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盗 >

第7章

大宋第一盗-第7章

小说: 大宋第一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慕华打量着骁骑军的战士,他们身上的盔甲和刚才遇到的骁捷军不同。骁骑军统一带着皮质的头盔。衣身长短不一,紧身窄袖。身上所着的甲胄是仿战将的样式,不用皮或铁做甲片,而用粗布做面,细布做里,然后在甲面上用青、绿颜色画出甲片形状。看起来气势森严,威武不凡。

这骁骑军是皇上的亲军,穿着这种仪仗队似的布甲又轻便又威风。只不过临阵杀敌就谢慕华心中暗忖,只怕赵光义做梦也想不到,这一场幽州大战,最后连他的亲卫军也不得不和辽国人拼命血战吧!

正感慨间,忽然听到潘美大声说道:臣潘美,带同海外归子谢慕华,振威校尉杨延昭、杨延彬,求见皇上。

中军外的将士一叠连声的传话进去。只听里边一个很沉稳的声音说道:宣!

跟着一个太监细高的嗓门吊了起来:宣潘美、谢慕华、杨延昭、杨延彬觐见

谢慕华不由得偷眼看了看站在中军外的太监,那宣旨的太监长的细皮白肉,弯腰驼背,胖乎乎的倒像是个圆球,嗓门尖的就像个女子。在后世,谢慕华也就是从电视里看过泰国的人妖,这头一回看见真正的古代太监。

潘美一回头看谢慕华走了神,咳嗽一声,低声说道:小心失礼!这海外归来的人,只怕不识中原礼数,要是在皇上面前失仪,就算给他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谢慕华正要答话,那太监已经挑开了中军的帐门,潘美神色一整,快步朝中军走去。谢慕华和杨家兄弟急忙跟上。

这帐门里就是大宋帝王,那个在无数野史中杀死兄长、伪造金匮之盟夺取皇位,与花蕊夫人一番生死之恋、却将这绝世才女一箭射杀的赵光义。

谢慕华的心狂跳起来,在后世,他亲眼见过的最大官员不过是市委书记,省级以上干部都是在电视里才看过。现在,谢慕华就要面对当今皇帝,手握四百万户大宋子民生杀大权的赵光义了,叫他如何不紧张?

一旁杨延昭低声提醒:皇上面前要分外谨慎,如果不知道说什么,多磕头就是了。万万不要出了差错他们杨家护送谢慕华前来面圣,一来,这一路上谢慕华和杨家兄弟话语投机,杨家自然不想谢慕华在皇上面前出丑。二来,谢慕华现在或多或少和杨家有些关系,要是他不小心得罪了皇上,只怕皇上会迁怒杨家。

谢慕华恍惚间已经走进了帐门,只听潘美大声喊道:臣潘美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家兄弟一同高呼万岁跪了下来。谢慕华一咬牙,虽说在后世没有给人磕过头,不过看在赵光义比他大了一千多岁的份上,跪就跪吧!就当拜死人了。谢慕华这几个头磕得咣咣作响。

平身!

谢慕华站起身来,随着杨家兄弟退到一旁。他偷偷抬起头看去,刚好和赵光义的眼光撞在一起。

这位大宋开国以来的第二代君主,又黑又胖,留着一绺短短胡须,圆圆的胖脸上,眼睛却是很小。乍一看像是个很厚道的中年人,小眼缝里却是精光四射,鼻梁宽阔,嘴巴很大。穿着一身绛纱袍,上面织着云龙红金条纹,头带通天冠。端坐在中军正中。身后两个娇小玲珑的美貌宫女分伺两旁,为他轻轻摇着扇子。

中军里站着不少人,看那穿着打扮料想应该是跟随在赵光义身边的高官大将,一个个都看向谢慕华。

你就是那大秦归来的谢慕华?知代州杨继业一力举荐你,说你出身世家,才华过人,见闻广博,可堪大用。不知你家世如何啊?赵光义端着杯茶,悠悠的问道。

谢慕华定了定神,朗声道:禀皇上,家祖谢伷,乃是谢嘏之子。侯景之乱时,家祖奉父命远赴海外避难!数百年来,谢家子弟无不期盼回归故土。在大秦,我谢家又渐渐人丁凋零。家父临终之前命我务必返回中原,开枝散叶,将谢家一脉延续下去。今日草民不但能回到故土,更能亲睹皇上风采,实是不胜欢喜。

赵光义略加思索,脸色微微一变:谢嘏?可是梁中卫将军谢举之子?

