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金鳞开 >

第38章

金鳞开-第38章

小说: 金鳞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枪头的长枪点在藤牌上,毫无滞碍地从牌面滑过,却飞快地从侧下方打了回来,重重击在他的下肋。幸好藤牌手无论是操练还是对练,都必须穿着铁甲,并没受伤。但若是在战阵之上,对方用的是铁制枪头,这么一击也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左翼攻势凌厉,瞬息之间已经切入了单宁侧的鸳鸯阵。

闵侧的旗队长再次吹响竹哨,乃是一声长音,身侧的牌盾手抽出四尺长的腰刀冲了上去,对面的鸳鸯阵登时崩溃,再无一战之力。

“这几个兵士,是我们招来的人么?”朱慈烺指着闵展炼一侧的队形问道。

闵展炼略有羞涩道:“不敢欺瞒殿下,卑职的义子也在其中,平日里也堪奔走。”

朱慈烺点了点头,问道:“是哪个?”

“是那个绞落镗钯的枪手。”闵展炼道:“镗钯被军中奉为神器,历来都是力大精锐之人才能充任。只靠新练发劲的兵士,尚不足以与之抗衡,故而我让义子闵子若与之对抗。”

“所以右翼只是佯攻?”朱慈烺问道。

“正是,”闵展炼道:“枪有阴阳,手有虚实,我太极一道便是虚实互变的道理。”

“你那义子练了多久?”朱慈烺又问道。

“他只是多听了一些道理,真正的打法也是到了此间才与兵士们一起学的。”闵展炼道。

朱慈烺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他若是愿意从军,是战兵把总,或是进作训部当训练参谋,都由他选。”

“多谢殿下提拔!”闵展炼拜谢道。

“闵先生有千军之才,泥于市井是国家失人。”朱慈烺又道:“你若是愿意,这教头便改作副总作训官吧,单宁恐怕更想去司局带兵。”

闵展炼尚未拜谢,单宁已经忙不及地拜道:“殿下知人善任!卑职多谢殿下!”

“卑职谢殿下恩典!”闵展炼跟着道。

“说起来是恩典,其实也是国家借重诸位才力。”朱慈烺摆了摆手:“闵先生,依你之见,这鸳鸯阵可还需要修正?”

“殿下,”闵展炼道,“拳家常说四两拨千斤。其中有两点,首先得有四两之力,其次是只能拨动千斤之重。若是敌手有强力者,咱们新练出来的兵士也难对抗,故而戚少保的鸳鸯阵仍旧不可轻忽。”

朱慈烺见他言辞有度,见识广泛,非但手底下有真章,就连胸中也有丘壑,心中更喜,道:“如此操典修正之事,就交给闵先生了。两个月后,恐怕就是生死淘汰之局,到时候有多少弟兄能再见再会,就落在先生肩上了。”

“卑职定不辱命!”闵展炼应道。

朱慈烺微微点头,心已经飘到了陕西。他手中有一份塘报抄录,那位心中焦躁的父皇,再次派出使者前往西安,督促孙传庭的秦兵去河南剿灭李自成。若是孙传庭胜了,大明自然安泰;若是败了,天下就再没有一支能与李自成抗衡的精兵了。

除非放弃山海关外的所有土地,将关宁铁骑调入关中。

根据朱慈烺那点浅薄的历史知识,也知道未来的走向绝不是秦督孙传庭再立不世之功。

而是一个悲剧。

(本卷终)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八五章欲破巨浪乘长风(一)

1

崇祯十六年的八月初八。

朱慈烺在东宫外邸收到皇帝召见的口谕,收拾好了东西,让姚桃带上可能需要进呈御览的各种报表,打起仪仗往紫禁城中去了。

崇祯喜欢在平台召见文武大臣商讨国事。

这本不算是什么制度,只是万历皇帝不喜欢上朝,于是在建极殿后面的云台门召见大臣。崇祯继位之后,继承了这一传统,云台却不知如何演变成了平台,录于正书。

实际上朱慈烺倒是挺喜欢御门听政这种形式,虽然冬天有点冷,但不用一群人憋屈在建筑物里,空气流通舒畅,让人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在前往平台的路上,朱慈烺遇到了另一位与会文官,兵部侍郎张凤翔。他对外臣并不了解,尤其像兵部的尚书、侍郎,往往因为一场败仗就得罢官入狱,运气好点的能留一条命,运气不好的直接斩首,承担战败责任。

