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148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148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我们回家了”乌原挥舞着马鞭,声嘶力竭地吼着,一遍遍地叫着。出塞快半年了,历尽艰苦今天终于回家了,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曝布、司马断、白公差也是喜形于色,尽起发泄着心中的喜悦。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轮流守护公子宝鼎,如今苦尽甘来,终于守的云开见月明,终于熬过风雨看到了绚丽的彩虹,他们心想事成,过去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暴龙的情绪更复杂,他和他的一帮兄弟经过这段时间的打拼,总算得到了曝布、司马断等人的认可。总算融进了这个围子,未来对于他们来说同样美好,而这一切都是从这片大草原开始的,都是宝鼎将其从北虏手中救出来的那一刻开始的。

宝鼎举起号角,仰首向天,用尽全身的力气吹响了。他在召唤“宝鼎”的灵魂,他要告诉“宝鼎”他回家了,他就在站在家乡的大河边上纵情长啸。

韩非、琴唐、南山子、姜平、马骗,还有毛子睿”,还有胖顿翁侯隘委等人默默地站在远处,望着在河堤上疯狂吼叫的公子宝鼎,望着和他同样疯狂的一大群人,他们这才意识到宝鼎决心杀进河南不是冒险之举,而是早就谋戈好的,他早就想到要回乌氏,然后借助义渠人的力量,与月氏人和北军将士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三路攻击贺兰山。

此策一般人想不到,也不敢想,因为他们没有公子宝鼎这样高的地位,也没有他这样的实力,只有公子宝鼎这样的大权贵才有可能调用如此多的力量去打贺总山的匈奴人。

第二天,大军抵达乌水和大河交汇之处。宝鼎下令在此扎营,寻找合适地点渡河。

翁侯受邀赶到公子宝鼎的大帐。

宗越把斥候探查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匈奴人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其主力一部分在大河北岸设阵阻截追兵,一部分正在全力渡河。

至于大河以南俐情况目前一无所知,但从匈奴人的撤退速度来看,秦军应该正在攻打大河南岸的林胡部落,而且攻势可能非常凶猛。

“现在就看谁的渡河速度快。”公子宝鼎说道,“匈奴人只有羊皮筏子,其主力若想全部渡河,至少需要十天以上。假如我们能在十天之内渡河,必定可以击杀匈奴人。”

“目前这种形势下,匈奴人全部渡河的可能性有多大?”司马断提出质疑,“我大秦军队正在攻击河南,而月氏大军又尾随杀来,匈奴人腹背受敌,这时候难道他们还打算与我们决战?”

“河南之地的林胡、空同和白秋诸种不会硬拼,他们肯定要北撤,向贺兰山方向撤离。乌原支持司马断的推测,“最起码短期内他们会避舁我们的锋芒,以减少损失。”

“匈奴人和林胡诸种不会放弃河南。”公子宝鼎坚持自己的看法。

“在匈奴人看来,大秦人出塞作战,一不熟悉地形,二没有充足的食物,其三在骑军武力上也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匈奴人根本不会畏惧,他们会以最快速度返回河南之地,给大秦人迎头痛击。击败大秦人之后,匈奴人掉头再打月氏。月氏大军长途跋涉而来,他们和大秦人一样,不熟悉地形,也没有充足食物,而其王庭形势又极其不稳,匈奴人认为月氏人没有决战的勇气和决心,一旦匈奴人做出了决战态势,月氏人必定报军。

“匈奴人对河南局势的判断会导致他们对此仗充满信心,这时他们还会主动后撤避敌锋芒吗?”

