟地重建编制的时候,左翼第一军中,郭孝恪全军却是不紧不慢地准备着需要携带的粮草,而左翼第一军剩下能够作战的六千精锐,被郭孝恪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交给了随他出征的钱士雄,作为全军的插重兵,对他来说,平壤这一仗,最紧要的便是后勤补给。

“二郎,你是不是不太看好这次九军出征平壤?”和郭孝恪并肩在军中而行,麦铁技忽地问道,这一回郭孝恪把李秀宁和女营都留在了他这里,隐隐有要他帮忙照顾李秀宁的意思。

“大帅,我会带着大家活着回来的郭孝恪朝麦铁杖笑道,只是那笑容却让麦铁杖心头的不安更重了,但他最后没有问出口。

三天后,九军陆续出发,一共三十余万大军将在鸭绿水西岸完成最后的集结,然后渡过鸭绿水和清”水进攻平壤。,

第一百三十章 渊氏父子

…二月初八。平壤。主宫大殿。高句丽的文武百官分列几:, 个、个,都是脸色难看,乙支文德派人送回的军报刚才大对卢已经当着他们的面念了出来,辽东之地,如今只剩下辽东城一座孤城,其余各城全部陷落,这对他们来说和失去整个辽东不同,要是隋人再拿下辽东城,便占据了地利,可以随时攻打县内的腹地。

“我朝立国五百年,历经征战,才占得辽东之地,如今隋人兴兵百万,岂止是要夺回辽东,而是要吞并我朝,将你我的人头悬于平壤城头,妻子儿女俱为奴仆方才罢休渊子游环视着殿内众人,不顾病重之躯,却是厉声说道。他执掌高句丽国政二十余年,甚至可以说原本因为内乱而衰败的高句丽是在他手中重新兴起的,这满朝的将官大半都是他的党羽。

坐在王位上的高元看着一个人咆哮于朝堂之上的渊子游,心中苦涩,曾几何时,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杀死这个欺凌王族的权臣,可是如今隋人大兵压境,他却又不得不仰仗这个权臣来保住祖宗的基业;

“大对卢所言,便是本王的意思,从今日起,国中大事,皆由大对卢一言可决高原解下了随身佩剑,走下王位,交给了渊子游,“若有违抗大对卢命令者,皆可斩之?”

“臣多谢大王赐剑对于还算识相,配合自己的高元,渊子游给了他几分面子,双手接剑后,躬身道,如今这高句丽的局面,他亦有借助高元之处。高元虽无权,可他为王之后也没什么恶行。再加上那个人头被送到平壤的荣留王高建武为他在民间广布名声,这高元在百姓中人望不低,也是小觑不得。

这朝会,最后变成了渊子游的一言堂,几乎都是他在发号施令,不过满朝文武,没有人敢有一声怨言,如今隋人大兵压境,也只有渊子游这等强人才能让高句丽免于亡国。

散朝后,渊子游登车的时候。身子晃了晃。幸亏他身旁的长子渊大祜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才没有让老父在宫门口,众目睽睽之下摔倒在地上。

“咳。”登车之后。渊子游剧烈地咳嗽着,过了好一阵才回过气,网,才王宫大殿之上,消耗了他太多体力,他如今已经年过七十,身体早已日薄西山,要不是这一次隋人大兵压境,逼得他不得不亲力亲为,他是不会如此的。

“父亲,如今辽东各城失守。只剩乙支文德一人,我怕他独木难支看到父亲回过气后,渊大诈无不担忧地道,乙支文德乃是中原人之后。虽然世居平壤,可是也难保他不会投了隋人。

“乙支文德是将才,辽东城有他镇守,自当无虞。”渊子游看着有些担忧的长子,却是摆手道,乙支文德本姓尉迟,不过自其祖时便在平壤居住,而且乙支文德家眷都在平壤,他不担心乙支文德会投隋。

“可惜高建武,他本是一员猛将,却死得早了高句丽国内,良将不多,死于隋人之手的高建武虽被渊子游引为大敌。可如今渊子游倒是怀念起这个礼贤下士,箭法高超的荣留王来,他的死士营人虽不多,可却是一支劲旅。

“父亲,高建武虽死,可他的故旧部下仍在,人虽不多,可要是以为高建武复仇之名相召,也必能得这些人死命效力。”渊大稽正当壮年,年富力强,见父亲感叹死去的荣留王不能为其所用,却是在一旁道。

“你说得不错,这件事便由你去办,如今局势于我国不利,此番若不能打退隋人,我高句丽当有亡国灭种之祸。”渊子游看着长子,眼中露出了几分满意,这个长子做事沉稳,虽没有他的霸道,可是这几年下来,倒也有几分气势了。

