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258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258章

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消息很快便会传回齐国。”端木泓想了片刻,说道,“在我看来,这一仗已经打不起来了。”

“何解?”宝鼎问道。

端木泓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即把齐国的政局及其可能的几种发展详细告之,“只要齐王活着,国相后胜便能牢牢控制朝政,那么两国就有很大的希望保持长久盟约。”

齐国朝堂上的秘闻对宝鼎来说也是机密。端木泓能及时做出选择,这令宝鼎非常高兴。

宝鼎摇手笑道,“齐国一边合纵,一边连横,脚踏两条船,根本不值得现任啊。”

“结盟的基础是实力。”端木泓从容回道,“只要中原有足够的实力对抗齐国,那么盟约自然就能存在。”

宝鼎皱眉沉思。端木泓的消息足以证明,虽然中原局势偏离了历史轨迹,但齐国的政局还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在发展,只是,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

“齐王的身体如何?”宝鼎问道。

端木泓摇摇头,“人老了,有些事不好说。君王后如此,华阳太后也是如此。临淄最近有传言,说老王的身体每况愈下,有意把国事托付给太子。”

“太子对局势有何见解?”

“太子认为,赵国旦夕不保。赵国亡,则齐国失去最后一道屏障,所以齐国今年一定要进攻中原,延缓或者阻止秦国攻打邯郸。”

宝鼎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一旁的赵高忽然问道,“传言的真相是什么?”

“齐王长寿,而太子年近五十,他已经等不及了。”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宝鼎的注意。端木泓虽然说得很含蓄,但已经把齐王建和太子睿之间的激烈矛盾说得很清楚了。以临淄目前这种政局来说,齐王建无论如何也不会下令攻打中原。

“当前若要维持盟约,需要那些必备条件?”赵高追问道。

端木泓手指案几上的地图,“这是关键。其次……”他犹豫了片刻,说道,“我听说武烈侯要离开中原,不知是真是假?”

“我马上就要去西南。”宝鼎笑道,“你这个消息很准确。”

“有此两个条件足矣。”端木泓不动声色地说道,“但太子始终是个重大阻碍。”

宝鼎心领神会,一语双关地说道,“我走了,中原要来一个继任者。我听说这位继任者决心要打赵国。”停了一下,宝鼎又补充道,“我之所以被赶离中原,就是不想马上打赵国,但这位继任者则迫不及待要打赵国,因为目前是攻打赵国的最佳机会。”

端木泓也听懂了,他微笑点头,“这么说,他很快就要去齐国谈判?”

“不出意外的话,临淄那位太子不会喜欢这位使者。”

“这是可以预见的。”端木泓笑道,“我想,赵人也不会喜欢这位使者。”

宝鼎笑了起来,“你打算何时返回中原?”

面对武烈侯的主动邀请,端木泓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武烈侯何时返回中原?”

宝鼎稍加沉吟。赵高和张鹿都紧张地望着他。武烈侯虽然借刀杀人,但咸阳岂能不知?武烈侯如此霸道,秦王政算是颜面尽失,他岂肯轻易认输?

“你希望我何时重返中原?”宝鼎忽然反问了一句。

端木泓抚须而笑,“如此一言为定。”

第279章黑暗中的张良

第279章黑暗中的张良

端木泓此趟的收获可谓巨大,而武烈侯选择召见他的时机也恰到好处。

武烈侯把灾民转徙到大江以南,事实上就是把灾难转嫁给楚国。在端木泓看来,武烈侯无意也没有能力拯救这些灾民,但可怕的是,武烈侯却充分利用了这些灾民的破坏性,就此把楚国局势推向了混乱,给了楚国沉重一击。齐国失去楚国的支援,独自征战中原,而秦国则早就挖好陷阱,蓄势待发,这一仗尚未开始,齐国就已经陷入了被动,其胜负可想而知。

