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人-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她的父母也在梦中留连,在梦中跋涉。苏玛梦见了父亲老约翰和病中
的母亲多娜,保罗则逆着时间之箭回溯,重温了几年来走过的路程。那是从一头
叫吉莉的克隆猪开始的。
癌人上篇第二章1 约克夏母猪起劲地哼哼着,一只粉红色的小肉团从它的胯
下溜出来。保罗。雷恩斯利索地接过猪崽,剪断脐带,确认了它的性别,对外圈
的观看者说:“没错,它当然是雌性,按照事前的决定,它就叫吉莉吧。”
这是复活节后的一天,庭院吹着三月的薰风。保罗那时31岁,目光里充满自
信,穿着普通的灯心绒夹克和臀部磨白了的牛仔裤。他是一个出类拨萃的遗传学
家,不仅有深厚的理论造诣,更难得有极灵巧的双手,让魔术大师、微雕艺人和
小提琴名家也相形见绌。同事中流传一则笑话,说他不仅对细胞核移植手术驾轻
就熟,甚至能够“用中国筷子夹着一颗氢原子,准确地放到染色体的缺节上”。
猪圈设在一间大厅里,头顶上是宽敞的亮窗,地面上围着一圈铝合金栅拦,
里面铺着金黄色的软草,非常整洁。母猪同这位黑皮肤的主人十分熟稔,当保罗
摆弄着它的幼崽时,它丝毫没有护崽的打算,仍安心地低头吃着胞衣,用它的圆
鼻头拱着幼崽。体内的黄体酮欺骗了它,这位“代理母亲”不知道克隆幼崽并不
是自己的“亲生”。它只是奇怪这次为什么只生了一只崽儿(假如它识数的话),
为什么那么多人围观,而且每个人都笑得那么开心。
保罗。雷恩斯把吉莉小心地放回母猪怀中,退出猪圈,扯下胶皮手套。栅栏
外围着俄勒岗灵长目研究所的全体成员,个个喜气洋洋。这群雅皮士们大多衣着
随意,穿着便装或工装,从外表看像一群普通蓝领工人,实际他们都是这个领域
里的顶尖好手。所长斯蒂芬。克利亲自用夏普录相机录下了产崽的全过程,汤姆
在拍照。镁光灯闪烁时,母猪抬起头,不满地哼哼两声。
他们没有通知记者。这是一个敏感的项目,他们宁可用“自己的嘴”小心翼
翼地向社会宣布,而不愿招惹那些“大嘴巴”记者。斯蒂芬关上摄相机,微笑着
同保罗握手,说:“小餐厅已备好了香槟酒,我们去庆祝一下。”
几年前,斯蒂芬的一个镜头曾在各国报刊上广泛转载:他低头看着怀中的两
只小弥猴,谢顶的头颅在灯光下闪亮,小弥猴用惊恐的目光仰视着镜头。这两只
幼猴是用胚胎克隆的方法培育出来的,算得上遗传学中一个较大的进步,但这个
成功在克隆羊多莉的光环下黯然失色,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涟漪。克隆羊的消息是
在1997年2 月23日,由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维尔穆特宣布的,在全世界掀起一场
轩然大波。多莉是用成年羊的体细胞(不是胚胎)克隆出来的,从而证实所有细
胞都是全能的,都包含自身的所有遗传信息;而且,即使是高等动物(如哺乳动
物)的成年体细胞核,其基因表达仍能被“重新开启”。在过去,科学家们一直
认为高等动物的发育过程是不可逆的,成年的体细胞不能回复到胚细胞的“全能”
状态。
在这次挫折后,斯蒂芬马上制定了下一步的目标——用成年猪的体细胞克隆
一头小猪。这个计划同“灵长目研究所”的名称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研究所
里人人都知道他的用意。他们知道克隆人的最大困难,是人的胚胎基因组在4 细
胞期就开始转录(与猪相同),而绵羊则迟至8 -16细胞期,因而有较长的缓冲
时间。正因为这个宝贵的缓冲期,克隆绵羊的发育启动因子得以产生,才能使植
入细胞核在胞质体内充分发育。所以,大家对所长的目的心照不宣:克隆猪只是
克隆人的跳板,是为那个终极目标暗暗做准备。
其实,就斯蒂芬本人的观点来说,他是“克隆人类”的坚定的反对派。他常
说,克隆人技术来得太早了,人类还没有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但是,作为一家
著名的科研机构的负责人,他不能不未雨绸缪。一句话,灵长目研究所既要不动
声色,又要尽量靠近起跑线,一旦形势有了变化,他们才不致于落在同行后边。
他们蔟拥着来到小餐厅,这里已经准备了香槟酒和丰盛的饭菜。斯蒂芬打开
法国香槟,亲手为各人斟上,他示意大家静下来,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家:“奋
斗了一年,终于可以为胜利干杯了。按照惯例,第一杯酒应敬给该项目中贡献最
大的人。我想,毫无疑问,这个荣誉应该属于保罗。雷恩斯。让我们为他的才华
和勤奋干杯!”
