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骁骑 >

第568章

骁骑-第568章

小说: 骁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后两声惊叫,将三十余步外的鞠义、许攸二人招来了。待二人靠近后,赫然看到袁绍直挺挺地栽倒,而郭图则双手撑着袁绍的肚子,随即两人倒在一起。那动作俨然是刺客行刺的常见动作:郭图一剑刺中袁绍的下腹,致使袁绍一声惨叫,而是抓着郭图的肩膀不放,郭图挣脱不掉,遂被压在地上,无法脱身的郭图大喊大叫地拼命挣扎。

于是鞠义暴喝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迅速跑到二人身边,一把抓住郭图的左臂,痛得郭图又是一声惨叫。直到这时,鞠义才发现自己想象力太过丰富了,郭图手上没有血迹,袁绍腹下也没有鲜血,这、、、不像是刺杀呀?

随着许攸跑到跟前,鞠义搀起袁绍,许攸扶起龇牙咧嘴的郭图。这时袁绍仍然昏迷不醒,鞠义当即毫不犹豫地掐一下袁绍的人中,致使袁绍吃痛之下悠悠醒来,脸上一如刚才郭图的神情,六神无主,脸色煞白,一副如丧考妣的哭丧模样。

这一幕看得鞠义和许攸二人面面相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刚刚袁绍对郭图的那番说教:“遇事要冷静,处变不惊,如此方为贤达之士,可堪大用之才”

第935章帝祚薨,旷世雄主

感谢:宝哥、杀刚狼书友激励支持,多谢!

“嗵嗵”的脚步声传入正堂,但见郭嘉行色匆匆地跨过门槛,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堂前。

“禀主、主公,陛下薨了!”

或许是情绪过于激动,郭嘉竟然连说话都有些结巴,没头没脑的急声道。

“轰了?”李利愕然应声,显然是没听清楚郭嘉的话,以致将“薨”听成了“轰”,眼神迷茫,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懵然神态。

旋即,他终于回过味来,诧异道:“薨、、、哪路诸侯死了?究竟是谁,怎么死的?”其实他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了,但做戏做全套,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时候也是很有必要的。

眼见李利茫然不知所谓,郭嘉立即解释道:“刚刚细作从邺城传回消息,天子已于两天前的深夜丑时初刻驾崩了!无端暴毙,临死前还与皇后伏寿、董贵人行颠鸾倒凤之举,持续至深夜,突然暴毙,实在温柔乡里。真是、、、做鬼也风流啊!”稍作迟疑,郭嘉终是说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下阕,说完话后唏嘘不已,连连摇摇头,似是对刘协之死甚为不齿,亦或是替他感到不值。毕竟这种死法在汉室历代帝王中绝无仅有,算得上是骇人听闻的一枝奇葩。

“刘协薨、、、死了?”李利满脸骇然的“噌”地站起来,不可置信道:“他就这么死啦。怎么可能?他今年刚满十六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半年前迁都邺城,眼下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候啊。怎么就死了呢?”

郭嘉十分笃定地道:“消息绝对可靠,刘协确实暴毙了。自从天子和百官们迁都邺城后,微臣和文和、文优缜密商议过,派遣大批细作潜入邺城。毫不夸张地说,邺城之内发生的任何事都逃不过我军细作的耳目,无论是袁绍的司空府还是皇宫内院。只要我们想知道的消息都能在两天之内收到准确情报。所以此次天子暴毙的消息准确无误,毕竟天子驾崩可不是小事儿,谁敢这种事情开玩笑啊!”

李利踱步走到堂下。摆手示意郭嘉坐下说话,思索片刻后,颔首道:“嗯,奉孝所言有理。三天前。出使冀州的皇甫郦飞鸽传书。言道各镇诸侯使团都没有见到天子,而是谒见了袁绍,然后诸侯使团已于三天前相继离开邺城,各自返回复命。由此推断,之前传言天子身染重疾之事值得推敲,极有可能是讹传。奉孝刚才说刘协于两天前的深夜交欢时暴毙而亡,也就是诸侯使团离开邺城的当天晚上。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么?”

