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晋风 >

第53章

晋风-第53章

小说: 晋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地里,韩暮、谢安、王坦之等人也秘密的研究国事,找出应对之策;

如今桓温尚且陷入寿春的围城战中无瑕脱身,那袁瑾已发文投靠秦国,不久之后,秦军必来施以救援,所以桓温正加紧调动兵马增援寿春。

众人数次密谈后得出结论:秦国虽灭了燕国,但国力损耗巨大,要想吞并大晋一时半会倒也有心无力,为今之计还是要先解决国内的矛盾。

司马奕不理朝政,此人早已失去当皇帝的资格,但任凭桓温把持朝政绝对不是谢安韩暮等人所希望看到的,所以还需要有个两全之策。

韩暮闲暇时带着诸女在建康城施粥赠衣,送炭施薪;在国事繁杂之时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而施粥赠衣,雪中送炭之举倒是目前他最愿意做的事情。

这一日,韩暮刚刚在四处大街上指挥搭好粥棚,又命韩府的仆役和丫头么忙忙碌碌的照顾着蜂拥而至的饥寒交加的平民,自己抽身回府。

路过泰安大街时他忽然发现这里也搭了一座粥棚,几位年轻僧人正忙着添水加米,熬制粥饭。

韩暮好奇的走过去,却见粥棚里边一位愁眉苦脸的老和尚坐在那里默念经文,好像是在祈祷什么,韩暮心中敬佩,佛门中人倒比士族大家来的实在,慈悲之心不是靠口头上说说的。

韩暮有心结交,于是上前施礼道:“拜见大师,天寒地冻,大师能在此周济饥寒之民,在下实在佩服;不知宝刹何处,在下想去捐一些香火钱,好让大师代为周济平民。”

那老和尚睁开眼来合十答礼道:“小施主仁厚,老衲感激不尽;敝寺乃北城瓦棺寺,新近落成;小施主若有心,去北城一问便知。”

韩暮道:“在下一定前往,就凭贵寺上下这等普济众生之心,韩暮也必当前往。”

老和尚眼睛一亮道:“小施主便是韩暮?听闻韩府广开善门,老衲万分敬佩;敝寺上下开这施舍之处,原也是受小施主的启发。只不过,敝寺简陋,只怕无力支撑多久了,哎……”言语中似有愁意。

韩暮奇道:“我大晋佛风浓郁,怎地贵寺却拮据若此,连施舍的粥棚也开不起么?”

那老和尚道:“敝寺原是善男信女集资而建,目前刚刚建成,恰逢寒冬来临,百业凋零;原来几位捐施的施主又断了钱粮,敝寺与士卒官绅并未瓜葛,所以便潦倒不堪,恐怕本月之后这粥棚便要撤了,敝寺上下还需募施化缘方能渡过年底的这段时间。”

韩暮心中大为震惊;他早就知道,大晋繁华的外表下边,隐藏着众多的隐疾。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礼佛风气浓厚的大晋,连身份超然的僧人都有三餐难以为继的时候;

他更佩服的是这瓦棺寺上下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毅然出来施粥赠饭,这才是真正的慈善,比那些伪慈善高尚了不知多少倍。

联想到自己,还不是在自己锦衣玉食无虞的情况下才去施舍,若自己三餐无着落的情况下,还会不会将手头仅有的食物施舍他人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韩暮低声感叹着,对老和尚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老和尚听韩暮随口吟出这两句恰当的表达出目前情形的诗句,不禁动容。

韩暮道:“大师莫要着急,此事着落在我韩暮身上,明日我便去贵寺,尽绵薄之力。”

老和尚合十连连念佛道:“老衲雪无先行拜谢,明日当扫尘以待。”

韩暮回礼,转身出了粥棚,天空灰蒙蒙的,阴沉的可怕;不出意外的话,今晚将有今冬第一场雪了。

韩暮回到府中,将遇到老和尚之事和大家说了,顾恺之和一众女子们都唏嘘不已。

谢道韫问道:“那么韩暮你打算怎么办呢?送他钱财,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啊。”

韩暮皱眉道:“我也正在想办法,钱财是肯定要给的,起码可以解燃眉之急。”

众人都开动脑筋想办法,谢道韫本是信佛之人,对此事相当热心,想了一会道:“我有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韩暮急道:“快说快说,才女的办法肯定管用。”

谢道韫拉拉鹅黄色的毛绒领口慢慢的道:“你们可知《浮屠经》这部经书么?”