十几个人都朝保罗举起酒杯,身旁的人依次同他拥抱。保罗没有辞让,笑着
说“谢谢,谢谢”,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他们三三五五地交谈着,气氛十分热烈。斯蒂芬喝了几杯,提前离开了,临
走他拍拍保罗的肩头说:“一会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保罗敲门时,斯蒂芬正在重看“惊异故事”杂志上的一篇科幻小说,题目是
“S 世界的智者”,作者正是保罗。雷恩斯(斯蒂芬咕哝了一句:这个不安分的
家伙)。小说虚拟了一个S 世界,那儿与真实世界完全相同——除了一点,就是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中从来没有“同卵孪生”现象,那个世界的人们完全不知
道“孪生子”、“双胞胎”这类名词。一直到1997年2 月23日,S 世界的科学家
S• ;维尔穆特才搞成了人的同卵孪生技术(不是克隆羊!),于是在世界
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克林顿总统说:“人类是诞生于实验室外的奇迹,我们应
当尊重这种深奥的礼物。”以色列宗教拉比说:“犹太教教义允许治愈伤痛,允
许体外授精(它被视作治愈行为),但决不允许向上帝的权威挑战。”生物伦理
学家格兰特愤怒地说:“同卵孪生技术破坏了人们拥有独特基因的权利,而从本
质上说,这种独特基因正是独立人格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心理学家科克忧心
忡忡地说:“彼此依赖的孪生子很可能造成终生的心理残疾。”基因学家维利说
:“生物的多样性是宝贵的,每一种独特基因都是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潜在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说,孪生子是无效的生命现象,是对人类资源的浪费。”等等。每
种反方观点都极具逻辑性,都有很强的说服力。唯其如此,才让真实世界的人
(在这儿,孪生现象从上帝创世时就存在了!)感到啼笑皆非。
小说中可以触摸到保罗本人的影子,嬉笑怒骂,汪洋咨肆,才气逼人。重读
一遍,克利又会心地笑了,这个聪明过人的家伙,这个捣蛋鬼!他在这里杀出一
支奇兵,用“早已存在”的同卵孪生现象来影射“尚未出现”的克隆人技术。实
际上,文中的反对意见都不是虚构,而是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是多莉羊诞生
后科学界和思想界的沉重忧思。但在保罗犀利的笔锋下,这些忧思竟然都变成可
笑的迂腐。
他不由得摇摇头。他不赞成保罗的观点,但不得不承认,想驳倒保罗的观点
不是一件易事。听到敲门声,他合上杂志说:“请进!”
