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部诠房一皱眉:“这有什么慌张的,御三家要见将军,我们还能阻止吗?”
“不,不是,”番头更加紧张了。“除了御三家以外,还有十几位亲藩。”也许觉得自己这么说不是很明白,番头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几乎一字一句的说道。“他们都带着护卫,足足有好几百人呢,一个个拿着刀枪和铁炮。”
间部诠房的脑袋嗡的一下,随即用颤抖的声音命令道:“拦住他们,赶快拦住他们,我去找将军大人通报,我去找将军大人通报!”
“安房守,你要拦住谁?”间部诠房还没有来得及起身向中奥跑去,他办公地方的御用人的部屋就被人粗暴的一把拉开了门,随即就见到十几名持刀的暴徒随着久留米藩藩主松平德容闯了进来。“别白费气力了,已经来不及了。”
“你们想干什么,”间部诠房外厉内荏的责问道。“这里是江户城,是将军的居处。”
“将军的居处?错是没错了。只是再让家宣大人这么搞下去,幕府都要完蛋了。”松平德容好整以暇的回应道。“到时候,还有什么将军不将军的。”
“你们这是叛乱,是下克上。”间部诠房声嘶力竭的吼道。“该死,你们不可以”
“不可以什么,都是神君的子孙,难不成就看在你们把幕府的基业毁于一旦嘛!”松平德容厉声反诘道。“若不是你们这些佞臣在暗中的挑唆,将军又怎么可能冒险跟华夏开战呢?现在也不会把家业都输光了。”
间部诠房气急败坏,忘乎所以的伸手向一边架上的太刀伸去,但他的手才抓住太刀的刀柄,两道凄丽的刀光闪过,他便无力的颓倒在榻榻米上,临死之时犹自指责道:“你们这是叛乱,祸乱德川江山的是你们”
松平德容看也不看间部的尸体,指着瑟瑟发抖的番头命令道:“杀了他!”
番头转身欲逃,结果才撞开纸糊的墙壁,几把刀就劈在了他的背上,番头一阵挣扎,但是终归无用,只好顾着牛眼,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边杀了间部诠房,那边十几名亲藩带着武装护卫才冲进了将军办公的御座之间。
看到一拥而入的众人,正蹇着眉头考虑该不该接受华夏通牒的将军家宣有些吃惊的向打头的纲条问道:“水户大人,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纲条带着众人冲着家宣一拜:“将军,如今幕府危在旦夕,请将军立刻决断。”
家宣突然明白了什么:“你们这是想逼我接受夏人的通牒,接受所谓的公武合体?”
纲条尚未回答,德川吉通抢先开口道:“将军明鉴,这也是为了我德川一族的存续。”
家宣怒极而笑:“好,好极了,这就是德川一脉,真不愧本家刚刚给你们加增知行,你们,你们就是这么报答本家对你们的厚爱吗?”
众人默然无语,只有吉宗回应道:“若不是将军您的肆意妄为,幕府如何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所以说,说什么都没有用了,请将军大人觉悟吧。”
家宣大惊失色,手指众人道:“你们,你们要本家死?”
吉宗答道:“只有将军大人的性命才能消去华夏皇帝的怒气,才能保全德川一脉。”
当然这并不是真话,事实上,正是由于担心将军会秋后算账,所以参与逼宫的御三家和御家门才有致一心的要让家宣暴卒身亡。
家宣深深的看了在场人一眼,什么都明白了,于是他大笑起来:“繁华三载一朝梦,有心重振,无力回天。好啊,好啊,总算解脱了,希望你们能挽狂澜于即倒,保全幕府,保全德川一脉,我去也心甘情愿了。”
言罢,家宣又问道:“锅松丸还年幼,能不能留他性命?”
