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草清 >

第422章

草清-第422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哪好算得是仁政?何况地丁合一后,实际上赋税还是在增加。所以这一办法,很快就失其讨好民众的作用。而且就基本说,人口税加进地税,将来人口愈增,就形chéng人民对国家不负责。直到现在,中国一般人民,除非有田地房屋,否则对国家就像不要负什么责任似的,这实在也不算是好制度。总之清代在制度上,实在也没有几项值得我们今天之再称道。

我常说,历史上没有历久不坏的制度。何况是法术,仅凭sī心,临时造作,哪能长久?

请代人想讨好民众,这打算并不坏。但他们又存心压迫知识分子。他们只需要有服服帖帖的官,不许有正正大大的人。结果造成了政治上的奴xìng、平庸、敷衍、**、没jīng神。政治**了,纵想讨好民众,民众也得不到实惠。

到乾隆时,满族官僚日愈放肆,政治加速**,那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已消沉,但下层民众所受的痛苦却积渐忍不住了。于是民变四起,屡仆屡兴。最有名的就是所谓川楚教匪,满洲朝廷费了很大气力才把它压平()。但病根依然存在,一些也没有减。所以此后满清政fǔ即使不遇到中西jiāo通,没有西洋势力侵入,不久也仍得要垮台。

现在我们将讲到太平天国灭亡后的变法和革命。当时主张革命的是孙中山,主张变法的是康有为。

康有为的理论,也不能说他全不对。他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

但康有为只知道皇帝无害于立宪,却不知道满清皇帝的后面是一个部族政权在撑腰。部族政权是决不容有所谓立宪的。孙中山先生主张革命,一定要推翻皇帝,康有为的变法就变成了保皇,似乎又像非要皇帝不可了。

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这个错误也就是错误在他没有像西洋人般懂得政治上的所谓主权的观念。他不懂得当时的中国政治,是满洲部族主权的政治。掌握主权的是满洲人,哪里是像他所谓的皇帝**呢?他误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只是皇帝**,故而以为只要皇帝听我话,便可由皇帝**一变而为皇帝立宪。

后来康梁失败了,梁启超曾慨然说:两千年中国历史只是没有正式的革命。他这句话也不错。但他不知道在中国传统政治下,实不需要革命。而在他们当时,则真非革命不可啊。

不革命,便无法推翻满清的部族政权。梁启超也如康有为,误把中国秦汉以来的传统政治看成为帝王**,帝王**只是一种政治制度,所以只要变法,改革此制度即够。

他不晓得在他当时,这一制度之后面,还有一个力量在拥护,在咫尺。不是皇帝一人就可以**,皇帝背后有他们的部族——满洲人在拥护这皇帝,才始能**。现在光绪皇帝既跳不出满洲人的这一圈,如何能改革这制度?若要把满洲部族这集团打破了,就非革命不可。说到政fǔ背后拥有的一个力量,这便是今天**所讲的立场和背景()。

至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权,无论汉、唐、宋、明,却并无sī权力,sī立场,sī背景,它的立场背景便是全国人民,便是全社会。所以遇到政治**,只要换一批人,把制度**了的略略修改,就仍可继续下。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只有造反,而更无革命了。

任何一朝代,既没有一种sī的力量在支撑,它**了,天下便luàn。而实无一个阻碍我们拨luàn返治的真力量。现在则有此一个力量在阻碍我们非把此力量打倒不可。这个非打倒不可的情势,就bī成了革命。所以唐、宋兴起不能称为是革命,只是人事变动,最多只能称为是变法。可是清代末年,就非革命不可了。

他这两百多年的政权,和汉唐宋明不同。套西方的话头,可以说当时一切主权在满洲人。打倒满洲人,就是打倒这政治上的一种特权。我们不能说汉代的一切主权在刘家,唐代的一切主权在李家。

中国传统政治,自汉以来,很少这种特权之存在。这我在上面讲述汉唐政治制度时,已详细分析证明过。现在则政权落到一个特殊集团的手里,这便是满洲部族。

若我们把政治主权和政治制度分开说,就形成了两派主张,一派是康有为,他主张要变法,不要革命,他是看了制度没有看主权。另一派是章太炎,他主张只需革命,不需变法,他是看了主权没有看制度。在这两派中间,孙中山先生认为是非革命不可的,而革命之后还得要变法。变法的最要点,则是把皇位传袭彻底废除了,根本不要一皇帝。他参照中西古今的制度,想来创建一个新制度。当然康有为、章太炎不脱是单纯的书生之见,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大政治家,他有书生的修养,对政治和社会也有深刻的观察,他认识中国,也认识西方,所以他的革命理论也不同。

以后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时人误认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又误认为此种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

—://。。

第十二卷一气贯经纬,东西引颈鸣第六百三十九章琉球之事要掘根

更新时间:2012112811:34:36本章字数:5154

第六百三十九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

郑永指着那霸港外暗礁区的那条海鳌船道:“你只看到了那艘船,当年在这里沉掉的可不止一艘船。

白正理再次以瞪眼表达了自己的难以置信,琉球有这么厉害?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琉球人当然没这么厉害,问题是萧胜和冯敬尧还没看清形势。尚敬王将责任推卸给萨摩藩,谢罪认错,同时委婉地求告说,萨摩藩在民间蛊惑人心已久,琉球对华妻亲来抱有极大误会,因此不宜签署任何有损于琉球独立完整的协议。

