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足县城本小,方圆不过里许,卢俊义大喝满城皆闻,那些带领难民逃来的坞壁堡寨豪强也开始弹压部众。如此寒夜,如此夜间,自乱就是一个死字,就是女真军马也不可能大队来袭,最多是哨探以乱人心。
依托城墙将女真军马夜间硬探逐退,等到天明再寻生路罢,附廓难民哭喊着想从城墙颓见处涌进大足县城却是兜头一阵羽箭扑过来。
这个时侯谁也心软不得,城外难民看进不得城。只好惨呼着在夜间四散离大足县越远越好,至于能不能在这寒夜中活下来。谁也没去想了。
女真大军越绝险之地,风雪中四日席卷二百里,击破数十堡寨坞壁,杀人无数,从一开始,就已让北地诸州之人破胆!
刀兵并举。在这个夜里,卢俊义选择了亲自杀出去,城头之上留个两三百人就足以守住这个小城,领兵杀出的带头人有两个,一个就是卢俊义。另一个就是在太原城闹出了天大笑话的黄大傻子。
城门一开,卢俊义早已一阵风的扑上前去,一个冲在最前头的女真哨探突然被刺倒,马前女真军阵动作就是突然一顿。
在决死突前的卢俊义面前,哪里有让他们这稍稍一顿的时间?卢俊义身上纯白的羊毛披风已然被鲜血染得透红,带着血光寒气,卷动雪尘,就已然一人一枪,撞入了二十余面盾牌组成的阵列之中!
卢俊义曾经号称北地枪棒第一,一杆大枪不是用刺,而是在一瞬间舞了一个大圈,弯曲到了极限之后猛然弹直,狠狠抽打在那些盾牌之上!
卢俊义的冲力,上好白蜡杆子弯曲之后的蓄力,做成投石车这力量恐怕都足够将脸盆大小的石头掷出去百十步。
而这巨力,就全落在了当面几名女真鞑子的盾牌之上!巨响之声骤然响起,还压过了鞑子的凄厉惨叫,七八面结实的盾牌或者碎裂,或者就脱手飞出。
七八名女真甲士浑身巨震之下,仰天便倒!而卢俊义一人一枪,已然冲入了女真甲士的阵列当中,长枪舞动,血光四溅,惨叫连连!
女真甲士的战阵,终于被撞开,可此刻女真战士,不愧强兵之名,明明只有数十人鞑子,加上几百杂胡,形势已经无望,战阵破碎,强敌踏阵,后面还有大队涌上。
怎么看都是个死战到底败亡干净的结局,要记住,这只是前军哨探,可两翼仍然完好的持盾之士还在拼死从两面挤过来,想把卢俊义夹在中间。
而女真射士哪怕卢俊义大枪就在身边飞舞,只要没刺到身上还在坚持发箭,怎么样也要将这个杀女真儿郎杀得最多的家伙,拖着一起同归于尽!
后面又响起了怒吼之声,就见黄文劲已然大步赶上,这壮汉实在没找着什么长大兵刃,抓了两面牛皮帐幕叠在一起,双手展开,就如一面厚重的挡箭帘幕一般,持着向前冲。
这两面牛皮帐幕加在一起,也足有百多斤分量了,在黄文劲手中就是轻如无物,他腿又长,一步抵人三步,轻轻松松后发先至,越过所有人,紧跟在卢俊义身后,撞入了女真甲士的残破阵列当中!
又是一声轰然碰撞的大响之声,最后从两翼涌来的女真持盾之士倒下一片,黄文劲丢下帐幕,这些女真甲士就在帐幕下乱滚。
黄文劲也不管他们,长腿一迈就撞入女真射士队中,两手齐出,抓着一名连人带甲快两百斤分量的女真射士,扔稻草一般就投出去十几步远!
一名女真射士丢下弓箭,拔出佩刀就要和黄文劲拼命,突然就觉胸口一凉,卢俊义他们大队终于跟着抢了进来,卢俊义一剑就刺入他的胸腹之间,大吼着抵着他胸口拼命朝前撞!
第四百四十八章 莫须有(十九)
那女真射士除了大口大口吐着为,无力挣扎两下,哪里还再有半分拼命的余地?后面大队宋军战士涌上,刀砍剑刺,为横溢,一时间只能听见女真人垂死的惨叫之声响成一片!
