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步积累。”
“陛下说得是。”塔波拉开始动摇了,现在他最为担心的,就是国内对他泄露黑潮航线的诟病,他已经失去南琉球了。
朱由检见塔波拉有些松动,觉得要下猛药了,“如果总督阁下不肯与大明合作,朕不会为难你,你随时可以离开大明,但我们的合作,也就缺乏了信任的基础,而且,现在关押在厦门的数千西班牙战俘,朕是不会释放的。”
“陛下。”塔波拉终于想出一个折衷的法子,“我可以说出黑潮航线,但这个不必写在双方的和约中,就当是我送给陛下的礼物。”
朱由检明白了,塔波拉这是要堵西班牙国内的口,“朕先谢过总督阁下了,既然总督阁下这么有诚意,那我们双方的合作,也就有了信任的基础。”
“陛下,那我们究竟如何合作?”
“总督阁下,具体的合作内容,需要双方商定,朕将派出外交部副部长黄晓福,专门与总督阁下会谈、协商。”
接连几件大事基本处理完毕,朱由检还是没有闲下来,这是问题都是他以皇帝的名义处置的,还需要得到内阁的批准才会生效。
但朱由检也不会太过担心,他已经通过军功和积累财富,在大明建立了一定的威望,内阁基本会同意他的任何决定,这时候的内阁,主要还是执行机构。
现在不是朝会的时间,朱由检召开临时内阁会议。
在南琉球立省的事,内阁正副总理与十部部长都没有发对,虽然他们的目光,只能看到大明庞大的内陆。
朱由检登基以来,大明在边疆立省,已是常态,从原来的两京十三司共十五个省份,发展到现在吕宋成为第二十四个省份,足足增加了九个省份,他们估计,未来还会增加。
吕宋有金矿、铜矿与铁矿,谁会与这些金灿灿黄金、红铜过不去?
内阁同意就行,至于选派官员、在吕宋驻军,朱由检就交给人事部与国防院,他只是破格任命李通为福林府知府。
苏禄王国归化的事,大臣们不仅同意,简直是一致欢迎。这就像当年成祖时代的万国朝贡一样,大明再次成为东亚的核心,虽然只是开始。
虽然苏禄是小国,所有的土地人口,还抵不上大明一个中等的县,但苏禄是举国归化,从此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苏禄的归化是主动的,大明并没有对苏禄用兵,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朱由检在内阁商讨苏禄的时候,突然想到,苏禄愿意举国归化,恐怕与他们仰慕大明的文化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布局中,一定要向周边国家推广汉语,推广大明的价值观,让大明成为周边国家的核心价值区,这比一味的战争更能收复周边的藩属国。
由于苏禄距离吕宋太近,加上岛屿面积太过狭小,内阁没有在此设立单独的府县,而是直接划入吕宋省,由吕宋省统一规划。
苏禄的素丹也哈巴玛喇,因为主动加入大明有功,加上内阁要树立典范,被朱由检敕封为辅国公,赐汉名安庆,另外在京师赐国公府一座。
不过现在国公不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虽然可以世袭,但每代减一等,直至子爵后不再世袭。
但朱由检准备与西班牙缔结和约的事,就不太顺畅了,很多大臣对此表示了异议,反对的声音远远超出了朱由检的想象,就连一贯支持朱由检的内阁总理黄立极,也是反对与西班牙缔结和约。
第387章南徐北王
大臣们最关心的是,与西班牙缔结和约,对大明有什么好处。
不错,有进步,开始关心大明的国家利益了,而不是动不动就摆出天朝上国的面子和礼仪,朱由检暗暗发笑。
大臣们没有后世的眼光,大明实行禁海两百多年,让本来就内敛的汉人,只能看到陆地,却对广阔的大海视而不见,更看不惯来自海洋上的西夷。
这个时代的欧洲人还是比较骄傲的,他们依靠先进的科技、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在全世界掀起各种血雨腥风,残酷剥削、压榨甚至残杀各地的土著,他们所宣扬的平等,只是白人之间的平等,对其它人种,则是来自骨子里的蔑视。
大明如果和西班牙缔结和约,就能得到西班牙人,将来也会得到其它欧洲国家的尊重,能真正与他们平等相处,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敌人。
朱由检在内阁会议上没法说出这样的话,他从身边的太监手中接过一个瓷碗,“这是从集市上买来的一个普通瓷碗,你们猜猜他的价格。”
“价格?”这些高官们平日都不管具体的家务,家中的一切事物,有管家与夫人打理,怎么会知道一个普通瓷碗的价格。
“朕告诉你们,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百个这样的瓷碗。”朱由检的目光从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这样的价格显然没有吓倒他们,“可是你们知道,这种瓷碗在西班牙的价格吗?”
