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翔 >

第322章

宋翔-第322章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可以集中自己优势兵力对宋军的优势兵力,而且因为主力都撤回江北,即使打不过,也能比较容易北撒回金国。但这样做几乎就等于放弃了江南,因为现在宋军以经基本控制了长江水道,金军主力一但过江,即使在淮东获胜,但再想回到江南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宋军可以很从容的集中力量,扫平江南的付剩余金军,收复临安与建康。

另一个办法就是保持现状不动,宋金双方都以上驷对下驷的方法,来决一死战。就是看那一方的优势兵力先击溃对方的劣势兵力,或者说是那一方的劣势兵力能够坚持得更长一些。

这采用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一但金军获胜,就等于消灭了江南的宋军主力,金军甚至有机会可以轻易的长驱直入,进取天临府,消灭南宋。但坏处在于,一但失利,金军连同皇帝完颜雍都会被困死在江南,永远回不了大金。

而且问题在于,现在江南的宋军主将以不在是毕再遇,而是杨炎。面对杨炎,即使是拥有优势兵力,谁又敢轻言获胜呢。

面对这两种选择,确实叫人难以决断,在朝堂上,群臣一反常态的都沉默起来,谁都不敢轻易表示自己的态度。

完颜雍背着双手,在金殿上来回踱步,底下的文武大臣呆呆站着,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一时间整个大殿上静得骇人,只能听到完颜雍的脚步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完颜长之突然出列跪伏于地,道:“陛下,臣有一言,愿陛下听从。”

完颜雍停下了脚步,微笑道:“长之,你有什么话,尽管”

完颜长之道:“臣请陛下立刻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而将江南兵马尽付于臣率领,臣愿与杨炎决一死战。”

其他文武大臣听了,也都完颜长之的意思,他自然是主张选择笫二条路,但皇帝留在江南实在太危险了,所谓“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说得虽然好听,实际上就是要皇帝渡过长江,回到江北去。这样一来,即使江南战败,完颜雍也可以轻易逃回金国去,只要皇帝还在,大金就能保全下去。

完颜雍沉默了片刻,才道:“你想和杨炎较量一下吗?”

完颜长之道:“三年以前,臣与杨炎在登州海边一战,最终让他逃回大宋,为此臣一直耿耿于怀,此番南征,臣一直希望能与杨炎再较高下,只是事于愿违,南征九个多月,臣却一直未能和杨炎对阵,深以为憾,这一次臣实在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顿了一顿,完颜长之又道:“如果此番臣能击败杨炎,则南宋的军心士气必然大落,我大金可以乘势进军,一举荡平江南,统一天下。”

他说的后一番话到也不错,杨炎虽然年轻,但这几年以来屡立奇功,由其是金军南征,赵忱继位之后可算屡战屡胜,未偿一败。现在在南宋军方的地位,杨炎隐然以经凌架于李显忠之上,成为南宋军中的主心骨。而且甚至是南宋皇帝的支柱,一但击败了杨炎,可以极大的打击南宋的军心士气,进而荡平江南,统一天下,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完颜雍缓缓道:“长之,你居实回答朕,你要与杨炎决一死战,是因为武将的荣誉,还是你有把握,能够打败杨炎。”

完颜长之霍然抬头,道:“陛下请放宽心,这一次臣定可打败杨炎。”

完颜雍点点头,仿佛也下定决心一般,道:“好,完颜长之,朕就命你立刻领军出战,迎战杨炎。” 他又将手一挥,“朕就在这里,设下盛宴,等你凯旋归来。”

完颜长之怔了一怔,道:“陛下……”完颜雍的意思了; 竟是要留在临安; 不去江北。

完颜宗政急忙出列; 道:“陛下,既然长之有信心战胜杨炎,微臣以为陛下还是幸架扬州,总督淮东战事为好。江南的战事就交给长之处置,也就是了。”