端木泓提前获悉了秦国在中原的的全部布局,等于拯救了齐国,也给了后氏外戚猛烈反击宗室势力的机会。

齐王建没有老糊涂,除非有绝对把握,否则他不会和秦国开战,把齐国推进战争的深渊。

以太子睿为首的势力要打中原,不仅仅是为了拯救赵国,也不仅仅是为了攻占中原,最大的目的还是想利用这一仗的胜利来增长实力,打击朝堂上的对手,赢得老王的信任,以便获得朝政的控制权。

老王放弃攻打中原,太子睿的希望落空,父子间的矛盾必然激化,这就给了其他人混乱齐国局势的机会。

国相后胜若想长久把持朝政,必然要在王统上想办法,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扳倒现任太子,然后选择一位后氏可以控制的王公子出任新太子。端木泓在分析齐国政局的时侯,已经隐约透漏了一丝这方面的秘密,而武烈侯马上就奉送了一个进一步激化老王和太子矛盾的机会,那就是迫使太子睿破坏齐秦谈判。

太子睿不好直接出面破坏齐秦谈判,后氏外戚当然也不敢在此刻玩火,于是赵人就成了他们利用的工具。

太子睿只要借赵人之手设法杀了秦国使者,齐秦谈判必然破裂。后氏外戚则乘机推波助澜,在激化老王和太子矛盾的同时,设法让老王不再信任对太子,于是,太子要么被剥夺所有权力打入冷宫,要么就失去太子位置一败涂地。

武烈侯有此谋划,是建立在对齐国政局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而历史上的齐国在大秦统一中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与秦国保持盟约,任由秦国逐一吞并了东方诸侯各国,最终自酿苦果,国破家亡。齐国为什么在生死存亡之刻犯下不可饶恕的极度幼稚的错误?临淄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并没有记载,只是在其亡国后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国相后胜,一杀了之。武烈侯现在无心去探求历史的真相,他只能根据历史的结果去倒推这段时间临淄大概发生了什么,于是他选择与后胜进行秘密接触。

这趟秘密接触的成果与他的谋划基本吻合,他没有对齐国做任何事,只不过审时度势,把咸阳、中原、邯郸和临淄四地的当前局势及其未来发展做了一番综合分析,然后在合适的时间里找到一位合适的中间人,把自己和后胜的利益巧妙地结合到一起,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谋划就出现了。

端木泓当然不会满足于做个中间人,更无心关注在这件事上自己所获得的利益多少,他需要的是端木氏的未来,否则他跑到中原干什么?武烈侯给了他承诺,只待武烈侯重返中原,双方之间的合作就将全面开始。

端木泓匆忙离去,日夜兼程返回临淄。

荆轲从河北返回。武烈侯急召,询问河北现状。

“河北的情况非常糟糕。”荆轲神色黯然,连连摇头,“赵国对灾难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再加上国力消耗殆尽,根本没办法拯救受灾庶民,最终导致大饥荒全面爆发。”

“有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死亡?”宝鼎急切问道,“有没有出现人吃人的事情?”

“这要感谢武烈侯。”荆轲躬身说道,“河北人听说武烈侯在大河架桥,在洛阳和大梁开仓放粮赈灾,纷纷弃家南下。一路上我只看到逃荒的人流,尚没有看到饿殍遍野的惨象,也没有听说有人吃人的事情。”荆轲再拜,“如果没有武烈侯的仁义之举,河北现在已经惨不忍睹了。”

宝鼎顿时松了口气。不管未来如何,最起码到现在为止,自己的策略还是拯救了大量的无辜生命。

“李牧还是固执己见吗?”

荆轲苦笑,脸上露出失望之色,眼里更是带着几分怨恨和愤怒,“我总算认识他了,以前算我瞎了眼。我问他,是国重要,还是民重要?他反问我,国都没了,哪来的民?他疯了,在他眼里,赵国的国祚远远比百万生灵重要,为了国,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百万生灵。他不是人,他的心太狠了,他的残忍甚至可以与你的外祖父相比肩。”

宝鼎摇头叹息,“他如此固执,必将激怒邯郸。他认为自己是救国,岂不知在邯郸看来,他这是在摧毁赵国的根基,在摧毁赵国的国祚。”

“他迟早会被邯郸杀死。”荆轲仰头长叹,“好了,我不再欠他什么了,即便他死了,我也无所愧疚。”

接着他转头看向赵高,问道,“中原怎么样?灾民正在南下吗?顺利不顺利?”