“……”
连京师的瓷碗价格都不知道,谁知道西班牙的价格?在南洋战争之前,他们基本上都没听说过西班牙这个国家。
“朕再告诉你们,在西班牙,一两银子可以买八个瓷碗,要是在英国,一两银子只能买五个瓷碗。”瓷碗的价格,朱由检也不是胡诌,这是塔波拉告诉郑芝龙的,本来这是商业上的秘密,但为了说服朱由检,为了说服内阁的大臣们,他才说出了东西方货物的巨大价格差。
“陛下,这是真的吗?”连黄立极都不敢相信,这可是数十倍的利润。
“当然是真的,这种瓷碗,一旦运输到西洋,就是数十倍的利润,否则,西洋人谁肯冒着巨大的风险,大老远跑到大明来做生意?”
“陛下,原来海外贸易有这么高的利润?那十五税一的税率,是否太低了?”黄士俊马上就想到了赋税问题。
“当然,这些巨额利润,现在都被西洋人垄断了。”朱由检摆摆手,“如果大明的商人能直接参与到东西方的贸易中,他们才会在巨额利润中分到一杯羹,朝廷的赋税,也会适量增加。”
“陛下,瓷器运输到西洋,就会产生巨额利润,那丝绸呢?茶叶呢?是不是也是数十倍的利润?”外交部长方逢年马上联想到其它的货物。
“方爱卿说得好,不仅丝绸、茶叶,大明几乎所有的货物,一旦运输西洋,就是巨额的利润。”
朝堂顿时像是炸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他们将这里当成菜市场了。
朱由检没有阻止他们,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可是,陛下,据说大明距离西洋,不仅隔着大海,还有数万里之遥,大明的货物,能平安远送到西洋吗?”黄立极还是有些疑问。
“商人自有商人的办法,西洋的商人能来到大明,难道大明的商人就不能去西洋?”朱由检见大臣们逐渐安静下来,继续说道:“如果朝廷能帮助他们一把,商人们就会早日得到这份巨额的利润。”
交通部长李长庚还有些不放心,“陛下,一旦海商获取高额利润,富可敌国,对大明未必是好事。”
“李爱卿此话差矣,海商获得高额利润不错,但税务部也会向他们征收高额税收,到头来便宜还是留给朝廷。”
法务部长曹思诚一贯很少发言,今天他却是忍不住了,“陛下,为了商人的利益,大明与西夷在南洋死磕,值得吗?”
朱由检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曹爱卿,即使不是为了商人的利益,大明一样要与西洋人死磕,你知道为什么吗?”
曹思诚摇头,表示他当然不明白,他用目光向其他人求救,很遗憾,其他人一个个扭过脑袋,不是昂首向天寻找嫦娥月兔,就是在地面上寻找老鼠洞,他们也不明白。
“大明地域广阔,物产颇丰,在西洋人的眼里,就像是一个绝色的女子,谁看着都会眼馋。”朱由检只得做了个通俗的比喻。
大臣们顿时一脸黑线,特别是孔贞运,已经在心中骂起娘了,手臂也是微微发抖,朱由检要不是皇帝,恐怕他的手指都伸到朱由检的脑袋上了。
朱由检直接无视大臣们的不满,“朕的意思是说,即使大明不去挑战西洋诸国,他们迟早也会打上门来,与其在大明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被迫迎战,不如主动出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臣,明白了,大明和西洋之间,迟早有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决出胜负,才能奠定双方的关系。”方逢年自从当上外交部长之后,就开始关注周边对大明有影响的国家,特别是西洋诸国。
“嗯,汉人文弱,谁也不希望看到战争。”朱由检不打算隐瞒大臣们了,南海舰队已经进入南洋地区,想瞒也瞒不住,“大明就像一个绝色的美女,西洋诸国谁都垂涎欲滴,只有战争,才能彻底打消西洋人的幻想,以战方能止战。”
黄立极突然想起:“陛下,今天内阁讨论的,好像不是战争的问题,而是与西班牙缔结和约的事。”
“和约也与战争有关,战争与和平,从来就是国家之间的两种状态。”朱由检也不管今天的内阁会议有没有走题,“就像这西班牙,要不是在战争中败于大明,他们会让出吕宋?他们会与大明缔结和约?”
“陛下,这和约到底要不要签?好像和约只与商人有关,与战争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孔贞运终于逮到机会,发表了他的个人见解。
“孔爱卿如果这样理解,那就是大明的罪人了。”朱由检先给孔贞运扣帽子,“大明如果与西班牙缔结和约,以后双方就是合作的关系,就像是商业上的朋友,双方之间不会有战争,就是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如果双方不能签到和约,大明从西班牙口中拔除吕宋省,西班牙人岂肯干休?大明与西班牙之间,一定还会有大规模战争。”
“陛下……”孔贞运抖抖索索,说话也不利索了,他可不想成为大明的罪人。
谁又愿意成为大明的罪人?
