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402章

奸雄天下-第402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会面无疑会诞生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将是英格兰王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开始。而在这些条约上面签字卖国的爱德华王子,则会在后世背负骂名——他将是卖国求荣的爱德华!

但是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卖国贼,英格兰王国始终只是一个半殖民地,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后是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

……

“好好好,这才多长时间啊!澳门有了,香港也快了,还扶起来一个教宗,神圣罗马的皇帝眼看也是咱们的朋友了,还有了热那亚和威尼斯两个买办!这梁崇儒和陈冲冠果然会办事。凭他们在欧罗巴的功劳,都可以封侯了!”

就在陈冲冠满心不甘的和爱德华王子见面谈判的时候,几万里外,北京城内的大明皇帝陈德兴,正在连声夸奖梁崇儒和陈冲冠。

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泰晤士河之败”,也不知道香港岛已经到手。不过在他想来,英格兰王国凭什么对抗大西洋总督府和大西洋舰队?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而且割让朴次茅斯岛和戈斯波特半岛南端给大明作为海军基地是教皇敕令所要求的,英格兰国王何苦对抗到底?那两块地盘又没有多大,给了大明英格兰也不会有太多损失,还可以因此抱上大明帝国的大腿,靠大明帝国的支持去吞并苏格兰。总之,英格兰是不吃亏的!

陈德兴笑着放下了大西洋总督府的奏报——这份奏报可是跨过了两个大洋,在海上漂了几个月才送到北京城的。在没有电报的时代,跨过大洋的通讯真的是太困难了。这样的通讯和交通条件,已经决定了大明帝国是没有办法在欧罗巴保持太大的直属领地和数量庞大的驻军的。

所以只能选择控制几个关键点。香港、澳门……将来或许还有苏伊士,唔,也要起个中国名字,就叫“神门渠”吧。那里是通往神洲(亚洲)是捷径,正是神门的所在。

想到这里,陈德兴提起毛笔在大西洋总督府的奏折上批示了“梁、陈二人议封侯”的文字后,就将它递给了杨婆儿。然后又问:“乌斯藏的八思巴到了没有?”

今年正月,乌斯藏的大宝马头金刚到京兆府拜见陈德兴的时候。萨迦大宝法王八思巴就离开了萨斯迦,带着上万乌斯藏的土兵和大批的财物还有喇嘛,驻扎到了青唐高原南部的玉龙哈牙。并不是想和攻入高原的明军交战,而是预备苗头不对就远走西域。

而在大宝马头金刚带来了陈德兴的条件之后,八思巴就立即离开玉龙哈牙,日夜兼程赶往京兆府,到了京兆府才得知陈德兴已经结束了西巡,返回北京了——西征之战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包括河套、河西、河湟在内的地盘,皆已收复。大明朝廷在这些收复的地盘上设立了一个甘肃省,省城就在灵州。甘肃地盘上的蒙古部落都已经驱走了。但是吐蕃部落还是有不少,其中的大部分也不是正宗的吐蕃,而是汉藩混血,因为长期远离汉文明而出现了藩化。如今甘肃省督府和驻甘的西征军都把精力放在了整顿地盘上面。没有什么好说,就是化藩为汉,去佛崇道!把山里面的吐蕃部落捉出来,打散安置在事宜农耕的富庶之地,再用天道教去教化人心。

于是,西征就暂时中止,陈德兴便返回北京处理朝政了。而八思巴不敢怠慢,连忙往北京赶来,又走了一个多月,三天前才入了北京新城。

第755章神圣天道的起源

陈德兴问起乌斯藏的八思巴时,这位大宝萨迦法王正在北京新城的天道宫内。这里是天道教的总部,和在燕京老城的布局一样,仍旧紧挨着皇宫。不过这座新天道宫的占地面积比老天道宫要大上几倍。除了太一殿、明王殿和天道殿还有太一广场这些老天道宫就拥有的建筑之外,还多出了一座传法院。传法院其实就是一所宗教学校,是用于培养天道教道人的。

原本天道书院的天道系是培养高级宗教人员的学院,但是这几年,随着以紫萱酒行、孟记枪行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商行”由天道书院的老师和学生创立出来,天道书院中的商业和科研气氛变得越来越浓郁。而神学气氛变得越来越淡薄——天道书院毕竟不是一所真正的神学院嘛!