纲条抢在他人之前回答道:“请家宣大人放心,我们会让锅松丸长大成人的。”
“那我就放心了。”家宣顺手拿起案几边上的黄金笔架,一把吞了下去。“我是将军,见血的话,恐怕不是很吉利”
一行人走出了御座之间,听着家宣临死前的惨叫声,纲条意兴阑珊的宣布:“将军病重,准备传位与锅松丸,现由本家担任后见”
布达了一些预先商定的人事之后,纲条又补充道:“让织田信春再去一趟京都吧,告诉夏人,幕府已经同意接受公武合体了”
559。再战日本(终)
家宣用最惨烈的吞金自杀的方式宣泄自己对华夏的愤恨、对纲条一党的蔑视以及对自己断送德川家业的忏悔,就在他嚎叫挣扎着走向死亡的三天中,锅松丸被纲条等人拥立为第七代将军,并改名家继以宣示继承德川家正统。
当然,年幼的家继是无法亲自秉政的,幕府的大权便落在以副将军身份出任家继后见、傅役的德川纲条头上,这固然是因为纲条的地位是德川家康时代就确认的,同样也是因为纲条和吉通对锋芒毕露的吉宗的忌惮。
好在德川家的内部权力斗争并不影响幕府与华夏、天皇朝廷的议和。
于是,在当年的十月初九,幕府与天皇朝廷在华夏的压力下达成妥协,德川幕府宣布实施“大政奉还”,并据此上缴京都朝廷八十万石的领地。如此一来,扣除加增给亲藩的领地、补偿给西国谱代的领地以及幕府在西国损失的直领之后,将军还保留有一百四十万石的直领,依旧是rì本最大的封建领主。更对幕府有利的是,通过奉还领地,幕府还摆脱了以一己之力承担对夏赔偿的沉重包袱。
领地的问题解决后,双方又不出纲条、吉宗料的讨论了幕府旗本的问题。由于幕府旗本的领地相加超过二百六十万石,因此京都朝廷和西国大名自然不愿意看到这股力量依旧掌握在幕府中。幕府自然也不肯轻易放弃忠心耿耿的旧属,双方经过一番争夺,最终实力大损的幕府不得不再次作出让步。
十月十rì,幕府同意将旗本的管理权上交天皇朝廷,天皇朝廷则宣布将拥有万石以上知行的前幕府旗本一次xìng升格为诸侯,双方各有所得,表面上自然皆大欢喜。天皇朝廷随即正式任命黑田家为北九州管领、岛津家为南九州管领、移广岛藩至今治并授浅野家为四国管领、加增长州藩广岛三十万石并授毛利家为山阳道管领。
同时,天皇朝廷还依约任命尾张藩为东海道管领、水户藩为关东八州管领、甲府藩为中山道管领、会津藩为越后出羽管领,并根据华夏的要求加增知行仙台藩十五万石并授予陆奥管领的职务。只是在山yīn、北陆两地管领的任命上,京都朝廷耍了腕。
十月十一rì,rì本朝廷以鸟取藩在讨伐幕府过程中首鼠两端为由,将其知行从三十二万五千石减封至十九万五千石,并由同族冈山藩接收伯耆一国。不过为了安抚池田家,朝廷宣布山yīn管领一支由池田家两支轮流担人;同rì,天皇朝廷又以同样理由削减加贺福井藩知行至六十五万石,使得加贺百万石的故事到此为止,只是同样出于安抚的目的,京都方面安排前田家与越前松平家轮流出任北陆道管领。
事不关己且能挑拨两藩与朝廷的关系,幕府自是乐得在一旁看好戏,至于利益受损的两藩虽然上下激愤,然而却面对有华夏撑腰的朝廷敢怒不敢言。由此,天皇朝廷用夺自鸟取、福井两个强藩的几十万石知行初步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解决了领地和旗本问题之后,幕府和朝廷接下来进行的谈判就变得顺畅起来。
