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者将五两银子和外孙女一起推到刘愈面前,倒让刘愈这个赢家很尴尬。夫人就在旁看着,还有那么多双围观的眼睛,就这么将老者的心头肉给带走,旁人艳羡的有之,更多的是叹息。
其实很多人都看出老者是想让外孙女过好日子。
“这位官人,求您善待小妮。她自幼没爹没娘,就小老儿这么一副干骨头,再也看不了她些许时候。官人善待她是她福气,若是她不讨您喜了,就赶她走,小老儿在这里给官人磕头了。”
老者要跪,刘愈扶住他。
虽然刘愈已经明白老者的良苦用心,但他还是不能接受如此的一份馈赠。由从怀里拿出五两银子,合成十两纹银交在少女的手上:“拿回去,好好孝敬老人家。安心过日子。”
出手五两便已是相当阔绰,现在又加五两。很多人开始叹息刘愈这不是在行善事,而是在到处撒钱,围观的有很多都是贫苦的百姓,望着少女手上的银子,每人的眼中都放着奇异的光芒。
而刘愈也是无法,本来就是过来凑凑热闹,一时心善拿出点银子,可是能这样感动了老者,要将外孙女相赠。可他这趟出来是为救灾平叛,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在他面前卖儿卖女。
“不如就给她当嫁妆,一并归了本公子!”
突然一个嚣张的男子声音从刘愈的背后传来,伸出一只手,擒住少女捧着银子的手臂,一扯,少女不稳被那男子拉近怀里。少女“啊!”地惊呼一声,所有人目光也都同时看过去,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公子哥,带着一股奸邪的笑容,已将少女揽在怀。
“这位大官……您住手啊!”
老者没料到会横生枝节,见到外孙女突然被另一个陌生的男人抓住,紧忙冲过去,没想到被那年轻男子用力一踹,老者不稳被后面的人扶住。
那年轻男子并非一人前来,身后有不少的官差从马上跳下来,都是他的跟班,看样子像衙门中人。年轻男子本身也算瘦弱,穿着官靴带着小帽,有点衙门中幕僚的意思。
“不是说谁打老牛赢了就能得到这姑娘当彩头?”年轻男子有恃无恐,“头个你们都登了几子?现在轮到本公子试试了,赢了不但要带走这姑娘,还要拿她手上的银子当嫁妆。”
老者当下就急了,先前遇上刘愈这么个心善人好却不怎么会玩陀螺的,他才故意放水输了,现在遇到这嚣张的公子哥,不重新比过,却要接着先前的比试继续,那不是要将外孙女拱手与人?
“不行啊,大官,再比一次,前次不算!”如果不是被众人扶着,老者已经磕头求饶。
那年轻男子脸上挂着冷笑道:“怎的不算,他登了一科,你一科没登上,现在轮到本公子了。登上两科就算本公子夺魁。”
说着他将鞭子拿在手里,将旁边闲置的陀螺抽动旋转,正要往木台上登,却被刘愈一脚将陀螺踢飞出去。他的动作不慢,刘愈速度更迅捷,好像踢球一般,将陀螺踢的没影。
“你!”
年轻男子脸上带着几分错愕,转而怒视着刘愈,显然没料到在录城地面上有人敢与他为难。
“哎呀呀。这位大官人,看来你今天发挥也不怎么好,一科没登上,要不等三年再试试?”刘愈笑呵呵地说着,旁边围观人群发出的哄笑声一片。
“反了!”
那年轻男子当场就怒了,挥起手上的鞭子就要往刘愈身上招呼,吕楚儿和徐轩筑却一左一右从侧方向他身上招呼过去,刘愈仅仅是后退两步,年轻男子已经被吕楚儿往脸上抽了一巴掌,留下五个五个指头印。
“你们……”年轻男子一愣,紧接着怒不可遏呼喝道,“给本公子打!”
