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贾诩语气一顿,轻抿一口茶润润嗓子,接着道:“说起来,这也是一报还一报,袁绍罪有应得,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品尝,怨不得别人。昔日娄底原决战,袁绍处心积虑地挖掘陷坑,几乎将娄底原地下挖掘一空,从而一举坑杀了十余万将士,其中大部分都是他麾下的盟军将士。这十几万将士没有战死沙场,却冤死在他手里,这些冤魂岂能放过他,终其一生都会缠着他,让他寝食难安,生不如死。
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他炮制娄底原地坑时就应该想到早晚有一天会遭报应的。如今天子在他手里暴毙身亡,便是他应得的报应。费尽心机把天子和百官们抢到手里,却不料抢到手的却是个天大的麻烦,继而将他拖进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呵呵呵,这便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语罢,贾诩一脸嘘嘘感慨之色,仿佛是感叹袁绍罪有应得,又像是感同身受,另有所指。
李利微微颔首,伸手拍着贾诩的肩膀,郑重地点头示意他安心,不必担忧,此事就此终结,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显然,贾诩是在替自己担忧,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步入袁绍后尘,兔死狗烹,卸磨杀驴,被人杀掉灭口。因为邺城惊变正是他一手炮制的,亲自谋划并付诸于行动,如今已大功告成了。在庆祝计谋成功之余,他不免有所担忧,弑君的罪名可不小,岂可等闲视之。万一哪天此事牵扯到李利身上,而李利为了平息众怒或许就会把他推出来,到那时他贾诩就要大难临头了。
说起贾诩一手炮制的邺城巨变,确是有些年头了。最初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还是李利平定雍凉二州的那年冬天,即公元192年的寒冬,至今已有五年了。那时李利自领凉州牧,坐镇汉阳郡,把京都长安留给他叔父李傕执掌朝堂,当时军中将领对此颇为不忿,人心浮动,以为李利要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西凉基业拱手送给李傕。
为此,时任军师将军的贾诩代表众将前去试探李利的心意。那一次李利首次对贾诩敞开心扉,将西凉军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告诉贾诩。
其中有一段话令贾诩心头震动。至今记忆犹新:“如今天下动荡,谁能掌握天子,谁就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始终占据大义之名,执天下牛耳,只可惜很多人,甚至是一些颇有才能的诸侯,都只顾着眼前利益,却看不到挟天子背后所隐藏的弊端与凶险。高祖刘邦曾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话用在小皇帝刘协身上,同样极为合适”这是李利决定把军队化整为零。推行修养生息战略时所说的一番话。
说这番话时,只有贾诩和法正二人在场。当时法正初入军旅,自然不会明白李利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但贾诩却听得真真切切,并记在心里。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他渐渐领悟到李利的真实意图,随之促使他萌生了替主公分忧的念头。而这个念头便是专门针对刘协的。
果然。时隔五年之后一切都付诸于行动,贾诩蓄谋已久的谋划不着痕迹地一步步落实,最终把刘协推上绝路,捎带着把冀州袁绍给坑了。
??
事到如今,一切已木已成舟,无法挽回。
大功告成之日便是贾诩再建殊勋之时,为此李利私下赏赐他五百金,绫罗绸缎无数。还在洛阳城中又给准备了一座相当奢华的别院。然而贾诩素来心思缜密,行事滴水不露。接受赏赐之余,他不禁惴惴不安,暗暗替自己担忧。
刚好今天与李利叙谈,话赶话说到这里了,贾诩便委婉地出言试探,希望李利能给予他肯定的答复,或者说是郑重承诺。惟有如此,他才能彻底安心,才能真正放下这件事,否则他很担心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他就是替罪羔羊,甚至还会祸及满门。
看到贾诩小心翼翼的神色,李利坦然一笑,和颜悦色地道:“我知道文和担心什么,对此我可以郑重告诉你,此事到此结束,此后不会有人再提。纵使有人旧事重提、借机滋事,那也是一面之词,不足为信。此外,文和或许还不知道,参与此事的人眼下都在正堂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子诚也知道,除此再无人知晓。正所谓人死灯灭,知道此事的知情人就是我等三人,其他人即使猜到一些,也无从求证。倘若有一天东窗事发,那这件事也只会算在我李利头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牵涉到你。因此,文和多虑了,此后大可高枕无忧。呵呵呵!”
