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念头,就是做梦也不敢想了。
所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大明承平百十年,再次打开武库的时候,却发现火器已经落后许多小邦了。
先是在正德十六年,时任广东海道副使的汪鋐领兵收复被葡萄牙人占据的东莞县屯门岛(注1),击败葡萄牙舰队,史称“屯门海战”。在这场中西方第一次交战的战争中,大明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在战斗力上已经弱于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
尤其体现在武器上。
汪鋐明显感觉到弗朗机炮的发炮速度极快,远甚于明军使用的前装跑,故而将缴获的舰炮送到北京,请求朝廷仿制。
客观来说,衡量一个国家先进程度绝不应该以“有什么”为标准。明朝虽然没有发明出后装填火炮,但是生产力仍旧是整个世界中最强的。只要得到了启发,有了动力。大明制造的火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弗朗机炮。并且在万历平倭之战中,辽镇李如松大量使用火炮和三眼铳,在朝鲜将一个个吹得神乎其神的日本战国名将轰趴。
李如松虽然发现日本铁炮已经胜过了明国的火绳枪,但在巨大的胜利面前。并没有引起特别重视。而且当时明国自己创制了取材于弗朗机的鸟铳,以及后来又引进了鲁密国(今土耳其)的鲁密铳,列装神机营。故而在燧发枪项目上,并没有太大的投入。
更有一点,当毕懋康以南京兵部尚书的职衔提出配装燧发枪时,已经是崇祯八年之后了。那时候大明的家底差不多挥霍一空,“加派”才是朝堂上的主旋律,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去给京营换装?何况京营腐朽到了那般地步,就算是要换装。起码还有六成的投资要落入私人口袋。
朱慈烺即便再不懂军事,也知道打火机比火绳要高级,未来的枪械也没见拖着跟绳子的。有这样的大趋势判断,上马燧发枪可谓是铁板钉钉的事。
做事必须有先后,虽然燧发枪的制造是打造新军重中之重的事,但如果上来就要搞遂发枪,自己出宫防疫的目的也就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早前让沈廷扬去南方拉赞助问题不大,但是枪炮设厂开工。必须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着手。
如今名正言顺领了京营,又有可能去洛阳抚军督战。时机可以算是成熟了一部分。真正要说彻底成熟,那只有等他找到一块最合适发展的根据地之后了。不管怎么说,现在可以先将兵工厂的班子搭起来了。
田存善才跑到门口,太子殿下的第二句话已经追了过来:“准备一下,明天我要去安民厂。”
安民厂是崇祯皇帝关照太子“万万不可去”的地方,好像随时都会爆炸一般。
事实上皇明从成祖年间就设立了火药局。从来没有像万历后期乃至今日这般频发事故。
作为后世的企业管理者,朱慈烺很清楚其中病灶所在。
责任心缺失。
明人对火药绝不陌生。自从宋元以来,火药就从丹客的密室中走向了战场。到了太祖打天下的时候,沐英已经成熟地制定出轮排放枪的火器战术。到了戚继光时代,火药已经做到了颗粒化。配方也极其接近最优配比。戚家军的火器配装率几近五成,也没闹出火药爆炸的事故。
正是因为万历后期文恬武嬉,各个衙门的长官只会做官不会做事,竟然用铁铲去挖结块的火药,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朱慈烺让刘若愚的侄子掌管安民厂之后,因为时间还短,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不过那个木讷胆小,甚至连字都不识的刘维到底干得如何,朱慈烺还没有顾上问。他这回要去安民厂视察,主要就是看看火药厂的产能到底是多少,各镇动辄就要三五万斤火药,到底能否生产得出。顺便也要去检阅肖土庚的火枪兵训练情况。