“一切顺利,有条不紊。”赵高笑道,“虽然灾民太多,人流太急,中原应接不暇手忙脚乱,但中原军民齐心协力,局势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旋即他脸色微变,声音也陡然变冷,“不过,咸阳并不关心灾民的死活,他们急不可耐地把手伸进了中原……”

咸阳不关心灾民的死活?荆轲眉头微挑,马上意识到武烈侯有了麻烦,“咸阳为什么催促武烈侯离开中原?难道他们想趁火打劫?”

赵高重重点头,“打击武烈侯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破坏武烈侯的西南策略,让武烈侯败北于西南,而他们却在河北取得灭赵之功,如此形势彻底颠覆。”

荆轲望着宝鼎,郑重问道,“武烈侯可有对策?这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生死,不容丝毫闪失。如有用得到我荆轲之处,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宝鼎神情严肃,“我的确需要人,但此事机密,黑冰台的秘兵不能用,蓼园秘兵也不能用,至于你,现在是我的客卿,目标太大,更不能用。”

荆轲疑惑地看看宝鼎和赵高,小声问道,“何事如此机密?”

赵高当即把宝鼎对齐国的谋划做了说明,“此事我们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拿到主动权,才能确保此策顺利实施。”

“也就是说,那个人必须死在齐国,是吗?”荆轲问道。

赵高点头,“必须死,这关系到武烈侯对中原的控制。武烈侯只有控制中原,才能确保西南策略的实施。西南策略成功了,武烈侯才能真正对咸阳形成牵制,否则他随时会被咸阳所吞噬,就像这次一样,武烈侯尚未离开中原,咸阳就派出了继任者,并改变了中原策略,打算直接置武烈侯于死地。”

“武烈侯可有合适人选?”荆轲急忙问道。

“有,我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也只要荆卿才能找到,而且荆卿还一定能说服他。”宝鼎笑道,“只是要麻烦荆卿长途跋涉了。”

“谁?”荆轲问道,“我认识他吗?”

“当年在代北,我行刺公子隆的时侯,你曾在大堂之上向我介绍了几个人,其中一个人最合适。”

荆轲恍然大悟,当即赞道,“武烈侯好计策,好计策啊。”

赵高茫然地望着他们,不知道两人说的是何方神圣。不过既然武烈侯有心隐瞒,赵高也不会追问,毕竟此事牵连太大,武烈侯既然不想让自己知道,其中必定有某种特殊原因。

“荆卿休息一夜,明日起程如何?”

荆轲迟疑了一下,转目望向赵高。赵高心领神会,随即找了个借口,起身离去。

荆轲望着赵高的背影,欲言又止。

宝鼎笑道,“我不告诉他,自有我的理由。”

“他是你的长史,应该知道。”荆轲担心地说道,“这事必要隐瞒吗?假如他因此……”

“绝对有必要。”宝鼎说道,“赵高这个人的潜力非常大,将来你会知道他的厉害。”

荆轲大为吃惊,愣了片刻,问道,“你这是告诉他,你手上还有更多的秘密?”

宝鼎笑着摇摇手,“你想得太多了。当然,赵高也会像你一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想得太复杂,结果就是作茧自缚,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脚。”

“简单的事?”荆轲疑惑地皱皱眉,“但我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简单。你怎么会想到张良?不错,张良肯定愿意做这件事,但问题是,你的把柄岂不给他抓住了?”

“所以我请你出面。”宝鼎笑道,“你是卫人,曾是廉颇、李牧的客卿,这个条件非常好。”

荆轲听懂了,“你要我背叛你?”

