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将-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大娘竟然不敢再想下去,无论是修葺房子、接受小红,罗大娘一直在为自己编织一个美丽的梦想,新房子新儿媳,还带有一个小院子,然而战火残忍,万一、万一……
罗大娘想到这里,步伐不由多了几分蹒跚,迷迷糊糊好不容易来到一家肉店,一个高大的屠夫突然问道:“你是、你是罗大娘,英雄罗布头的娘亲”
“英雄罗布头的娘亲”这话突然在肉铺周围响了起来,要知道罗大娘以前很少过来东市,她能有稀饭填饱肚子,偶尔还吃点青菜已足够,没想到这屠夫看起来高大,但是记性却好得不行。
屠夫动作很快,三下两下割了一块好肉,用草绳绑好,塞到罗大娘的竹篮,罗大娘有点慌乱,连忙说道:“不用、不用这么多。”
屠夫挥手,大声说道:“大娘,这肉我老牛送给你,你家罗英雄在独松关,为咱们大宋、为咱们京城立了大功,老牛恨不能上阵与他并肩杀敌。”
“一块好肉,略表心意,还请大娘不要推迟。”
“不、不、不能要。”罗大娘赶紧从怀里掏出银子,大声道:“不缺银子、不缺银子。”
屠夫显然是打定了主意,大声道:“大娘,你是看不起我大牛吗?我大牛也想上战场,可惜官府不让,说我年纪大了。”
“我呸,我年纪大了,大牛我身上的力气大得很呢?三五个人也挡不住。”
“大娘,你真不拿,我大牛今晚肯定睡不好觉了,我就会想着大娘为什么不拿我的肉呢?是不是独松关守不住了,大娘心中有愧不敢拿我的肉,还是别的原因。”
“大娘,你就收下吧,你家罗布头用命去拼,才保得临安安定,我们才能过上这安稳的日子,大娘,做人都要讲良心,你不会是想让我大牛的良心给狗吃掉吧。”
罗大娘鼻子一酸,向来倔强的她终于忍不住落泪,她强忍泪水认真说道:“大娘一定吩咐罗布头,让他安心杀鞑子……”
待得离开东市,罗大娘一文钱也没花出去,但是篮子里却塞满了东西,每个人的借口都是一样,没有他家儿子在独松关为大伙拼命,就没有如今这样安宁的日子,罗大娘突然有些明白,儿子为什么不肯回家。
自古忠孝两难全,自己、自己是不是该成全他?罗大娘脸色一下子苍白了好几倍,觉得自己给自己编织的那个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远。
“今日、今日一定给罗布头写一封信,告诉他自己过得很好、很好,让他不用担心,好好杀鞑子……”罗大娘干枯的眼睛,大滴的眼泪“哇啦啦”的往下流:“写好信之后请虎子送到《大宋战地报》,然后他们会帮忙把信送给罗布头。”
“这是我的儿子……”
第二卷正阳第一百二十八章兵临城下(8)
第一百二十八章兵临城下(8)
罗大娘可是完全把小红的爹娘和大哥大嫂还有两个侄儿当亲家看待,一家人看到罗大娘对小红的客气和照顾,心中的疑虑总算了淡了一些。要知道当初官府把小红买去的时候,只是说给富贵人家当丫鬟,他们还担心小红粗手粗脚的得罪主人,害怕主人不给她好果子吃。
如今看来,小红也不太像做丫鬟,反倒是儿媳的身份了,他们进城的时间不长,官府害怕他们扰乱进城,所以都集中在军营里头,虽然粮食是充分,每天两餐也能填饱肚子,然而毕竟人多地方小,数十人或上百人呆在一个营房,让人说不出的压抑和难受,特别是胡小红他们一家,有老有幼的过得难受,冬日寒冷,自己虽然带了些衣物,但却远远不够,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家人冷得缩在一起,也实在可怜。
幸好官府开恩,准许他们投靠在京城的亲戚朋友,然后又根据他们人口发给他们一定的银子,保证他们在半年内活得下去,陆秀夫清查大户给朝廷来了不少钱,再加上《大宋战地报》、《闲话临安》等京城内的报纸都在动员大户、富豪捐赠,还给他们上善人榜,朝廷又对这些商人免税三年,达到一定量还给予勋章,日后做生意地位就高了不少。