“父亲,是否言重了,以平壤城之坚,隋人便是大军围城,也不必相惧渊大诈执掌高句丽国中兵权,身上武人之气甚重,如今平壤城内十万精锐,囤积粮草无数,他自信便是隋人大军悉数尽发,也休想打下平壤城来。

“要是隋人年年来打,你能守得住吗?。渊子游看着长子,厉声道,“此番隋人征辽。我国百姓已经误了春耕播种,若是隋人年年来打,不需三五年,我国便分崩离析了。”渊子游对这场征辽之战看得比谁都透,在他看来要结束这场战争,就只有以倾国之力打得隋军惨败,才能让杨广和他的父亲杨坚一样,从此打消对高句丽动兵的念头。

“如今隋人水师已到平壤,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等到陆上的大军渊子游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忽地冷声道,在鸭绿水的探子已有快马回报。隋戚戊特在鸭绿水西岸正在集结。而平壤附近的沿海村落也公;大船,他要是所料不差的话,隋人是想水陆合击平壤城,让他们难以兼顾首尾。

“是,父亲。”渊大稽听着老父的吩咐,颇为大声地答道。如今受老父看重的乙支文德在辽东城,这平壤战事的指挥便全落在他的头上,他早就想和隋人一较高下了。

看着长子眼中隐隐露出的好战之意。渊子游没有说什么,如今他正需要长子这般不畏隋军。方能鼓舞起全军士气来?

“盖金走了么?”快临近府邸时,渊子游忽地问起了长孙的消息来,他渊氏能壮大至今,从东部的小贵族成为如今权倾高句丽朝野,和渊氏人杰辈出不无关系,他的长孙渊盖金即泉盖苏文少年英雄,虽不过十六之龄,已是能言善辩,武艺不俗,这一次辽东危局,渊子游做了最坏的打算,将这长孙派去突厥借兵。

“已经走了。”渊大作提到儿子,面色亦是一变,本来他们以为隋人必会陷在辽东,那些山城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能够坚守住,只是甩来消耗隋人的兵力,拖延时间罢了,可哪里想得到,隋人中出了个郭孝恪。居然两个月能横扫各处山城,打得辽东只剩辽东城一座孤城炭笈可危。才让他们不得不向突厥借兵。

“盖金此去,当能借兵归来,你不必担心?”渊子游知道长子的担心,却是一边下车一边道,当年他就曾派人联络突厥,可惜当时的启民可汗是隋人一手扶立,拒绝了他的提议,不过如今启民可汗已死,其子始毕可汗不是个甘于人下的人,这几年他在草原上招兵买马。他就不信他对这次隋人大军征辽没有戒备。

距离平壤不远的海面上,来护儿看着前方若隐若现的地平线,脸上露出了几分冷意,他麾下水师合计五万大军,又岂是只是接应九军。

“全军溯沉水而上,直趋平壤。”看着前方的出海口,来护儿朝身边的周法尚道,这一次他是全军主帅,周法尚是他的副手,他决意上岸后,便带着麾下的精兵先行扫清平壤城外各处要点。

周法尚看看来护儿脸上的冷色,却是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他知道来护儿一直不忿郭孝恪,此次恐怕有较劲之意,只怕到时候来护儿会带兵冒进,不俟诸军便直接进攻平壤,到时失利事可若是不能接应到九军,到时便事大了?

“大人?”周法尚身边,秦琼看到来护儿走后,周法尚脸上神情数变,却是不由问道,他自从那次从郭孝恪营中回来后,就给来护儿冷淡了下来,后来更是因故被夺去了亲兵队长一职,打发到了周法尚身边当个亲兵。

“叔宝,我记得好像提过郭将军曾说过,若水师直趋平壤。应当谨慎之语吧?”周法尚看向身边的秦琼,忽地问道,对于秦琼,他因为来护儿的缘故,倒也显得不是太过亲近,不过对于秦琼平时的言行,他还是暗中留意的。

“郭将军却是说过此语。”秦琼有些奇怪周法尚的问题,不过仍是回答道,他此时心中也是佩服郭孝恪的先见之明,竟然早在怀远时,便已猜到了今日水陆并进,合击平壤的计划。

周法尚的眼睛眯了起来,他此时只觉得郭孝恪这个杨广提拔的新贵,并不是旁人口中走了好运的乡下小子,他能预见到水师应当谨慎这一点,就说明他对来护儿的性子颇为清楚,进而做出这判断,能有这等心机的又岂会是等闲之辈。

