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闪耀红星-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新生继续问道:“为什么?”
主席认真的说道:“这是明摆着的,要人都不是了,其他的就不用谈了。之所以GCZX能够进入中国,也是我们以救中国为目的寻找的,如果不能救中国,那么什么都没有意义。我这样回答你可满意?”
夏新生点了点头说:“外蒙的独立,还有XJ的事情都是由他们的太上皇挑起来的我相信您应该比我们清楚。可以武断的说,如果被那些人掌握了党的控制权,咱们离卖国也就不远了。例子我也举不出来,毕竟还没有显露出来。我记得的事情本来就少,再加上有好多事情未必发生了。所以,除非把手机开机。”
主席一摆手说道:“不可以,绝对不可以,至少现在不行。我敢肯定只要我们拿出这东西,那些人一定迫不及待的送到北边去讨好太上皇哦!再等等吧,我相信你说的话。情况虽然不好,但绝对不会一直这样的。党内还是有头脑清醒的同志的。而且还不少,像陈倡号同志都清醒的认识到他们的那一套是不行的,表示过坚决的反对。博古同志,凯丰同志经历这个事情之后,思想转变都非常快,中央也有不少同志都对这次西征保持怀疑态度,我们再等等!”
夏新生点了点头说:“我看还是可以跟北边争取一些工业设备的,我们总要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的,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想要独立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我们中国的条件决定了我们必然是一个大国,而且必须是一个强国,才能够得以安宁。人民才有机会真正的安心创造辛福生活的。”
第十一章,蓝图一
主席点了点头问道:“你对于咱们的军事工业,有什么具体想法没有?”
夏新生想了想说道:“其实军事工业就目前来看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现在一人一杆枪都没有办法保证的前提下,说太远大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分几步走。”
主席站起来说:“你等一下,我去叫一些人过来也一起听听。”
很快大家一起聚到一起,主席综合夏新生说的情况谈了自己的分析。然后让夏新生来说关于如何发展的计划,来的人都是知道夏新生的情况的,也没有保密的顾虑。
夏新生站起来说:“各位首长,我就如何发展我们的军事工业谈谈我的想法,请大家指正。我认为想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民族国防工业,必须分为几步走。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炼钢和化工工业。鉴于我们目前一穷二白,子弹发射药都没有理想的,炸药也不过关,自己造的手榴弹丢出去炸不开花,所以我认为重中之重是要优先建立化工厂,主要进行盐、硫、硝酸的生产,有了这三种酸,炸药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而生产这三种酸就免不了要应用到很多化工设备。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如果开一些化肥厂的话,我们要建设炸药厂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而且还能够让我们根据地的粮食产量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政治上也能够让很多民主党派人士看到我们在建设和发展国家经济上面是有优势的,能够让我们争取更多人的拥护。我想有了合适的******和炸药,我们的装备水平必然会迈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副主席问道:“可是我们要建设化工厂有很多没有办法迈过去的坎,比如说如何取得北面的援助,人才方面。我想也许我们就连合适的工人都未必能够找到吧?”
夏新生点了点头说:“确实是很困难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的。第一,如果北面的援助可以尽量争取,我们也有不少的黄金储备吧,我看可以分成几步走,优先弄一些关键设备回来。我们具备生产能力的尽量自己生产。
第二,人才方面,这就要靠广大的地下党的同志了,我们也有不少的优秀化学家,比如侯德榜先生就是一个专业水平非常高的专家,还有那么多的院校里面肯定也有不少各方面的人才,咱们尽可能动员过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将他们接到根据地来。
第三,工人方面,我看可以将岗位分得尽量详细一些,让每一个工人负责很少的一部分,先将厂给开起来然后逐步培训,反正我们有那么多土地需要肥料,以后也会扩大生产规模的,多培养一些也不亏。”
夏新生停了停说道:“而我们的化工厂必然需要大量的蒸汽,而蒸汽方面我们的钢铁厂又能够提供,恰好形成互补。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主席抬了抬手问道:“可是我们光有这个可不行哦,这子弹炮弹的问题可不是光有发*射*药和炸药就能解决的。”
夏新生回答道:“其实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咱们没有多少铜,用不起。第二是没有合适的设备来生产的问题。子弹的问题主要就弹壳和弹头两方面。弹头方面刘鼎部长已经组织人员开始着手解决钢制弹头的问题了,进度非常快,除了钢制弹头硬度更大,对枪膛的磨损更加严重以外,都还非常适合我们目前使用。弹壳的解决我们就免不了要引进冲压机了。
还算好的方面是,咱们只需要小型冲压机就能够基本够用了,当然最为合适的还是中型冲压机。咱们可以一边生产一边研究仿制的问题。如果没有,咱们也可以购进其他类型的冲压机咱们自己改嘛。只要自己能够生产冲压机了,子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
而炮弹个头要大不少,解决起来反而容易一些。短时间内咱们也不可能做得起那么多。”
副主席问道:“那你觉得厂建在什么地方合适?”