“在我们看来,目前形势似乎对匈奴人的确不利,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匈奴人和林胡诸种实际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有贺兰山和大河之险,有河南北虏部落的支持,有充足的军队和食物,反观大秦人和月氏人,虽然对河南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但两支大军都是长途跋涉而来,无论是军队的数量还是武力都没有优势,食物武器就更不要说了。主要靠掳掠补充,因此这一仗匈奴人有绝对胜算,他们没有必要避敌锋芒,相反,他们会凌厉反击,将对手斩尽杀绝。”

“我们打河南的目的是什么?是来杀人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匈奴人和林胡诸种像赶羊一样赶进贺兰山。如果匈奴人和林胡诸种部落全部后撤到贺兰山,坚壁清野,大秦人和月氏人能在河南支撑多久?假如匈奴人有意吃掉我们,想方设法科缠不休,等到我们两路大军难以为继,不得不后撤的时候,匈奴人再给我们致命一击怎么办?”

帐内顿时鸦雀无声。月氏胖顿翁侯隘委的脸色也是异常凝重,因为宝鼎一句话说到了要害。

对于北虏诸种来说,遭遇强敌之后肯定要撤退,以避敌锋芒。这是游牧人的特色,他们不会傻到与敌人硬拼。河南地形复杂,地域广袤,有高山密林,有大河沙漠。在这种地方与强敌周旋很容易。几个月一拖就能把敌人活活拖死。

“所以我们要急速渡河,要急速杀上去,缠住匈奴人。”宝鼎大声说道,“另外再派一支军队沿大河北岸推进,一直杀进贺兰山,切断匈奴人和林胡诸种的退路,防止他们撤进贺兰山。”

翁侯当即要求继续沿北岸杀进。他不想过河,过河以后风险就大了,想撤都撤不回来。

宝鼎与月氏人商定了一下具体计策,随即下令乌氏短兵即刻渡河,先在对岸开辟渡口,并火速与乌氏义渠人取得联系。

第166章韩非子曰

二口家了,讨了河就是家。乌氏短兵最为急切,而墨亩,跷算卫和琴氏劲督卫也是满怀热情。全力协助。

这段河面非常宽,水流较为平缓,羊皮筏渡河的安全性大大增加。后世这地方就是著名的黄河九渡小有十几处渡口。宝鼎选择在这个个置渡河,正是因为他知道这地方适合行筏,但这个时代,此处是北虏和中土的交界处,流血冲突时有发生,没人会在这个危险的地方渡河南下。

数百名乌氏短兵和几十个墨者、工匠到了对岸后,马上开辟渡口。安营扎塞。还有一部人则砍树制筏。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工匠和将士们的造伐速度大大提高,考虑到时间紧迫,工匠们放弃了制造巨筏,而是制造需要两百只到三百只羊皮胎的中型木筏,这样制造时间大大缩短,而运输能力却没有降低。第二天,又有数百名将士抵达对岸,帮助制造木筏。

在几百里之外的地方,匈奴人也在匆忙渡河。宝鼎决意要把匈奴人放进大河南岸,所以一再耍求月氏人,暂时不要攻击,就在这里等着,也做出渡河之势。摆出一副要与大秦人东西夹击,以寻求与匈奴人决战的姿态。

这其实就是示敌以弱。告诉匈奴人我实力不够,我一个人打不过你,等我的帮手来了,再和你打。

月氏人想打,想乘着匈奴人渡河的时候半渡而击之。隐委和几个手下商量之后,随即置宝鼎的劝告而不顾,打算第二天清晨拔营东进,向匈奴人发动攻击。

这天夜里,宝鼎与赵仪两人帮助韩非整理西行笔录。韩非在纪录中把宝鼎夸到天上去了,把杀死匈奴三大权贵的功劳全部记在了宝鼎的头上。前些时候宝鼎就劝过韩非,不能这样写。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对自己有害无益。

“师的是不是嫌我命长想杀我啊?”宝鼎实在看不下去了,把手上的笔放了下来,郑重其事地问道。

韩非正在伏案疾书,闻言惊讶地抬头望着宝鼎,“此话何意?。

“师傅,我对你说过。请你实事求是的写。”宝鼎说道,“休旬王是怎么死的?是被谁杀的?不错,这个计策是我出的,但你一笔带过就行了。你要重点突出将士们的功绩。还有,月氏王庭那一夜的袭击,如果没有月氏人帮忙,我们能全歼匈奴人?当然了,这个秘密不能写,你可以说我胆大妄为下令袭击匈奴人,也可以说此策是我们使团共同决策,总而言之,你要把我的作用尽量淡化。用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将士们对大秦的拳拳忠心。去纪录他们在战场上的勇敢和威猛

