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419章

草清-第419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这个地步,一直袖手旁观,觉得现在还不必太注重这事的李肆也不得不出面。先是推着舆论,奠定“兴利去弊”的底调,避免争论进入“要不要蒸汽机”的极端状态,接着亲身上阵,向国中展示无涯宫的十多台蒸汽机,表示我皇帝都在用,也好好的嘛,没什么问题。

当然,接着就得谈如何降低危害,李肆宣布由将作监牵头,跟东西两院和工部、商部联手设立“降烟除害会”,专én研究降低工业污染的问题,同时协调工业和民间的利益冲突。

诸如加高烟囱,改善锅炉设计,提高煤炭质量等等技术标准很快就出台了,这些东西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可因为要多huā成本,工坊主们都不愿用。

李肆之前漠视此事,正是因为他即便给了压力,也难见成效。毕竟行政命令大不过市场规律,大不过资本利益。

但市场规律又受人心约束,舆论引导,资本利益也得在英华这一国所立起的民间舆论下低头。来自民间的舆论汹汹如cháo,工坊主们也只好退让,李肆自然乐见其成,唯一有些郁闷的是,这“天人社”,压根就是墨家那帮“黑sè和平组织”,这么早就蹿了出来,跟工业化作对,还真是让人难以省心。

可现在从江南事来看,去江南最积极的同样是什么“天人社”、“至同社”、“墨社”,李肆也释然了,这就像是社会的脚刹,总得让刹车存在。至于刹车片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前进速度,就得看政fu,看他来怎么调节了。

提到烟囱事件,范晋也大致想明白了,振作jīng神问:“官家刚才说,让我任次辅是因应要务,就不知是怎样的要务。”

李肆招手,六车递过来一份厚厚的文书,摆到书案上时,见着封皮上的“北伐总筹”,范晋chōu了口凉气,这东西他很熟悉,他任枢密院知政时,要参谋司制订的全面北伐计划。

才在说江南还得缓收,现在却把这东西丢了出来……

面对范晋极度íhuò的目光,李肆沉声道:“苏文采转任枢密院知政,要做的事就是让枢密院立起顺畅的文书流程,而你任次辅,首要的工作是连通政事堂和枢密院……”

接着李肆重重吐出两个字:“备战!”

……

—://。。

第十卷陆海化鼎炉,华夏初登堂第六百三十七章娇躯三震

更新时间:2012112811:34:35本章字数:7913

第六百三十七章娇躯三震

范晋回到自家宅院,妻子管小yù迎上来时,见他还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随口道:“被那昏君骂了吧,舒坦么,穷酸?”

管小yù已年过三十,还育了两儿一nv,年轻时代跟范晋打打闹闹的脾xìng也淡了,但嘴里却还不饶人。3∴35686688对范晋是称作“穷酸”,对李肆则称作“昏君”,心情不好时还要骂“狗皇帝”。老实说,她跟李肆还真是仇深似海,父亲是被李肆bī死的,当初为救父亲,为救广州旗人,要把自己献给李肆,还被推了出来。

后来想在英慈院救伤赎罪,李肆却给范晋支了yīn招,遭范晋“强暴”后,这辈子只好跟范晋厮缠不休,苦中带乐地过着。

范晋脸颊上还显着一丝晕红,被迎头骂来,却丝毫不动气,哈哈笑着,竟伸手将管小yù抱住:“舒坦!舒坦!这番舒坦,还得叫娘子受受!”

被范晋抱着,一路闯廊过厅,进到后园,管小yù才清醒过来,面开桃huā地咬牙道:“死鬼!这可是白日呢,你在发什么疯!”

范晋却毫不在意,进屋一脚将én倒踹上,就把妻子丢到了chuáng上,看着钗横发luàn的妻子,独眼里光芒浮烁:“什么疯?你马上就知道了……”

黄埔天坛,北面是无涯宫,大中én西侧是通事馆,东侧是枢密院,如此布局,正与英华一国的政体结构相应。通事馆对外事,枢密院对军事,都是皇帝直掌。

就在范晋喜不自禁,在家中整治悍妻的同时,枢密院里人纸飞扬,苏文采的怒吼声从海防司、塞防司、军情司一直dàng到参谋司,“文书就是你们的武器!对文书漫不经心,你们这是渎职!这是反叛!统统都该枪毙!”