说到这里,李利话音一顿。端起侍婢刚刚奉上的热茶,示意郭嘉同饮。喝口水平复一下情绪。轻呷一口茶,李利手里的茶盅悬在半空,沉吟道:“刘协正值风华正茂之龄,怎么会突然暴毙身亡呢?而且,临死前他还在、、、在龙榻上行鱼水之欢,死在嫔妃的肚皮上?此事着实令人匪夷所思,颇为蹊跷啊!”

郭嘉点头附和道:“确如主公所说,刘协之死疑点颇多,有悖于常理。由此微臣怀疑,刘协之前并未身患重病,而是被袁绍软禁于宫中,不得与百官或外臣见面。否则,他怎能在诸侯使团离开邺城的当天夜里颠鸾倒凤呢?试想一个躺在病榻上数月之久的人,如何能够彻夜交欢,而且还是一龙二凤,如此纵欲无度?故而,微臣臆断刘协之死必定与冀州袁绍有着直接关系,甚至于、、、天子就是被他鸩杀的!”

李利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目光深邃,仿佛能够洞察一切谜团一般,语气冷厉地沉声道:“邺城帝都在袁绍的地盘上,天子被他挟持,如今却暴毙身亡了。无论此事是不是袁绍所为,他都难脱干系!换言之,不管刘协是暴毙身亡也好还是被人谋害也罢,都要算在袁绍头上。此事他无从抵赖,百口莫辩,即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个弑君篡位的罪名只怕是要扣在他头上了,这辈子都休想摘掉!弑君谋逆,古今第一大罪,谁若沾上,便要背负千古骂名。没想到,这回落到袁绍身上,真是让人始料不及呀!”语罢,李利端起茶盅仰头一饮而尽,端是干净利落,犹如开怀畅饮一般。

这一幕落在郭嘉眼里,让他心头一震,脑海里瞬间回想着李利这番话。乍一听,这番话似是愤恨不已,细细品味之下不难听出其中充斥着幸灾乐祸的味道,俨然是话里有话,另有所指啊。

忽然,郭嘉灵光一闪,脑海里浮现出李利刚才说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弑君谋逆,古今第一大罪,谁若沾上,便要背负千古骂名。没想到,这回落到袁绍身上”再结合去年三月的宛城之争,当时郭嘉曾问过李利:天子究竟落到哪路诸侯手里对西凉局势比较有利?李利高深莫测的笑道:天子不能到江南,更不能过江,否则后患无穷;至于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么,二者择其一,落到谁手里都行,无关大局,不足为惧。

顿时间,郭嘉恍然大悟,一切都明白了。这一刻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利的神色,注意到李利深邃的眸子里有一丝隐藏极深的喜色。一刹那,郭嘉不禁暗忖道:“主公口口声声说‘没想到’,其实他哪里是没想到啊,分明是蓄谋已久。早在天子和百官们逃离长安之前,只怕这一切就已经展开,张网以待,只等天子和某一位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诸侯自己跳进去,遂成瓮中之鳖,在劫难逃。”

理出头绪后,郭嘉恍然想起自己初次遇到李利之时。当时自己就曾直言不讳,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有利有弊,起初利大于弊。而后利弊相等,最后弊大于利,等于作茧自缚。言外之意就是建议李利尽早割据自立,不可事事倚仗天子和百官,否则将来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当时李利笑呵呵地声称,此事已在谋划之中,往后自有分晓。

这是兴平二年二月(即公元194年)的一番对话。时隔四年,当初两人相遇时的对话已然一语成谶,终于演变为现实。

现如今。李利成功地甩掉包袱,却被冀州袁绍抢到手里。正当袁绍踌躇满志、准备大展身手之际,天子暴毙,以致原本触手可及的宏图大志瞬间化作泡影。一切成空。

而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眼下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梦破碎了,还惹上天大的麻烦,弑君谋逆的大帽子扣在他头上,必将把他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甚至于,整个家族都被牵连其中,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共赴黄泉,一起下地狱。

梳理初次相遇的点点滴滴,郭嘉豁然发现自家主公李利智计之深亘古罕见。谋划之长远之周密,可谓是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