韩非不高兴了。文章怎么写那是他个人的事,他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还轮不到公子宝鼎来指手划脚。

。我写错了吗?”韩非质问道,“我没有实事求是吗?。

赵仪看到韩非不高兴了,急忙在案几下拉扯宝鼎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和师傅顶撞。文章怎么写当然是师傅的事,你可以评价,但你哪有资格告诉师傅应该怎么写?

“你当然没有实事求是的写。”宝鼎正色说道,“我定策不过是几句话的事,而将士们执行我的计策却需要大量的时间。需要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但你呢?你把主要笔墨放在我的身上,对将士们的功绩却一笔带过。这明显就是不公正,这也叫实事求是?”

弗非更加生气了,“我天天和你待在一起,我又没有跟着将士们上战场,你让我怎么写?胡编乱造啊?”

“司马断、毛子睿他们不是把战斗经过详细告诉你了吗?。宝鼎奇怪地问道,“你没有纪录?,小

“小他们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写的,我不过润色精炼了一下而已,没有删减

宝鼎略感错愣。统率们只有一双眼睛,不可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更不可能像神仙一样站在天上俯瞰战场。所以他们描述的战斗经过可想而知了。这事的确怨不得韩非。

“小师傅,你这样突出我,不但不能让我积累军功,反而让我成为众矢之的。秦王看到这卷西行纪事,他会怎么想?他都不敢自称天之骄子,我却以天子骄子自称,什么意思?图谋造反啊?”

韩非听到这话骇然心惊,脸色当即就变了,“公子,我绝对没有谋害你的意忍。

这趟出使,韩非总算见识到了宝鼎无法无天的性格和血腥残忍的手段,他什么事都敢干,什么人都敢杀,杀人就像杀小鸡一样眼睛都不眨,在月氏王庭一夜之间斩首匈奴人三千余级,虽然有一半不是他杀的,但另一半却实实在在死在他手上,而且一个活口不留,所有俘虏全部斩杀,其心之狠毒,谁不怕?韩非就很害怕。不错,宝鼎是他的弟子,但如此野蛮血腥…知”真要刀砍了他。然后再随便找个人嫁个祸,他们外什点去?

“师傅,你要是不想杀我。不想陪住我死,你就在文章中把我彻底淡化,不该写的绝对不要写,不得不写的就察寥数语一笔带过。总而言之,当秦王读完你的西行纪事后,几乎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更感觉不到我的功绩,那就对了,你我也就安全了,不但安全,秦王还会厚加赏赐

韩非沉吟不语。他最憎恶的就是阿谀奉承,尤其在自己的文章里做这种无耻之事,但好在宝鼎没有叫他为秦王歌功颂德,只是叫他大力宣扬大秦将士的功绩,这一点他可以接受,毕竟功劳最大件出最多而回报最少的就是他们,能在这卷纪事中宣扬他们的战绩,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利益。韩非还是非常情愿。

。这样就行了?”韩非问道。

宝鼎摇摇手,“未来一段时间我会不遗余力将这卷书推广到关东诸国的京都和各座大城,目的就是提醒和告诫中土人,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这片土地上,要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要让他们意识到中土最大的危机正在形成。最强大的北虏正在统一大漠,未来中土最大的敌人是大漠上的匈奴人,为此。中土需要统一,需要集结所有的力量抗衡外敌,否则中土将重演数百年前犬戎攻陷稿京的一幕,中土极有可能在北虏的铁蹄下变成一堆废墟。”

。师傅如果把这两点写清楚了。说透彻了。必将有助于中土的统一。”宝鼎继续说道,“师傅这卷书,我要用纸把它印刷出来,印个十万卷,让中土的读书人都能看到,让他们认识纸,认识印刷术,让他们睁大眼睛看看中土外面的世界。”