而且,随着中学和蒙学书院的大量出现。天道书院变得越来越难考,许多想要为天道“奉献终身”的低级道人根本考不进去,他们也就失去了进一步研究天道教经典的机会。而那些考入天道系的学生,又未必对天道教有多大兴趣,他们不过想找个进入天道书院的门路而已。许多考入书院天道系的学生,都会千方百计的转修别的系。

在这种情况,天道教就需要一所真正属于自己的宗教学校了。天道教传法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和天道书院属于“大学”不同,传法院是拥有蒙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系的宗教学校,秉承的是神棍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其中传法院蒙学的课程和普通蒙学大致相当,只是宗教气氛浓郁一些。而传法院中学除了提供普通中学的课程之外,还拥有相当多的宗教课程,是一所培养低级道人的学校。至于传法院大学,并不公开招生,只是招收天道教的中低级道人,课目也都和神学有关。而天道书院的天道系,从大明天道五年起,就不再招生了。天道系的三大书院,至此已经基本上和神学脱钩,变成了三所综合类大学了。

在弟弟大宝马头金刚陪同下抵达北京的八思巴,这三日都在等候圣人传召,也不是一直呆在天道宫内,而是在北京城和燕京城内到处游览。

早些年跟随蒙哥、忽必烈的时候,他就在燕京住过些时日,还在这里和中原的道人们辩过法。中原道人们在理论上的造诣都不高,和他们辩法并不难取胜。就算他们现在进化成了天道教,在宗教理论方面也不大严谨,要用辩论战胜他们也不难。不过陈德兴时不时的显示神迹倒是很难对付……神迹什么的,对那些精通哲理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大用,但是却容易迷惑文盲。

因此,一旦喇嘛们离开乌斯藏,天道教的道人就很容易迷惑雪域高原上的农奴了——没错,八思巴已经决定带着雪域的政教高层出走天竺了。和明军对抗是没有活路的,即便汉人上了高原雪域会水土不服,陈德兴也能利用乌斯藏内部的纷争瓦解萨迦派的统治。就算到最后大明还是很难在雪域立足,那也没有萨迦派什么事了。八思巴法王又不傻,自然不会去替古格王或是别的什么王做嫁衣。对乌斯藏来说,出路或许有许多。但是对萨迦法王而言,只有找根粗一点的大腿抱着。

至于乌斯藏的农奴,看来也会和蒙古、北荒还有新大陆的蛮夷一样,变成天道教的忠实信徒了。这天道教,仿佛就是专门迷惑蛮夷的!

实际上,现在的天道教高层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他们的宗教在中原本土没有多少“真信徒”,就连穿着道袍的道人,许多也是为了混个舒服差事,要他们背诵天道三经没有问题,说起真信,那都在忽悠人。

但是在蛮荒之地,譬如五辽省、新大陆、蒙古本部还有更加北方的北荒森林(指西伯利亚)那里,天道教却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年间就信徒无数,都是深信!入教之后,都会尽可能遵奉《陈礼》行事,对天道教道人也非常尊敬,遇到什么疑难都会请教道人,相互之间有矛盾也会找道人解决,而且大部分信徒都会缴纳“天道捐”——类似什一税的东西,理论上是教徒自愿缴纳收入的十分之一,不过在中原基本没有人会足额缴纳。但是在蛮荒之地,天道教却能征收到许多马匹、牛羊、可可豆和“神的大便”。