从崇祯元年至今,不到十七年的时间里,兵部尚书就已经换了十三人【注1】。其中做得最长久的是崇祯五年到九年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做了长达五年的本兵。

这种高消耗高流动的岗位,朱慈烺也实在没兴趣去跟他们交往。

张凤翔原本是想回避太子仪仗,但想到京中盛传这位太子年少而有贤明之姿,老成持重,能堪大事,不由心生一份侥幸,上前自报名号职官,行礼如仪,拜见东宫。

这种超越礼法的行为自然让朱慈烺有些疑惑,总不能当做毫不知情就一走了之,当下问道:“中枢可有什么事么?”明承宋制。虽然没有枢密院统辖军事,但仍将兵部代称为中枢。朱慈烺不称呼姓字名号和官职,只是笼统地问“中枢”,意思便是非部事就别耽误时间了。

所以说礼法就如同一部江湖黑话词典,换个平头老百姓谁能知道本兵、中枢、枢臣、尚书……各种称呼之中暗含的雅意?

张凤翔却是一听就懂,此时却是退不得了。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道:“殿下,今日想必是要议论秦督出关之事。”

朱慈烺没想到这位侍郎倒不是上来拍马屁的,颇有些意外,脸色却好了许多:“张侍郎可有高见?”

“岂敢!”张凤翔微微一缩,又道:“殿下恐怕还不知道,朝廷派了四五位天使,前往陕西督促秦督出关。”

朱慈烺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是知道的。这事就算不上邸报,也会在塘报上出现。如今他手下养了那么多人帮他收集消息。还有个自命不凡的狂生徐惇帮他整合这些零散情报,怎么可能不知道朝廷这么大的动作。

“殿下,秦督不可出关啊!”张凤翔压抑着声带,微微发颤。他不知道自己的解释能否让这位太子理解,搜肠刮肚地举措用词,诚恳道:“殿下,秦兵乃是仅存的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焉能轻动?”

朱慈烺点了点头:“秦督坐镇西安,治辖陕西。只要练兵务屯,假以时日必能与闯贼一战。即便只是固守,闯贼一旦东向,则后路不稳,犹然可以牵制闯贼大军,不让南北两京受兵。”

当时李自成在湖南。一心想占据湖广粮仓之地。张献忠跑得快一步,抢先占据了武昌,将湖广纳入了自己囊中。由此上,李自成看似得了河南,占据了中原大地。但也将自己放在了四战之地。

左良玉屯兵汉上,孙传庭坐镇西安,山东等地的勤王兵也将向河南汇聚。看似李自成南下可以打南京,北上可以打北京,实际上却是哪里都去不得。一旦大军行动,就有老营被端,粮路被断的危险。

而这局棋中,最重要的就是陕西!

陕西民风彪悍,历来是大明抵御蒙古鞑靼人的前沿阵地,堡垒关卡密集,易守难攻。只要孙传庭在陕西站住了脚,东出潼关则可攻河南,西退汉中则可入巴蜀。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善地。

如此重要的棋子,目今却面临着朝廷的重压,被迫在兵粮不固的情况下出关作战。若是胜了,固然可以剿灭闯贼李自成。若是败了,大明则连最后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事……”朱慈烺摇头道:“恐怕已经迟了。”

“迟了?”张凤翔疑惑道:“朝廷若是肯缓命,追回天使,不过是快马两日……”

“八月初一,秦督已经誓师出关了。”朱慈烺反问道:“侍郎在中枢,竟不知道么?”

张凤翔脸上顿时胀红,懦懦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朱慈烺勉强笑了笑:“可以让他们顿兵洛阳,不要激进,等朝廷派出援兵,毕大功于一役。”

“朝廷哪里还有兵可派?”张凤翔满脸苦恼,突然绽放开来,望着太子道:“殿下的意思是……只是说有援兵?”