参谋司的一帮参谋们泪眼相对,一个中年骑尉摊在椅子上,无力地道:“我想回家……”

到今天为止,这是枢密院封院的第六天了,枢密院各司累得已不chéng人形,可坐镇枢密院的苏文采却无比亢奋,还压着众人,如牛马一般cào劳。

从没见过这般景象,枢密院各司,竟没有一司闲着。想起当年参谋司为拟全面北伐计划,也是好几天熬下来,那个中年骑尉眨了眨眼,觉得心里好受了点,至少这次不只是他们参谋司忙累。

“咱们继续吧,再审定进青海的路线……”

他一开口,涣散的眼瞳又凝聚起来,而同僚们下意识地看向桌上的沙盘,血液上头,泪意也消散了。

运筹帷幄的感觉,足以抵消多日劳累,跟多年前纸上谈兵搞出全面北伐计划不同,这次是真刀实枪,他们的每一步谋划,都将着落在实际行动上。

“入藏这一条路线阻力不大,康巴藏人能为我们所用,班禅虽然态度不明,可**身边有我们的人。”

“可以放偏师,但主力不可能走这里,四斤炮都难拖过去……”

“从四川北进青海,这一条路也不好走,还是先推到兰州……”

“走陕甘就用不上准噶尔内应,现在对上鞑子的骑兵,到底有多大把握,谁都心里没数。”

“我们得握住西北之事的根底,拿到落脚点,掐住满清跟西北的命脉,兰州势在必得!主力只能走这一条线,然后再看青海乃至西域之事。”

“那人选呢?咱们就没熟悉西北环境的将帅。”

“张龙骧还是去缅甸合适,龙骧军在西南驻扎多年,擅长山林战事。缅甸那边,虽有扶南军,可毕竟不是正军,还得让龙骧军去打底。”

“张龙骧去缅甸,吴魔督去马六甲?对魔督来说是不是牛刀杀jī了?”

“还得防范满清在湖南和江西大动,张应跟何孟风应该能胜任一面之帅了,湖南还有孟奎和岳超龙坐镇。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佛督去江南么?江南本有韩再兴,再去了佛督,那鞑子准得跳起来,以为咱们要吞下江南……嗯,佛督摆哪里都不太合适啊。”

“韩再兴可以去琉球,跟赵汉湘、方堂恒列为并选,琉球事一师足矣。”

“杨堂诚、孟松江、蔡飞、安威、郑威、李松慎和庞松振资历也足可领偏师……”

“别忘了贝铭基和展文达,哦,还有谢定北,虽然年纪有些大了,统军之才也不怎么样,可要求个稳字的话,他们还是靠谱的。”

“这可不止是陆军的事,说不定萧知政会把琉球和马六甲揽到海军那边,陆海之间也需要平衡。”

参谋司把国中将帅如棋子一般地四下摆着,他们拟定计划,自然也包括主帅人选,用不用和怎么用,那是皇帝的选择。而听他们这话,似乎英华又陷入四面开战的境地。

“兵!兵根本不够!仅仅只是西北事,就得准备三个整军。如果鞑子全面大动,在湖南、江西和江南,我们还得有六个整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再算缅甸、马六甲、琉球,至少得十二个整军,十二个!现在我们只有六个整军,外加龙骑军和赤雷军……”

“咱们只负责规划作战,这事有兵备司管,没见着他们也几宿没睡,两眼红得跟兔子似的么?兵不够?招呗!每年招兵都是百里挑一,真要放开了收,要多少有多少!”

接着这些话,更弥散着浓浓的火yào味,足以罩住整个英华。

苏州府,江浙总督衙én后堂,欢笑声中,李绂送走了年羹尧的信使,一转头脸就黑了下来。

“年羹尧这是试探,还是真心?”