贾诩闻声后,感激不已,连忙起身拜道:“有主公这句话,微臣便不惧任何流言蜚语,再无后顾之忧。微臣叩谢主公,感激不尽。”遂俯身跪拜。
李利起身缠住他,笑呵呵地让贾诩落座。缓缓坐下后,贾诩眼神一转,忽然开口道:“中常侍董弘好像也知道这件事的始末,不知他现在何处?”
李利闻言神色微变,心情有些失落地轻声道:“他和刘协感情深厚,得知刘协暴毙后神情恍惚,无比忧郁,在跟随使团返回洛阳的途中失足坠落悬崖,不幸遇难。”语罢,李利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罢了,不说这些伤心事了。眼下讨贼联盟已经会盟结束,接下来我等应该如何用兵,文和对此有何高见?”
贾诩闻言后,迅速收回心神,思索片刻后,脸上又露出笑眯眯的自信笑容,遂不急不躁地道:“事实上,此次各镇诸侯不过是表明自身态度而已,将主公推上盟主宝座,便是为了确保他们在抢夺袁绍、袁术二人治下地盘之时,主公不会横加干预,更不会出兵突袭他们的老巢。至于我军出兵之事么,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出兵,其他七路诸侯足以剿灭二袁,而且各镇诸侯也不希望主公出动大军。毕竟二袁辖下的地盘就这么多,还不够七路诸侯瓜分的,倘若主公率领大军参与围剿,那他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最终一点好处也捞不到么?
所以我等现在不用出兵,尽可作壁上观,等到他们进攻受阻时,再行出兵亦为时不晚。”
第939章渔家傲,叱咤风云
事实证明,贾诩对讨贼联盟成立后的局势判断得很准确,可以说是丝毫不差。
就在讨贼联盟签订契约的同时,荆州刘表举兵八万攻打淮南袁术,致使刚刚坐上龙椅不到两个月的袁术仓促应战。
而在此之前,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后,江东孙策第一时间通告天下,正式脱离袁术麾下,毫不犹豫地与袁术撇清关系。此外,孙策在江东四郡之内大肆捕杀袁术的亲信部将和文官,手段果断而凶残,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拥兵自立,割据江东。
当江南大地烽烟弥漫之际,冀州袁绍与幽州公孙瓒之间的厮杀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之久。也就是说,淮南袁术称帝时,袁绍就已经从刘协暴毙的阴影中走出来。随即他非但没有自暴自弃,反倒加快了进攻幽州的步伐,企图趁着各镇诸侯组成讨伐联盟之前,一鼓作气除掉公孙瓒,夺取幽州。
可惜的是,冀州将士自从得知天子暴毙和天子是被自家主公袁绍鸩杀的消息后,人心涣散,士气萎靡不振,战斗力急剧下降,大不如前。如此一来,冀州军攻打幽州的进度便可想而知;原本可以一鼓而下的城池,却打得极其吃力,连续攻城多日,依然是久攻不下。
与之相反,本来打定主意据城死守的公孙瓒一扫萎靡之势,雄心大振。他一面派遣田楷率兵抵御阎柔叛军的袭扰,稳固后方;一面亲自率领大军抵挡冀州军的进攻。并披甲登上城头,亲自上阵厮杀,指挥大军守城。随着一次次成功打退冀州军的强攻。公孙瓒麾下的幽州军士气大振,斗志高昂,厮杀之中愈发勇猛,硬生生扼杀了冀州军强劲的进攻势头,使得两军再次陷入僵持对峙之状。
正当冀幽之战打得如火如荼之时,辽东公孙度派遣长子公孙康率领两万步骑驰援公孙瓒,遂与阎柔叛军厮杀到一起。大大减轻了公孙瓒的后方防守压力,让他可以调集更多兵马前来与冀州军对峙厮杀。
与此同时,兖州曹操向袁绍下战书。正式宣战。在战书传到袁绍手里的同时,曹操率领七万大军杀进青州,旬日之间连续攻城拔寨,势不可挡。坐镇青州的袁谭被曹军打得措手不及。遂迅速调集兵马。于平原城与曹操大军展开激战。
至此,讨贼联盟刚刚成立,各镇诸侯便迫不及待的领兵出征,出其不意,第一时间发起攻击。短短半个月内,联盟中五路诸侯相继出兵,在河北与淮南两个战场上围剿二袁,出师告捷。打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凡是与西凉李利相邻的诸侯都在边境上屯集重兵。时刻提防西凉军偷袭自己的地盘。
由此一来,天下十镇诸侯已有七路诸侯卷入这场讨逆之战,而处于战火中心的便是冀州袁绍和淮南袁术。余下三镇诸侯还在作壁上观。
益州刘璋自是不必多说,蜀道既能挡住别人,也能挡住他自己,别人进不去,他也出不来。眼见中原各镇诸侯打得热火朝天,刘璋只能坐在成都望而兴叹,纵然有心掺合一脚,却被蜀道所阻,徒呼奈何?