多年以来,李利的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不拘小节,不拘俗礼,敢于打破常规,随性而为。他身上有着悲天悯人的感性情怀,善待百姓,厚待妻妾和麾下一众文武,为此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无形中让人误以为他就是个纯粹的武夫,只知道一味地逞强斗狠,硬打硬拼,令人敬畏之余不免轻视于他。而这正是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也是吸引一众武将谋士誓死追随他的根本原因。

身为人主,既有别人所没有的优点,也有缺点,这就给麾下文臣武将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否则,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公,其麾下文武无疑是极其悲哀的,毫无用武之地。倘若如此,谁还会死心塌地追随他,追随他又有何用呢?

李玄效忠于他,是因为他软硬兼施,先礼后兵,又勾搭了李玄的妹妹李欣,使得李玄死心塌地追随他,多年来从无埋怨。贾诩选择追随他,是因为他年少有为,胆识惊人,遂将一家老小的性命寄托在他身上。李儒投奔他,那是靠山已倒、无路可走,又与他是连襟,自然而然地投到他麾下。郭嘉选择跟随他,纯粹是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威逼利诱,致使郭嘉别无选择,只得效忠追随。周瑜之所以选择追随他,起初是被好友鲁肃说服了,又见李利心胸宽广、礼贤下士,且年少成名,实力不俗;而后娶到大乔为妻,方才心悦诚服地投到他麾下,从而一战成名,名利双收。

至于一众武将则不必多言,李利的性格秉性与武将有着本能的亲近,待人坦诚,豪气干云,与麾下武将志趣相投,深得众将领的拥戴与效忠。

然而,不管文臣还是武将,只要和李利接触一段时间,就会自然而然地甘愿追随他做一番大事。因为他身上世家子弟的盛气凌人,也没有目空一切的妄自尊大,更没有睚眦必报的吝啬本性;他性格豪爽,为人赤诚,处事兼听,极少独断专行。

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他总是笑脸迎人,笑容很阳光很灿烂,有时还很憨厚,让人容易接近,愿意和他相处;并且做任何事都很愉快,没有过多的牵绊与掣肘,人尽其才,可以尽情施展自身才华。这是李利最难能可贵之处,也是他胸襟广阔的完美诠释。

直到今天,郭嘉忽然发现自己和一众同僚都轻看了自家主公李利。他绝对不是单纯的驰骋沙场的武夫,而是一位智谋如海、胸怀天下,且又大智若愚的旷世雄主。灿烂笑脸之下隐藏着一颗包藏万物的王者胸怀,他看似仁慈,实则心若磐石;其心意无法揣测,其智计难以忖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着别人无法想象的深意。这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乱世霸主当如是!

(三更奉上,求推荐票,求月票,虎贲诚谢!)

第936章临江仙,仲氏政权

感谢:灰太狼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初夏四月,北国繁花似锦,江南烟雨如画。

寿春城,一骑快马冲进城门,飞马过街,直奔州牧府而去。

不多时,州牧府正堂上传出响亮的大笑声,笑得开心,笑得张扬,笑得高亢,穿透力极强,整个个州牧府都能听到。

宽阔明亮的正堂上,短小精悍的袁术朗声大笑,一双小眼睛笑得连一条缝儿都没有了,近乎合在一起。

“好好好,好啊!孙策这小子果然不负厚望,这才多久啊便把会稽郡攻下来了。真是一颗好苗子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本州甚是羡慕已故的孙坚哪,虎父无犬子,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连声叫好之余,袁术不禁心生感叹,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对江东孙策的喜爱。

“主公所言极是。”心腹谋士阎象应声附和,脸上同样洋溢着笑容,但他的笑容却有些怪异,似笑非笑,皮笑肉不笑,颇有些莫测高深的味道。

稍稍收敛笑容后,阎象接着说道:“司隶大战后,孙策大败而回,其帐下仅剩五千兵马,仓皇逃回江东。然其却在两年之内相继攻占豫章郡、吴郡,而今又攻占会稽郡,眼下江东四郡除丹阳郡之外,其它郡县已相继落入孙策手里,兵锋强劲,羽翼渐丰。对此,主公不可不防啊!”