“不,是真的有援兵。”朱慈烺被他逗乐了,笑道:“我的意思是,可以御驾亲征。”

张凤翔默然。

大明的御驾亲征自从成、宣之后就成了笑话。

英宗皇帝御驾亲征,而有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围住了北京城,要求签订城下之盟。亏得是明朝的大臣,宁可另立一个新皇帝,也不肯签订丧权辱国的盟约,这才让瓦剌人无功而返。

再后来武宗皇帝亲征宁王叛乱,结果连叛军都没见到,赣南巡抚王守仁已经绑缚着宁王朱宸濠来献俘了。

从武宗之后,大明的皇帝已经六世不曾见识战阵了。

而且当时的京营,好歹还是天下精兵所聚集,保护皇帝的安危是没有问题的。如今的京营,要想凑几千青壮出来都成问题。谁还敢让皇帝亲征?就算皇帝自己提出来要亲征,大臣们也得立刻表明忠心,恳请天子以国家为重,由臣子代行。

朱慈烺此刻点出破局之法,显然是在暗示张凤翔。东宫有心出征。

刘若愚跟在朱慈烺身边,闻言面无余色。他早就知道太子之心不在一城一宫,而是整个天下。若是真的放出了太子,以东宫侍卫营的根底,用不了一年半载,太子手下就能有一支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的强兵。

张凤翔终究没有敢接话,默默行礼退到一边。以他的身份,在亲征问题上发言实在是太孟浪了。虽然六部台垣之中也建议天子亲征的议论,但并非主流,都是一些年轻激进的新官人,掀不起什么大浪,自己站过去也不能影响局势,徒然辛苦一场。

若是太子殿下提出来,这个问题恐怕就不一样了。

朱慈烺见张凤翔不说话。只是嘿然一笑,并不介意,犹自打起仪仗往平台去了。

……

襄阳大元帅府。

李自成留着粗黑硬直的长须,身穿一袭蓝色土布衣服。若不是坐在高位,就与寻常士卒并无二致。世人传说他自称新顺王,实际上只是讹传,乃至连朱慈烺那般后世来的人都骗过了。其实他如今并未称王,只是自封了“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在李自成面前围坐着三个中年文士。乃是李自成麾下的三大谋主。坐在左手边的是跟随李自成三年之久的牛金星。

牛金星这个名字看似粗鲁不文,却是闯营中少有的读书人。他是天启七年中举。崇祯十三年投入李自成帐下,劝李自成“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颇有当年朱升见太祖朱元璋的风范,很是得李自成信任。

坐在李自成右手边的中年谋士名叫宋献策。原本是个江湖卜士,因为算卦算得准,深得李自成信任,每次大战之前都要找他卜筮。此人也是颇有才智之士,常借天意说服李自成采纳自己的进言。

相比之下。坐在李自成对面的那位谋士却是新嫩面孔。此人留得三络长须,面如冠玉,身上儒衫干净整洁,浆洗得恰到好处。他是荆襄本地士人,姓顾名君恩。虽然跟随李自成时日尚短,却是被李自成视作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

今日李自成召集三大谋主共商要是,自然是得到了一个确凿的消息:秦督孙传庭誓师东向了!

“得亏额听了顾先生的话,已经陆续将大军调往河南,抵御秦兵,否则这回还真是要被孙传庭那老贼打个措手不及。”李自成望向顾君恩,感叹道。

顾君恩谦逊道:“是元帅得天庇佑。学生也不曾料到孙传庭竟然按捺不住,匆匆出兵。”

李自成自占领襄阳之后,本来志心湖广,却被张献忠抢先占领了武昌。他只得先剪除了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统合了自身政令军令,这才考虑该如何发展。

当时牛金星建言直上北京,夺取大统,登极称帝。宋献策却认为先打南京,取江南税田,修养壮大之后再行北上。顾君恩认为北上过于激进,南下过于保守,为今根本在于陕西。只有先取关中三秦之地,才能消除北上南下的后顾之忧。

“当日顾先生说朝廷肯定要催孙老贼出潼关,额还有些不信,如今算是服咧!”李自成抚须大笑道:“既然他出来了,咱们就狠狠打他一顿,把他彻底打服咧,以后见了额就绕道走!”