要知道有商人的地位虽然比前朝提高了不少,但相对而言还是白身之多,有了勋章之后就立马不同,再加上报纸上也常有报道鞑子在北方所造成的罪孽,他们能够发家致富,没有自己的一点情报也是不可能之事,如果不想被元军蹂躏当包衣看待,还是乖乖跟着大宋的步伐走吧。
而且大户、富商也多是士子之家,毕竟大宋奉行的士大夫同天下的祖训,他们有了钱之后自然想办法往自己脸上贴金,将近三百年国祚,虽然也给朝廷养了不少投机取巧、忘记祖宗的所谓的“明哲保身”的家伙,但更多的却是为朝廷养了无数宁愿填海自尽、悬梁自杀也不愿意当亡国奴的士子。
他们都是汉人的脊梁。
大把、大把的银子如流水一般洒出去,再加上严厉控制和打击投机取巧的囤积,临安的物价竟然还能够保持稳定,也多亏了今年粮食大获丰收,临安附近又是富饶之地,秋收之后大量的粮食迅速送过来,观察使也在其中出力不少,一些被处理的官员成为了他们的反面教材。
胡小红的老爹叫胡强,很普通一个名字,原是平江附近的一个农户,大宋末期税收虽重,但一家人勤勤恳恳总算是能够活命,但很快元军打到了常州,他们又是惜命得很,于是慌慌忙忙跑到了临安,但让人可惜的是他们慌不择路在卫平县被当初的朱贵狠狠剥削了一番,最后来到京城附近时已成了乞丐。
算下来也是他们命好,刚巧碰到官府为罗大娘选一个丫鬟,出来办事的差役看到他们一家有老有幼实在可怜,于是劝他们买了小红,这年代卖儿卖女也算正常,看着两个小侄儿饿得呱呱叫,小红甚至劝服了还在犹疑的爹娘。
衙役也没亏待他们,胡强一家才得以熬过这段难关,今天听到小红说家主还让她过来接自己一家人过去住,自己却是怎么也不敢相信呢?
他们本身没什么文化,来到临安也很少听说罗家的事,小红的娘亲自然担心,不知道她做了什么吃亏的事情才让的主家同意自己一家老小搬过来,如今看来却是对方真心实意邀请自己过来。
罗大娘见到亲家也是老实人家,满心高兴让小红给他们安排地方住,自己去张罗饭菜,两老才发现主家也是小户人家,又听了罗大娘唯一的一个儿子还在前线以元军拼命,他们都是被元军迫害的人,心里头对罗大娘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不过,小红说到罗大娘的儿子时怎么有几分害羞?两老颇为奇怪,很快倒是看出了一些苗头,敢情这罗大娘是把自己女子当儿媳,这也是小红的一番奇遇吧,两老终于是彻底放下心。
他们一家四大两小离开军营,官府给他们补了一笔银子,胡强是老实人,自然不愿意白吃罗大娘的饭菜,吃饭的时候拿出来,诚恳说道:“大嫂子,这银子、这银子就当是我们一家人麻烦您的心意,虽然不多,但还请大嫂子收下。”
“小红她不懂事,肯定给大嫂子你添了不少麻烦,日后该骂该打,我们两老绝对不会说一句话。”
罗大娘自然不肯收,胡强的婆娘心急,“噗通”一声跪下去,诚恳说道:“大嫂子,我们知道你对小红好,但大嫂子若是不收下这银子,我们一家人吃你的住你的,我们过得也不安稳啊。”
罗大娘让小红扶起娘亲,认真说道:“胡大嫂,你这是什么话呢?你也看到我罗家也只不过是小户人家,大家快是一家……”
“也不怕你们笑话,我以前也真是张罗把小红当儿媳,然而、然而罗子他在前线跟元军拼命,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若是回不了……”
“罗家、罗家就只有我老婆子一个人了,小红我也绝对不亏待她,若是罗子没有命回来,小红她就是我的女儿了,也当是、也当是为我老婆子送老吧。”
“大娘,”小红鼻子一酸,想起罗大娘平日对她的好,想起罗大娘毫不犹疑的收留了自己一家老小,忍不住哭了出来:“大娘,我、我以后就是罗大哥的媳妇儿了,罗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