萧冯二人哪里明白,萨摩藩何须“蛊惑”琉球人心呢?在琉球人心里,日冇本和萨摩藩跟自己就算不是一家人,也有血缘关系,跟萨摩藩的争斗,不过是不愿居于萨摩藩之下而已,而琉球跟华夏可不是一家人。

当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军队虽有抵抗,可民间却只视为政权更迭,并不视为外族入主。在李肆前世,到萨摩藩正式吞并琉球,乃至后续琉球被并入日冇本领土,以及二战后美国将琉球转交日冇本,出声反对的都是一些华人后裔,琉球社会风平浪静。

新到的郑永和冯一定,以及伏波军官兵,更是搞不清状况,心中那股天朝上国情结还没丢掉,总认为“琉球人与华夏一衣带水,是忠诚的藩国子民”,跟英华为敌的只是忠于萨摩藩的“一小撮亲日分子”。

援兵到了,计划也更新了。严格说,萧胜和冯敬尧也不算太过自大,新计划还是分化瓦解的路子。拉拢华裔琉球人,将打击面缩小到表面上的亲日派。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握住琉球王室。

圣道五年八月以海军一力担纲的琉球之战爆发,英华方面出动了两艘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和二十来艘护卫舰,加上伏波军左师三千人,以泰山压顶之势,重攻琉球,主攻方向还在那霸港。

琉球军爆发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他们用从首里城搬来的老式火炮英勇抗击,几条英华海军运输船不熟悉那霸水文为避让炮火,在暗礁区搁浅。当然,这都算成了琉球军的战果。

琉球军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炮火很快被压制、摧毁,伏波军自久米岛进入那霸港,控制了整座港口,而对上民人惊惧而愤恨的目光,大家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就单纯的军事而言直到攻陷首里城时,对伏波军还只是强度不超过演习的热身运冇动。琉球王室和政府逃到北面今归仁要塞,汇聚军队,负隅顽抗,在萧胜和冯敬尧看来,也不过是穷途末路的挣扎。他们已在等待琉球王的谢罪表同时准备好了条件更为苛刻的新条约。

今归仁要塞地形险要,但在一百多年前抗击萨摩藩入侵时没发挥出应有作用,不仅因为守军士气低靡,逃散了大半,还因为防御设施落后,比如没有枪眼,抵抗不了萨摩藩的火枪兵。

当英华商船来往琉球频繁时,萨摩藩就已视英华为威胁,早早通过琉球王室开始加强要塞防务。萧胜在久米岛汇聚援兵的同时今归仁要塞的防御也有了进一步增强,足以抵御火枪和小炮。

伏波军来到今归仁要塞后,发现自己的四斤炮啃不动要塞,而海军也不熟悉今归仁要塞所遮护的运天港水文夺港步骤异常缓慢,一直没将十二斤炮运到要塞下。

琉球王尚敬和琉球政府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没像一百多年前那样很快崩溃,是因为他们还有萨摩藩可以依靠,但他们先等来了自己的援兵,那就是琉球人。

在这段相持时间里,海军和伏波军高层一直将琉球人当同胞看待,对城市的管控都很疏松,直到驻守那霸港和首里城的伏波军连遭袭冇击,这才发觉自己有些一厢情愿。

事情到了这一步,萧胜和冯敬尧还不醒悟,那就真是昏聩了,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什么日冇本人和萨摩藩在蛊惑,这根本就是……敌国,海军不是在跟日冇本人、萨摩藩,以及琉球王室和琉球政府作战,而是跟一国作战。

鉴于对形势估计完全错误,琉球事已完全改了走向,海军是来琉球拿海事权的,不是来占琉球一国的。萧胜和冯敬尧一面向皇帝请罪,一面撤回攻打今归仁的伏波军,固守那霸港。以海军兵力,不是不能打琉球,而是萧胜和冯敬尧没有决定权。

高层如此理解这场挫败,但一般官兵却不这么认为,如果不是伏波军不力,能早早拿下今归仁要塞,海军还不至于把这副烂摊子推给皇帝定夺。这就是郑永所说的,伏波军在琉球又丢了一次脸。

听郑永羞愧地回首伏波军的丑事,白正理不服地道:“我们伏波军编制小,又没有大炮,攻坚本就不是我们所长……即便如此,真要下了狠命令,舍得流血,把对方当作鞑冇子打,这区区琉球算个球!?”

郑永点头,“确实如此,总长舍不得流血。他说了,这琉球虽说不上鸟不拉屎,也入不了咱们英华的眼,为这破烂地方流血,不管是自己的血,还是琉球人的血,都不怎么值。咱们好歹是礼仪之邦,做事总得+讲名正言顺。无故发兵灭国,要引其他藩属侧目的。”

这是圣武会的调调,白正理身为天刑社成员,很是不满,道理是如此,可已经流了血了,就这么算了?