幕府随后承认天皇朝廷是rì本对外的最高象征,天皇拥有接受国书、制定年号、授予朝臣官位、批准各藩联姻及养子继承等方面的权力。不过,天皇不过问具体的朝政处置,相关权力由关白兼左大臣与征夷大将军兼右大臣共同掌握和施行,其中也包括将军奉还的领地及朝廷在西国获得的藩领上的国司、郡司、总地头、地头的任命权。
看起来幕府和朝廷已经取得了一致,“公武合体”即将实现,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事情进行到这一步还有变数——由于之前华夏对各地反幕诸侯的许诺,因此公家和幕府不得不接受华夏强加给双方的诸侯会议,并共同承诺今后朝廷的大政国策“悉决于公论”,由此rì本的最高权力实际转移到了藩主参议们的中。
然而藩有大有小,每藩的立场和想法也各自不同,为了均衡强藩与小藩之间的利益,避免某些大藩cāo纵会议,也是避免小藩联合起来跟强藩作对,所以幕府、朝廷与列藩约定,五万石以下诸侯拥有一票,五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算作三票,十万石以上三十万石以下拥有五票,三十万石以上每藩十票。
厘清了票权之后,诸侯会议便粉墨登场了——华夏武成十三年十月二十九rì,rì本各藩诸侯齐聚京都,第一次诸侯会议正式召开,东山天皇莅临会议,将军、关白以下公武双方同时向天皇宣誓效忠,至此“公武合体”实现,名不符实的“王政复古”宣告达成。
第一次诸侯会议的议程很多,管领与普通诸侯的官位确认、国司郡司的职权范围的认定等等,林林总总有十几个议题,不过最重要的议案有两个,第一是关于各藩武备的处理,第二个就是与华夏停战条约签署及赔款的筹措。
各藩武备处置当然是很重要的议案。别看现在rì本虽然重新太平了,但是管领所在的强藩对本道范围内的小藩的压迫感却因为幕府的虚化更加明显了,因此各藩都不愿意放弃保卫自己的武力,只是维持军备是要花大价钱的,在各藩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该如何取得平衡呢?大藩、小藩、将军、朝廷都有自己的考量。
经过几天的争论,大洲藩提出的方案得到了大多数诸侯的赞赏。根据大洲藩的方案,天皇朝廷将不设常备军,以各道管领统辖本藩及道内各藩诸侯的兵马维持治安,当管领无法镇压本道一揆和叛乱时,由将军统率直属武力及相邻各道武力协助平定,至于出现外敌入侵时,则由各道管领统率本道兵马加入将军的麾下作战。
这个方案中,天皇朝廷不设常备军,自然也就没有了军费的额外支出,有利于减轻朝廷的经济压力,而且管领与将军相互制衡有利于保证朝廷的地位,自是受到朝廷的认可;而将军虽然得自己花钱养兵,但大军在却可以保证将军家的武者第一人的位置不被动摇,自然也得到幕府的首肯;几道管领家也觉得可以进一步突出自己地位强化自己在朝廷中的发言权,因此并不做反对;小藩虽然有心反对,但朝廷、幕府和强藩都答应了,他们也无力翻盘。
因此最终大洲藩的方案获得了通过,根据这个方案每万石知行可以保留相当于夏军一哨(百人)的兵马,而每十万石可以保留相当于夏军一团(七百五十人)的兵马。不过很明显,真正只有万石的小诸侯最多也就保留一队三十余人作为护卫,而十万石以上的大名也最多养一团兵马,即便是知行最大的将军家,能维持旧有的常备也已经很难得了??????