罗大娘也是感动,想起罗家终于有了一点摸样,抱住小红说道:“丫头,只是为难你了。”
众人放下心怀,一顿饭吃得众人皆喜。正当众人其乐融融之时,突然青衣巷响起了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一个衙役大声喊话:“青衣巷的人都听好了,元军开始攻城了,城内实行戒严,在下次通告时不能出门,要不然当作元军的细作抓起来。”
衙役的话如此三四遍,等确定大伙都听到之后再往其他地方,但罗家内的胡强已吓得脸色苍白,不敢相信喃喃说道:“元军、元军要攻城了,元军要攻城了。”
他向来胆小怕事,如今听到元军攻城的消息,差点没把他吓了一个半死,就连他的儿子和儿媳还有婆娘也吓得不轻,他们都是躲避兵灾而逃到京城,如今鞑子竟然开始攻城,自己日后还能跑到哪里去呢?倒是两个小孩没心没肺的吃着香喷喷的饭菜,而罗大娘却是脸色也不变。
“小红,别忘了罗子就是咱们大宋的军人呢?咱们可不能给罗子丢脸了。”罗大娘慢条斯理说道:“再说,衙役能够把消息告诉大伙,不也说明了朝廷有十足的把握吗?”
“我老婆子相信,大宋的将士一定会守住临安,守住京城。”
罗大娘的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坚持,就像她这些年来坚持的活下来,就算儿子被抓去从军,她也一样的默默承受下来,她的腰杆子背负着汉人数千来的传承。
一样的挺拔,就算她已经有些驼背,但又如何?只要那股信念还在,腰杆子永远都是直的。
胡强尴尬的笑了笑,虽然还是害怕,但终究是有了打算,等众人刚吃晚饭,突然城外响起了震耳欲溃的响声,胡强等人不由又担忧起来,看来元军已开始攻城了。
不一会儿,又隐隐约约传来杀戮声,一直延续了就将近一个时辰,等接近傍晚时,声音渐渐减少,不一会儿衙役又敲响了锣鼓。
“大胜、我军大胜,以伤亡不到百人的成绩,击溃了元军万人,杀人数千……”
听到大胜,青衣巷内突然热闹起来,不少人都涌了出来,堵住衙役要问一个清楚,衙役哪里有时间,看到众人听都明白之后,连忙说道:“大伙可以看报纸,小的还有其他地方要通知呢?”
“对了,这期间还请各位乡亲不要乱走,没事最好就呆在家里,有什么消息官府一定会及时通知诸位。”
众人看到衙役也是大事,只好放他离开,在落日之前,乡老来到罗大娘家里,虚礼过后却是过来登记胡强一家的人口情况。
“是亲家、对,是亲家。”胡大娘认真说道:“小女胡小红和罗大娘的儿子罗布头已订婚,只等罗子回来之后就举办婚礼。”
等乡老过去,罗大娘眼中带泪,看着胡大娘,认真说道:“大嫂子,你、你就不担心罗子他、他回不来吗?”
“回不来就是小红的命。”胡大娘坚定说道:“小红这一辈子,就陪在大娘你身边了。”
他们认命,就如他们离开平江不认命一般坚持,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原则。
##
“李老,看来朝廷是发了一笔小财,这个月的俸禄又涨了一成,总算可以给三个娃娃买几件好衣服过冬了。”莫平有点高兴,自从他“改邪归正”上缴贪污所得的银两之后,日子过得竟然有几分拮据,谁让他养了三个娃娃,更重要的是奢华的日子过得习惯了,若要改为节俭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谓入奢容易入俭难,这就是典型的代表。
“那下官先恭喜大人了。”李焕也忍不住笑了笑,莫平上缴银子的事他是知道的,而且在这其中他也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但这可没必要跟莫平说清楚,难道不是吗?