郑永咧嘴笑了,“之后陆军不就来了么?现在你也不是来了?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算了,这还是官家一锤定音。”

白正理热切地问:“官家怎么说?”

郑永目光转到了天空,“总长和冯塞防的请罪书发回去后,听说在总帅部、枢密院乃至朝廷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论,都在说咱们一国正四面树敌,江南事更是重中之重,没必要再在琉球这地方浪费精神。大家都知道,在琉球下力深了,就要跟日冇本对上。”

这几年英华四面争战,琉球之事就淹没在诸如缅甸、马六甲和江南这些更惹眼的消息中,因此这争论并不为外人所知。可白正理却清楚,琉球自身还真是没什么大利,人口又少,地方也不大,作为日冇本中转点的价值也渐渐沦落。

英华一国的船越造越大,海路水文也越来越熟悉,在琉球歇脚的需求正渐渐下降。

之所以还要借琉球中转,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日冇本锁国,对外贸易受限制,即便是走私,也要通过萨摩藩的渠道,而萨摩藩更靠着琉球支撑这一渠道。一旦英华在日冇本方面破开了口子,可以直航贸易,琉球估计更要衰败下去。

如果不是之前海军和伏波军在这里碰壁丢脸,平心而论,为这么块地方大动干戈,白正理都不觉得有必要。

那么皇帝到底又是什么想法?

看眼下走势,皇帝自是早拍了板,不放弃这块地方,可当初皇帝是怎么说的呢?白正理很好奇。

郑永悠悠地道:“陛下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最后他丢出一个字:打!”

郑永当然不知道,李肆当时脑子转了一大圈,本是想灌输什么“第一岛链”的概念,可后来觉得这说法在这个时代似乎太过玄虚,而自己伸手美洲,更是为百年之后谋划,现在说出来毫无意义,所以才憋出那么一句。

白正理憋不住笑,宋太祖的那句话,用在琉球身上,真的合适吗?这卧榻似乎太大了点吧。

再想到后面那干净利落的一个“打”字,白正理又觉全身舒畅,这才是咱们英华本该有的风范嘛。给你脸不要脸,不落教,不打还怎么成?

白正理道:“这不就名正言顺了?”

郑永也点头,“所以,方堂恒带着羽林军右师来了,陆军跟咱们伏波军就是不一样啊……”

他满脸感慨,也带着几分不服:“那赤红人潮带着的气势就不一样,浩浩荡荡碾过去,不管是琉球人还是琉球兵,挡者立化齑粉!琉球人顿时老实了……”

“羽林军甚至还运来了三十斤炮,今归仁要塞半天就被轰塌了,琉球王尚敬据说是被炮声惊吓,投诚谢罪后,第三天就病死了。”

羽林军攻陷今归仁要塞是圣道六年年初的事,据说之后还跟海军携手,将“来犯”的萨摩藩军队歼灭,由此稳定了琉球局势。但羽林军右师也在琉球蹲了三年,直到最近才离开,白正理到琉球来,也是填补羽林军撤走后的兵力空缺。

郑永再道:“可就因为尚敬死了,形势也败坏了。总长和冯塞防虽然立了尚敬的五子尚和为王,签了新的《那霸条约》,夺走了琉球一国的海权、政权和兵权,但萨摩藩一直在暗中捣蛋,当地琉球人也总嚷着什么复国。”

“咱们国中分派不出足够的人手,从政务层面稳住琉球,本地华人不怎么靠得住,工商也因为无利可图,在这里没什么投入,琉球这几年,就这么乱着过来。”

白正理皱眉道:“总得想法子啊,不止是我们伏波军,还要调一师陆军来,难不成就让这里变成泥潭,把陆海军这么多船这么多兵陷在这里?眼见四周又要起大战,听说枢密院那些家伙都一个个累得不成人形……”

郑永展眉笑了:“是啊,调你来,调陆军来,为的就是解决问题,从根上解决问题。”

从根上解决问题?琉球的根在……

白正理正有所悟,郑永指向远处海面:“这根还很深很稳,得下大力气,所以才有一支新的舰队!”

新的舰队?

白正理知道,海军之前刚建了西洋舰队,针对的是马六甲之西,天竺之南的海事,要解决缅甸问题,光靠陆军是不行的,海军也要下力气。

现在为琉球之事,又要新立舰队?这可是绝密之事,绝密到他这个伏波军右师统制都不清楚内幕。

顺着郑永的手,白正理看到远处海面上,船帆招展,优雅细长的船身正破浪前行,那是一队江河级巡洋舰,正朝东北驶去。

郑永的话里压着满满的激动:“日冇本!琉球之事的根,就在日冇本!”

(未完待续。。。

—://。。

第十二卷一气贯经纬,东西引颈鸣第六百四十章魔龙与苦逼的萨摩藩

更新时间:2012112811:34:38本章字数:6894

电子书下载功能暂停使用!预计需要到下周完成!

第六百四十章魔龙与苦逼的萨摩藩

“这是享保十一年,才十一年……岛津家在这里已经稳稳立了一百多年,再多的苦难也压不垮岛津家,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