各藩武备问题解决后,更为棘的对夏和约便放在了天皇朝廷、幕府及全体诸侯的面前——根据华夏的要求,rì本要彻底割让佐渡、壹崎、隐岐及伊豆列岛;恢复并将通商口岸扩大到全rì本;华夏商人可以随意进出rì本并拥有开采rì本各处矿山的权力——这些或许还可以接受,但华夏要求rì本再度赔偿一千万贯赔款的要求就很难满足了。
但再难满足的要求也得满足,面对尚有万余jīng兵在大阪、洲本城驻防的夏军,诸侯们只能以幕府的遭遇为鉴,最终批准朝廷全部接受华夏的条件。
武成十三年十二月七rì,夏、rì正式签订《夏rì新约》(《rì夏宝永条约》),rì本无条件割让华夏索要全部外海岛屿、全面开放rì本市场、允许华夏商人在rì探矿开矿、增加商用地、授予华夏商人以治外法权,并分二十五年支付华夏共计二千二百万贯的赔款本息。
除了授权朝廷签订《rì夏新约》外,诸侯会议还一气批准了《rì朝新约》、《rì琉新约》、《rì安条约》、《rì越条约》,在对各国开放市场的同时,赔偿朝鲜军费三十七万贯、琉球军费十七万贯、安南军费十九万贯、越南军费二十万贯。
十二月二十rì,不愿意在《rì夏新约》上签字的东山天皇逊位,中御门天皇践祚。
十二月二十一rì,中御门天皇向朝贺的华夏使节表示,自己愿意向华夏皇帝称侄。
还未等华夏朝廷作出回应,德川纲条以家继后见、傅役的身份向华夏使节宣布要把江户城堡连同江户周边城町、港町一起寄进(弱者向强者贡献)给武成皇帝,以表明德川家对挑起之前夏rì冲突的真切忏悔。
一前一后的两个消息极大的震动了整个rì本,rì本全国再度感受到了白江口之战(注:中rì之间第一次交,是役唐军大胜)失利后的困苦。由是rì本国内彻底清除了对华夏重商轻儒国策的轻蔑,派遣“新遣唐使”至华夏学习的声浪传遍了整个rì本,“夏学”也取代了“朱子学”、“阳明学”、“兰学”成为了rì本第一显学??????
jīng彩推荐:
560。钱庄股票
德川幕府要把曾经的本据江户寄进给郑克臧,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须知道所谓“寄进”并非是指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只是多出了一个名义上的主家,每年根据出产多寡奉上一笔象征xìng的年贡而已。因此尽管江户地区是rì本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一年下来的税收可以高达高达数十万两,可是真正能奉到郑克臧面的年贡能有十分之一就已经很不错了。那么。郑克臧缺这一、两万两白银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郑克臧具体有多少钱,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而根据内廷经理处在武成十二年年底上报的数字,仅是各省皇庄一项,内廷就占有了约四百二十六万五千一百二十(华夏)甲的土地,几乎相当于江南全省的面积??????
这些皇庄的地价价值几许是怎么算也算不清了,甚至每年皇庄的产出就高达百万贯之多,然而这只是郑克臧财富组成的一小部分。事实上,由于内廷经理处的经营范围囊括运输、海贸、制造、矿山、典当、钱业、酒肆客栈、民间邮递、珠宝银楼、古玩销售等诸多方面,郑克臧在坐拥一个庞大的帝国的同时,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也足以再塑一个帝国。
当然,郑克臧是明智的,他一早就预料到皇室拥有的财富会增长到无法计算的程度,因此他很早就规定皇庄要在各地正常缴纳田赋、皇店不得实施垄断和以权力经营,藉此来避免明清两代曾经出现过的导致国家财政走向破产的皇室经济问题;并且郑克臧时不时的从内廷拔出内帑来填补国库不足,甚至每年给元老重臣及朝臣京官、封疆大吏的年节赏赐也是走的内廷账目,不用国家财政来买单。
按道理说,郑克臧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善财难舍的历代君王了,可是偏偏还是有人对内廷聚敛巨额财富感到担心和不满。
武成十三年年初,度支和盐铁两衙门联名请奏将四海、通海两大钱庄转为国有。
奏书抵达郑克臧面前,郑克臧勃然大怒,批驳道:“钱庄经营以牟利为先,若转由zhèngfǔ经营,岂非授人以柄,徒让人曰国家夺民之利。”
内阁大臣、度支衙门会办大臣张rì耀回报道:“内廷经营钱庄,亦有与民夺利之嫌。”
郑克臧气急而笑,旋即愤然宣布将两处钱庄股本发卖,今后内廷只保留十一之股份。
盐铁衙门会办大臣郁平因此请旨道:“可否由计司入股承接。”
郑克臧一开始批示“不准”,旋即考虑到国库用度一直吃紧因此改为准予国库司购买十分之一的股份,另外并准各省筹资合买十分之一的股份,其余悉数向民间市场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