作为唯一一支不驻扎在东宫外邸的部队,火枪手的训练是五日一报,因为主要是技术训练,所以考核手段也有些欠缺,让朱慈烺心中没底。
太子巡视安民厂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
倒不是田存善嘴巴大,实在是太子要出门一趟太不容易。尽管朱慈烺已经撤掉了端甜食点心饮用水和马桶宫人,但按照祖制需要打起来的仪仗华盖,斧钺刀叉剑戟……一应都不能少,所以除非微服私访,否则绝对瞒不过人。
更别说这本是刘若愚的差事,太子突然让田存善去做,多少让人觉得这是某种信号。
事实上,朱慈烺只是因为刚好田存善在身边,随口吩咐,并没想那么多。
太子可以不多想,但刘若愚绝不敢不想。他已经知道军法部在某些财务问题上受到太子的包庇,也曾暗暗计算过他们的开支,果然发现一个黑洞。这黑洞之大,绝对不是武长春敢私吞的,太子也绝没有理由包庇这个兵马司白役出身的军法官。
唯一的解释就是太子在暗中蓄养了一批人。
多半就是锦衣卫东厂那样的耳目。
刘若愚心中一紧,面上却没有丝毫异样。他很快处理完手头上的事,回到宿舍中换了便装,悄然无息地混在后院杂役之中出了东宫外邸。
从外邸出来,刘若愚一路冲向了安民厂。
刘维用刘若愚给的一百两银子,在安民厂附近买了一套三进的宅院。因为北京人都知道安民厂是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所以附近的民居十分便宜,总共不过三十两银子就拿了下来。
住在这里每天能省去很多上下班的时间,更多地照顾厂里。有时候刘维还要去查夜岗,但凡抓住有违规赌钱喝酒的,必定严惩。
刘若愚到他家的时候,刘维正准备用晚饭,见叔父便服来访,吓了一跳:“叔,您来了?”他嘴唇翕张,终究没有把下半句说出口:“您这是又丢了差事么?”
刘若愚点了点头:“太子殿下明日要亲自视察安民厂,你知道么?”
原来只是这事!
听说太子殿下要亲自来安民厂,自然维略有些激动,但相比之前叔父丢差事的念头,这也算不得什么。刘维总算定下神来,笑道:“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嘿,殿下要来就来呗。”
刘若愚坐在了主座,飞了一个白眼过去:“殿下怎么会无缘无故要视察安民厂?还让田存善去准备而不找我?多半是有人在背后说了你的坏话,太子是要我避嫌呐!”
人就是因为聪明才会自寻烦恼,如刘维这样的木讷人,压根想不到其中还有这样的曲折。刘维微微一愣,弱弱道:“叔,侄儿之前的确得罪了些人。”
ps:注1:明代的屯门是指北起今深圳南山区,南至香港九龙半岛沿海大部分,包括前海湾、后海湾、伶仃洋等,属广东东莞县管辖。
九三章欲破巨浪乘长风(九)
“是些什么人?有什么后台?”刘若愚最后才问道:“都怎么得罪的?”
刘维道:“都是因为公事。侄儿刚到厂里的时候,下面的工头匠役欺负我啥都不懂,唬弄我。后来我也不管了,拼着丢了差事,只按着殿下给的《准则》去办。有人敢跳出来指手画脚,侄儿就交给肖百总。肖百总下手重,打残了几个之后就没人敢闹了。也是后来才听说,其中有几个在宫里头有人……”
刘若愚眉头渐渐松展开来,道:“只要是肖土庚打的人那就没事了。你有没有眼浅手长……”
“侄儿哪里敢啊!”刘维当即苦着脸道:“按照殿下的财务规则,进出有账目的,侄儿信不过厂里的账房,又花钱请隔壁的余叔帮我审第二道。他是万元昌的账房,跟厂里谁都没关系。”
刘若愚听了一奇,道:“你自己出的这钱?”
刘维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花几钱银子买一个稳妥,侄儿觉得还是值当的。”他这话刚说完,帘子后面就传出了女人的咳嗽声,显然是不满意刘维在叔父面前露怯。
刘维怕老婆的习惯还没有改,连忙住口。
刘若愚心头对那个泼妇侄媳不满,悠悠开口道:“你这事办得好,明日太子若是问起来,也要这么说。”
刘维似懂非懂,怯怯问道:“叔,这事好在哪儿?”