“这卷书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将对中土历史产生空前的影响。”宝鼎笑道,“当然了,师傅可能看不到它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但我相信,师傅和师傅这卷西行纪事必将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这番的说的”韩非激动不已,热血沸腾啊。谁不想流芳千古?谁不想载入史册?这是所有人的梦想,韩非也有同样的心愿,今天却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赵仪望着慷慨激昂的宴鼎,笑靥如花,她算服了自己的“夫君。”说服人能说服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大开眼界了。有这么哄人的吗?会哄死人的。

“还有,师傅是中土法学宗师,书中自然要把师傅的法家学说写进去宝鼎意犹未尽,主动建议韩非充实西行纪事的内容,让其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学术价值,“中土显学众多,诸子百家都有其精萃之处。师傅要以海纳百川般的胸怀,将这些一一纪录下来,永传后世。”赵仪觉得宝鼎吹得有些离谱了,不得不小声提醒道,“耸子,这是西行纪事,把诸子百家的学说放进去,是不是”

“不,不,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宝鼎笑道,“比如我们看到长城,长城又叫紫塞,为什么叫紫塞?长城的作用又是什么?师傅可以在书中发表一番评价,以“韩非子曰。起首,然后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从古到今,做一番深入探讨。比如我们看到西羌的穷困,“韩非子曰”详细解释一下原因,然后引申到无法避免的南北战争,然后可以谈讨解决之道,诸如发展农牧以提高生活水平等等,而由解决之道又可以探讨到显学、治国方略、政经策略等等”再比如我们到了月氏王庭。在介绍月氏起源、历史、风俗和王庭制度的同时,就可以结合中土现状,谈谈统一,谈谈统一后如何治国

宝鼎活治不绝,以其前世的丰富知识给韩非的这卷西行纪事构建了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甚至可以说开历史之先河的记述模式。

韩非闻所未闻,灵感潮涌,犹如醒瑚灌顶一般豁然顿悟。这卷由宝鼎提议以纪录西行见闻为主的书。在宝鼎这番精心设计和打造之下,已经初具传世雏形。

这一夜师徒畅谈,至鸡鸣方止。

宝鼎睡下没多久就被曝布喊醒了,月氏人拔营走了,攻打匈奴人去了。

宝鼎吃了一惊,翻身跃起,“快,给我备马

“小公子要去追赶翁侯吗?”曝布面无表情地说道,“月氏人的大军已经出动,公子认为此刻追上去小还能阻止翁侯?翁侯如果听你的,命令军队再回来,他的威信何在?月氏人的颜面何在?月氏人难道要听公子的命令?”

宝鼎愣然,苦笑摇头,“匈奴人的主力还在北岸,翁侯现在杀过去凶多吉少槽”



第167章有人要灭我乌氏

“氏人跑去打匈奴人。如果打赢了。自然有助干大秦人坡引反之,大秦人将在大河北岸再度遭到匈奴人的围攻。

宝鼎不敢大意,与曝布、司马断等人商议之后,急忙命令对岸的乌原、王离和墨者马骗加快造筏速度,同时在北岸用战车、辐重车摆下却月阵,连夜赶制长矛,以防止匈奴人杀过来。

宗越则带着斥候尾随于月氏人之后,每隔三十里就留下两人,以便在紧刨情况下用狼般传讯,让宝鼎和将士们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消息。

匈奴人早有准备,利用有利地形,设下了阻截战阵,并在沙漠边缘埋下了一支伏兵。

月氏人急速杀到,双方数次接触,但因为匈奴人居高临下,占据了明显优势,月氏人根本没办法击败他们。

月氏人本来就没有决战的意思,翁侯和他的一帮手下急吼吼地跑来捡便宜,以为乘着匈奴人渡河的时侯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哪料此处山势险要,地形复杂,大队骑军无法展开,只能下马步战,贴身肉搏。

月氏人不愿意拼消耗,他们要保存实力。胖顿翁侯部就这么多人,死一个少一咋”而且又是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而来,一旦遭遇重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翁侯有些骑虎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