而为了进一步加快教化,蒙古、北荒、新大陆的天道教教方还请求陈德兴颁布了一部《明王教化经》,专门规定信徒的生活细节。包括吃什么样的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行什么样的礼仪、说什么样的人话、每天拜几次太一神、每旬上几次天道观、每月洗几次澡、青年男女几岁可以嫁娶、嫁娶对象如何选择、嫁娶仪式如何举行、生出来的孩子如何命名……总之,这些都是“明王圣训”,一票蛮夷天道徒都要人人遵守的。而且,他们居然也愿意遵守——因为照着本书过日子,他们就会很快从蛮夷变成文明人。

当然,这部《明王教化经》在大明本土和海外的汉人聚居区根本没有发行过,也没有人会拿本书照着上面的规定过日子。

这会儿,八思巴手中就捧着一部《明王教化经》,站在一处课堂外面,听着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之声,若有所思。

“法王,您已经在这里站了很久了。”

说话的是哈尼波罗,就是鸠摩智波罗送入陈德兴宫中的空行母,不过陈德兴并没有使用她。倒不是看不上她的美貌,而是对她的密宗背景有所顾虑。于是,就打发她到天道宫的传法殿念书,试着把她改造成一个天道徒。在八思巴入住天道宫后,墨影娘则安排哈尼波罗带上几个道人,陪同八思巴四下参观。

“哦,”八思巴微微一笑,指着正传出读书声的课堂,“空行母,谁在那里读书?”

传出的声音仿佛都是童声,念得正是《明王教化经》。

“那里都是蒙古少年,是草原诸部首领的孩子,到北京来求学,便安排在这里读书。”哈尼波罗面无表情,语气也是淡淡的,仿佛对八思巴法王没有什么好感——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相貌又美艳,而且还是精于双修之道的空行母。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如果不知道自重,怕是难有什么好下场。

“哦。”八思巴点点头,上前几步,凑到打开的窗户口,朝里面张望。里面坐着的仿佛都是十来岁的孩童,大部分是男孩,也有几个女孩子。个个都是青衣道袍,端端正正跪坐着,非常认真地在念经。

“他们都是道人?”八思巴又问。

“都是道人。”哈尼波罗回答。

“将来……都会被派回蒙古吧?”

“多半如此吧?”哈尼波罗说,“如今天道教在蒙古有颇多信众,需要很多道人去教化他们。”

“教化?用《明王教化经》去教化?”

“信天道,守陈礼,衣食住行言皆遵教化。如此,就能和汉人一样了。”

“会和汉人一样?”八思巴一笑,回头看着哈尼波罗,“空行母,佛教起于天竺,盛行于雪域,亦广传于中土。你认为雪域的佛教和天竺的佛教一样吗?天竺的佛教和中土的佛教一样吗?”

“自是不一样的,”哈尼波罗道,“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自然不可能一样。天竺人有贵贱,并非人人死后可投胎,自然没有平等。雪域高原是苦寒之地,全靠佛法庇佑才得安宁,佛教自然高高在上。中土人相信王侯无种,人人都能当将相。佛教自然要多说平等了。”

八思巴笑着点头,这个空行母果然是聪明之人。知道天竺、雪域、中土的佛教是不一样的。

八思巴淡淡一笑,说道:“佛教在南北皆有不同,如今的天道教也在往这方面发展啊。”

哈尼波罗依旧面无表情,不置可否。她在传法院学道已经有些日子了,认识不少汉人道徒和蒙古道徒,如何察觉不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汉人道徒信浅,天道教只是他们的谋生手段。蒙古道徒则是深信,几乎人人都把陈德兴当真神在拜,很有几个狂热分子,是真的想要把天道教推行寰宇的。天道教的创教之祖还在,各地的天道教已经出现不同了,将来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就在这时,一个蓝衣道人快步走来,见到八思巴就是拱手一礼,“法王,圣人有召,请您立即入宫。”

“好吧,”八思巴笑了笑,“那位圣人终于想要见我了。”他冲哈尼波罗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空行母,小僧在此别过,来日或有相见之日,但愿那时空行母已经是天竺的白衣天道使了。贫僧很想看看,天道教到了天竺会变成什么模样?天竺可不是蒙古、新大陆那样的蛮夷之地啊!”

