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第5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快请起。”李云天走上前热情地扶起了阿鲁,他知道阿鲁来见他之前肯定已经学过了相关的礼仪,故而见到他后才会跪下行礼。
毕竟阿鲁的这个番王只是自封的而已,大明朝廷并没有承认,况且他们只是二十几个村落的结合体而已,在李云天面前肯定是平民的身份。
“这些年倭寇横行,你们在岛上辛苦了。”等阿鲁坐下后,李云天让人给端上来上好的西湖龙井,微笑着示意阿鲁品尝,“不过以后就好了,皇帝陛下准备在小琉球岛上设立府县,以后大明将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来经营小琉球。”
“王爷,不知小人有何能帮得上王爷的?”阿鲁知道李云天给他的肯定是上等的好茶,于是品了一口后问道,双目中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
阿鲁已经知道大明要大力开发小琉球岛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一是大明是天朝上国,他以能成为大明的子民而感到自豪,二是大明如果在小琉球岛上驻军的话那些可恶的海盗就不敢前来再骚扰他们,还他们一个安稳的日子。
说起来,阿鲁之所以能够成为那二十多个土著村落的首领,正是为了对付那些行事猖獗的倭寇,倭寇时常在他们村子里烧杀抢掠,使得土著居民不得联合起来对抗他们。
阿鲁已经跟倭寇冲突过多次,双方好几次打得难舍难分,后来倭寇好像意识到阿鲁他们不好对付,行为这才有所收敛,而阿鲁为此付出了伤亡一千多人的代价,这对他们这个只有两三万人的村落联盟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按照李云天的指示,明军水师不仅给阿鲁带去了见面礼而且还帮他们修葺房屋和治疗病患,这很快就获得了那些土著居民的好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归附。
“你对小琉球岛上的形势比本王要清楚,本王想你派人协助大明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城镇,届时你们都可以搬到城镇里居住。”李云天也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向阿鲁说道。
“王爷,那个城镇由何人管理?”听闻李云天要建城镇,阿鲁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他从没有离开过小琉球岛不过听说过大明的城镇采用了砖石结构,非常漂亮结实。
“城镇自然由朝廷的官吏进行管理,所有官吏的任免皆由大明讲武堂负责,这样做是为了更好治理城镇。”
李云天听出来了,阿鲁除了对城镇感兴趣外更关心城镇的主导权,于是笑着向他说道,“如果你不愿意进城的话,本王会在你们村落所在的地域内设立宣抚司,由你来管理,每年朝廷给你们俸禄,你觉得如何?”
“多谢王爷!”阿鲁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笑着向李云天道谢。
他虽然欢迎李云天的到来,但是却担心李云天来后会剥夺他手头的权利,如今听闻李云天要给他封官正式成为大明的官员,心中自然感到开心。
“不过,本王有一个条件。”李云天知道自己说中了阿鲁的心事,于是微笑着说道,“你可以担任十年宣抚司宣抚使,但是十年后本王要派人来接替你管理宣抚司,接替的人选从你们宣抚司那些通过讲武堂考核的子弟中选拔,像我们大明的朝廷命官一样有一个任期,本王暂定为四年,依据其治理成果来决定其是否升迁。”
李云天口中的宣抚司与大明设立的那些宣抚司不同,它并不是阿鲁的私人领地依旧是大明地方官府管辖的范围,类似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官吏必须要由它的上级衙门也就是讲武堂来任命,进而避免向大明的那些宣抚司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样对当地的发展并无好处。
“这……”阿鲁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万万没想到李云天会提出这么个要求,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样一来他的首领位置岂不是就要被剥夺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阿鲁首领,如果是你的话难道会让人在你的领地内拥有和你一样的权利吗?”
李云天见阿鲁神色犹豫,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笑着说道,“本王可以答应你,十年后从你的子孙中选择成绩最为优异者接替你的位置,能否坐稳这个位置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另外,本王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本王要在小琉球中西部沿海建立一个大型港口,以加强与内陆的联系,届时那里将会出现一个市井繁华的贸易港,如果能在那里做生意的话肯定盈利丰厚,换做本王的话肯定会先置办一些地皮,来年定能派上大用场。”
说着,李云天语峰一转,意味深长地向阿鲁说道,“阿鲁首领,大明的江南繁花似锦,你难道不愿意去那里见识一下,想要在小琉球岛终老一生?”