徐州吕布,之前得到袁术一些好处便主动上表归附,如今眼睁睁看着二袁沦为众矢之的,岌岌可危,他则是倍感煎熬,后悔不已。若是早知道西凉李利会联合各镇诸侯讨伐二袁,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主动归附袁术,如今袁术被两路诸侯围攻,危如累卵,他如坐针毡,心急如焚。一旦袁术败亡,各镇诸侯会不会兴师问罪,继而挥师攻打徐州?这个问题一直徘徊在吕布脑海里,他不惧荆州刘表,也不怕江东孙策,唯独对西凉李利忌惮不已,甚是惧怕。
奈何眼下局势不明,吕布患得患失之余,实在拿不定主意,不知自己如何自处,应该靠向哪一边。
最后一位作壁上观的诸侯便是身为盟主的西凉李利。令人惊奇的是,他这位盟主不出一兵一卒,却没有诸侯站出来指责或催促他出兵,反而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毋庸置疑,眼下李利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一旦调集兵马便立即引起各镇诸侯的高度重视,与之相邻的诸侯还会甚为恐慌。为此,各镇诸侯一致推举他为诸侯盟主,既然高居盟主之位就应该具备高风亮节,至少是高姿态,像背弃盟友、出兵偷袭、窃取联盟胜利果实之类的心思便可以趁早收起来,以免贻笑大方,令世人不齿。
正因如此,当天下各州烽烟四起之际,李利却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坐在洛阳郡守府悠闲品茶,麾下数十万大军按兵不动,作壁上观。这次他这个渔翁并不是他自己刻意为之,而是被各镇诸侯硬生生推上去的。真是咄咄怪事!
自古以来,但凡被推举为盟主的诸侯,历来是出兵最多、出力最大的诸侯,像李利这样清闲无事的诸侯盟主绝对是空前绝后的奇葩。
绝无仅有,只此一例。
??
