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晋风 >

第32章

晋风-第32章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暮偷眼观看谢安和王坦之的脸色,只见二人神色平静,丝毫无一点异样,再看别的官员的表情,得意者有之,愤怒这有之,伤心者有之,各有不同。

左首的武官座上忽然传出一个声音道:“为桓大司马干杯。”顿时应者甚多,皇帝似是无知无觉般在众人的鼓噪声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韩暮感觉到身边苏红菱的情绪相当激动,明白她的心意,伸手轻捏她的小手,将她手中的酒盅接过来趁人不备倒在地上。苏红菱稍稍闭目调息了一会方恢复平静。

皇帝又分别斟了两杯酒,敬祝太后身体康安和大晋风调雨顺。

韩暮暗自苦笑,这个老贼都逼得皇帝把太后和社稷摆到第二第三的位置了,一个人能隐忍到如此的地步倒是世上少有。

丝竹鼓乐声起,中间的红毯上,十几个婀娜多姿的舞女开始翩翩起舞,配合着悠扬的丝竹声,一时间气氛热烈。

众人似乎没有被刚才的一幕所影响,频频举杯,酒到杯干。

韩暮默默的吃着酒菜,不时的用眼光扫视众人,只见武官第一排这边,桓秘和交好的一般军官正狂呼乱喝,浑然把这国宴当成自家的私宴。完全不顾皇帝在场,指点着红毯上美女舞姬的粉腿玉脐大肆调笑。

那王珣倒是显得颇有教养,隔着坐席与谢安王坦之等人举杯微笑示意,并小声喝斥身边鼓噪调笑的官吏,桓秘也被他训斥了几句,虽不敢还嘴,但也未见丝毫收敛。

酒过数轮,忽见小太监在皇帝右手又置一座。

韩暮正自疑惑,忽然香风扑鼻,一位打扮妖娆的女子从长廊内走到右首的座位上大大咧咧的坐了下去。那女子年约年纪大概三旬有余,但眼神中媚态尽露,看向众人时给人一种满不在乎的感觉。

皇帝看了一眼那女子皱眉道:“这等大事,你也如此失礼晚到,真是拿你没办法。”

那女子格格轻笑道:“皇兄,他们要等的是你,人家来不来都没人关心呢,迟来一会又如何?”

皇上闻言再不和她多言,只是自顾自的和身边的侍卫太监说话。

那女子也不介意,举起案上的酒杯自斟自饮。

韩暮这才知道,这女子便是那位逼着王献之休妻娶她的新安公主,听说在京中名声极为不堪,和多位士族高官有染。不想今日倒是遇见了这位自己的便宜丈母娘。

观察到此时,韩暮已经对这软弱的皇帝和放荡的皇室家族失去了一丝一毫的兴趣,指望着这些人和桓温这个大权臣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

人其实很奇怪,当你知道本以为可以依赖和倚仗的靠山变得一文不值以后,你会发现在失望之余也有一丝丝的坦然,你会明白求人不如求己这个道理是多么的英明和伟大。

韩暮此时的心情便是如此,本来他还对皇帝抱有期望,希望能够通过维护他的权威来彻底扭转败局;但此时他想到的是快速发展自己的力量和势力,无论谁当皇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实力足够保护该保护的一切。

带着一种顿悟的心情,韩暮不再委屈自己,他开始谈笑风生,和周围熟识的武将和士族举杯欢饮。一直注意着他的王坦之谢安等人怎么会明白,在这短短的一会功夫,韩暮已经脱胎换骨。

韩暮酒到杯干,逸兴豪飞,这般活跃的举动很快就引来了众人的注意,其中便包括桓秘和外军的几位将领以及王珣等人,当然还有那位面首无数的淫荡公主。

谢安一看此情形,心知要糟糕,忙端着杯酒向韩暮这边的坐席走来,刚迈出一步,只见对面坐席中喝得脸红脖子粗的桓秘霍然站起,举杯向皇帝说道:“陛下,微臣有一请求,不知陛下可准否?”