莫平也不由笑了笑,以前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平白多了一成饷银,心情竟然会如此高兴,再一想朝廷可是给每个人发了一两银子,那他们不是应该更加高兴,不过他可没有忘记衙门的衙役,他们被勒令整改,虽然还是有些人私底下要挟些油水,但毕竟是少数人,问道:“衙役方面,不知道有没有上涨?”
这恰好就是主薄李焕要干的活,笑道:“怎么就不涨了啦,足足涨了一半。”
朝廷也干脆,只要肯为朝廷卖命,大家都有好处,李焕也隐约知道这些钱的来历,一部分当然是捐赠,一部分是没收,凡不顾警告的官员无一例外砍了头,炒家,上个月就有三十多人,这些都是积年的贪官,积攒下来的钱财自然也不少,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像莫平这样“改邪归正”的官员,这京城的官儿没有十万也有好几万,这年头哪个人手脚会干净,算下来这银子就多得去了。
所以算下来,朝廷的用度,反而比以前更加宽裕了,李焕也不想用完了这笔银子以后怎么办,但至少也要把这段艰难熬过去,他每天都关注《大宋战地报》的消息,通过这半年来的分析,他认为若是报纸上没有说谎,有京城三十万大军,内有文天祥、李庭芝、张世杰这样的栋梁之才,外有张贵、牛富这样的猛将接应,那朝廷肯定能够熬过这一关,只需等到来年的夏季,元军只有撤退。
只是朝廷怎么就突然有这么多法子聚财呢?朝廷上的相公都自诩光明磊落,绝对不会想出这么的法子,李焕也隐约听说了这么一个消息,说一直在张贵身边的陆秀夫陆大人回京,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若真是这样,按照张贵这人带的匪气,倒是有几分可能。
“多了一半”莫平深吸了一口气,临安的衙役虽然不多,但总有一两万,这算下来还真是一大笔钱财,不由赞叹道:“朝廷还真涨了本领,如今京城被困,竟然还有这么多法子。”
“京城被困?这倒未必,不过东门被堵却是事实,其余八门,元军最多也就是派些小兵巡逻,若真要把京城围困起来,别说十七万大军,就算是七十万大军也不济事。”李焕年纪虽大,但脊梁却硬朗,他倒是大宋的忠义拥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快到了致仕归家的年龄了,大宋对致仕归家养老的官员向来不错。
“想不到李老壮士暮年,人心不老啊。”门外传来一阵笑声把两人吓了一跳,转头看去却是神龙一般的齐震。
“观察使在京官中也算是奇迹了。”莫平有时候觉得奇怪,其他官员出门都是招摇得很,恨不得所有人都要知道他的身份,而观察使却如神龙般现首不现尾,你想找他的时候不容易,但是他想找你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出现。
“齐大人,”两人赶紧见礼,李焕笑了笑,道:“老夫也是根据实情而言,哪里是什么壮士暮年,人心不老。”
“说实在话,元军想攻下临安确实不容易,但也不是没有可能。”齐震看着莫平和李焕,严肃说道:“张大人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正确。”
“堡垒最容易被内部攻破,在严密的鸡蛋也能孵出鸡仔,纵观元军攻城,城破而下者少之又少,多半者皆是城内有内应,要不然就是叛将投降。”
“如今城内大军掌握在文丞相、李大人等人手中,叛将投降的风险自然会降到最低,但元军派人混入京城接应,策反百姓动荡这倒有可能。”
“你们昌平县离东门最近,一定要注意情况,别让元军的细作在你们昌平县闹了大事,到时枉费了你们一番心机。”
“多谢齐大人提点。”莫平连忙拱手作揖,他想得倒有一些简单了,若是昌平县的百姓被细作诱惑所动,即使产生一丝混乱也会让他吃不完兜着走:“下官马上吩咐下去,让他们从严察看各地陌生人,严防元军的细作搞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