洛阳郡守府。此前一个时辰里,正堂大门紧闭,此刻却忽然打开,从中走出数十位西凉将领。
目送将领们陆续走出府门,李利背着手站在正堂中央,头也不回地对堂下拐角处伏案疾书的糜竺吩咐道:“把本将军的命令抄写七份,派遣快马迅速送到各镇诸侯手里,省得他们误会。”
“诺,微臣遵命。”糜竺闻声起身,恭声领命,遂抱起案几上的竹简躬身告退,迅速离开正堂。
此刻留在堂中之人都是李利麾下心腹重臣,左军师贾诩、右军师郭嘉,镇东将军波才,飞熊营统领桓飞,青龙营统领许褚,陷阵营统领高顺,还有奉命赶来的安北将军周瑜。
待糜竺抱着抄录的竹简离开后,李利大步流星地走向正堂后面的内室,随手招呼堂内众人前往内室叙话。
稍事寒暄后,主臣落座。李利开门见山道:“刚刚对各镇诸侯的安排,你们也都听到了。之前诸侯入盟时便已商定,此次讨贼之战中谁攻下的城池便归谁所有,在二袁未被彻底剿灭之前其他诸侯不得横加抢夺。我是诸侯盟主,也还是这项决议的公证人和监督者,负责为各镇诸侯主持公道。谁敢违背盟约,我李利便有责任替失去城池的诸侯讨回失地,胆敢抗令不遵者,坚决予以剿灭。
其次,此番讨袁之战有两个主战场,一个在河北,另一个在淮南,因此联盟设有两位副盟主。河北战场以兖州曹操为进攻主力,他将率兵攻打青州;淮南战场以荆州刘表为主,率领麾下荆州军会同江东孙策攻打袁术,谁打下的地盘便归谁。而我则率领大军进军辽东,会同辽东公孙度、幽州公孙瓒和叛军首领阎柔三股势力,扫平盘踞幽州边境的乌桓部落和鲜卑蛮军,而后挥师南下,铲除冀州袁绍。
最后,还有一项协定,这便是谁若斩杀袁绍或袁术,其州牧府所在的郡城便归谁所有。这就意味着,袁氏兄弟积累多年的府库钱粮就归其所有,其他诸侯眼红也没有用,毕竟袁氏兄弟才是讨袁之战的重中之重,理应如此。
这三项盟约是我提出来的,故而我军必须遵守,不得僭越。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人无信而不立。我李利素以言而有信著称于世,此次自是也不例外。还望诸位铭记于心,切莫让我李利失信于各镇诸侯。”
“诺!”贾诩、郭嘉和周瑜等人齐声应道。
李利微微颔首,脸上浮现一抹笑意,遂扭头对贾诩示意,让他代为传达将令。
贾诩当即会意,神情肃然地朗声道:“秉承主公之意,此次讨袁之战中我军将保持现有兵力,不再另调兵马前来参战。奉主公将令,安北将军周瑜执掌司隶中军,担任中军主将,持主公帅旗坐镇司隶,居中调度,在南、北两个战场均可伺机出兵。波才为中军副将,贾诩为军师,如遇突发情况,三人自行商议,许以临机专断之权,事后再行禀报。”
话音未落,贾诩退到周瑜身后,与周瑜和波才二人向李利躬身施礼,齐声领命。
礼毕,贾诩越众而出,继续通报军令:“主公将令,武卫营、飞熊营、青龙营三营兵马留守司隶,听候周瑜将军调遣。主公将亲率武威营、飞燕轻骑、无双铁骑和一万陷阵营,会同一万金猊卫、两万并州郡府兵,共计十三万大军出征幽州。其中,赵云所部无双铁骑为前军,赵云担任先锋大将,金猊卫、武威营、陷阵营三营五万将士为中军,张辽、高顺为中军副将,飞燕轻骑和两万郡府兵为后军,掌管大军辎重,张燕担任后军主将。右军师郭嘉、大将军府掾糜竺和大将军府祭酒随军出征,两日后起行,半月后于幽州代郡集结大军,伺机进军幽州!”
“诺!”郭嘉、高顺、桓飞和许褚等人齐声应道。
相继接令之后,周瑜、波才和桓飞等将领不禁心生疑惑,不知军令中所说的大将军府祭酒是何人,为何之前从未听说过大将军府还设有祭酒之职?然而李利却对此不作任何解释,含笑不语,眼神中流露出期待神情,似乎对从未露面的大将军府祭酒寄予厚望。
第940章狼烟起,剑指幽州
感谢:看得开的人、剑神仙、蓝山咖啡书友评价打赏支持,多谢!
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间炎热消退,北风再临,层林尽染,北国风景如画。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从淮南至河北的广博大地上烽烟四起,讨袁之战如火如荼,激战正酣,战火沸腾。而自司隶以西的州郡却是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商队往来穿梭,百姓安居乐业,关河宁定,秩序井然。
淮南战场上,荆州大军两路出击。其一,刘表亲率五万步军攻打豫州,荆州上将蔡瑁为先锋大将,张允为先锋副将,蒯越为军师,刘磐护卫中军,举义旗、讨逆贼,携正义之师,挥军讨伐袁术。荆州军出师顺利,连战连捷,一月之内连克十余城,兵锋所指,所向披靡。至九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