韩暮对此一窍不通,茫然摇头;倒是顾恺之双目发亮道:“这部经书不是在前朝便已轶失了么?”

谢道韫莞尔一笑道:“我手头倒有一部,恐怕整个大晋就剩我这一本了,这还是三叔在我十五岁那年从一游方僧人手中得到,送给我做生辰贺礼的。”

顾恺之连连咋舌道:“谢公手段高明,也只有他有心识得此经的珍贵。”顿了顿又道:“难不成你要将这《浮屠经》送给那瓦棺寺么?”

谢道韫道:“非也,我想手抄一卷,当众送与那主持,如此一来可让瓦棺寺有镇寺之宝,可吸引众人前来礼佛,岂不一劳永逸?”

韩暮抚掌大笑道:“不愧是才女,果然是个极妙的好办法。”韩暮从二十一世纪而来,深知名人效应和特色经营的威力,谢道韫此举可谓深合此中二味。

谢道韫受到韩暮的赞扬,倒有些羞涩,笑道:“真的可行么?能帮上忙就好啦。”

韩暮知道她竭力帮自己达成心愿,心中感激,眼睛一轮忽然定到顾恺之身上,另一个主意马上在脑海中浮现——

PS:谢安是道教的崇信者,谢道韫是佛教的信徒,这一家子真是……无语。

PS:感谢书友们这几天的踊跃收藏,这本书需要大家大力的支持;求红票,求收藏!轻轻一点就可。

第一二五章踏雪寻梅

韩暮眼珠一转走到正伸手围着火炉取暖的顾恺之面前笑道:“顾先生,在下有一种名茶,不知你品尝过没有。”

众女见韩暮思维跳跃之快,浑然不知他的意思;但看他神情,对他早已熟悉的众女明显感觉到他在打顾恺之的主意,均想:顾先生怕是又要遭殃了。

顾恺之一听名茶二字,马上便直起身来,脸上皱纹也根根舒展。

“什么名茶,你的庐山云雾我不是已经尝了么?”

提到庐山云雾,韩暮就心头火起,这家伙赖在韩暮这里快一个月了,把韩暮的两罐云雾喝的只剩一点点了。

若非翠儿手脚快,藏了一点,就被他弄个底朝天了。

韩暮决定吊吊他的胃口:“此茶芽头肥实、茸毫披露、色泽碧绿鲜亮,冲泡时根根直立,载浮载沉,数起数落,蔚为奇观也。”韩暮摇头晃脑起来。

“君山银针?你有君山银针么?”顾恺之一把抓住韩暮衣袖,两只大眼袋抖动着,双目放光,似要择人而噬。

靠!韩暮翻了个白眼。

“正是,顾先生识得此茶?想必也品尝过了,那我就不拿出来了。”韩暮黯然道。

“我没有喝过呀,快拿出来,我只是从一个朋友那里偷……不不,是借了一小撮回来尝了一小杯而已,韩小兄,快拿出来给我尝尝,不……瞅瞅。”顾恺之大急。

张彤云嗔道:“韩暮,你总是招惹师傅,快拿给他喝啊。”

韩暮郁闷的要死,看了看张彤云;这小妮子今天一袭淡青色皮袄,领口饰以银色狐裘,衬得红扑扑的小脸散发着圣洁的光辉。

韩暮心道:你当这茶叶好弄啊,我拼了老命宰了卢竦,才在他的道观里弄到这罐‘君山银针’,这一贯起码八万钱,你当是萝卜白菜呢。

正待反驳,一眼扫到张彤云手上右手中指上带着的南珠戒指,顿时心中一软;人家把你送的戒指都戴上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将反驳的话生生咽了下去。

“茶肯定是给先生喝的,不过顾先生可否帮我一个忙?”韩暮转头对满脸焦灼期盼的顾恺之道。

“只要不是要我的《洛神赋图》什么都可以。”顾恺之倒也不傻,先将后路封死。

“君子不夺人所好,我韩暮怎会如此不通情理,你只需如此如此……”韩暮凑在顾恺之的耳边细细说了一番。

顾恺之稍一犹豫,韩暮立马吩咐晴儿将‘君山银针’取出,泡了一杯;亲自端着送到顾恺之面前。

顾恺之看着杯中碧绿清亮的茶水,闻着那诱人的清香,在看那杯中上上下下起伏不休的嫩芽仿佛根根都在对他招手说:“来呀,来呀,快答应吧,来喝我吧。”