夏新生说道:“这个,自然是越往西越好,要是能够建设到GSNX甚至是XJQH是最好的。毕竟国战不可避免了。鬼子要打到咱们这来不容易,可是他们有飞机,太往东了容易被炸毁。在西部地区咱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副主席再次问道:“你和主席刚才可是分析这次西征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你这又寄希望于在西部建厂,是不是有些矛盾。”
夏新生说道:“这不矛盾,第一咱们可以先在延安建设一些小厂,以来培养熟练工人,这二来嘛,也可以建立一些子弹加工厂为以后前方补给提供一些便利条件。关于西面的问题,我们现在解决不了不代表将来解决不了。时机合适咱们还是要拿下西边作为大后方的。
我在这里还要为中央推荐一个人才,是上次侦擦大队在执行任务途中发现,他的名字叫做许超峰,留洋美国十四年,学的是建筑和材料专业的。我还没有来得及跟他见面,不过我希望中央考察一下,合适的话尽快让他参加工作发挥作用。”
主席问道:“只有这么一点么?”
夏新生说道:“磺胺生产也可以一起提上日程,磺胺的生产并不困难,主要有了化工基础生产出来是很容易的。有了磺胺首先我们就有了自己的药品。还可以通过黑市换来我们急需的资金。甚至可以弄到我们继续的设备、仪器、量具等。”
主席问道:“你这一切想法都建立在北面给我们援助的前提下的,如果我们没有援助怎么办?”
夏新生说:“那就只有想办法打开手机,手机里面有青霉素的生产资料,我们想办法生产出来。然后拿着青霉素跟他们换。只不过……”
副主席问道:“你可是有什么顾虑?”
第十二章,蓝图二
夏新生反问道:“如果北边要求我们把生产技术给他们,各位觉得是应该给还是不应该给?”
问题很尖锐,作为一个传统英特纳雄奈尔人,最为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了吧。不过有一句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毕竟,能让主席愿意如此亲密的邀请过来的,都是志同道合之人。居然没有一个觉得有应该将好东西送给别人的道理。
夏新生想了想说道:“可是,北边的人一定会急着跟我们要这些东西的,或许有人已经泄露了秘密吧?”
周副主席坚定的说道:“关于你的事情还只控制在当初政治局的范围之内,同时中央保卫处也为每一个人安排了监视人员,所以你大可以放心。”
夏新生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我就说说后续的想法,我们在建立工业基地之后,优先将青霉素弄出来。一来我们就有了消炎的特效药。其二,我们也可以以青霉素为筹码和各个势力交换我们需要的资源。当然这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内部环境,像现在一样动不动出现问题,那我们还不如没有那些东西呢。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们要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超越时代的东西有的越多,我们就会过得越艰难。”
主席站起来说:“很有道理,我们党到了必须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究竟是像现在一样做一群提线木偶呢,还是独立自主的完成我们党自己的历史使命呢?我认为必须是后者,首先,我多次强调过的中国革命与北边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有我们的现实困难。其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工产主义有没有国界我说不好,但是我始终坚信工产主义国家是一定有国界地。
如果这个党都到了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换取太上皇欢心的地步,我认为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或者说必然会被人民被历史所唾弃!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跟我们的指挥员,和我们的干部多交流交流思想,要让我们党员和战士们认识到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为谁而起来革命地?”
博古问道:“那这次西征是不是应该再努力一下,尽量阻止这样没有任何意义的消耗?”
副主席说道:“我们也想啊,可惜,无论我们跟大家做了多少工作,始终没有办法让他们改变想法。如果我们继续去找人谈,我怕会起反作用啊!反倒让人以为是我们心胸狭隘,为了手中的权力而置红军利益不顾。”
主席一摆手说道:“我看就算了,该说的都说了。咱们说得再多也要他们听得进去啊。如果他们能够成功,我们乐见其成,如果失败了,我们随时做好支援准备就好了。至于手机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要绝对保密。
同时我建议在支持我们的部队中开展一次思想运动,让我们的党员和战士们深刻认识到革命的意义和目的。知道是在为谁而革命,不要说得那么假大空,我们自己的事情都还没有做好,就不要提什么世界革命了。那是太上皇们的工作嘛!”
周副主席问道:“那关于向北边要支援的事情究竟什么时候展开合适呢?”