他负手低语着,像是问话,又像是思忖。

“江南行营换人,新任总管刘兴纯专擅安民之事,龙én南蛮必有大动!定是忌惮我大义社汇聚的江南人心,若小人所料不差,南蛮定是要直夺松江!”

诸葛际盛因大义社搞得红红火火,在李绂身边的地位也越加显要,眼下更被李绂当作了心腹,开口自然也不离他的大义社。

李绂的视野显然要开阔一些,他摇头道:“看南蛮各家报纸,都在热议南蛮朝堂新颁行的《兵备法》,竟像是要征发一国丁壮。年羹尧派人来跟我商议进退,要我暂避锋芒,怀柔为上,难道是他已看到南蛮即将北伐的迹象?《浒墅和约》已立四年,南北虽未定时限,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多能有五年和期,会不会南蛮已急不可耐?”

诸葛际盛另有看法:“小人看报上提到,南蛮在缅甸深陷泥潭,据说还跟荷兰、不列颠和法兰西三夷同时为敌,这怕是南蛮为稳他南洋后院而行的备招。要动江南,三军足矣,又何必征发一国丁壮?小人看那年羹尧……居心叵测!”

李绂眉头微微一跳,他虽是江浙总督,但军务上管不到江南三将军,甚至在地方政务上,因为年羹尧本就是督抚出身,很懂én道,在杭州甚至浙江的权柄还被年羹尧分持,两人虽分属文武,却隐隐有分立之势,更何况李绂得过雍正密令,要其监视年羹尧动向。诸葛际盛这话,说中了他的疑虑。

见李绂没说话,诸葛际盛知道是要自己掏实在话,赶紧道:“南蛮在江南有既定之策,还因舆论恣意,一国大动,天下皆知。小人敢以身家xìng命担保,南蛮这番动静,不是要尽复江南,而只是在江南有所动作。年羹尧对南面也知得深,离南面更近,怕是也知道这一势。他要制台怀柔为上,他自己恐怕要硬颈而迎,由此显了制台之弱,好让他进一步主控浙江,乃至整个江南之势。”

李绂拈须沉yín,年羹尧怕是没那么大牙口,敢把他这个江浙总督搞走。但此人失了皇上宠信,挣回分数之心必然灼热,把他李绂压下去,显出他年羹尧的忠勇,这确实在情理之中。

“南蛮既无力在江南大动,本督自当针锋相对,绝不退缩!”

李绂定下了决心,不考虑年羹尧,就考虑自己的位子,他也不能当缩头乌龟。

杭州将军府,年羹尧鄙夷地道:“田文镜知道怎么聚人心,却不知怎么练兵养兵用兵。这李绂知道怎么敛财,却不懂怎么用财,帐目居然还被布政使握着,靠什么大义社去行跳梁小丑的事,眼见江南大变在即,还指望朝廷能当靠山,愚啊……着实愚啊。”

左未生也笑道:“那李绂怕是着了我们的道,真要跟南蛮顶着干。趁着他搞出luàn子的时候,我们以军护商,以商养军,埋头扎根,基业就此而成。杭州厘金局已被我们握住,只要luàn象一起,南面跟李绂争斗之间,杭州厘金就将落到我们手中,那可是一年四五十万两银子的数目,足够养稳万人大军!”

年羹尧点头:“总而言之,江南越luàn越好!”

江南很快就luàn了,但这luàn象却出乎李绂和年羹尧所料。

圣道九年四月底,孔尚任的孙子孔兴聿在龙én宣布跟曲阜孔府断绝关系,另立“南宗”,这一举类似当年衍圣公南迁,分出南北两宗,令天下儒士娇躯剧震。

这还不算狠的,孔兴聿还刊行了他爷爷的遗嘱,以大越国“太子太傅”身份谢世的孔尚任在遗嘱中说,当今衍圣公血脉纷杂,不足以承孔圣之泽。更有“术儒”以孔圣为旗号,名尊孔儒,实行“术法”。为复孔圣学思,他坚决反对“衍圣公”的正统xìng,而主张兴孔儒之质,那就是“仁”。