司马奕微一错愕,带着一丝挤出的微笑道:“桓将军有何言,尽管说来,今日君臣联欢,不必太过拘礼。”

桓秘大声道:“这丝竹歌舞实乃靡靡之音,我大晋应该崇尚武技,方可拒敌于国门,收复北方失地,请陛下将这些歌舞伎统统赶下去。”这几句话说得无礼之极,众人尽皆变色。

东晋最重诗书礼乐绘画等艺术造诣,整个大晋几乎人人以名士自居,以琴棋书画皆通为荣,而且座上便有几位超级大家,谢安王坦之,乃至王珣等人无一不是此中高手。

桓秘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将在座所有人都骂了进去,实在是狂妄之极。

皇帝司马奕也是面色突变,一时间气氛显得尴尬不堪。

辅政司马昱等人早打定主意不与桓温做明显的冲突,而王珣又是桓温一派的人,即便想驳斥也不可能在这个场合。张玄等唯谢安马首是瞻自然不便出口,而谢安和王坦之却因刚刚和桓温达成协议而不便直接在公开场合起冲突,气氛突然变得冷场。

韩暮暗自叹息,满朝文武摄于桓温老贼的淫威,居然骂到头上无一开口驳斥,心里说不出的憋闷和难过。是可忍孰不可忍,谢安和王坦之有说不出的苦衷,自己此时不仗义执言,让谢安王坦之等如何自处,同时让这个小贼在自己面前撒野,这也不符合自己的性格。

想到这里,韩暮长身而起,正欲说话,却听最后一排的女眷坐席处一个娇嫩清亮的声音犹如天籁般传来:“和你这等人同席真是我谢道韫和在座大晋名士的耻辱。”

第七十三章那一夜的风情(三)二更,求收藏,红票

谢道韫一句话便将众人心中恶气全部倾泄而出。登时众人大哗,哄笑起来。

桓秘本来便骄横异常,此时仗着酒劲,横着双目恶狠狠的瞪视着座上哄笑的众人,便待发作。

王珣见事情将要变得不可收拾,起身斥道:“桓将军,陛下和我大晋各位名士在此,你怎可如此胡言乱语?还不退下。”

桓秘酒气上涌横着眼道:“我说的有错么?什么诗词歌舞,什么书法琴技,北方外敌打来,我们弹琴写字便能退敌了么?到时候别人长剑大枪刺来,你们便靠这些琵琶和毛笔去抵挡么?哈哈哈哈。”

王珣气的脸色发白,偏偏又无言反驳,只得吩咐左右准备把他拉出去送回府中。

韩暮再也按捺不住,起身向皇帝行礼后朝桓秘道:“桓将军恐怕是喝多了酒烧坏了脑子了吧?今日百官齐聚共度佳节,你这厮在此胡言乱语,扰乱朝堂秩序,恐怕令兄桓温大将军亲来也必然不会允许你如此扰乱朝堂吧。”

桓秘怒道:“韩暮,什么时候轮到你这小子来教训我,我看你是活的不赖烦了,刚才谢小姐是女流我不计较,但是你,我便绝不饶你。”

韩暮哈哈大笑,笑毕厉声道:“凭你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你是侍卫统领,我也是皇上亲封的右卫军副统领虎威将军统射声营,你我官职相若,你不饶我,我便会饶过你这咆哮朝堂的逆臣么?你在这百官聚集之地大肆咆哮将皇上至于何地?你想造反么?”

韩暮三言两语便将桓秘至于谋反的逆臣的地步,吓得在座众人噤若寒蝉。连桓秘也酒醒了大半,将自己的言语回想一遍,方知酒后骄横,太过火了。

王珣见势不妙连忙反过来帮桓秘开脱道:“桓将军是个直肠子,加之喝了不少的酒,心忧大晋安慰所以口不择言,实乃无心之失。”

韩暮大笑道:“酒后便可以胡言?无心便可以乱纲常么?若人人如此,我大晋还有礼数可言么?”

王珣无言以对,看来韩暮今天就要抓住桓秘的小辫子不放了。忙将目光求救似地望向谢安和王坦之司马昱等人;但三人视而不见,只是不与王珣目光相对,恨的王珣牙痒痒的。无奈之下王珣只好对司马奕施礼道:“陛下,此事还是您来定夺吧。”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望向司马奕,等待着他的决定。司马奕青白的脸上现出一丝红晕,半晌方道:“韩爱卿,你以为当如何?”