话刚出口,便觉得脖颈上一凉,原来是刘愈抽出徐轩筑的佩剑架在他脖颈上。等于是将年轻男子给挟持住。眼见年轻男子被挟持,那些衙门的跟班都不敢再近前,只是抽出兵器远远观望。此事连乎生等侍卫已经赶过来,拦在双方的中间。
“你们是何人?”一个衙门捕头模样的人喝问,“太守的公子出来办公差巡视灾民,你们也敢劫,不要命了?”
说话之人将刘愈当成是带着奴役的客商,又或是出来运货的镖局中人,以为威吓两句会管用。
没想到带头的刘愈却呵呵一笑道:“太守的公子?那真是应该放了。”
就在那些衙门中人松口气时,刘愈突然一肘打在年轻男子的后腰上,令他痛苦地弓腰趴在地上。刘愈续道:“想放人也可以,叫你们太守亲自出来接他回去!子不教父之过,这道理要好好说道说道!”
第二百零一章归家的路(下)
录城南城门这面热闹起来,官兵成群结队地从城里出来,将刘愈等人当成是匪寇围在中央,而刘愈这面也是不遑多让,众侍卫严阵以待。
百姓不想凑这样的热闹,但很多原本在看九子登科打老牛的百姓离去不得也被困在当中不得离去,这使得更多的人往这面聚拢过来。
“官人,要不您快走吧,录城的官凶着呢。”
本来老者还对刘愈抱有希望,但看到刘愈跟官府中人较上劲,他也只能好言相劝。
刘愈却不以为然,问道:“老人家,您也是录城人?”
“是啊,世代就居住在录城,咱关中人风水好,这样的灾,小老儿活了大半辈子也没瞧见一次,旁的地年年都有。可惜啊,还是被小老儿活着的时候给碰上了,真是报应。”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天神是至高无上的,但凡遇到灾荒都是天神在施加惩罚,与天无虞,是人在作祟。
老者续叹道:“这场灾说起来也不算重,就打录城来说,今年的粮食歉收了,可往常年风调雨顺的时候谁家没备着点存粮?可就是这些凶官,今年不但不减税,还要加派,说什么边关打仗要百姓养活,没有税那些突厥鞑子就会进咱关中,劫掠百姓。可到头来突厥鞑子没瞧见,这些凶官劫掠百姓小老儿可是瞧的真真的。”
刘愈一愣问道:“当地没有张贴朝廷的榜文,说免除关中一地一年的钱粮征收?”
“贴了。”老者叹道,“可那管什么用。官府的该征粮还是征。该抓民夫也一个没少。凶官们说了。朝廷张贴榜文那是面上的事,军队还是要养的,突厥也是要打的,不征粮军队吃什么?怎么替咱保家卫国?哈哈,真是大笑话,咱百姓都没命活了,还打的哪门子突厥鞑子?要是那些突厥鞑子能带我们过好日子,把我们劫了又如何?”
乱必因起。而关中的乱天灾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虽然先皇和新皇都在三令五申要救灾为先,可地方的官员,为了中饱私囊还是不断的征派粮税,因为不征税他们就没油水可捞。这就是朝廷和百姓之间最大的隔阂,上令下不效。
百姓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活路,子孙繁衍生生不息。若是命都没了,谈气节,谈忠君爱国,对于一般没经过四书五经洗脑的百姓来说不现实。
刘愈道:“入秋以后旱灾也减轻了。为何不回家?”
“回家?”老者苦笑,“回的什么家。同族同村的饿死多少人都数不清了,本来旱灾除了,大家也是高高兴兴的,谁知道朝廷哪个昏官出的什么主意,要种什么……那个叫南洋甘的东西,还强迫着家家户户必须都要种。你说我们关中千百年都是种的五谷杂粮,不吃这些,难道那些涩的辣嘴的绿呼呼的南洋甘能吃吗?”