终于顾恺之一狠心,点头答应,韩暮当即将香茗奉上;顾恺之轻嘬一口,顿时满口芬芳,闭目沉浸其中,深深品味。

韩暮也呵呵大笑,打了个响指,归位落座,脸上怡然自得。

众女不知所以,但都知道,韩暮的阴谋得逞;深深为顾恺之默哀之余,对韩暮也献上鄙夷的白眼。

次日一早,韩暮早起练功,推窗一看,但见处处银装素裹,一夜的大雪将天地染成洁白一片;

韩暮深吸一口清新之气,来到院中漫步赏雪。

鼻端幽香扑鼻,令人心神俱醉;韩暮寻香而去,只见院角几树白梅悄悄的绽放着小小的花朵,那幽香正是从花瓣上飘来。

韩暮诗兴大发曼声吟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身后传来‘噗嗤’一声娇笑和轻轻的掌声。

韩暮愕然回头,只见张彤云俏生生的站在洁白的雪地里,小脸红扑扑的,正掩口轻笑。

韩暮忙指着梅花对她道:“梅花开了呢,好香啊;彤云可否一展画技,画上几只白梅送我挂在书房里呢?”

张彤云笑道:“你若要画,还需我来画么?王小姐,韫姐那个不是此中高手,彤云怕是无需动手了。”

韩暮心中一动道:“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

张彤云听出他话中歧义,红晕上脸道:“你倒是贪心,哪有鱼与熊掌你兼得的美事。”

韩暮笑道:“鱼上砧板,熊掌入锅,还能飞了不成?”

张彤云轻跺小脚,转身便跑;韩暮伸手一拉,揽住她的娇嫩的腰肢,在她唇上轻轻一吻道:“彤云已是我砧上之鱼,逃是逃不了了。”

张彤云羞的无地自容,推开他转身便逃,只留下一句话道:“我大兄处,你先说通了再说吧,贪心鬼。”

韩暮品咂着唇上的清香,暗道:“你那傻乎乎的哥哥我都搞不定,我也不用在这大晋朝混了。”

待众人起身,韩暮着人去内卫府中告假,请副统领代为处理公务,一行数人踏着积雪出门直奔北城而去。

北城大夏门外寺宇众多,稍走几街便可见数座庙宇,前有北市归善寺,后有大通门前同泰寺;均是名刹古寺,香火鼎盛,气宇不凡。

过了同泰寺往前数里在转而向左,一座小小的庙宇出现在眼前;寺倒是新寺,但明显寒酸的有些过分。

除了庙门上一块瓦棺寺的黑底鎏金招牌外,其它各处朴素的像个农家小院;寥寥几人在寺内烧香拜佛,和前面的几座寺庙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便像是同样一个爹生的儿子,大儿乃正室所出,小儿乃妾室所出;大儿锦衣玉食的伺候着,小儿则只能残羹冷炙苦苦度日,这便是命运。

寺中的几位僧人倒是丝毫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他们满脸和善之气,在院内扫着积雪。

知客僧迎上前来,看韩暮、顾恺之、谢道韫等人的打扮,便知不是寻常之人,忙招呼进寺,叫小沙弥入内请主持出来见客。

不一刻,雪无方丈匆匆走进大殿,双掌合十见礼道:“众位施主光临敝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韩暮等还礼道:“叨扰大师了。”

知客僧拿来功德薄请来客签名,那方丈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被签在簿子上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看到谢道韫、顾恺之这两个名字时,雪无大师终于支持不住,一屁股坐到蒲团上念佛不迭,今日不是别人来拜自家的佛,而是自己见到了真佛了——

PS:跪求收藏,红票。轻点‘收藏本书’按钮即可,仅耽误两秒时间,消耗能量0。0001大卡。

第一二六章提笔百万谁与争锋(上)