皇上圣明,正是家祖!谢慕华谎话说的面不改色心不跳。

赵光义露出一丝微笑:如此说来,你是东晋谢安之后。陈郡谢家世代名门,称得上家学渊源!

赵光义此话一出,杨延昭不禁和杨延彬对望一眼,杨家上下读书不是很多,对这些名门望族并不了解,先前只觉得谢慕华应该有些来头,此刻被皇上一语道破,才知道谢慕华竟然是以淝水之战立下不世奇功的谢安后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不过,你这一支已经流落大秦数百年,虽然杨继业赞你才华过人,朕倒想考你一考!赵光义看着谢慕华,大宋刚刚立国,现在空缺的官职比人才多。赵光义也在四处寻找人才,之前已经开了一次科举。在历史上,隔年赵光义重开科考,又收录了像寇准这样的名臣。眼前这个谢慕华谈吐得体,又是世家后人,若是个人才的话,倒可以重用一番。

谢慕华心里一惊,要是赵光义考他什么诗词歌赋,那可就完了。别说是他,就算从后世的大学中文系里拉个对口专业大学生出来,也未必能做出一首合格律的诗来。只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皇帝金口一开,谢慕华可就没退路了。

启奏皇上,草民生长于东罗马,平日里说的都是大秦语言,写的是大秦文字。当年家祖避祸海外,许多中华典籍都未曾带去。在海外,又难觅中华经典。草民学识浅薄。请皇上

赵光义轻啜了一口茶,摇了摇手,阻止了谢慕华再说下去。赵光义缓缓的说道:无妨,你来定州之时,应该看到朕大宋禁军的军威。朕命你赋诗一首,就以行军为题!

中军内的大臣们纷纷看着谢慕华,看看这个海外游子如何题诗。

谢慕华咬了咬牙,眼下赵光义已经发话了。要是不念的话,惹得皇上龙颜大怒,治他个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都有可能。但是要念的话将来要是那些文人墨客拉着他谢慕华谈些诗词格律,合仄押韵,还不如杀了他只是现在火烧眉毛只顾眼前了

谢慕华低着头思索一会,轻轻踱了几步,朗声吟道: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中军帐里顿时鸦雀无声,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这谢慕华顷刻之间赋诗一首,就算才华不及曹子建,也是极为难得的人才了。

好赵光义放下茶杯,轻轻的鼓起掌来,中军里掌声雷动。

谢慕华暗叫一声惭愧,心道:朱元璋啊朱元璋,对不住了

‐‐‐‐‐‐‐‐

新的一周,新的一天,新鲜出炉的章节希望能换来读者大大手中新鲜出炉的红票、收藏!哇卡卡卡!

第八章面圣(下)

赵光义微微一笑:谢卿家做的好诗,真不愧是才子啊。杨继业的信中所说,谢卿家在大秦之时,博采中外之长,眼光独到,屡有不俗见解。你这一路从代州而来,想必应该知道我大宋攻打太原的经过。朕倒想听听,大秦游子对此役有何见解?

谢慕华的诗做的好,赵光义并不十分看重。要说满朝文武能吟诗作对的人多了去了。赵光义毕竟是跟随兄长起家,从大宋立国只有九十六万户直到现在一统中原足足有四百万户,一生之中阅人无数,深知文采飞扬之士未必是治国良才的道理。这谢慕华胸中有多少斤两,赵光义要好好称一称。

一旁侍立的曹彬和潘美不由得对视一眼,皇上这题目越出越难了。却不知这海外才子如何应对。

谢慕华暗暗叫苦,被赵光义这金口一赞,才子之名简直是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甩都甩不掉。以后谁要是再夸谢慕华是才子,他非得跟人家拼命不可。