而始终冲杀最前的卢俊义红着眼睛,一脚踢开一名挡在身前的女真甲士,也不管他的死活,抖手就将手中大枪投了出去!
在他面前,已经再无一敌,只有摇摇欲坠的一个女真苍头,大枪经天而过,由背破入,突前而出,带动女真苍头的身体,就将这名女真悍将,牢牢的钉死在地上!
一名射了两箭的女真鞑子,手一抖弓已经落地,呆呆的看着苍头被一杆长枪钉死在地上,尸身斜挂在枪杆上微微颤抖,而女真甲士,已然被大队敌人淹没,只剩下一片片的惨叫声,这女真鞑子喉咙咯吱两声,终于凄厉惨叫起来:“败了!败了!”
……
太原城中,这些年光景眼看着不是太好,伐燕战事,河东之地也被牵动,现在风闻女真代辽,大宋百姓对这种国际局势变化也有一种朴素的认识。
原来契丹人算是喂饱了的狼,大家接壤,这些年还算安生,女真鞑子继起,却是一只饿狼,将来只怕多事,未来前景既然不算太看好,那不如抓紧这最后的安靖时光,大家好好高乐一场。
不必说现在隐隐已经有风声在市井当中流传,说是在应朔诸州,又有兵火,女真就要南下这战事,却是贴着河东发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算大家在太原还算远一些。五台山北麓那些州县说不得就要遭殃了。
而且谁知道,太原这里又能保多久?有这么个风声流传,太原府城中很有一些将来日子不过了的感觉,大家抓紧时间在这即将到来的开春集结吃喝花用。
这一切都让太原府城在这一年之交,有一种病态的繁荣,河东安抚使署。就在城中心的唐明街上河东安抚使,当日王黼在应州风闻女真到了朔州,王黼已经是大惊失色,作为王黼这个位置,虽说他想通了很多道理,可是在大战时候,能做的肯定不是顶在最前头的应州,和一众厮杀汉守城,王黼这个时候需要回返太原。坐镇指挥,统筹调度粮草军械,这些事情离了他这个安抚使是绝对行不通的,现在王黼总算是回到了太原。
虽然王黼这个安抚使在汴梁朝局的安排之中做不了多久,欲加之罪也是何患无辞,杨凌也是一般,只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总还是没有诏书下达下来。他当一天和尚就得撞一天钟。
说句实话,现在女真鞑子真的是大军到了这里。高宠那边的飞狐口,就安全了许多,与此同时,王黼的安抚使之位,杨凌对晋阳军的掌控也不是一天能够丢掉的。
这一次,银可术两千生女真。一千熟女真,杂胡契丹奚人兵马加起来一共有八九千万人规模,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绝对不是盖的,到了这一步。朝中谁想要接手河东的利益瓜分,谁想要夺了杨凌的兵权,谁想要王黼的安抚使之位,就意味着必须承担下女真兵马南下的后果。
一个不注意,战局不利之下,丢城失地,就是大大的罪过,试问谁愿意来被这个黑锅?一切又还得重新计较了,这个消息只要一传到汴梁,相信不知道多少人都是暗暗为杨凌和王黼感到一万分的庆幸,这两人,也是委实幸运,居然撞上了女真入寇。
河东安抚使久矣不设,此刻太原府早就不是从唐直到大宋开国,辖县众多,驻兵极重,事物繁剧的天下大府了。
虽然地理位置依然重要万分,可是政务却不多,王黼进抵此处,也未曾做什么事情,就是见了见僚属,走马观花的看了左近一些地方,天气太冷又没寻幽访胜的心情这。
些日子干脆就在衙署里面当宅男,这里是显得安静,不少人都忘记了有这么一个设的河东安抚使的存在,底下僚属也多少有些了解,这位上司据说是在都门栽了一个大跟头出来的,更不用说前段时日还和杨凌达成了一致。
天底下什么地方都比不上汴梁,让他在这里,如何打得起精神来?此时此刻,在安抚使衙署后院的一处小楼上王黼正在置酒高会,和几个带到太原的心腹幕僚浅饮闲谈。
小楼上张起了暖幕,设了炭盆楼内暖烘烘的和春天也似几名侍女垂首侍立,这里的景象,虽然别有一番景致,可是想起汴梁此刻的热闹景象,在座几人都有些打不起精神来。