旁边不少人在听老者说话,闻声都附合,显然都不当南洋甘是宝,而是朝廷强行推行种植的“草”。
刘愈被说成是昏官,脸色挂不住,勉强一笑想替自己和南洋甘辩解一下,便道:“南洋甘只是还没成熟,等熟了是可以吃的。”
“能不能吃的不知道,但我们熬不到那时候了。”老者继续说,“村里有不少人把南洋甘的苗给拔了,种点五谷杂粮,就有官府的人来抓人,严刑拷打,说是不遵皇命,死在牢里的也不少。百姓们觉得活不下去,就出来了,向北走,据说长安城是天子脚下,咱都是天子的子民,天子不想饿死我们,肯给一碗饭吃。走了几十里地就走不动了,也不知道是那些凶官良心发现,还是老天开了眼,他们居然在这里放粥,我们也就在这里熬着,熬一天是一天,熬死了下辈子投胎当个畜生,也好过当个受苦受难的人。”
老者说的哀伤,很多人也觉得酸楚,有些妇孺还偷偷抹一把泪。
这就是如今难民的现状,熬日子,熬一天算一天,每个人似乎都在计算着自己剩余的日子。在这样的心态下,若是叛军肯给他们一丝希望,他们还不投靠了叛军?
刘愈以前只是个普通的纨绔子弟,自己过着自己清静的日子,他人的生死他也不想管。但现在他将苏彦推上了皇位,那百姓的生死安乐他觉得就应该负责到底,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一次次重演。
“官人,您是个好人,快走吧。”老者看刘愈不语,劝解道,“这世道并非您这样衣食无忧的官人能想象到,多走些路就看清了,以后切莫再这般冲动,否则会吃亏的。”
刘愈在想着事情,闻言不由一愣,随即一笑想明白了,老者应该当他是个没走过外路的富家公子哥。
“老人家,您放心,小子我什么都喜欢吃,就是不喜欢吃亏。”刘愈哈哈一笑,说道。
旁边听着的人都不以为然,近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看了眼少女手中的十两银子,好像在说刚才你不是就吃了大哑巴亏?
刘愈再一笑道:“有些人的亏,我想吃,还想多吃,但对于那些恶人,咱就要挺直了腰杆,不能吃亏!”
“对!”
旁边突然有个壮小伙子振臂一呼,“要不咱反了!南边到处有过不下去的,直接抢了他娘的官府,有粮吃,有衣穿,总好过在这里挨着等死!再说咱抓了那恶太守的儿子,他一定会报复我们,横竖一死,不如死的轰轰烈烈。”
年轻人豪气万丈,被他的话所带动,不少人都应声附和。
那年轻人指着刘愈道:“这位官人敢抓官府的,就是好汉,咱就奉他为大王,干他娘的官府!就不信录城是他娘铁打的城墙!”
刘愈一愣,这岂不是要造反还要推上他当反贼的头目?心说这可不行,自己岂能反自己?
“大家冷静!”
眼看群情激涌场面有些控制不住,刘愈赶紧喊道:“诸位冷静一下,等那太守出来了,事情会圆满解决,到时候大家觉得不满意再造反也不迟。”
“那好!我们就等大王的一声令下!”
隐约的,这些人都已经以刘愈为马首是瞻。准备着一会谈判不成,一举造反。
眼见情势好歹是压制下去,刘愈也有些无可奈何,等了半天录城的太守尚未出来,别是得到风声先遁走了。若说这太守敢造次他也觉得断然不会,这些当一地首长的,媚上欺下那是惯用的手段。
“官人,您还是走吧。”老者私下里劝道,“您别官我们了,我们就是要反,还是被杀都是注定的,怨不得旁人。您是贵人,不该跟我们一起去送死,小老儿感念您的恩德。”
“老人家,您放心,既然我在这里,就不会让百姓再受凶官的欺凌。”
刘愈正说着,也不知谁喊了一句“太守出来了!”
