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宰辅 >

第40章

宰辅-第40章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镏荨

不过,为了战事早些结束,百姓免于生灵涂炭,大宋诚挚邀请国主派遣唐国精锐,跨江进击淮南,与宋军合围李重进,不知国主以为如何?”

第七十九章战略禁运条例

欲擒故纵,赵铮用的确实是这个策略。

不想让南唐出兵淮南,但这个话很难说出口,越是这样说,反而会让南唐人有想法,越发不安分。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邀请南唐出兵,看看他们的反应。

南唐人会顺势答应?会不会自找苦吃?赵铮心中也有些许担心,若是换成了那些主战派,或者真会有危险,但面对的是懦弱李璟就不同了。

几年前柴荣和赵匡胤联手,在淮南将他们打怕了,李璟至今仍旧心有余悸,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只想做个固守一方的守成之主。

是以赵铮提出此议,李璟下意识的反应是警惕,他在怀疑宋朝方面的企图,他会认为宋朝人是不怀好意。从这个出发点来考虑,李璟在脑海中推测着出兵可能的后果。

第一便是为宋朝打工,南唐士兵跨江出战,无疑是劳师远征,到了淮南之后还要苦战,死伤不知几何。而且要跨江运送粮草,花费的代价就更大了。

打完仗之后的结果的呢?宋朝人收复淮南,南唐能得到什么?指望唐国能在淮南得到利益吗?李璟可不敢这样想。

与宋朝联合围剿李重进,怎么看都像是与虎谋皮,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李璟可不愿意干。至于与李重进联合反宋,朝中大臣也有人提议了,甚至为此谏言,但李璟却想都不敢想。

淮南一隅之地,如何能与宋庭对抗?当年唐国数万大军在淮南,有皇甫晖、刘仁赡这样一等一的猛将死守苦战,后面还有整个江南的物资钱粮支持。如此强大的力量,都没能战胜柴荣所率领的北方大军。

而今一个小小的李重进,单凭已经糜烂的淮南,凭什么与赵匡胤一较高下?在李璟看来,这种行为就是鸡蛋碰石头,完全自寻死路。这种情况下,何必陪着李重进一起死呢?

李璟忘记了宋朝失去了淮南军,力量减弱,江南加上淮南的力量则胜过当年唐国江北十四州的实力,他直接忽略了这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坚定地认为宋军不可战胜。也许这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

赵匡胤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御驾亲征了,正如赵铮所言,淮南军根本抵挡不住,宋军不日就会攻克扬州。

瓜州渡口就在扬州城外,隔江便能对江南虎视眈眈,何其危险?不过好在赵匡胤没有南下的理由。

倘若自己与李重进联合,不是正留下口实和罪名,给了宋军渡江进攻的理由吗?哪怕是派兵助宋军平叛也不妥,只要唐兵在淮南,就容易被利用,制造借口。

总而言之,为保江南安定,唐国士兵不可有一人过江,这样一来就绝对不会留下口实,赵匡胤也有无理由攻伐江南。

李璟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他深感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也许已经时日无多了。今日册封儿子李从嘉为吴王,迁居东宫就是在做准备,当务之急是为何支持儿子坐稳储君之位,保证唐国权力接替顺利进行。

至于大江以北的事情还是少搀和,明哲保身为妙。有长江天堑,宋军暂时威胁不到金陵,实在不行,便将国都迁去洪都,可保万全。

李璟笑道:“赵少卿,请你转告陛下,我唐国这两年与吴越、闽南等地都有冲突,楚地的周行逢也不安定,我唐国兵力大都被牵制,实在无力渡江支援宋军作战。”

赵铮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尽管这都是借口,但他相信李璟的不愿出兵的心思是真实的。

对此表面上佯作有些不满,但心底里那是求之不得。

其实李璟何尝不知道赵铮的心思,奈何南唐就是这个局势,只好趁了他的心思,也算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两人又交谈一会,李璟表示不会派兵前往淮南,但是会支持大宋平叛。比如不收留叛贼与其家人,禁止江南向淮南运送粮草军械等一切有关战事的物资,并派水军封锁江面彻底落实。

赵铮不由感慨李璟的决心,暗想这大概算是比较早的“战略物资禁运条例”了吧!南唐人有这样的姿态,也算是万事大吉,最好不过。

随后的谈话便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寒暄几句之后,赵铮便告辞离去了。

……

赵铮前脚刚走,李景达、韩熙载和皇甫继勋,以及钟谟都来见,核心目的就一个——出兵淮南。

李景达急切道:“皇兄,淮南李重进反了,这是我们收复江北十四州的好机会啊!”