“谢王爷提点,小人愿意在十年后让出宣抚使的职务。”听了李云天的话后阿鲁怔了怔,随后双目流露出一丝炙热的光芒,向李云天拱手说道。
而正是由于跟纳西倭寇和逃难的大明百姓打交道,阿鲁知道大明与小琉球岛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美好,再加上教他读书识字的先生是大明人,故而自幼就受到大明文化的熏陶,很小的时候就想着要去大明见识一下。
不过由于明太祖下了迁居内地的圣旨,那些留在小琉球岛上的人也就被大明官府视为了倭寇,像阿鲁这样模样长得与大明人士有异的人一登陆就会被抓进官府,所以他的愿望也就成为了泡影。
第918章以礼相待
如今李云天的话不由得激起了阿鲁心底深处的这个愿望,他听懂了李云天的意思,李云天是劝他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二十几个乡村,而他也正有此意。
再者说了,就像李云天先前所说的那样全天下都是皇帝陛下的,小琉球岛上的宣抚司自然也要接受朝廷的管理,阿鲁根本就没有能力跟李云天相对抗,如果他不同意的话届时肯定会爆发一场战争。
阿鲁觉得李云天不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因此他认为李云天并不想要吞并他手下的那二十几个村落,否则绝对不会对他以礼相待而且还给村民们办了不少好事,他愿意相信李云天。
其实,李云天让人又是给阿鲁送礼又是帮助那些村落村民的行为使得很多人都感到不解,阿鲁不过一个自封的番王而已,手下仅仅有二十多个村落,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大明乡下的一个乡镇,李云天完全没有必要跟这些土著这么客气。
可李云天却告诫那些人对阿鲁他们要以礼相待,毕竟以后大家都是大明的人,不要将其视为尚未开化的蛮民。
所谓上行下效,在李云天以身作则下,讲武堂的人都不敢再鄙夷和轻视那些原先被他们视为蛮人的民众,毕竟他们也是大民的子民,那么就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双方真正融合在一起。
由于阿鲁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过年,李云天就把他留在了鸡笼镇,鸡笼镇与半年前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镇子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型兵营而且镇上出现了很多新建筑,讲武堂正抓紧时间对鸡笼镇进行改造。
按照李云天的最终规划,将以鸡笼镇为基础建设一座新城出来,解释鸡笼城将成为小琉球岛最为重要的城市。
阿鲁对停泊在港口上的整合宝船十分感兴趣,于是李云天特意领着他乘坐郑和宝船在海上逛了一圈,在阿鲁看来船在水上行驶得异常平稳,如履平地,他很难相信这艘船是人造出来的,完全能把一个村的人连带着牲畜一起装进去。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向阿鲁展示了讲武堂设在鸡笼港用来装卸货物的机械,在那些机械的帮助下一个人能轻易提起原先几个人也抬不起来的货物,又方便又快捷,令阿鲁是太开眼界,感触良多。
在李云天的建议下,阿鲁准备从村落里挑选一批孩童送去讲武堂进行学习和深造,这对向来仰慕大明文化的他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知道以前可是只有大明的藩属国才能向国子监派遣留学生,而李云天主动要培养村落里的子弟,令他是激动又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直以来,李云天都认为对待任何问题的态度就是要疏通而不是堵塞住,故而要想让阿鲁这些小琉球岛上的土著居民真的融入到大明,就必须对他们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让他们心里有一种个归属感。
而阿鲁也没有辜负李云天的希望,率领着手下的两三万土著居民归附大明,正式成为了大明子民。
这里之所以说正式,是因为大明立国后澎湖巡检司并没有对阿鲁所在地区进行有效掌控,故而阿鲁这些土著居民实际上是游离于大明管辖之外,否则明太祖发布迁居内陆诏令的时候阿鲁的父辈不会还留在这里,而澎湖巡检司也并没有将其统计在管辖的百姓内。
直到明朝中后期,明廷为了打击倭寇这才重视起小琉球,并且大量往岛上移民,逐渐实现了小琉球岛上民族间的融合。
元宵节的晚上,鸡笼镇举行了盛大的花灯展览,吸引了镇上众多百姓出门前去看花灯。
为了烘托出节日的气氛,李云天让鸡笼镇的明军水师以及讲武堂各衙门以连级部门为单位制作花灯,并且对那些花灯进行评选出“灯魁”,赏银一百两,榜眼七十两,探花五十两。
由于李云天给出了丰厚的悬红,所以吸引了镇上不少百姓也来参加这次的灯会,绞尽脑汁地做出了各自以为好看的花灯。
李云天与民同乐,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到街上与军民们一起赏灯并且猜灯谜,现场一副其乐融融的和睦景象。
在李云天看来,这种能凝聚镇上军民向心力的活动最好能多举办,这也是官府与百姓相互了解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公,我刚收到的消息,年三十的晚上有千余名倭寇偷袭了南直隶的松江府,劫掠了松江府沿海的两个县城,杀死军民近一百六十五人,掳走女子二十九人,抢走财物价值估计近一百万两银子!”