所有人闻声看向城门口那边,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留着山羊胡的中年官吏匆忙在随从护送下骑马过来,这个姓康的太守跟刘愈有一面之缘,之前大军驻录城外时他曾进军营“劳军”,送上一些粮草和干肉作为慰劳,当时刘愈还对地方救灾作出指示。只是刘愈没想到这人是表面一套,背地里又是另一套,从这些百姓的口中更能清楚一地太守之为人。
见到老爹出来,那被吕楚儿捆着的年轻男子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而此时人群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似乎就在等刘愈的一声令下,就要冲上前跟官府中人拼个你死我活。
因为刘愈也不知康太守是否得知他们的身份,只好先驻足观望。那康太守还没到近前就已经从马上滚也似地下来,匆忙忙跑上前,跪倒在地,口中说着迎接来迟。
然后刘愈便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迎上前,挥起手抽了康太守两个大嘴巴子,没一巴掌都浑厚有力声音干脆刺耳,场面安安静静,也使得大多数的百姓都听到这两记响亮的耳光。众人这才知道刘愈的身份不是一般的纨绔公子哥那么简单。
刘愈抽了两巴掌感觉过瘾了,才吹吹手语调高扬道:“康太守啊,您老可真是太客气了,您这么一跪本将军可有些受不起呀,要不本将军给您跪回去?”
刘愈的意思也很明确,他是武将,而康太守是地方文官,两边八竿子打不着,二者官阶再悬殊也并非上下级关系。再者大顺朝礼仪,见了皇帝都未必需要跪,而康太守居然见了武将都下跪,不合规矩。
但明显刘愈说话时消遣的语气居多,他也并没打算真的跪回去。
康太守战战兢兢道:“大将军您玩笑了,您是朝廷一等一的重臣,三军之帅天子之师,天子见了您都要恭敬叫一声师傅,下官只是一介小吏,怎敢居天子礼节之下?”
刘愈听着这话也觉得舒服,不愧是当地方官的,平日里拍马屁的工夫一定不少做。连这原本不成理的理都给他说通了,天子之师,天子都要行礼的,他自然要居于天子的礼节之上,那就是行大礼。
话虽然说的好听,但刘愈可不打算便宜了这危害地方的恶官。本来这次他奉的就是协调赈灾的差事,说白了就是钦差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现在这么多百姓看着,正是惩治贪官为民做主给朝廷立口碑的最佳时机。
刘愈字百姓注视的目光中,一把抓住康太守的乌纱帽,一把给提了下来,连同康太守的头发也散乱开来。
“康太守平日里鱼肉百姓也实在太劳累,不如摘了乌纱,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反省反省!”
第二百零二章藩王的阴谋
人潮涌动,人们纷纷想挤上前看看一地的太守,曾经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朝廷命官是如何在顷刻间被摘去乌纱帽。而摘去康太守乌纱帽的刘愈,在普通人的眼里也好像高高在上的神明,说不出的威仪。
“诸位,回乡吧。”
康太守被人押上马车,刘愈站在一片高台上用厚纸卷成的“扩音器”大喊着,“回你们的家乡,让你们离散的亲人有个安居之所,官府会赈济给你们灾粮,你们要拿起武器保卫你们的田地,守卫南洋甘,南洋甘就要收获了。”
刘愈当众立威,说出的话也有些效用,能跟普通百姓共患难,接济贫家人。但毕竟他现在突然从百姓的友善面变成敌对的官府中人,也就迸发出人群的不少质疑声。
“那南洋甘能吃吗?不能吃,以后又找不到你,那些官不照样欺压我们?”
“反了!干脆反了!”
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是出现在人群中,这也是百姓跟官府长期积怨的结果。百姓被欺压久了,终于被激发了血性,想压下去就难了。
刘愈知道想控制住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拿出一些实效的东西,比如说粮食,而被康太守等当地官员贪污的钱粮也不在少数,不如收缴了一并赈济百姓。虽然可能造成不均的情况,但这也是安定民心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帮助百姓去“抢劫”。
“诸位,你们先在此等候,朝廷即将发放钱粮。”
眼看下午已过半。就要到黄昏。刘愈本还担心钱粮来不及发放。谁知那康太守等人贪污的钱粮全都贮藏在城中的大仓之中。名义上还是为朝廷征缴的税赋,但实际回头就会被他们以私人的名义变卖。
“发粮啦!”
到黄昏时,城外到处都充满着这种声音,每个人手上会领着牌子到城里去领粮食和铜板,领到粮食的就可以回乡,继续去过他们自己的日子。
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城外的喧闹持续到黎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