孔兴聿在龙én立起“仁学”大旗,号称要复兴孔儒,不再将孔圣之后当作政治大旗,而只是作为一个学派存在,这对英华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不管理气还是心仁,儒家诸学派都脱不了将礼乐和伦常从血脉延伸到一国政治。在英华已成气数的天人之伦下,早就被压倒了修身齐家的“人德”层面。如今这“仁学”对孔子思想作jīng加工,如果能脱离礼乐伦常,上升到国政乃至天道层面,那也是好事。

但这事对江南江北的儒生震动太大了,孔府当即就宣布将孔尚任一系从孔氏族谱上除名,并对其口诛笔伐,斥其为“出华夏而沦夷狄道”,但孔兴聿的宣言里历数曲阜孔府的族系,宣称当年éng元废南宗衍圣公而立北宗时,衍圣公就已失道义正统,满清入主中原,曲阜孔府更积极剃发相迎,再证其无华夏之本。但凡脑子稍微能自己转一下的儒生,都觉曲阜孔府是在自打自脸。

如果孔兴聿只是简单地消解衍圣公的“合法xìng”,还只是让儒生震惊、愤怒和沮丧,可孔兴聿接着又立“仁学”,号召天下儒生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四书五经,是不是真合孔圣本义,这一推一拉,在儒生心中倒塌的不是孔圣的神圣和衍圣公的尊严,而是道学理儒和夷狄朝廷的神圣不可侵。

就在李绂指挥各级官府在江南大举搜检孔兴聿的帖子,以及载有他宣言的《中流报》、《江南报》时,为此忙得四脚朝天时,自龙én而来的第二bō攻势到了。

英华二十多家学院在龙én开设分院,宣布面向江南招生,让江南读书人为之再娇躯一震的是,只要在这些分院里结业,就有了英华士子身份,可以在英华当官!虽然都是要从小吏干起,却是一份铁饭碗,而且前程不封顶。更重要的是,来自英华各行各业的江南人慷慨解囊,各家学院也大包大揽,学费全免!

这消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原本龙én就开了éng学和各类学堂,再设学院也顺理成章。

江浙人沸腾了,特别是绍兴一带的读书人,这里出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小户人家,难以做官,以师爷为生,西行三贤里的唐孙镐就是绍兴人。唐孙镐如今任有英华“小国子监”之称,誉为第二学院的黄埔学院院长,更成为家乡年轻人的榜样。

往日读四书五经,为的是一份饭碗,如今读天道伦常,同样也能得一份饭碗,只要不是真读í了书,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自五月开始,成千上万的江南读书人涌向龙én,领取考试教材,摩拳擦掌地备考。而就在这番大cháo中,自龙én发出的第三bō冲击而来。

江南士子,乃至北方士子,娇妻被这一bō冲击给震软了。

学院借招生之机,将大量英华书籍泻入江南,正在英华沸腾的古学复兴,也来到了江南。

墨学,不仅讲天下大同,也讲机械,讲什么力学,讲元素论。为什么英华商货价钱这么廉,质量这么好?就因为这些学问。

利学,讲杨朱道,讲商货之理,讲金融。为什么英华国力蒸蒸日上,老百姓日子丰足?就因为这些学问。

道学,讲天道总纲,天人感应,讲黄老之术,讲中庸。为什么英华人人顶天立地,为什么英华得承华夏大义,由此破开满清“盛世”,立起一国,就因为这些学问。

真理学,讲器道之辨,讲真切之理。包括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圆球,各自有哪些国家和风土人情,宇宙又大致是怎样的构成,通过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又能看到怎样的玄妙世界。

名实学,讲公孙龙,讲鬼谷子,讲古希腊诸贤的思辨之学与上古先秦诸贤的异同,由此观得现今英华崇尚怎样的智慧。

五huā八én的学派,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有极大发扬,还跟欧罗巴思cháo融汇在了一起,让江南这些满脑子被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刷得起áo的江南读书人惶然无措。

大多数人就只有一个念头:天塌了,地裂了,妖魔鬼怪全出笼了,这世界已不是单纯的世界……既然世界都变了,那人自然也得顺时而变吧。

松江府一处隐秘宅院里,林远傅放下手中的《理想国论辩》,神sè恍惚地道:“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