完颜雍微微一皱眉,还没有说话,仆散忠义也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完颜丞相之言有理,现在江北战事吃紧,陛下在淮东督战,可以激励江北士兵的士气,只等长之战胜杨炎,江北再击败宋军的进攻,我大金自然可以扫平江南,统一天下了。”

仆散忠义和完颜宗政当然不是怀疑完颜长之说自已有把握战胜杨炎是信口开河,只是战场上的事情变数太大,谁也不敢说有绝对把握,因此皇帝到江北去还是保险一些。

完颜雍摇摇头,道:“你们谁都可以去淮东,唯独朕不行。这一次关建还在江南一战,军心士气,只可鼓,不可灭,朕若是就这么一走,江南士兵的士气怎么办。若军无士气,长之又怎么战胜杨炎。因此朕决定留在临安,那里也不去。”

在场的大臣全都一震,仆散忠还想再劝一劝,道:“陛下……”

完颜雍一摆手,道:“不用再多说了,朕意以决,南宋的赵昚都能做到‘天子死社稷’,朕为何不能留下与诸卿一齐同宋军决一死战。这一次朕就赌上一赌,看我大金是否有统一天下的天命?完颜长之。”

完颜长之忙道:“臣在。”

完颜雍道:“江南的军务朕就全交给你,当年你父亲搜山检海,为我大金立下不世之功,望你不要辱没他的名望。”

完颜长之只觉热血上涌,慨然道:“臣必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

金军在江南加上部份归降的宋兵; 共计接近二十五万。其中本国的人马约有二十二万。但因为有广大的地方需要驻守,同时南宋的两座都城都需要驻守,特别是建康,现在宋军的水军以经可以毫无忌惮的在建康江面上来回航行。因此金军至多只能出动十五六万大军,迎战杨炎的宋军,不过这个数字也比杨炎的人马多了许多。

完颜长之当下决定,由纥石列士宁为左路,率军七万,驻守宁**,抵御池州和徽州的宋军,白彦敬为右路,率三万人马,从婺州出击,进攻衢州的宋军,完颜长之本人为中路,亲率六万大军,驻扎在严州,抵挡杨炎。

人马分配之后,纥石列志宁却皱了皱眉头,对完颜长之道:“长之,你在中路抵挡杨炎,人马是不是太少了一些,要不要再增加一些人马。”

完颜长之摇摇头,道:“杨炎所率的人马也不过只有五万之众,我的人马以经足够了。我会在严州尽力牵制住杨炎,右路的白监军人马不多,这一战就看纥石列大人你在左路能否打开局面了。”

纥石列志宁点点头,道:“放心吧,长之,我会尽快在左路打开局面的。”

两天以后,探子来报,杨炎的人马以经到了寿昌。逼进了严州。

完颜长之到是有些意外,看杨炎的样子到像是要迫使金军决战一样。并非他也有些等不急了吗?

虽然南征以来,完颜长之一直没有和杨炎正面交战的机会,但却把杨炎以前南方平乱,救援大理,以及这次平定四川的经历、战术都详细打听过,从这几年的实战看来,杨炎更多的是施用奇谋巧计,及少使用宋军惯用的阵后而战这种正面硬拼的战术,那么这一次莫非杨炎改变注意了吗?

当然完颜长之也明白,所谓出奇制胜,往往是建立在双方主将用兵能力差距过大的时候,如果双方都是精通兵法的人,一切的奇谋其实都排不上用场了,因为互相都能看透对方。最后决定胜负的还是正面的交锋。因此杨炎有这个举动也不能算是意外。而且善用奇谋,也并不意味着杨炎的正面作战能力不足。

不过完颜长之也注意到,杨炎到是有过几次,也和对手排开阵式,仿佛是要当面硬战一番,但实际上还是隐藏着奇谋妙计,最明显所莫过于平南时的浔江边背水一战,和平定四川时的成都之战,虽然也是正面作战,其实还是靠奇谋获胜。那么这一次杨炎会不会又有什么奇谋妙计呢?