“正确。”宝鼎轻轻拍了一下案几,“无间之道,无往不利。张良是敌人,但这个敌人的才智高绝,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器,如果用得好,绝对可以在黑暗中给对手以致命一击。”

荆轲的心蓦然颤栗,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的呼吸突然急促,背心处更是冒出了一层冷汗。

荆轲的惧色落在宝鼎的眼里,让他顿感不安。荆轲是什么人物?这种小事会让他感到害怕?难道荆轲待在我身边另有目的?

宝鼎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荆轲,等待着荆轲的解释。

荆轲马上冷静下来,神色冷峻,“武烈侯不相信我?”

“此话何意?”

“你派人监视我。”荆轲质问道,“是不是宗越的手下?”

宝鼎愈发不安,但他存着一丝侥幸,当即摇头,“无稽之谈。”

荆轲的眼神逐渐凌厉。

宝鼎沉吟稍许,忽然想到什么,问道,“你在河北遇到了张良?”

荆轲脸色微变,两眼渐渐眯起,射出两道寒光。

宝鼎笑了起来,接着大笑,“荆卿,我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代北如此,塞外如此,中原也是如此。看样子,此次西南之行,老天也会眷顾我,让我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荆轲注视着宝鼎,想到了当年代北那不可思议的一幕,脸色慢慢缓和,低声问道,“我对武烈侯有过承诺。”

“我对你也有承诺。”宝鼎笑道,“你不应该怀疑我对你的信任。”

荆轲犹豫了一下,躬身致歉,“张良为救灾赶到河北。我在李牧帐下遇到他,看到张良为拯救生灵而不惜代价,非常感动。李牧请张良刺杀武烈侯,以便帮助齐国夺取中原。张良找到我,希望我以天下苍生为念,帮他一把。我要阻止张良,为此我答应了他。途中我向他透漏了武烈侯的西南策略,告诉他武烈侯早在中原设下陷阱等待齐国的攻击,而武烈侯将亲自赶赴西南与灾民共度难关。”

“我本以为说服张良很难,没想到张良竟然相信了,并主动要求跟在我身边,一起到西南救助灾民。”荆轲看了一眼面到笑容的宝鼎,继续说道,“我担心他出尔反尔,伺机刺杀武烈侯。张良于是发誓,保证此次西南之行将全心全意帮助灾民度过危机,绝不伤害武烈侯。”

“所以你答应了,把他带在身边。”宝鼎笑道,“我刚才无意中说到张良可以在黑暗中给对手致命一击,结果你心虚,害怕了,是吗?”

荆轲微微点头,抱歉地说道,“我本不想告诉你。张良发过誓,我也相信他,而且他诚心诚意要帮助灾民。我听李牧说,张良为了救灾,已经把家财全部耗尽,如今是一贫如洗。这样的人,我没有理由不相信他。”

“我也相信他。”宝鼎不假思索地说道,“如果他能去西南,可以给我很大帮助。”

荆轲沉吟片刻,问道,“武烈侯是否打算见他?”

宝鼎断然摇手,“我灭了韩国,他立志要重建韩国,我和他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见面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还是由你出面与他保持联系为好,关键时刻可以利用他的力量做一些我们不能做的事。”

“你还是希望我背叛你,以赢得张良的信任?”荆轲问道。

宝鼎意识到荆轲不愿意做两面三刀的小人,自己的考虑有些不当,于是冲着他摇摇手,“以张良的才智,估计瞒不过他,你还是实话实说吧。此事对赵国有利,对韩魏两国的逃亡贵族也有利,当然,对我本人来说也有利,所以我们有合作的基础,我想你有足够多的办法说服张良。”

“如果张良一定要去西南呢?”

“这件事要立即办,而开拓西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你告诉他,你在长沙恭候他的大驾。”

荆轲不再耽搁,起身告辞。

顿弱急匆匆赶到梁囿行辕。

武烈侯没有召集中原军政官长在行辕迎接,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到辕门相迎,只是派赵高在辕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