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利用这个机会大肆宣扬所谓的“铁幕”,努力劝说杜鲁门对苏开战,再不济也得逼苏联将德国吐出来。不能任其组织起一个亲苏的德国新政权。
但这个时候,斯大林却听取了中国赤色党的建议。命令法共尽力排挤“自由法国”,由于法国解放时法共游击队的总兵力多达50万人以上,是戴高乐“自由法国”军队的好几倍,而且远比这些归国人士更加深入基层,只要采取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轻易就能打倒刚刚组建的戴高乐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顿时就怂了,德国虽然底子很好,但是法国离英国更近,赤化后的威胁自然也更大。最终,经过苏联和美英的协商,法共如历史上一样被苏联人卖了,听从苏共命令放弃武装斗争的他们很快就被大资本家们操纵着的所谓大选轻松玩残。后来还因此成为了中国政治教材里的反面典型。。。。。。
而苏联政府却藉此逼迫美英承认了其对德国的控制,自以为是大赚特赚,但是胡卫东在中国赤色党的高层会议中却尖锐地指出,以德国的工业底子,一旦经济复兴,必然会挑战苏联在欧洲共运中的领导权,到时候有得苏联人头痛了。当然,苏联人也可以压制德国的发展。但那样一来,不但控制德国的意义大打折扣,而且还会激发德国人的反苏情绪。到时候西方再派人渗透挑拨一番,东欧一样会变得异常热闹。。。。。。
虽然斯大林也意识到了这些潜在的隐患,特别将现代德国的发源地东普鲁士分离出来送给了刚刚在苏军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波兰,令德国的疆域明显缩小,但他还是低估了德国的发展潜力,而且欧洲的小弟当中还有一个更不听话的铁托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个时空战后东欧的版图与历史上还是颇为类似的,比如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完全一样,但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四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巴尔干联邦”,而历史上大部分属于西方阵营的德国与全部属于西方阵营的奥地利和丹麦也都成为了苏联的东欧小弟,再加上被直接并入苏联的北欧三国,使得这个时空欧洲的赤色势力远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当然,西方阵营的实力同样不弱,老牌帝国英法加上虽然是半工业国、但科技水平还算不错的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低地三国,还有永久中立国瑞士,仅以工业底子来说,并不比东欧逊色,何况它们身后还站着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国。而当美国组织起所谓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当即针锋相对地组织起了“华沙条约组织”,而中国也随之建立了一开始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琉球、兰芳、亚齐、尼泊尔、不丹这8个成员国的“东方国家合作组织”,简称“东合”,再加上克里姆当初建立的伊盟,世界上同时存在四个超国家组织,令这个时空的冷战远比历史上更容易发展成为热战。。。。。。
不过,由于这个时空二战的破坏更大,因此战后无论是哪个阵营,都将恢复重建放在了第一位。而因为本时空美国受创不轻的缘故,虽然“马歇尔计划”还是出现了,但是规模和力度不能与历史上的相比,再加上战后西欧的劳动力远比历史上更加缺乏,因此经济恢复的速度比历史上慢了不少。反倒是东欧国家虽然损失可能更大,但因为苏联模式、或者说斯大林模式先天适于恢复重建,因此普遍更早地恢复了元气,尤其是苏联,只用了一个五年计划就全面超越了战前水平,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更是迅猛,即使按照同比价格计算,也比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增加了50%以上,令西方国家深感震惊。
1956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为1800亿美元,苏联超过了800亿美元,英国为180亿美元,法国为200亿美元,德国为320亿美元,都较二战结束时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最令人惊讶的还是东方的几个国家。这一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美元,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和平时期赶上英国(当然本时空英国人口损失太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朝鲜为30亿美元,而中国虽然没有战后重建的恢复性增长加成,却依然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工业增长率,战后5年里年均增长12%以上,1956年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由于此时中国人口已经接近9亿(此时美国人口不到1。6亿,苏联也不到2亿。),按人头一平均就又跟亚非拉的落后国家为伍了。。。。。。
…………2014…6…15 18:30:06|8217035…………
第八百二十九章 民族解放运动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与“jerryw1975”的打赏^_^
但令世界各国颇为无语的是,这样一个总体而言还很贫穷的国家却并不落后,至少尖端科技、特别是尖端武器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虽然由于发展策略的原因,这个时空中国并不是第一个成功将人造卫星送上天的,但是准备充分的中国航天人却在世界上率先发射成功具有实用意义的人造卫星,而中国火箭的性能也比美国的更加出色,苏联就更比不上了,这一点也同样反映在中国不久前试射的那枚8000公里射程的洲际导弹上。