内阁根据朱由检的意见,由外交部副部长黄晓福代表大明,与塔波拉进行和谈。
经过三天时间的谈判,黄晓福与塔波拉终于拟定了和约,和约的内容主要有六条:
一、西班牙承认大明对整个南琉球群岛的所有权,西班牙军队全部撤出南琉球群岛;二、大明向西班牙派出二百学子,进入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等高等学校学习,学制一年,以后每年派出一百人,进入西班牙的高等学校学习,所有学子的生活费用,由大明承担;三、大明无条件释放所有的西班牙战俘;四、大明向西班牙开放商埠,包括吕宋的福林、台湾的大员、广东的澳门(待从葡萄牙收回之后)、福建的厦门,西班牙向大明开放塞维利亚,双方在各自的领土范围内,保护对方的人员和财产安全;五、大明和西班牙分别向对方派出常驻性使节;六、西班牙帮助大明在美洲的西海岸,获得一块永久性土地。
和约侧重商贸,重是培养大明与西班牙之间的互信,但并没有军事上的合作,所以算不上是盟约,名称就叫《明西北京条约》。
黄晓福和塔波拉分别代表大明和西班牙政府,在《明西北京条约》上签字,由于条约还涉及国家层面的合作,朱由检作为大明的皇帝,口头授权黄晓福,待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认可后,条约才正式生效。
在朱由检的心目中,他不是要谄媚西班牙,而是要拉拢西班牙,为的是让西洋诸国看看,大明在秀出自己肌肉的同时,西洋完全可以与大明和平共处。
大明国内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现在的大明,并不弱于西洋,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
但大明的科技匠人过少,文化素质偏低,全国到处存在子承父业的落后模式,限制了科技的持续发展。
超过九成的人口是文盲,精英阶层目光短浅,根本看不到西洋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朱由检十分着急,大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要改变传统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见效的,但朱由检从来没有放弃科教兴国的战略,特别是高等教育,他要用这些看得见的科学技术,唤起百姓的科学热。
在大明科学院,恰好就有这样一名科学泰斗,这个人的名字就王徵,他与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
第388章《远西奇器图说录》
大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王徵写成了《远西奇器图说录》一书,并开始出版发行。
《远西奇器图说录》,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前三部分主要是翻译西洋人的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最后一部分是王徵自己的发明,主要有自行磨、自行车、轮壶、代耕等,如果能够制造出来,都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民用科技成果。
但《远西奇器图说录》一书的出版发行,并没有引起大明精英阶层的注意和重视,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是掌握大明话语权的精英阶层,自小学习的是圣贤之书,对这些科学方面的书籍,根本看不懂,于是斥之为“奇技淫巧”,进而加以排斥;其二是王徵并没有充裕的资金和人力,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品,让大明的百姓感受到科技成果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直到朱由检偶然看到这本书。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番风顺的,哥白尼因为宣扬“日心说”,被教会活活烧死在罗马的广场上,大明一贯重农抑商,漠视王徵的《远西奇器图说录》一书,已经是个不错的结果了,要是弄个“文字狱”什么的,王徵可是想抹泪都找不着地方。
朱由检决定帮王徵一把,帮助他就是帮助自己,就是帮助大明。
大明组建科学院之后,朱由检先给王徵弄个副院长当当,在科学院,他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善他的科学发明。
随后,在崇祯三年,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了王徵。
“草民参见陛下。”王徵在太监的指引下,颤巍巍给朱由检行了大礼。
“王爱卿不用多礼,赐座,上茶。”
“谢陛下。”王徵手足无措地立在朱由检的面前,他根本不敢在庄严的红木椅子上就坐,经过太监指,又用宽大的布袖在椅子上抹了三次,这才半个屁股落座,他想不明白,朱由检为什么召见自己这个已经卸了职的小官。
见王徵太过拘束,朱由检笑着问道:“王爱卿,大明科学院如何?比起当官,这里的环境是不是更加适合从事科研?”
“陛下……”
“王爱卿不用紧张,有什么话就直说。”朱由检像是在哄着孩子,生怕言语稍有不慎,吓着这位科学巨匠,万一脑子被吓出毛病,那对大明科学界的损失,可是不轻。
“陛下,草民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王徵认为,现在的工作虽然单调,但没有繁重的民政事务干扰。
朱由检估计也是,看王徵的样子,根本不像贪恋权位的人,倒更像闯进科学迷宫的孩童,“王爱卿,《远西奇器图说录》,现在有什么进展吗?”
“陛下知道草民的这本书?”王徵霎时像是遇上了知音,他定定地看着朱由检,呼吸急促起来,如果朱由检不是皇帝,他恐怕要冲上去称兄道弟了。
“朕当然知道,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你以为你能进大明科学院吗?”朱由检这才道出自己的初衷。
王徵知道朱由检一贯重视科学的发展,没想到朱由检一直在关注自己,他面有愧色:“陛下,草民愚钝,书中所载的西洋奇器,没能在大明发扬光大,就是草民自己设计的器物,也没能实际制造出来。”
没有造出实物,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怎么么知道它的优劣?大明百姓又怎么能够享受科学带来的便利?朱由检也是有些惭愧,自己一直关注的是大明的军事和政治的改革,却疏忽了最重要的民用科学的发展,“王爱卿,朕看了你的《远西奇器图说录》,咱们合计合计,看能不能将你的奇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