“这叫清廉、谨慎。”刘若愚道:“太子用人不拘一格,但大体上沾上了勤、忠、能、绩四个字,总能得到青睐。这勤嘛,就是不偷懒,将太子的规矩做到实处。忠就不用说了,太子说月亮是方的。你就得给他老人家找出四个角来。‘能’是会做事,绩是能成事,二者不可分。你知道找肖土庚帮你压住刺头,又知道找外面的账房审帐,这就是能。只等以后有了功劳,可就不止如今这一个月五两银子的差事了。”
帘子后面传出一阵更为激烈的咳嗽声。从声音上听来。那女人似乎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刘若愚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听到女人离开的脚步声,方才又道:“明日太子要视察,你可得先找一些心腹,关键处把守好了,不能让人乱说话。”
“叔……”刘维面子一苦:“我在厂里没几个说得上话的。”
“你……”刘维一怔,转而脸色放光:“也好!孤臣也是一条好路子!这,你今晚就带我过去先查看一番。若是有不合的地方,立刻让他们改了。”
“诶,就听叔父的。”刘维并不担心晚上去巡视会出什么问题。他已经很多次都进行过夜间巡视,除了成药库严禁明火,晚上看不见,其他地方没有一处不被突击检查过。
刘若愚听了侄儿的话,并不十分放心。他在侄儿家中草草用了晚饭,又熬了片刻。教授了侄儿一些作为上位者需要掌握的套路,看外面天色浓黑。寒气大涨,该是过了亥时,便催道:“咱们可以去厂子里了。”
刘维连忙取出御寒的大氅给刘若愚披上,自己取了灯笼,说道:“叔父,天黑。小心些走。”刘若愚不耐烦地点了点头,只示意他前面领路。
从刘维家里到安民厂果然只相距百来步,刘若愚亲自走了一遍才发现原来这么近,应该也能往“勤”字上靠靠,给太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什么人!”
两人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一声历喝。
刘若愚被吓得一跳,正不知道该怎么报出身份,只见刘维提着灯笼上前,照着自己的脸,递出一块木牌:“我是刘维。”
那守门的兵士看了看刘维的牌子,又在他脸上扫了两眼,目光落在了刘若愚身上。他问道:“这人是干嘛的?”
“是东宫那边的。”刘维道:“我批的条子。”
那兵士又看了眼刘若愚干干净净的下巴,终于点头放了二人进去。
刘维小声向叔父解释道:“叔,这些都是肖百总的人。殿下说火药局重地,等闲之人一概不许入内,我这才找肖百总商量,设了这个门禁。凡是工匠都得靠腰牌,外人只有我和肖百总的批条才能进来。”
刘若愚哦了一声,问道:“是太子定的规矩?”
“太子只说要有门禁,是我和肖百总定的规矩。”刘维忐忑道。
刘若愚再次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直走出五步开外,方才吐着的雾气道:“这规矩还行。”
刘维得了师父的首肯,精神大振,一路带着叔父往各个厂房看去。果然每个厂房都有人职守,各个捂在棉衣厚被之中,这是因为天气再冷,火药局里都不准有明火的规矩。这些值班人中,有些人见了灯光就跳了起来,查问来人姓名;有些人虽然出声喊“来人止步”,却没有从被子里出来。
前者刘维会加以表扬,后者则会斥责一番。一应规章十分明了,让刘若愚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再往里走就是成药库了,那是绝不能见明火的地方,叔,要不今晚就到这里?”刘维提着灯笼,请叔父决断。
刘若愚黑牢坐惯了,不怕黑,只怕办砸事。外面的人是很难理解内宫宦官那种谨小慎微得近乎强迫症的办事方式。他揉了揉冻僵了的脸道:“灯笼放下,咱们摸黑进去看看。里面有人么?”