“是啊!”皇甫继勋接口道:“陛下,若是我们提供援助,李重进一定求之不得,无论是两家联合对付宋军;还是让李重进与赵匡胤拼了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人之利,一举出兵收复淮南,都是大好机会。”

“够了!”李璟不耐烦道:“李重进不过是乌合之众,小小淮南之地,如何与宋军对抗?潞州李筠不过月余就战败了,李重进又能坚持几日?赵匡胤已经御驾亲征,我唐国何必惹祸上身?”

“皇兄,怎么回事惹祸呢?”李景达道:“出兵淮南,实乃自保之策,一旦赵匡胤平定淮南,便是隔江虎视金陵,江南危矣!虽说有长江天险,可自古以来,保江必保淮啊!此事我们不能隔岸观火。”

皇甫继勋道:“淮南十四州本就是我唐国土地,出兵夺回是理所应当。以前有李重进严加防守,现在他的兵力都转向北边,我们有了绝佳的渡江登陆机会,千载难逢啊!”

“出兵就能获胜吗?”李璟道:“开战之事何其繁琐?调兵遣将,运送粮草,花费巨大,我唐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即便是做好准备,赵匡胤或许已经进了扬州城,根本来不及,何必枉费心机,徒增烦恼呢?”

“皇兄……”

见弟弟李景达坚持,李璟反问道:“那好,就算来得及,让你带兵渡江,你能保证获胜?你虽是我唐**中第一人,可当年还不是从淮南兵败而归?还有你皇甫继勋,你父皇甫晖血战清流关,还是没能守住,甚至因此殒命。你们能超越当年之勇?超越父辈英武?

战争不是儿戏,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惹怒宋人,立即攻伐江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都安分些,不要再妄想了!”

李景达仿佛是痛心疾首,无奈道:“如果出兵,可否先援助淮南一些军械粮草?”

“迟了!”李璟道:“朕已答应宋使,禁止往淮南运送一把刀,一粒米,命令已经下达给水军,封锁江面。”

皇甫继勋道:“陛下,怎可答应他的无理要求……”

李璟不会告诉他,赵铮有一个欲擒故纵的提议,更不会说战略禁运是自己主动提出的,沉默是金便是最好的回答。

李景达欲言又止,最后目光转向韩熙载和钟谟,希望他们开口进谏,帮忙劝谏李璟,毕竟机会难得啊!

韩熙载眼珠几动,干咳两声道:“出兵淮南确实是个机会,收复江北十四州确有希望,只是这风险也不小,等若同宋人彻底决裂,还需从长计议,做好万全准备才是。”

真是个无耻的老狐狸啊!

李景达和皇甫继勋都在心中暗骂,韩熙载太狡猾,说话办事始终顺着国主,不顾念国家安危,实乃佞臣。从长计议?战场机会只在一瞬间,稍纵即逝,登计议完了,黄花菜早就凉了。

韩熙载却神色淡然,他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可关键是国主要听才是。李景达和皇甫继勋力主出兵是一心为国?难道没有私心?在这件事上,主战不见得高尚,顺应国主也不见可耻,何必惹得国主不痛快,也让自己不痛快呢?