韩暮等人在雪无大师的引领下在瓦棺寺转了一圈,这里实在是乏善可陈,没有丝毫宝刹古寺的意思,于是几人很快便转了个遍。

几人回到禅房内,落座上茶。

韩暮开门见山道:“贵寺清贫若此,在下实在是诧异,今日我与顾先生和谢道韫小姐、张彤云小姐来此,便是想助大师一臂之力,令贵寺无柴米之虞,更好的弘扬佛法救济万民。”

雪无大师双掌合十道:“韩施主宅心仁厚,敝寺上下必当做更多的善业,不负施主所托。”老和尚见韩暮来头甚大,居然能将顾恺之和谢、张两位才女请来,知道此事必有眉目。

韩暮伸手叫随行的小厮从来时的马车上搬下两只木箱,放在禅房内,亲自打开箱盖。

但见一吊吊钱币在箱内码的整整齐齐,雪无大师连连合十念佛,感激不尽。

韩暮道:“这里是十万钱,先布施给贵寺应急。”

雪无大师称谢不迭,道:“这十万钱太多了吧,我只需一万钱便可渡过难关,韩施主可将剩下的拿回,老衲已经感激不尽了。”

韩暮笑道:“哪有礼佛的钱再要回之理,如此一来,佛祖岂不怪罪我用心不诚么?”

雪无连连称是,感谢不已,显得手足无措。

韩暮有笑道:“大师莫急着感谢,今日贵寺中还有两件大喜事呢,我这十万钱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雪无方丈大惊问道:“还有大喜事?施主这是要让老衲今日就极乐西去么?”

韩暮听他说得有趣,大笑道:“岂敢,我给你引见一下,这位便是我大晋第一才女谢小姐,今日的第二件大事便着落在她身上了。”

谢道韫含笑上前盈盈行了个佛礼道:“道蕴拜见大师。”

雪无忙还礼,叹道:“今日敝寺佛祖显灵,来了这么多贵客,老衲真是……”心情激动,说不出话来。

谢道韫轻笑道:“大师莫要过谦,人到寺中来无非是礼佛求愿,我佛慈悲,自会成全世人得偿所愿。大师行的是功德之事,我等尽绵薄之力是理所应该的。”

雪无高宣佛号道:“女施主此语,深得我心,佛门有女施主这样的信徒,真乃佛门之大幸。”

谢道韫淡然一笑道:“所以,今日我便是来行一份功德,尽一份力,我有《浮屠经》一部,打算花上几日时间手抄一卷赠送贵寺,不知大师可否让道蕴达成此愿?”

“《浮屠经》?”雪无方丈的眼睛睁得老大,自从这几位进的寺来他已数次失态,完全背离了佛家四大皆空的训诫,雪无自知失态,但他无法不失态;这《浮屠经》可是早就佚失多年了,现在大晋所有寺庙中,哪怕是归善寺,同泰寺,岭南的光孝寺,扬州大明寺,苏州文殊寺这等高规格的名刹古寺中也未曾藏有此经。

若女施主可以赠送一部《浮屠经》给瓦棺寺,那可就大大扬名了,从此足可跻身名刹之列;更何况此经经大晋第一才女手抄,亲赠,意义更近一层,瓦棺寺的名气足可压倒大多数寺院;

雪无老和尚不敢想下去了,暗自自责自己六根未净,又违了佛戒,连连念佛,压抑住心中的激动。

谢道韫见他连声念佛,察言观色之际知道他心中激动,微笑道:“那么就这么定了,三日后我当亲自将《浮屠经》抄本奉上。”

雪无双眉连连抖动,一个劲的念佛,早已失去了语言能力。

韩暮看的好笑,看着老和尚对佛事倒是一往情深,一本破经书就激动的快要脑溢血了。于是上前道:“方丈大师,这位是顾恺之顾先生,今日的第三件大事便是由他来为贵寺完成。”

雪无收拾心情连忙行礼,顾恺之还礼道:“我欲帮贵寺画一幅壁画。”说着手朝大殿外的照壁一指道:“就画在那块照壁上,你需叫人将照壁粉刷一新,周围搭上厚厚的帷幕,我在内画像之后才可放人进来,不知大师可愿意否?”

“阿弥陀佛,老衲怎会不愿意,今日敝寺佛祖显灵,喜事三桩,一件比一件震撼老纳,出家人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