“有两个值夜的。”刘维放下灯笼,对刘若愚道。
刘若愚看了看天上几乎已经圆了的月亮,欣喜道:“万幸天好,不打灯也不妨碍。”
刘维迎合了两声,带着刘若愚往里走去,一路上无不在说哪处地上有坑,哪里有台阶之类。
刘若愚终于找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吩咐道:“这地上的坑明天天亮都得填掉,不能让殿下看到。”
刘维只管点头应道:“侄儿明白。”
两人往里走着,转过一道墙根,月光正好被高墙遮蔽,前面只得摸黑。刘维晃眼间仿佛看到一个更为黝黑的影子从黑幕中走了过来了,被吓了一跳,叫道:“谁!”
那黑影被刘维这么一喝,也吓了一跳,旋即压住声音反问道:“你是谁!”
“我刘维!”刘维理直气壮道。
“刘维?”那人想了想,恍然大悟一般:“刘掌柜?”
“算是吧……”刘维觉得自己不是掌柜,但这里的东家是皇帝和太子,自己替他们打理这儿的买卖,应该也算是掌柜吧。
“那就是刘二掌柜?”那人口气热络不少:“你们也来了?”
刘维觉得越说越不对劲,问道:“你谁啊?”
“嗨,我是震升高的李四啊!”那李四好像跟刘家人很熟络,埋怨道:“说了会子话,二掌柜都没听出来?”
“你这儿是干嘛呢?”刘维隐隐约约看到那人身上挑着东西,不由心头一紧,暗道:不会是来偷火药的吧?哎呀呀,那个震升高不就是老婆二姨家小表弟干活的那家烟火铺子么?
“还能干嘛啊,不都一样么!”那人不满意刘维的装腔,流里流气道:“这是公家的东西,拿点吃点有啥关系。”
——有!会连累我掉脑袋的!
刘维听了心头直颤,嘴唇哆嗦,竟然说不出话来。
“你从哪儿进来的?”刘若愚突然开口问道。
“咦,你这腔口,怎么跟老公似的?”那李四不知死字怎么个写法,竟然嘲笑刘若愚道。
刘若愚脸上早已经是寒霜漫布,拉住侄儿,低声吩咐道:“是偷儿!叫人来!”
刘维一个警醒,也不想什么其他,只照叔父的吩咐大声喊道:“来人啊!走水了!走水啦!”
只是两声喊过,之前寂静一片厂里顿时沸腾起来。谁都知道这些火药碰着丁点火星就能炸开,真的走水那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瞬息之间,所有值夜的人都拎起身边早就备好的一桶桶干沙,冲了出来,一边大声喊道:“哪里走水!?”
紧接着,便听到厂东面的兵营里,传出了尖锐的竹哨声。
九四章欲破巨浪乘长风(十)
“一旗全到!”
“二旗全到!”
“三旗全到!”
肖土庚精神抖擞地站在自己麾下众弟兄面前,听着各旗报数整队,最终由旗队长上前通报。他听到哨兵的警号之后,第一个冲出宿舍,外面虽然闹腾一片,但并不像是真的走水。空气里闻不得丝毫异常的枯焦气味,也没听到火药爆炸的声音。
自从执行太子殿下的安全条例之后,原本坛装的火药被放进窨井隔离储藏,即便发生安全事故,也不可能出现天启六年和崇祯七年那样的大爆炸了。
“火药存放库!所有人,向右转!跑步走!”肖土庚大声喊道。他的声音沉厚,咬字清晰,顺利地传到了每个人耳朵里。每到这种时候,他就真心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看那个训导官,穿得人模狗样,让他站在弟兄面前大声说话都会腿抖。
而他自从当上了井头,就一直很享受这种颐指气使的感觉。更别说如今管着百来个弟兄,只要他一句话,水里来火里去,绝不会有一个皱眉头的。
衣衫带起的风发出猎猎呼声,整齐的踏步声敲打着大地,三旗兵士没有一个交头接耳,只是闷声朝火药存放库跑去。那里是任何时候不准打出明火的,但在临近满月的月光之下,视野还算清楚。
曾经有很多人都患有雀蒙眼,一到了晚上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