高句丽与百济接壤的边境上,百济王余璋听着快马送回的探报,一脸的错愕,百济和高句丽乃是世仇,他本来对和隋人共同夹击高句丽非常积极,但开皇十八年的贸然进兵他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在隋师败绩后遭到高句丽的报复,而且若高句丽真给隋人灭亡,下一个必会轮到百济,因此自大业年间开始,他对杨广的诏命一直都是阳奉阴违,反倒是暗中与高句丽暗通款曲,去年他遣使问大隋天子征高句丽的行期,实际上是为高句丽探听消息。

这一回隋军征辽,余璋带着百济国中的精锐陈兵于边境,表面上是为隋军助阵,可实际上却是在观望战况,只是他没想到高句丽这回竟然完全没了开皇十八年的威风,荣留王高建武给砍了脑袋,辽东只剩下辽东城一座孤城,这让他心里再次动摇了起来,不知道该不该跟着隋军一起夹击高句丽,捞些好处。

第一百三十一章 郭孝恪和张仲坚的交易

※乌绿水西岸,牢女成都提着手中的凤翅婚金锋。看着跳的几个高句丽士兵。却是朝身边的亲兵要过了大弓。一个一个射杀起了在水中拼命利水的高句丽士兵。

血红色的水泡随着在水中沉下的高句丽士兵不断浮起,不过片刻,那跳下水的五个高句丽士兵全都从水中浮了起来,顺着河水逐流而去。

远处。罗士信勒住马匹,看着收弓的宇文成都投来的挑衅目光,要不是边上的尉迟恭按住了他,恐怕他早就策马上去和宇文成都一较高



自从辽东大营出发后,郭孝恪便让尉迟恭和罗士信,刘弘基三人各领本部骑兵作为先锋,先行扫除高句丽人在鸭绿水西岸的斥候和零散人马,不过除了他这边派出的人马,急于立功的宇文成都也是带着宇文家的家兵做了全军的先锋大将,一路上抢了尉迟恭他们不少的功劳,要不是郭孝恪临行前吩咐过他们不可和宇文家再起冲突,罗士信和刘弘基早就去找宇文成都的麻烦了。

“不过是些虾兵蟹将而已,何必在乎。”看着仍旧不忿的罗士信,尉迟恭怕他会违抗郭孝恪的将令惹事,却是在他身旁道。

悖。”罗士信看着宇文成都手里提得那杆凤翅镖金铿,冷哼了一声,他是个武人,如何不知道能使大铿这种比马上长兵的都是高手,而且看那杆大铿的样子,分量起码顶得上三五杆马槊的重量,他虽是脸上不服;可心里却是把宇文成都当成了劲敌。

宇文成都抬起头,也看到了远处带着人马停下的尉迟恭等人,他单手舞动了手中的凤翅钠金铿,颇有些示威的意思,这几日他和尉迟恭他们是九军的先锋军,高句丽人在鸭绿水以西的零散人马给他们都是横扫了一遍,他自然有机会见到尉迟恭三人的武艺,不过在心高气傲的宇文成都眼中,除了尉迟恭是自己的对手外,罗士信和刘弘基都差了些。

“这小子当真嚣张。”刘弘基看到宇文成都那单手舞铿,却是忍不住怒道。“要是老裴家那小子在这里,我看看他倒是如何耀武扬威。

裴元庆的臂力超群,两把大锤加起来足有四十多斤,他却能单手舞得如同无物一般,是以刘弘基才有此语。

“那可未必,这宇文成都的铿法已然登堂入室,裴家大郎不是对手。”尉迟恭摇了摇头道,裴元庆的力气比他还大,那时大锤也正合他用,不过马上争锋,一寸长一寸强,那宇文成都的大铿使得精妙,胯下又有良驹,裴元庆打不过他。

刘弘基见尉迟恭居然灭自家威风,不禁脸上一沉,不过他也知道尉迟恭说的是实话,最后本想出口的话硬生牛地闷了回去,只是恶狠狠地瞪着离去的宇文成都一行人。

“我们先回去向将军覆命。”尉迟恭一拨马头道,如今鸭绿水以西已经没有高句丽人的斥候队伍,便是有漏网之鱼,也不过几人而已,起不了什么作用。

九军重组之后。郭孝恪军中除了左翼第一军剩下的能战六千人马以外,度的稽这个鞋鞠渠帅也是带着手下的两千多骑兵投奔到了郭孝恪麾下,当日郭孝恪和他交好时,手下兵不过千,可如今已是手掌两万多大军。而且自征辽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都让度地稽的心思发生了变化。他原先相投郭孝恪,是看好郭孝恪,而如今郭孝恪声威显赫,他却是真心想带着族人投奔郭孝恪,一切无他,只是因为郭孝恪如今手中的实力而已。

鞋鞠骑兵虽然和草原上其他骑兵一样,没什么军纪可言,但他们每个都是天生的骑兵,而且吃苦耐劳,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作战,度地稽这次出兵助阵。带的更是各部的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