李景达和皇甫继勋交换一个眼神,而今唯一的指望便是钟谟了,不想这位老臣说道:“收复淮南确实于国有利,但军事方面老臣并不太懂,还请陛下与军中各位将臣商议。老臣前来,斗胆和陛下说说郑……吴王殿下入住东宫的事!”

ps:上三江推荐了,求三江票。登陆三江频道,页面中部的位置有一个领取三江票(免费的),点击领取,找到《宰辅》投票即可。如果能得第一,便可进入三江翰林院,是个荣誉,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祝各位中秋快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八十章人约栖霞山

李从嘉并未离开皇宫,宴会结束之后,钟皇后将他与周娥皇都留了下来。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丈夫寿诞,全家团聚,其乐融融本就是应该的。更重要的是儿子改封吴王,迁居东宫。

钟皇后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消息对于满朝文武来说很突然,她却早已知晓。李璟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甚至听从过她的建议。

**不得干政,是有这个说法。立储是国之大事,可又何尝不是帝王的家事呢?让哪个儿子继承家产,母亲参与商议似乎也说得过去,反正李璟与钟皇后就这么干了。

历来立储主要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李璟即位之初,提倡兄终弟及,一度册立弟弟李景遂为皇太弟,可惜最终因为长子李弘冀的反对而作罢。却也导致了叔侄失和,最终双双殒命。

经此一事,李璟在立储一事上就更加谨慎,若非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实际上也不愿意这么早确立继承人。

至于继承人选,几个儿子和弟弟齐王李景达都是有资格的,李璟早年提过兄终弟及之说,李景达也是他同母亲弟弟,烈祖李昪的嫡子。

事实上,李景达才三十七岁,正当盛年,而且为人干练,且骁勇善战,被誉为唐**中第一人。由他来继位,兴许可以力挽狂澜,保证南唐安危,甚至兴旺富强。

可李璟也怕弟弟的走极端,李景达好战啊!万一他穷兵黩武,轻率与四邻开战,很有可能迅速导致亡国。同时,他也担心亲生儿子的心态和安全,几个小儿子要是与李弘冀心思相同,抑或是弟弟容不下几个儿子,会是什么后果?

南唐离李家已经经不起再次手足相残,喋血内斗了,李璟因此多有顾虑。这个时候,钟皇后的意见起到了作用。

钟皇后当然希望儿子继位了,弟弟登基,她是皇太嫂,处境尴尬。儿子继位,则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母仪天下。更重要的是安全,她比李璟更担心李景达会猜忌谋害儿子。

如此一来,父死子继之事便定了下来了,古代讲究立嫡立长。李弘冀、李从嘉、李从善、李从谦都是钟皇后嫡出之子,按照长幼,皇六子李从嘉是事实上的长子。

为了避免兄弟纷争,立长是必须的。加上李从嘉重瞳骈齿地包天,这些都是圣人之相,也算是附加分了。

钟皇后也觉得李从嘉平日孝顺,儿媳妇周娥皇也是温柔体贴,心里就更加满意。于是乎,在李璟耳边说了不少好话,这才有了今日李从嘉封吴王入东宫的决议。

至于为何没有直接立为太子,似乎是李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阻力,鞭策锻炼李从嘉。否则只要不是正式储君,任何时候都可以替换。当然了,李璟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宴会之后留下李从嘉,实际上也是李璟的意思,就是为了叮嘱鞭策儿子。只是与赵铮有约在先,多位重臣先后求见,这才先让钟皇后接待着。

“从嘉啊,以后入了东宫,就该收收性子,专心朝政,帮着你父皇分忧,他的身子大不如前了。”钟皇后苦口婆心地叮嘱。

“是,儿臣知道了!”

钟皇后续道:“还有啊,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太……皇子失德容易被人攻击,对你的前程没有好处。娥皇啊,你平时也要多规劝从嘉。”

“是,儿媳会的。”

钟皇后道:“皇家子孙昌茂,江山才能稳固,你们只有仲寓一个孩子可不行。快些再给母后再生几个孙子吧!”

周娥皇神色一黯,低声答应,钟皇后只当是羞涩,也未在意。李从嘉却思绪远飘,他也想再生个儿子,可黄姝婷的肚子不争气啊!本来想趁着父皇生辰高兴,求情让她入王府的,结果这一入东宫,万众瞩目,钟皇后提议提及“失德”,只好无奈作罢了!