第756章万字旗下的八国联军

秋风乍起,满庭院的落叶沙沙,涌上了紫宸殿的台阶。

大明圣人陈德兴端坐在御座之上,左手持着茶盏,右臂凭在跟前的案几之上。案几上面,放着一面旗帜。那旗帜底色是红的,中间一个白色的圆,上面还有一个大大的黑万字。看着还真是眼熟啊!

这是一面从南洋巴厘岛送来的军旗,是英军的新军旗。呃,当然不是爱德华王子的英军,而是陈淮清大王的英军。陈记英军是要回天竺弘扬佛法的,自然不能打日月旗了,那是天道教的旗帜,只有以天道教为国教的国家才能用。天竺大英国是佛国——当然要打佛教的旗帜了。而佛教的旗帜,就是这面万字旗。

红底、白圆、黑万字……不过这个万字是佛教万字,不是纳粹万字,两种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举旗的人不一样。

和这面大英万字旗一块儿送来的,还有一份征服天竺的作战方案,并没有太多的细节,只是一个大致的方案。总结一下,就是“惟欲征服天竺,必先征服阿拉干”。

因为眼下的天竺仿佛也有明君英主。在陈淮清的奏折中反复提及了一个人名:吉亚斯丁·巴勒班。他是德里苏丹国的苏丹,原系突厥贵族(自称的,估计不一定很贵)的后裔,沦为奴隶兵,被卖到天竺——那个马木鲁克王朝的拜伯尔斯和他大概是同乡,也是被人卖成了奴隶兵。而这个巴勒班的经历也和拜伯尔斯类似,能征善战,逐步晋升到了大臣的显赫地位,在三年前当上了德里苏丹。

而天竺眼下是个乱世(就没有太平过),特别是德里苏丹国控制的北天竺地区,多年以来一直处于统治阿富汗的伊利汗国的威胁之下。虽然大规模的入侵没有发生,但是小规模的战争却是年年都有。吉亚斯丁·巴勒班能够靠军功一步步晋升,最后屌丝逆袭当上苏丹,肯定不会是弱者。陈淮清如果贸然在德里苏丹的地盘上登陆,说不定会撞个头破血流。在爪哇岛吃了苦头的陈淮清,现在可是谨慎多了。

所以他打算先夺取位于天竺和甘蒲(缅甸)交界处的佛教小国阿拉干。阿拉干王国仿佛是一个很不错入侵对象,现在附属于甘蒲王朝。和所有信奉佛教入迷的国家一样,阿拉干国力衰弱,根本无力抵抗强大的外敌,只是因为距离德里苏丹国较远,才暂时没有被入侵(不过也快了)。而且这个国家的西部沿海地区还拥有一个重要的商港吉大,可以作为陈淮清入主天竺的跳板。

而且更有利的是,吉大港一带还是天竺佛教徒最后的几个庇护所之一。波罗家族在那里拥有不少寺庙和追随者,他们可以协助陈淮清统治吉大和临近的孟加拉地区。

依靠这些佛教徒的支持,陈淮清的大英国就能和信奉天方教的德里苏丹国对抗了。

“利用佛教对抗天方教……”陈德兴自言自语,“如果把这个万字符朝右旋,再倾斜一点,大概就能扛住天方教了吧?”

站在他身边的陈德芳愣了愣,低声问道:“二哥儿,你说的可当真?”

这面旗帜和入侵天竺的方案,都是陈德芳亲自带来北京的。他这次北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接自己的母亲,也就是陈德兴的生母去巴厘岛——当然,陈淮清的一大堆小老婆和庶出子女也要跟着一起走。

在此之前,陈德芳在麻六甲海峡多年,当然知道天竺的天方教有多强大,而佛教有多悲催。现在已经被挤压到了天竺北方、东北方的山区和臣服于蒲甘王国(缅甸)的阿拉干王国了以及锡兰这个海岛了。

和骁勇善战的天方教徒相比,那些吃斋念佛的佛教徒根本就不堪一击。难道把万字旗改一改,佛教徒就能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