赵光义见谢慕华面有难色,随即说道:谢卿家但说无妨,大宋从不因言获罪。

谢慕华整理下思绪,缓缓说道:太原乃是中原北门,北朝霸府,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为屏障,南北有汾河之利,据险而守,易守难攻。李克用凭晋阳而败朱全忠,李存勖以太原之利而破梁。北汉刘继元与契丹人勾结,妄想抗拒王师。皇上率军攻打太原,必要先阻辽国之援。皇上运筹帷幄,命大将郭进先引一军取石岭关。崔彦进、曹翰、李汉琼、刘遇四位大将团团围困太原城,迫使刘继元不得不向辽国求援。而郭进将军已经占据了石岭关险要地形,辽将耶律沙和耶律敌烈贸然向郭将军进攻。耶律沙的儿子、耶律敌烈和他的五个儿子都被郭将军阵斩于石岭关。不但击溃了辽国东路援军,还使得北路援军知难而退,再不敢援救北汉。

赵光义微微点头,面有得色。这次战役出自他的手笔,也是赵光义生平得意之作,现在被一个从大秦归来的游子娓娓道来,心里说不出的舒服。

看到赵光义的脸色,谢慕华的声音提高了几分:之后皇上御驾亲临太原城下,不畏箭矢巡视督战。三军用命,太原自然一鼓而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谢慕华继续说道:皇上雄才大略,派郭进将军据守石岭关大败辽国援军是一记妙招。昔年唐太宗李世民围王世充于洛阳,据虎牢关大破窦建德,随即攻下洛阳。这围城打援之法,皇上运用之妙,远超唐太宗!

要知道赵光义一生之中极为推崇唐太宗李世民。谢慕华投其所好,将赵光义的太原战役与李世民攻陷洛阳一战相提并论,不动声色的就把赵光义捧得老高。

赵光义面有喜色,心中更是得意洋洋。这谢慕华谈吐得体,又很对他的脾气,倒是要好好赏赐一番。

谢慕华偷眼看了看赵光义的神色,心里顿时明了。不由得暗自感谢起曾仕强来,在后世谢慕华每天晚上追看曾仕强老师主讲的《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曾老师有句话尤其经典:中国人其实最讨厌拍马屁的人,但是最喜欢马屁的味道!

谢慕华对这句话记忆犹新,此番拿来一用,淡淡的马屁味道就连大宋皇帝赵光义也飘飘然了起来。

曹彬越众而出:皇上,谢慕华才思敏捷,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大宋任人唯贤,臣曹彬恳请皇上重用谢慕华!

谢慕华偷偷打量了曹彬两眼,这个有大宋第一儒将之称的将军,身材挺拔,长髯飘动。当初学历史的时候,老师就说曹彬这个人在宋代是个老好人,而且愿意提拔人才。这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谢慕华刚刚一显身手,曹彬就忍不住出面保举他的功名了。

谢慕华当即跪下:草民只盼能重返中原,落叶归根,不敢贪图功名。他的如意算盘打的贼响,既然要做官,就要吊起来卖、摆摆架子,越是显得清高,不贪图名利,越是会被人看重。

赵光义呵呵一笑:起来吧,你要是没本事倒也罢了,既然才华如此出众,若是不为国出力,岂不是让人说朕不识人才?平定幽州之后,朕好好赏赐你。你先做个枢密都承旨吧,就随侍在朕身边。

一旁的大臣顿时小声议论起来,这谢慕华刚刚面圣,就赐了个从五品的官职,十有八九,皇上还是看了曹彬的面子。

谢慕华心中叫苦,这不是又要磕头谢恩,没的说,谢慕华只得直挺挺的拜下来,又磕了几个头。

听说谢卿家从大秦带来一些宝物?赵光义笑眯眯的看着谢慕华。

谢慕华一招手,杨延昭便捧着个精致的盒子走了出来。谢慕华打开盒子,先是拿出了那款卡迪亚女式石英表:皇上,此乃大秦人计时所用,唤作手表。上边两点之间便是半个时辰

一旁侍立的太监默不做声快步走了过来,接过手表,转呈给赵光义。谢慕华唠唠叨叨说了半天,总算让赵光义看明白手表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趣,有趣,梁朝萧统的《纂要》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陶渊明有诗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应自勉,岁月不待人。这手表滴答作响,朕只觉光阴蹉跎,各位卿家,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啊赵光义感慨一番,当下命太监传下去给诸位大臣观看。