而在核科技方面,中国同样在这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世界上首座10万千瓦级核电站的成功建成表明中国的核科技继续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弹道导弹核潜艇和3000公里射程的固体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则表明中国已经拥有了具有实战意义的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这方面同样领先于美国和苏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里中国的核工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1956年中国武器级核材料的总产量已经足够制造8枚原子弹或者氢弹,如果紧急动员,产能还能在半年内再加一倍,虽然还是无法与财大气粗的美国相比,但相较三年前刚刚炸响了原子弹的苏联,还是明显要强得多。。。。。。
不过优势最大的还是微电子领域,在二战后期研发成功这个时空最早的集成电路之后,中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又在短短5年时间内研发出功能强大得多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在一年7个月之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而历史上从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过程足足花了13年时间。。。。。。
由于中国政府对于这类研究一直严格保密。甚至委派人见人怕的康部长负责保密工作,而相关产品研制成功后也暂时只在保密级别很高的国防等机密部门使用,因此无论是西方还是苏联,都只能按部就班地自己研究,结果不但差距没能缩小。反而还被越拉越大。。。。。。
不过,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影响更大的还是杂交水稻等良种的出现和推广,再加上水利建设、化肥农药等方面的持续发展,战后中国农业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的发展速度。同时,人工养殖的大力开展和远洋捕捞规模的扩大,令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油水更足,而对一到冬天就没几种蔬菜可选的北方居民来说。温室大棚蔬菜的出现也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虽然这几年里中国的人口依然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是老百姓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伙食油水更足、菜色也更丰富了。
至于穿衣和出行,由于这几年里化纤工业持续以接近30%的超高速度增长和自行车更大范围的普及,进步的幅度比吃的方面大多了。倒是住房方面,依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虽然国家在建设方面的投资已经非常巨大,但因为中国基础设施太多薄弱。每年花在修桥建路和水利方面的开支就已经非常惊人,能够用于市政建设的自然就相对有限了,再加上中国这几年里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实在太快。几乎是每隔三五年就翻一番,因此住房拥挤的问题暂时还没办法解决。说起来还多亏伟人“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正确思路,否则交通问题也会变得同样严峻。。。。。。
在这五年里,中国政府不但努力发展经济,还积极拓展外交、甚至是输出革命,以打破西方阵营对中国乃至整个“东合”组织的封锁。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继续巩固与阿拉伯联邦原本就很友好的关系,从而获得了廉价优质的稳定原油供应。而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广泛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更是令西方殖民国家焦头烂额,其中最郁闷的莫过于美帝,本来还指望在霸主地位确立后接收部分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地盘,结果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之后,不但新地盘入手的难度大增,就连美国自己的半殖民地菲律宾也掀起了反美风潮、在中国政府的暗中支持下,菲律宾的游击队越来越多,给给美国驻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不小的损失。。。。。。
而菲律宾独立战争也正是战后前五年里最主要的三场局部战争之一,最终美国政府难以忍受无止尽的伤亡和消耗、被迫放弃了对菲律宾的军事控制。而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则更早地取得了独立,并且由于棉兰老岛上的居民与吕宋岛上的本有宿怨,又看不惯他们在独立战争中蛇鼠两端、独立后又仍与美国藕断丝连的恶心态度,最终导致菲律宾就此分裂成菲律宾(吕宋)共和国与棉兰老共和国两个国家。
受到菲律宾独立战争的鼓舞和中国政府的暗中支持,不久爪哇及其东面的多个岛屿上也爆发了反对殖民者的起义和暴动,并因此诞生了爪哇共和国与东帝汶共和国这两个新生的国度。但是由于荷兰的实力远不如美国,因此起义才开始他们就怂了,所以这两个国家独立战争的强度远远比不上菲律宾独立战争,因此还排不进“三大”之列。。。。。。