他起身走到门口,同自己的得意弟子握手:“很高兴这次的成功,再次感谢
你的工作。”他引保罗坐下,笑道,“你知道我刚才在想什么?我在想,24年前
我在一个7 岁男孩身上花的时间没有白费。非常庆幸我那时的耐心,使研究所多
了一位极富才华的青年科学家。”
保罗也回忆起这一幕:一个科学家牵着一个黑人男孩的手,领他来到科学之
海的旁边,使他第一次领略了科学的神秘和美丽,领略了那种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他恳切地说:“非常感谢你的启蒙。我能选中这条人生之路,那次的启蒙是决定
性的。克利先生,这个项目已经顺利完成了,能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我们已经
走在全世界的前边了,这是难得的机遇,不能让它白白荒废。”
斯蒂芬避而不答,把桌上的杂志推过来:“这篇科幻小说是你写的吧。”
保罗扫了一眼,点点头说:“嗯,是我写的,是两个月前的事。”
“是你的宣言?”
保罗坦承不讳:“对,我想以曲折的方式表达我对克隆人的观点。”
斯蒂芬沉下脸,严肃地说:“保罗,这部小说写得很好,才气逼人,其中的
观点也颇可玩味。但今天我不想谈这些。你知道,克隆人是一个极敏感的话题,
政府一再声明,不允许使用政府资金从事克隆人研究,联大已经通过有关的公约,
生物学界对此也有严格的自律。你本人持什么观点我不会干涉,但要注意,你是
研究所的重要成员,你发表的言论很可能被误认是研究所的意见。所以,我要求
你,以后再发表类似的小说或专栏文章时,不得署真名。我不想把研究所放到火
山口上,更不想失去一位极富才华的研究人员。你听清我的话了吗?”
保罗当然听懂了他的严厉警告,但他不打算屈服,即使是自己的恩师也罢。
他沉思片刻后坦然地说:“其实我早就想同你谈谈了。你知道我一向的观点:克
隆人技术当然是把双刃剑,它会给世界带来希望也带来烦恼。但无论如何,它是
不可避免的,而且已经到瓜熟蒂落的时候了。因此,我不甘心把这项荣誉拱手送
给别人。克利先生,我不愿离开灵长目研究所,更不愿离开你。但是,如果你‘
就此止步’的决定不可更改,我只好辞职,另找一家私人机构去干了。”
斯蒂芬注视着自己心爱的弟子,沉默良久才说:“我不拦你,希望你找到一
个更能施展才华的地方。在找到工作之前,我会为你保留这儿的工作和薪金。”
“谢谢你的慷慨。”
斯蒂芬又沉默良久,感慨地说:“保罗,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决定。我执意不
开展克隆人研究,并不完全是怕失去政府资金。我一向认为,克隆人的到来实在
太快了,人类还没有作好心理准备。它究竟是上帝还是撒旦送来的礼物?它是否
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把人类的伦理道德之网撕得粉碎?当你从事克隆人研究
时,一定要时刻左顾右盼,不要走得太莽撞。切记我的话!”
保罗感激地说:“谢谢,我一定会记住你的这番教诲——就像24年前那样。”
2 保罗的私宅离研究所有200 多英里,他在下午4 点多赶回家中。妻子维多
利亚正在院里剪草坪,穿着一件线条毕露的羊毛连衣裙,腰弓凹陷,臀部浑圆,
显出黑人女子特有的曲线。宽大的阳台上,儿子吉米正在耐心地喂养“有生命”
的笆比娃娃,玩得十分入迷。看见数月没有回家的父亲,他只是高高兴兴地挥挥
手,说声“爸爸你好”,又低头玩起来。院里那株耐冬花满株怒放,庭院里暗涌
着淡淡的香味。保罗把车停在车库,像往常那样,走过来从后面搂住妻子。但今
天他的拥抱多少有点心不在焉,也没有像往常那样的热吻。妻子敏锐地察觉到这
一点,回头看看他的脸色,担心地问:“克隆猪出生了吗?”