袁术闻言笑声一顿。骤然睁开眯在一起的小眼睛,若有所思地颔首道:“嗯,本州自有计较。暂不多言。”

此时堂下坐着他的两名心腹,其一便是谋士阎象,其二是大将纪灵,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经常跟随袁术左右。但凡遇到重大事件,此二人必定在场,几乎无一例外。

这或许就是袁术和冀州袁绍的不同之处。其麾下不论文臣还是武将都无法与袁绍相比,但近年来他连续攻城略地,颇有作为。短短三年时间。袁术放弃南阳而率部南下,先后攻取豫州大部、扬州半壁,而今孙策领军南渡长江攻打江东各郡县,连战连捷;目前除了丹阳郡外。扬州全境相继落入袁术手里。相比之下。冀州袁绍坐拥富庶州郡,除了收取青州大半郡县之外,再无寸进,与幽州公孙瓒连年交战却屡攻不下,至今仍在对峙相持。

同是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且袁绍的名望远在袁术之上,但两人近年来的战绩对比之下,袁绍却相形见绌。颇有不如。

不过这种局面随着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无形中向袁绍倾斜。袁术与之相比便显得黯然失色,不像以前那样耀眼了。

即便如此,袁术骨子里还是看不起袁绍,对其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甚为不屑。与此同时,随着扬州战事连战连捷,袁术不禁有些心花怒放,时常拿出孙策进献的传国玉玺独自观赏,甚至将玉玺放在卧榻上,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一眼,否则便无法入眠。

去岁天子诏令各镇诸侯前往洛阳勤王接驾时,曾有术士对袁术说:紫薇帝星东移,寿春城有帝王之气;又说袁姓出于陈,陈乃舜之后,以土承火,应得气运也。为此,袁术惊喜过望,重赏术士,认为自己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嫡子,袁家累世四代均是朝中重臣,百姓都愿意归附于我,如此便是秉承天意、顺应民心,改元开国未尝不可。

然而谋士阎象却劝谏他静观时变,不可操之过急,应施恩于百姓,收拢人心,待汉室衰亡之际才是图谋霸业之时。眼见自己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都不同意,袁术只得暂时隐忍,遂领兵前往南阳请王接驾,觐见天子。

宛城纷争过后,袁术精心谋划的劫杀计划本以为万无一失,不承想辛辛苦苦忙碌一场,最终却是为吕布作嫁,让吕布捡个大便宜,平白得了偌大的徐州六郡。袁术为此叫苦不迭,甚是憋屈,他原以为吕布不过是丧家之犬,纵使勇猛过人也不足为惧,只要截杀了刘备,徐州便唾手可得。结果?棋差一招,被吕布坐收渔翁之利,白忙活一场。

随后袁术愤恨难平,欲起兵攻打吕布,却被阎象劝阻。阎象说吕布不过是个势利之徒,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对付这等武夫不可强攻,却能智取,只需耗费一些钱粮便可将其收为己用。

事实正如阎象所料,袁术先后送去十万石粮草,吕布果然喜出望外,主动与他结盟,互通有无,相互照应。现如今,袁术和吕布之间关系甚好,来往商队络绎不绝,俨然亲如一家,守望相助。

与吕布达成和解之后,袁术又去掉一块心病,地盘日趋稳固,实力日益强大,已然成为江南第一大诸侯,足可与荆州刘表分庭抗礼,毫不逊色。眼见实力一天天增强,边境稳固,而中原诸侯却争斗不休,矛盾冲突日益加剧,袁术好不容易放下的帝王之志又开始蠢蠢欲动,并且越来越强烈,颇有些急不可耐的趋势。

随着他一次次暗示麾下文臣武将,一众僚属已然明白他的心意,如今正在积极联络官员,准备上万言书,联名请愿劝进。此外,从去年三月开始,州牧府便在大兴土木,大肆扩建,而袁术私底下已经命人做好龙袍,打造宫廷御器,只待时机一到,便可即位至尊,改元开国。

毫不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