韩暮心头凉透了,这司马奕当孙子上瘾了,而且奸猾无比;自己为他立威,他却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推给自己,自己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将是两难的抉择。若说是放过桓秘,则必被人背后称为奴颜婢膝之徒,若要是自己一直咬定桓秘咆哮朝堂,藐视圣上,按照大晋刑律当凌迟处死,那么从此以后,自己必成桓温一方的死敌,自己羽翼未丰,这么做无疑是自掘坟墓。

韩暮左右为难,苦思良计。桓秘如何看不出这形势,恢复过来冷笑着看着韩暮道:“韩将军速做决定吧,桓某的生死便操之你手了。”

一时间气氛再度变得紧张而窒息。

安静中,一声咳嗽打破寂静,众人闻声看去,只见谢安正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从头至尾,这老狐狸便没说一句话,此刻看到他起身来,韩暮心头一宽知道基本没自己事了。

谢安端起一杯酒走到红毯上朝司马奕施礼然后转身道:“适才桓秘将军说我大晋终日听那靡靡之音,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又几乎将我大晋所有名士臭骂的一文不值,这才招来韩暮将军的反驳,但据我所知,令兄桓大司马似乎也是颇为喜欢这些靡靡之音的,怎么未见他被外敌打得抱头鼠窜呢?”

“据我所知,桓大司马对于诗文琴艺亦是颇为精通,少年时曾结交天下名士刘惔、殷浩、庾翼等人,这些人个个是在你眼中看来手无缚鸡之力,终日研究靡靡之音的人,然则为何令兄要与之结交呢?甚至令兄入仕也是得益于庾翼的推荐才坐上今日之国家重臣的位置,桓将军刚才的一番言语是在说你比令兄更为高明么?又或者说令兄根本就没你有见识,去结交这些只听靡靡之音的人么?”

老家伙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谢安一番强辩,直接将桓秘推到对桓温不敬的地步;在目前的大晋,对皇帝不敬或者可活命,对桓大司马不敬,那几乎是没有活命的机会了。

桓秘听的心头大骇,冷汗涔涔而下,求救似的望着王珣,王珣气他不听自己忠告,看都不看他一眼。

谢安还在继续望桓秘伤口上撒盐:“此事,陛下仁厚不追究,韩将军必然遵照陛下的意思不和你计较,但你兄弟二人之间的事,我等便插不上口了,我打算修书一封给令兄,让令兄在边境军务繁忙的空隙了解此事,由他亲自定夺吧。”说罢叹了口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回坐低头作痛心疾首状。

桓秘欲哭无泪了。双目求救似地到处乱看,再也没有刚才威风凛凛如狼似虎的蛮横劲了。

王珣暗叹一声,心道;桓大将军英雄盖世,但是自己的兄弟怎么这般的愚蠢透顶,此事传入桓温耳朵,虽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但是他这大内侍卫统领的位子必然不保了,自己和桓大将军费了大力气联合众官参倒黄松年,早已将江南的几大士族得罪干净,如此一来便是白费力气了。此刻时机未到,又无适合的理由,大事不可为,若此时除了纰漏,京中中立势力必然倒向对方,势力的改变将会直接导致桓大将军的布局变成镜花水月,此事不处理好,牵扯极大。

王珣越想越是心惊,于是厉声喝道:“还不跪下,请陛下赐罪?”桓秘噗通跪倒,磕头如捣蒜,他倒没想那么多,只是一想到冒犯了自己那位心狠手辣的大哥,自己确实有性命之忧。

司马奕头疼不已,只好再次施展踢球绝技道:“王都尉认为该当如何处理呢?”

王珣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磕头奏道:“桓将军乃无心之失,念在他初犯,又忠心耿耿为大晋效力,臣以为,掌嘴二十板,以示惩戒便可。”

韩暮心里大骂,但也无可奈何,谢安等不欲事情闹到不可收拾,均不置一词。司马奕好不犹豫道:“那便按王都尉所说的去办吧。”左右上来两个侍卫,一人拿一块竹板,王珣气这桓秘愚蠢当下大喝道:“狠狠的打。有一板落空砍了你们两的脑袋。”

两名侍卫虽害怕事后桓秘报复,但更担心此刻人头落地,卯足了劲,看准落点“啪啪啪啪”的打了个热火朝天。

第七十四章那一夜的风情(四)