保罗笑道:“出生了,非常顺利,我们终于成功了。”
维多利亚笑着吻吻他:“祝贺你。看你的脸色,我还以为出了什么纰漏呢。”
5 岁的小吉米终日耳濡目染,早已是半个克隆专家了,他听见爸妈的对话,
举着笆比娃娃兴高采烈地跑过来:“爸爸,你说过,克隆猪成功后就要克隆人。
把我克隆一个吧。”
保罗和妻子忍不住开怀大笑。
妻子去准备晚饭,保罗领儿子在阳台上玩,时时有快活的笑声传到厨房。吉
米没有死心,仍在谈着克隆自已的要求,并向父亲保证他不会同“新吉米”打架。
维多利亚微微笑着侧耳倾听,心中充满了喜悦。
晚上,儿子睡下后保罗才告诉妻子,他和克利先生发生了争执,想离开俄勒
岗灵长目研究所,找一个私人机构从事克隆人研究。他说:“我真不愿离开斯蒂
芬。克利,24年前他就是我的恩师。但我们的观点不同,继续留在这儿难免发生
冲突,也耽误了我的宝贵时间。无论如何,我决不会放弃克隆人研究——这个笃
定在科学史上留名的机会。它几乎已经到手了,我怎么会放弃呢。克利很宽容,
没有生气,还说在找到新工作之前为我保留职务。”
维多利亚对克隆人的是是非非没有明确的观点,但她十分敬重克利,所以对
丈夫的决定不免感到担心。
她没有让这些担心表露出来,只是平静地说:“按你的心愿去干吧,无论你
有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她脱掉睡衣,钻到丈夫怀里,吻着他黑黝黝的胸膛。保罗抚摸着她光滑的脊
背,觉得浑身燥热。近来一直忙于克隆猪的研究,他们已经4 个月没有在一起了。
他低头吻吻妻子,笑着说:“我更舍不得离开你。
如果能找到一家私人研究机构,恐怕一年内我们不能在一起了,我估计,一
年时间能啃完克隆人这块骨头。“
维多利亚轻声笑道:“那你干嘛还浪费时间?快来吧。”她关了床头灯。
3 24年前,斯蒂芬。克利在休斯敦大学有过一次短期的工作访问,住在贝莱
尔的一所普通公寓里。公寓里都是一些短期住户,差不多都是有色人:黑人、韩
国人和几个印弟安人。斯蒂芬的工作很忙,常常清早就出去,深夜回来,甚至干
个通霄。有一天晚上他回来得比较早,刚刚洗浴完毕,门铃响了。他穿着浴衣打
开门,门外是一个7 岁的黑人小男孩,穿着方格呢短裤,两手背在身后,眼睛圆
溜溜地问:“你是克利叔叔吗?公寓的玛莎婶婶说你是一个生物学家,对吗?”
这个男孩就是保罗。雷恩斯,从这时起开始了两人长达20多年的交往。那时
斯蒂芬对这个一本正经的男孩感到好奇,笑着说:“对,我是克利,是一个生物
学家。你有什么问题吗?”
男孩急迫地问:“克利叔叔,我已经找你好多好多次了,一直没有见到你。”
斯蒂芬想,他能来找“好多好多”次,看来并不是小孩的心血来潮。他把男
孩抱到沙发上问:“究竟有什么问题?你说吧。”
“叔叔,你的实验室里有没有海拉细胞?”
斯蒂芬饶有兴趣地打量着他,虽然海拉细胞在生物学界已经人人皆知,但一
个七岁小孩知道这个专业词汇却不太寻常。他笑问:“海拉细胞?我先要考考你,
什么是海拉细胞。”
男孩很流畅地回答:“我知道。1951年,黑人妇女亨利埃塔。拉克斯得了子
宫颈癌,不幸死了。在她去世前,医生从她体内采了一些癌细胞在培养皿里培养,
发现这些细胞竟然长生不死,一代代分裂繁殖。
而人体正常细胞一般只分裂50~70 代就会死亡。从那时起,这些细胞就传遍
全世界的生物实验室,并命名为海拉细胞。叔叔,我说的对吗?“
斯蒂芬称赞道:“对,完全正确。你是从书上看的吗?”
“不,是爸爸告诉我的。”保罗严肃地说,“亨利埃塔。拉克斯是我的奶奶,
她去世时我爸爸已经5 岁了。”
斯蒂芬噢了一声,把小保罗抱起来,带着奇怪的心情端详他。亨利埃塔去世
时已经31岁,当然能留下儿子并繁衍出子孙,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