但是这一次即然是杨炎主动挑战,完颜长之也不能不应战,何况在他心里也希望能与杨炎较量一场,而且完颜长之也不认为自己绝非摩尼教、吴曦那些对手可比;立刻下令,人马出动,迎战宋军。

第八卷 复国 三十一 杨炎的奇谋

完颜长之向对面只见在对面三百以外;宋军以经横向展开,列出八百余步的距离。骑军分列左右,而在正中竖起一座两丈多高的高台,杨炎和赵月如两人正并肩站在高台上;显然是指挥全军。

但出乎完颜长之意料的是,宋军并没有排出他们在正面作战中惯用的叠阵排列,也不像是步骑混编的撒星阵。而是在中军的前排放置了一列重甲步兵,而且步兵之间排列十分紧密;而最奇怪的是,在重甲步兵身后却是一排高达两丈的旗帜,将后面全都挡住;看不清旗帜背后藏着什么?莫非又是什么诡计不成。

不过虽宋军的中军被旗帜遮住,但从宋军横向展开的距离和两翼的纵深,完颜长之还是可以判断出,宋军的总兵力与之前斥候打探得相差不多,大约在四万七八千左右,还不足五万。

这一次出战; 金国出动的总兵力为五万五千,其中包括七千铁浮图、三千破矢军和一万六千轻骑兵。而根据种种迹像判断,宋军的骑军总数约在一万到一万两千左右,其中具甲骑军大约为三千。从兵力上来说,双方差距并不大,但金军的骑军是宋军的一倍,显然大占优势。

双方交战的总兵力约有十余万;也是金军南征以来;宋金双方在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会战。因为金军在江南战场兵力占有优势,因此如果宋军败了,金军将可以全面出击,长驱直入,横扫江南。而金军败了,到还有挽回的余地。

这样看来似乎是对宋军不利,但若是放眼全局,金军一但失利,将被迫转为防守,无力再击退江南的宋军。而在江北,点绝对优势的宋军将可以从容的进攻淮东,逐步制控长江以北的地方。而等到江北都属宋军之后,江南的金兵只能落得一个困死江南的结果。

因此这一战可以说是决定宋金两国命运的关健一战,谁也输不起。

完颜长之的计划就是利用铁浮图的正面冲击和破矢军的迂回包超相配合;来对付宋军;把握十足。而现在的战场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十分利于骑军冲刺和迂回。因此从地利上来说,似乎也是金军占优。

但完颜长之仍然不放心,杨炎绝不会这么蠢,在一个这么不利的条件下与自己决战,他一定另有所持。只是杨炎到底有什么诡计还不得而知。不过杨炎自然是不可能像在成都那样,利用士兵的家属来打击金军。而像对摩尼教那样的包围战也不可能,一个是完颜长之自信能够识破杨炎的这种意图,另一点,金军可不是摩尼军,宋军围得住摩尼军,未必能围得住金军。

因此完颜长之的目光再次落到重甲步军背后的那一排大旗中,直觉判定,杨炎的秘密武器一定隐藏在旗帜后面,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从现在宋军的阵势来看,以经很明显将全部骑军包括具甲骑军都列在全军的两翼,也就是说旗帜被后藏着的绝不会是骑军,那么还会是什么呢?火器?床弩?在这样正面交战中,火器和床弩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或者,是不是杨炎在故弄玄虚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完颜长之不禁也苦笑了一声,这果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随便做出一个什么举动,都会让人猜测半天,不得而知。

其实这时杨炎和赵月如正站在高台上,看着对面金军的阵势。高台上除了他们两人,只有赵月如随身的两名待卫女兵和刚当上杨炎的亲随张威。因为是第一次上阵,张威显得十分兴奋。好在杨炎对他并没有多大约束,因此他趴在高台的栏杆边,踮着脚来回张望。

这时赵月如笑道:“你说,现在完颜长之是不是在想破脑子,猜测旗帜背后藏着的是什么?”