二十竹板过后,桓秘本身便不甚英俊的嘴脸更加不像个人样了,两颊肿胀,嘴巴凸出,满嘴牙齿松动,血水混着唾液滴滴答答流的欢快。

众人心下稍有快慰之感,司马奕倒是见机,马上传来御医将桓秘扶下去疗伤。桓秘满嘴牙齿松动,嘴巴肿胀如猪头,估计没个十天半个月是别想吃固体食物了。

王珣心中恼怒,桓温对自己极为看重,将自己视为知交好友,从未将自己看做下属;此番桓秘遭辱,虽然怪他自己愚蠢,但是谢道韫和韩暮的推波助澜,以及老狐狸谢安的落井下石实在是功不可没,众人恢复正常之后,王珣闷闷不乐的用着酒菜,心中盘算着找回场子的办法。

他越看韩暮在那边大吃大喝谈笑风生,心里便越是堵得慌,兵部一名侍郎前来敬酒,此人甚是乖觉,看出来王珣的心思,于是附在王珣的耳边献上一计。

王珣想了想不禁微微一笑,今日必须要将韩暮的威风打下去,否则今日之后,白白给了这个韩暮一个仗义执言维护皇威的好名声,这小子今后必将更加嚣张。

虽然和谢安等人的协议中有不得动韩暮这条,但是只说不能杀,没说不能弄残废啊,今日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想到这里,王珣举杯向司马奕敬酒,祝愿司马奕身体健康之后便道:“陛下,今日君臣欢聚,正是良辰美景之时,为让诸位尽兴,我想请陛下准许我的手下武士为陛下表演武技如何?”

司马奕抚掌笑道:“王都尉此言甚善,虽然歌舞好看,但是天天看却也有些腻味,便请王都尉手下的壮士出场为诸位表演武技吧。”

王珣双掌互击,从他的席位上站起一人,大步跨上红毯向皇上行礼;王珣道:“此人乃我帐下护卫,唤作牛大,有些家传三脚猫的功夫,便让他给各位助助酒兴吧。”

众人鼓掌叫好,牛大相貌普通,但全身肌肉纠结鼓涨,块块充满着爆炸性的力量,目光凶狠。只见他一抱拳道声:“献丑”。浑身一运劲,各处的关节‘咔咔咔’的如爆豆般响个不停;众人无不变色。

牛大展开身形,一套拳法虎虎生风,闪转腾挪之际,周身带起一道道罡风,扫的离他稍近的官员面色煞白。牛大一套拳法耍完,面不红气不喘收势而立,众人鼓掌叫好,气氛热烈。

司马奕忙吩咐赐酒赐赏,那牛大只是干了一杯赏赐的酒,赏钱却是说什么也不拿;却听他道:“本人只是空手耍了一套拳法而已,一杯酒的赏赐便已经足够,要说赏钱实在是不该拿,除非……”说到这里,他住口不语。

司马奕道:“除非什么?壮士有什么要求尽管提。”看得出司马奕极力讨好桓温一派。

牛大道:“除非陛下允许我在座上挑选一人比武,胜了的话,小人便心安理得的领取皇上的赏赐。”

司马奕有些为难,在这端午节群臣尽欢的时候,他实在不想发生比武伤人这类煞风景的事情。王珣岂能容许皇上拒绝,忙开口道:“陛下仁厚,不欲发生流血冲突,实乃我大晋之福;但比武切磋实乃武士之中常见之事,只需要求点到为止,不得使用利器交手便不会产生大的伤害。”

司马奕只好道:“那便只能使用木剑相斗,点到为止;都是我大晋英雄豪杰,伤了谁都不太好。”

牛大抱拳道:“遵旨。”

到此时,谢安王坦之韩暮等心里便跟明镜似的,知道王珣必然会点名和己方交手,找回刚才失掉的面子。

果然只见牛大转身朝韩暮这边施礼道:“早就听说新任右卫军副统领韩将军智勇双全,手下高手如云,据说当日在临水居力据强敌,拼死保护谢安大人和王坦之大人全身而退,小人很是佩服。今日有幸,希望能和韩将军切磋几招,望将军成全。”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韩暮身上,都想看看这个在京师名声鹊起的少年是否敢接受挑战,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