一番叮嘱之后,见天色已经不早,钟皇后道:“看来你们父皇今日忙碌,没空单独见你们了,先回去吧,改日再进宫来。”

夫妇俩辞别了钟皇后,携手离开,走到僻静之处,李从嘉放开周娥皇,低声道:“今日怎么安排窅娘演奏那《鹊桥仙》?”

“意境不错,曲调悠扬而已,并无他意!”周娥皇注意到了丈夫眼神中的不悦,心里顿时咯噔一下,难道丈夫如此小气?

李从嘉确实恼怒,本想发个脾气的,可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沉声道:“宋使本就嚣张,今日让他的填词登堂入室,气焰怕是更不得了,须得打压才是。”

周娥皇心中一凛,她在怀疑丈夫的出发点,宋使或许强势,但也不至于让丈夫愤怒到这个程度。他何时对国事如此上心过?隐约间似乎更像是嫉妒心作祟。想到这里,周娥皇的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娥皇,为夫欲设计打压宋使,需要你帮个忙,如何?”

“殿下打算怎么做?”

“好姻缘,恶姻缘……”李从嘉嘿嘿一笑。

周娥皇诧异道:“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李从嘉道:“当年韩熙载这样对付陶谷,传为美谈,为夫不过故技重施罢了!”

“这等事……妾身怕是不便参与……”周娥皇一来是觉得尴尬,二来也不想成为丈夫荒唐举动的帮凶。

李从嘉道:“也正是因为有了陶谷那事,为夫邀约,他必小心翼翼,若是你出面邀请……”

“这……”

周娥皇犹豫之际,李从嘉在她耳边低语几句,只见她咬着嘴唇,稍做迟疑,最终艰难地点点头。

说来也巧,两人从钟皇后那里出来,正好遇上正要出宫的赵铮。李从嘉顿时喜上眉梢,连声叮嘱妻子。

“赵少卿!”李从嘉难得这么热情地呼喊。

赵铮一回头瞧见李从嘉夫妇,客气还礼道:“吴王,王妃!”

周娥皇犹豫着上前道:“那日秦淮河边,赵少卿相救小妹之情,至今未能当面言谢,实在惭愧。”

“哪里,些许小事不足挂齿,王妃客气了!”三人相对而立,周娥皇上前施礼道谢,与赵铮的距离更近了。

赵铮也第一次近距离见识到大周后的国色天香,那一股若幽兰的女子体香传来,赵铮忍不住心生荡漾。余光瞧见李从嘉,心中不由感慨,这样美的女人,为什么是别人的老婆呢?

周娥皇笑道:“少卿文采精妙,已经名满江南,听闻少卿出身佛门,精通佛法,娥皇着实仰慕。若少卿有空,可允娥皇当面请益?”

“这……王妃言重了,在下才疏学浅,吴王与王妃莫要取笑在下了。”虽说是与美人近距离接触是美事,可赵铮还是警惕地推辞。

“少卿何必谦虚,那《鹊桥仙》着实美妙,如今江南谁不赞叹?”周娥皇道:“少卿就当是让娥皇开开眼界吧!”

李从嘉听妻子说的言辞恳切,对赵铮多有赞誉,若非知她是诱敌,险些当场吃醋。

周娥皇瞧见丈夫神色,

转身佯作央求道:“殿下,帮妾身邀请一下赵少卿可好?”

李从嘉这才“勉为其难”道:“赵少卿,既然娥皇如此诚挚邀请,你就当给本王一个面子如何?”

“这……好吧!”因为李从嘉迁居东宫之事,赵铮要留下来恭贺。加之淮南大局未定之前,恐有变数,少不得要在南唐多待一段时间。对于未来南唐国主与皇后的邀请,着实不好拒绝。

不等周娥皇说话,李从嘉便抢先笑道:“这样吧,几日之后栖霞寺有法会,本王派人通知赵少卿一同前往,然后再游览栖霞山美景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喽!”赵铮欣然答应,可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