夏新生说道:“我建议只要能够联系到,什么时候都应该去跟他们要,越早越好。不管他们能够给什么都可以嘛,只要能够要来点东西总还是好的。要不来也不必要失望,毕竟革命和抵抗侵略都是我们种花家自己的事情,别人凭什么帮助我们呢?”
主席点头赞同道:“是这样一个道理,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我们自己艰苦奋斗,什么都会有的。”
夏新生说:“说起艰苦奋斗,我建议我们应该组建农垦兵团。在我们周围广大的土地上有很多的荒地,如果开垦出来将会让我们的补给困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什么都靠敌人给我们造代价太大了。特别是粮食问题,我们几十万人不能完全靠着老百姓养活。
我们应该自力更生,发展生产。而且我们队伍中也有好多受过伤的老同志,文化程度比较低,除了打仗也干不了什么别的。我们可以以这样的老同志为基础建立农垦部队,以来可以发展生产缓解后勤压力。二来,也可以让新吸收的战士有一个接受训练的余地,多学一些基础军事技能之后再上战场。同时我们的后备兵员数量也将更多。相当于我们又有了一支找只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力量。”
主席点头道:“很有道理,现在还在秋季,只要赶紧开荒正好能够在冬季开始种植一些冬小麦等作物,到明年很早就能有收获。这个提法很好,不知道还有没有哦?”
夏新生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很多文职部门有些太臃肿了,原本一个人完全能够胜任的工作,往往安排了好几个人,造成了极大人才浪费,即使没有其他的岗位,至少我们可以开班一些培训班,学校什么的为周围的孩子,为战士们教授文化课吧!
最后,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开展义务教育作一些准备了。国家的独立,发展以及强大都是需要层出不穷的人才的。我记得有句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可是百年大计啊。”
主席笑着说:“两个提法都很好,第一个我看可以立即着手,只是这第二个建议,我们资金有限,师资力量也有限呢!义务教育是不是太早了点?”
夏新生说:“有限我们就可以少开几年嘛,搞个两到三年,课程也不要开多了,主要就是识字写字的国文课,加减乘除方面的数学,开拓眼界的科学课程,中国历史,还有爱国主义教育课以及一些必要的品德教育。
总之不要太过于深奥,要通俗易懂就好了。
当然也要注意延续性,再往上的教育我们也要开展嘛,要能够跟下一步的教育衔接起来。要让读书好的人也有受到更高教育的机会。”
第十三章,蓝图三
主席想了想说:“这提议确实很好,只是有么有这么多老师呢?”
夏新生说:“这个其实容易解决,毕竟要教出状元学生不一定要当过状元的老师嘛。我们可以召集一部分有基础的人才,加以培养。现在的教书先生可是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呢!我相信大多数人只要有机会,还是愿意努力提高自己保住这个工作的。
然后我们再针对老师办一些夜宵,节假日培训班什么的,让他们有机会提升能力。这样一来一切都能够变好的嘛。当然,其中必然会有一些不思进取的人,我们可以用定期考核的办法来淘汰掉这样的人嘛。”
副主席开心的说道:“这样一来,确实可行了,我看可以开始着手去做。为了避免出现大的问题,我建议先小范围的搞一些,作为试点先试验一下,如果效果不错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这样一来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作为缓冲,让我们各方面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博古说道:“现在我们控制的地方并不大,反正是好事,是不是可以不用试点,直接全面铺开呢?”
副主席说道:“师资力量不够啊。”
程云说道:“倒是有不少老教书先生什么的,功底倒是不错,就是这出身……”
夏新生对这个事情最为反感,情绪激动的站起来说道:“您几位可是咱们党的领导,不能总把这挂在嘴上。要是老子是地主,儿子种出来的粮食就有毒是怎么地?大时代就是这样,能怪罪他们什么?只要他们能够改变思想,将自身改造为劳动者,哪还有什么出身问题呢?就是打三皇五帝起祖祖辈辈没有一个剥削阶级,自己剥削了那还能说出身好?
我们不应该把打倒放在首位,应该积极的去改变他们。我看只要是出身剥削阶级的人积极改造了,我们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更加公正的称呼,不应该在叫什么地主出身,什么资本家出身。我觉得只要是愿意将自己改造为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都应该叫作新无产阶级或者是新农民阶级。
叫作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明确的告诉他们是自己人,冠以新字是为了鞭策他们改造自身思想,积极进步。也是为了方便在特殊任务和岗位进行政治甄别,最大的作用在于更利于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和我们一道争取民族独立以及建设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
同时,我建议不要再出现什么知识分子这一个刺耳而又含混不清的词语,我看要不就是剥削者,要么就是脑力劳动者。要么就是分工不同,要么就是阶级不同。而且我们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大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