比起不见棺材不掉泪的美国人与荷兰人,英国人无疑更加明智,不等英属印度的独立运动形成燎原之势,就主动放它独立了。这样一来,虽然英国会失去这片最大的殖民地,但是独立出来的新政府却可以保证为亲英人士控制,以后依然可以间接地向英国输送利益,而且也可以将其留在英联邦之中,保证英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致下降太多。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后的英属印度已经穷困不堪,实在是很难再榨出多少油水了。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基本没有参加二战,但由于国内战乱不断,英属印度在二战期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却超过了3000万,其中超过1/3死于英印政府对赤色武装的残酷镇压(其间发生了无数次针对赤化平民的多次屠杀),而更多的人则是死于英印政府敲骨吸髓般的压榨掠夺。而自古至今都一直是逆来顺受的印度人居然也会如此不屈不挠地斗争,除了中国赤色党的背后支持,关键还是那句老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第八百三十章 局部战争
为了保险起见,英国人还以避免宗教冲突等理由将英属印度一分为二,独立成了两个国家——即印度和巴基斯坦,还特地留下了克什米尔这个不定时的炸弹,即使这个时空印巴分治时归属未定的克什米尔仅剩历史上一半大小,依然足以令这两个国家的嫌隙难以弥合。。。。。。
结果,两国独立后的第二年就爆发了第一次军事冲突,由于印度的综合国力要比巴基斯坦强大得多,再加上巴基斯坦国土分成两块的地理劣势实在太大,结果很快就将巴基斯坦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东巴基斯坦独立了出来,也就是“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一开始还寄希望于英国这个原宗主国的调停,但由于美国认为一个南亚的地区强国可以从旁牵制中国、因而不准英国政府插手这次战争,如今甘当小弟的英国政府只得束手旁观,坐视巴基斯坦陷入了亡国的危机。
无奈之下,巴基斯坦政府只得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本来就不想看到印度统一南亚,因此立即就同意给予帮助。但中国却没有直接派兵对印作战,而是指示印度北方诸邦的赤色武装趁机扩大根据地,结果由于印度国内空虚,很快就有大片土地变成了赤色根据地或游击区,印度政府连忙命令已经深入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军回国平乱,而巴基斯坦亡国的危机也就由此迎刃而解。
印军主力回国之后,印度北部的起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而陷入低潮,但由于地缘的优势(注1)。印度东北角的赤色武装却成功地打退了印度政府军的多次大举进攻,并最终独立建国。即“东合”组织的第12个正式成员国“山南人民共和国”。。。。。。
其实更应该称为“南亚大乱斗”的“第一次印巴战争”无论是规模、波及面积还是持续时间都明显超过了菲律宾独立战争,但是战后初期“三大局部战争”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大部分世界列强都暗中参与了的“西北澳战争”。。。。。。
虽然一度达成了遣返协议,但是冷战开始后,美国不再愿意为敌人而花钱,大幅减少了遣返费。那点钱根本不足以补偿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日本移民回国所蒙受的损失,也不够支撑到他们重新就业,因此这些人普遍拒绝离开。
澳大利亚的白人本来就对他们恨之入骨,现在又有了能够在国际上勉强交代的借口,冷战开始后被右翼分子把持的澳大利亚政府立即开始了武力驱逐。然而那两块地图的日本移民大多本来就是正规军,当地在战争中建起的兵工厂也没来得及拆掉,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由于地理上的优势。澳大利亚政府军和二战期间一样再遭挫败,令原本就已经死得不剩多少的青壮年男子更加成了珍稀动物。。。。。。
但是美国深知一旦让“东合”获得了澳大利亚西部的富铁矿和北部的铀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立即发动国内和西欧国家派出所谓的“志愿者”前往澳大利亚支援政府军作战,令澳大利亚获得了大量的额外兵源。
然而,美国的战略重心毕竟还在欧洲,由于苏联红海军这几年里的飞速壮大,才刚刚恢复元气的美国海军根本无力派出足够强大的舰队来到东方切断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事实上美国、或者说北约针对“东合”国家的所谓“封锁”实际上只是限制北约各国的技术和特殊商品流出到那些敌对国家而已,中国等“东合”成员国如果是与阿联等第三方交易,现在的美国根本无力阻止。。。。。。
既然美国不能切断海上交通。所以在北约国家向澳大利亚派出志愿者的同时,中日等“东合”成员国也纷纷派出“志愿军”支援“叛军”,将这场原本的一国内战演变成了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代理人战争。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等“华约”国家也暂时放下“人民内部矛盾”,向“东合”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在情报方面出力甚多。没办法,由于澳大利亚是白人国家,西澳北澳的日裔很难打入敌人内部,但有东欧白人同志的帮忙,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由于叛军都是同胞、再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因此日本政府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奈何日本离澳大利亚太远了,反而是“近水楼台”的中国派出了更多的“志愿军”,同时还不断地向两地输出移民。两地的领导人对于中国试图改变当地民族构成的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但现在是战争时期,何况两地本来就人口不足,因此他们并没有对此加以限制。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就连日本本土都有不少人想要并入中国,在这种化外之地还有什么好争的?
虽然北约支援的力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