就当李云天坐在路边的一个摊位上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的时候,雷婷急匆匆走了过来,俯身在他耳旁小声说道。
“一百万两?”李云天闻言双目顿时流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不仅是因为倭寇竟然还敢袭扰大明沿海州府,更令他感到错愕的是那些倭寇竟然会抢走如此多的财物。
“相公,据公文里奏报,那些倭寇好像事先已经踩好了点儿,主要劫掠了松江府两个县城里的富户,当时有人与倭寇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使得沉浸在除夕喜庆气氛里的县城军民没有丝毫察觉。”
雷婷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县城那几家富户家中用来存放财物的库房已经被倭寇摸清楚,那些倭寇进门后径直奔向了库房,很快就把东西给抢走了,等当地驻军接到奏报赶到的时候那些倭寇已经逃走了。”
“可恶!”李云天的好心情顿时被那伙胆大妄为的倭寇给破坏了,忍不住用拳头砸了一下桌面,对方明知道他在清剿倭患竟然还敢顶风作案,这简直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实在是猖狂至极。
“知道那伙倭寇是哪里的吗?”随后,李云天平复了一下有些愤怒的心情,不动声色地低声问雷婷。
“有人认出了那伙倭寇里面的人,好像来自大琉球。”雷婷闻言轻声回答,柳眉微微蹙着,这件事一出来的话肯定会使得李云天承受不小的压力,也令李云天不得不对倭寇再次出手。
“琉球?”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他还以为袭击松江府的倭寇与上次袭击宁波市舶司码头的那批人一样都是从倭国来的寇,没想到对方竟然来自琉球,着实出乎了他的意料。
大琉球指的就是琉球群岛,位于小琉球岛与倭国的九州岛之间,疆域北起奄美大岛,东到喜界岛,南止波照间岛,西界与那国岛。
据《古春风楼琐记》的记载,琉球国位于福建以东的海上,《隋书》中称为“流求”,《元史》中写作“瑠求”。
元朝末年,琉球国分裂为三个独立的国家,即中山万国、山南王国和山北王国,分别割据琉球岛的中部、南部和北部。
其中,三国中以中山国的势力最为强大,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了单独的外交,在大明看来其主权与日本国无异。
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正式成为琉球国的名称。
其诏书内容为:“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这份诏书虽然称琉球国的国王卫“蛮夷酋长”,现在看起来好像充满了贬义,但在当时却是大明的一种正常的外交词汇,毕竟与大明相比,海外的那些国家都可成为蛮夷,其国王自然也就是酋长了。
琉球国的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继于翌年向大明称臣入贡,并接受了明朝防御倭寇的任务。
此后,琉球国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进贡,谨守臣节,是大明海外最为可靠的藩属国。
不过随着倭寇的兴起,琉球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倭寇的一个天然的海上中转站,是倭寇除了小琉球岛的第二大海上聚集地。
面对着凶残且声势浩大的倭寇,琉球三国被迫处于了守势,逐渐与倭寇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琉球三国曾经向大明请求派兵协助清剿琉球岛上的倭寇,明廷也确实数次派兵前往琉球岛,可是那些倭寇闻风而逃,等到明军一走再大摇大摆地回来。
这使得大明也拿那些倭寇没办法,后来也就没有再派兵过去,毕竟这样做的话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可谓得不偿失。
久而久之,倭寇在琉球岛上得以立足,他们通常不招惹琉球三国,而琉球三国也不会主动去攻打倭寇,双方的势力处于一种平衡的态势。
况且,那些来琉球岛上的倭寇很多都与倭国的大名关系密切,一旦琉球三国清剿那些倭寇,势必会引来倭国大名的报复,可谓得不偿失。
第919章兵发琉球
值得一提的是,明太祖为了便于琉球的朝贡和彼此的贸易往来,便赐给琉球国许多艘大海船,并派遣了同船而去的船工、水手等人留在了琉球国。
“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
这些姓氏即:梁、郑、金、蔡、毛、陈、林、曾、高、吴、李、阮、沈、魏、田、王、马、钱、翁、穆、韩、宗、昆、尹、查、伍、向、武、吉、英、陶等。
自明洪武、永乐年间,“赐闽人三十六姓,知书者授大夫,以为贡谢司,习海事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这三十六姓多为福建河口人,子孙优秀者读书南雍(太学),毕业后即为通事,然后升为长史大夫。
《名山藏》也记载过,说琉球国“大夫官、长史官、通事官。司贡者也,文臣也,以通中国书及闽三十六姓之后为之。”
李云天对倭寇袭击松江府一事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无论青木明心还是山海光孝都已经表达了归顺之意,岂会在这个时候袭扰松江府?
虽然李云天不愿意相信可事情已经发生了,面对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他唯有筹谋对策,否则的话不仅他的颜面连明军水师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相公,妾身觉得此事非常蹊跷,除非那些倭寇是疯子,否则他们难道不怕明军的水师前去围剿?”见李云天神色变得凝重,雷婷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是否让咱们在琉球岛的人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管有什么阴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