杨炎淡淡一笑,道:“其实也不用那么伤脑筋,结果马上就能揭晓了。”

“咚——咚——咚——咚——”战鼓如震天般敲响。

完颜长之微微一怔,难道说宋军打算主动进攻过来吗?这在以往的交战中也是十分少见过,不过这样也好杨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今天杨炎的举动实在太出人意料了,完颜长之的心里总觉得不对劲,但也不容他多想,当下也立刻下令:“铁浮图准备出击。”

只见马上有人指着宋军那边,惊呼起来:“那是……那是什么?”

“怪物,这是什么怪物。”

“宋军用的是什么怪物?”

一阵骚动立刻从金军的阵势蔓延开,每一个金兵都**了惊恐的神情,就连完颜长之也大吃一惊,这就是杨炎隐藏秘密吗?确实太令人觉得意外了。

只见在宋军阵前的重装步军迅速改变阵形,从一排横列变成十排,为后面让出通道来。而步军背后的旗帜倏然分开之后,无数体形庞大的怪物从宋阵中杀出,向金军冲了过来。

完颜长之虽然也从没见过这种动物,但以前到是见过它的画像,知道它的名字叫大象,不过那时完颜长之只当是供人观赏的异兽而己。而且翻阅古书,完颜长之到也知道,过去也确实有人的战场上使用过这种动物,不过完颜长之却从没想过,自己会亲自在战场上与这种动物对阵。但只有真正在战场上见了,才能感觉到大象带来的惊人震憾和骇人的压迫感。

平定了大理的内乱,又击败了交趾之后,杨炎通过战场捕获和交趾奉送,一共得到了七百三十多头大象。尽管杨炎知道,象军存在很多弱点,但大象超强的正面冲击力还是令杨炎十分看重,要论正面的冲击力,就连铁浮图也远远不如。

因此从那时起,杨炎就以经打算组建一支象军。同时也因为大象超强的负重能力,又和魏昌商议,将一部份床弩改造成为可以由大象背负的象背弩。从交趾回军之后,杨炎就命令吴锡开始着手训练象军。并让魏昌负责为象军制造专用的装配武器

金军南征之后,战事紧急。吴锡就曾向杨炎提出,让象军出战金军,但当时杨炎几经起伏,位置一直都不稳定,同时象军的装配和战术演练也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此杨炎一直都禁止象军出战。一直等到赵忱继位之后,象军才逐渐完善起来。看完象军的模拟实战之后,杨炎也十分满意,计为象军完全可以出战了。

但杨炎乃让没有把象军派上战场,因为杨炎坚信,只要象军出阵,一定会给金军带来极大的冲击。由其是在最初的几战中,可以给金军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杨炎希望把这支秘密军队留在最关建的时候发挥作,因此一定要在和金军进行关建性的决战时,杨炎才打算派出象军,打金军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杨炎也清楚,象军并非天下无敌,也有自身的弱点,在战场上一定要避免暴窿这些弱点,但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象军,因此也只有自己才能用好象军。欧此在毕再遇两次信州大战时,杨炎也没有出动象军。一直等到了现在。而这一次出军,杨炎就以经想好了,现在以经到了关建的时候,象军以经可以出战了。

现在,宋军的象军中分为两部份,一部份为负弩象军,一部份为具甲象军。

负弩象军有一百五十头,每头大象背上放置一架经过改装之后的床弩,并有三名宋军,一名负责指挥大象,两人负责操作床弩。每架床弩一支可以发射三支弩枪,远及三百步,而且由大象背负,动作远比用人背抬灵便,完全可以在战场上使用。

而剩下的都是具甲象军,象甲为铁皮混制,大象的正面、头部和四肢都用铁甲覆盖,侧面用皮甲。其实大象本来就皮糙肉厚,即使不穿盔甲,普通的力枪弓箭也很难伤着。因此这样一来,大象几乎真的刀枪不入了。并且在象头上故意插上一些枝枝丫丫,画上青面獠牙,使大象看起来更为吓人。同时在象身两侧各安有一支六尺长铁椎,用于正面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