谢慕华从盒子里拿出望远镜来,说道:皇上请看,这才是行军打仗的法宝。

哦?赵光义现在一心想着如何攻下幽州,一听说是行军打仗的法宝,顿时来了精神。只不过看谢慕华手中的望远镜,只不过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墨绿色管子而已,这样的东西如何能称得上法宝?

谢慕华躬身道:微臣斗胆请皇上移步帐外。

赵光义站起身来,一旁太监宫女急忙跟上,诸位大臣也纷纷跟了出去,要看看谢慕华所说的行军打仗的法宝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

谢慕华指着远处城墙上的士卒:皇上,微臣自负目力还过得去,在这里望去,也只能看到一个个模糊的身影。

诸位大将都默不作声,都揣摸不透这谢慕华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谢慕华调好望远镜,恭恭敬敬的呈给赵光义:皇上,您请看。

赵光义接过望远镜,满腹狐疑的看着谢慕华。

皇上,请您举到眼前一看。

赵光义举起望远镜,放在眼前,顿时一阵头晕,身体居然摇晃了两下。

大胆!

拿下谢慕华!

营帐外一阵呼喝声,刀剑出鞘声。

住口。赵光义站定了脚步,再透过望远镜望去,城墙上的士卒背挎着一把长弓,手按在腰间的挎刀上,威风凛凛的站在城墙上,身上红色战衣和铁制明光铠看得清清楚楚。赵光义缓缓移动望远镜,城头上飘扬的旗帜、摆放的床子弩一一收入眼底。

赵光义把玩着望远镜,爱不释手,转首问向谢慕华:此宝物何名?

谢慕华躬身答道:回皇上,此宝尚无汉名。请皇上为此宝赐名!

赵光义沉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叫千里目吧!

群臣交口称赞:皇上圣明当真起得好名字

谢慕华,这千里目是如何制造的啊?赵光义对望远镜的兴趣越发浓厚了。

皇上,这千里目是以琉璃制成,制造工艺极其繁复,内有大秦高手巧匠所造的&lsqo;保罗棱镜&rsqo;,这棱镜更是珍贵无比。这千里目一共就造出两支。这支是家祖为大秦立下奇功才得的赏赐。微臣特以此宝进献皇上!

真乃神器啊!赵光义哈哈大笑,把望远镜递给曹彬:你打了一辈子仗了,可曾见过这等宝物?

曹彬学着赵光义的样子,举起望远镜朝远处望去,这一看,心里震惊无比。他带了一辈子兵,这望远镜一拿到手,自然知道这东西在战场上的妙用。这就好比在敌人看不到自己的地方,自己却能把敌人看得一清二楚。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曹彬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翻身跪倒在地,双手把望远镜高举过顶。

身后文臣武将密密麻麻跪了一地。

再拜一次死人好了。谢慕华心不甘情不愿的跪了下来。

谢慕华啊谢慕华,你真是朕的福将啊。朕再封你为奉宝宜文字。朕赐你三千贯、回到东京之后,再赏你良田百亩,大宅一栋来,朕也赐你两件宝物。赵光义心花怒放,随手把腰间的佩剑和一挂汉玉解了下来:赏你!

一旁的太监快步走了过来,接过佩剑和汉玉送到谢幕华的面前。

谢主隆恩!谢慕华的额头都快碰得起包了。

赵光义拿回望远镜,放声大笑。

谢慕华却觉得有些好笑,一千多年后,这望远镜只不过是卡迪亚手表的赠品。可在这儿,赵光义却对这赠品爱不释手。

回到东京,你就在龙图阁任职吧!赵光义面色和悦,心情极为畅快。

谢慕华高呼万岁。

‐‐‐‐‐‐‐‐

恳请各位读者大大用你们的红票、收藏、点击支持新人作者!

第九章沙河之战(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