牛金星和宋献策成了配角,不愿意开口说话。

顾君恩微微笑道:“元帅容秉,学生有一策,可以断了孙传庭那老贼的活路。”

“噢!先生快说!”李自成一脸期盼。

顾君恩轻轻抖了抖袖子,目光在牛金星和宋献策二人脸上扫过,却仍旧是抿口不语。

ps:注1:《明史》中说十四人,但是小汤拿着七卿年表数了三四遍,只数出十三人。其中有些还是只加了尚书衔,并非真本兵。也不知道是张廷玉还是小汤的数学老师死得早……另外,求个票~

八六章欲破巨浪乘长风(二)

李自成在得到牛金星之前,可以说是真正的流寇。他带着大股流民四处扫掠,杀富济贫,开仓放粮。只是那时候他抢了地盘也不会用,留守各地的将军也的确不向百姓征粮,全是从权贵豪门之家夺取追比。

这种态势之下,谁都不认为闯贼能够成什么气候,迟早是要被朝廷剿灭的。然而举人牛金星到了闯营之后,为李自成推开了一扇窗,让李自成知道了整个大明社会到底是一种何等的生态圈,自己所属的位置,以及将要团结的盟友和打击的敌人。

眼界这东西有时候毫无用处,有时候却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李自成采纳了牛金星的建议,少刑杀,收人心,选派官员治理地方。由不纳粮的口号变成了三年免征,恢复生产,一切都变得仅仅有条,再也不是一窝蜂似的乱撞,这无疑让他有了夺取天下的底气。

李自成清楚知道自己的这种变化,故而对于读书人,尤其是大读书人,极其礼遇,甚至胸怀敬畏。其后他又招揽到了宋献策、杨永裕等人,更加发觉读书人果然是有用,从而由衷不愿滥杀。

眼下这位顾君恩就是例子。顾先生的计策从来都是简单明了,切中要害,言必有中。既然他说有办法断了孙传庭的活路,绝然不会是孟浪之说。

顾君恩也知道文臣之间不同武将。武将只要攻城略地就是功勋,而文臣的功劳却是“简在帝心”。牛金星入营最早,地位巩固。宋献策奇计诡谋,托言鬼神,最合农民出身的李自成心意。两相夹击之下,顾君恩知道自己要想出头。只有在每个计策上都做足气势,给李自成留下“非我不可”的印象。

孙传庭此人从崇祯九年受命围剿义军,杀义军首领整齐王等人,战功卓著。初时在杨嗣昌手下。因为与杨嗣昌不睦,被嗣昌诬陷,下狱待堪。后来嗣昌死。天下实在没人能够督师山陕,崇祯因为孙传庭曾俘虏了闯王高迎祥,也曾将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逃入深山,这才重新起复,命为三边总督。

若是能够一举除掉这个钉子,顾君恩深信自己在李氏一朝的地位也就无忧了。

“孙传庭那匹夫,势必不肯再回去吃牢饭。”顾君恩努力用李自成熟悉的口吻说道:“如今他要出潼关,第一个就是要打下洛阳。”

李自成粗壮的眉毛微微跳动,没有说话。

“咱们就让他打。”顾君恩简单道:“只要有了收复洛阳之功。就足以证明秦兵仍是天下强兵,可以一战。到时候孙贼就算是想停也停不下来了。”

“对,皇帝老儿肯定要他出兵!”李自成一点就透:“他要不肯就是抗旨。”

顾君恩点了点头:“我们可以扔些府县给他,让他一步步打过来。这其中有好几层意思。一来他占据的地方越多,就得分兵守卫。既然报了收复之功,等将来咱们再打回来,便是他的罪过。二来,咱们不纳粮不惊扰百姓。只抢大户的钱粮。孙传庭却不行。他要收纳粮草,就得盘剥小民。把地还给那些大户,否则他在北京的皇帝就不肯答应。”

这种朴素的阶级论让李自成十分清楚自己的根据就是草民,敌人就是大户。他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