就算幕僚强撑着说些凑趣的话,王黼也显得有些懒懒的饮了一杯酒,王黼撑起张开的暖幕一角,寒风吹进,倒是让他精神一振放眼四顾,却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此处可惜再不复当年雄城气象。”
这句话其来有自,河东路为天下之脊,太原又控扼整个河东路渡河西进便是直入关中之地,李渊便是籍此建立大唐帝国南下便直指中原,在中国统治中心渐渐东移之后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刘知远便籍此建立后汉,从后周到大宋开国,盘踞太原,引辽人以为援的一个区区北汉,就成了大宋的巨大威胁,两代皇帝亲征,拿出吃的气力,才算打下了这座雄,城破太原之后,为了维系强干弱枝的祖制,在太原吃足苦头的大宋,不仅火烧,还整个平毁了太原旧城。
三年之后,为了备辽防御,大宋不得不恢复太原,可是城却建在旧城东北三十里外,还隔了一条汾河,过去周长四十二里,城门二十四,城墙高数丈,包以巨石的雄城,就只能存在在记忆当中了。
此刻太原城,城高不过一丈,全是夯土未曾包砖,城墙也只有周长十一里,只开城门四处,说起来要是太原还是当年雄城,王黼的情绪还会高一些,现在这般,只会加剧他的颓丧心情告别都门的时侯,王黼虽然信誓旦旦表示要在这里作出一番事业,为中枢诸兄的呼应牢牢看住边地的晋阳军。
第四百四十九章 莫须有(二十)
漂亮话人人会说,真到了这里,王黼只觉得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他是河东路安抚使不必说,在大宋开国的刻意限制下,就辖几个县城能有多少事情做,能有多少权位?
河东路安抚使偏重于兵事,名义上有指挥整个河东路所有军队的权力,可是在河东路西面,那些属于西军的各路军马却怎么也不会听他这个安抚使的指挥,王黼也不会去自讨没趣。
原本开国时侯用以备辽的大军,现在早已风零云散,在王黼范围之内,禁军厢军加在一块,不知道有两万人没有。
没有军马可供调遣指挥,就没有权势威风,随着这权势威风而来的好处自然也不会有,此刻就是连安抚使署的上宿值守亲卫,也都是王黼从汴梁带过来的人在此间,远离汴梁中枢,放眼北望,全是险峻荒凉的高山,人在此间,真是意气全消。
听到王黼叹息一声,语调当中大有颓唐意味,一名幕僚宽解道:“相公,河东路毕竟还是雄镇,虽然气象不复以往,但是朝中也渐渐开始拣起河东河北诸路的防务,相公虽然出外,但是圣人与朝中诸公还是看重相公的……在此稍延时日,相公必然能风光回返都门,再入两府,学生等在此借一杯,为相公预贺了。”
几名幕僚,都是王黼从都门当中带出,原来都在两府当中有差遣,当然也都是一党中人,王黼去后,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味道,不如和王黼到河东来走一遭。
王黼为河东安抚使,当然可辟幕僚,但是大宋幕僚制度并不是后世明清那种师爷。以私人名义为上官持重权,朝廷体制对其并无约束力身为上官,你可以约人在你幕中效力,但是也要在河东安抚使署领差遣名义,官僚体系照样可以管得到你的。
幕僚积功以后,同样正常在这个官僚体系升迁流转这几名幕僚。就比王黼心热许多,他们正当壮年,来河东走一遭也算是积累了资序,做出点事情来,回转汴梁还有得升,王黼如此颓唐,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还想架着他振作起来,好歹做出点事业。为将来打算。
王黼勉强一笑,饮了一杯酒,斜了幕僚们一眼,苦笑道:“都门有信,有复起梁溪先生的风声,到时候,谁还记得某这个措大?一步错过,便步步蹉跌。再返两府,今生怕是无望了。”
这话说得悲凉。也的确是王黼现在所想他现今如此,一方面固然是河东如今无事可为,享乐用度,也比汴梁差到了天上去。
另一方面就是都门传来的风声,说是要复起李纲,王黼自家知道自家这一党事。在赵佶和蔡京联手摧折之后,旧党已经久矣无可以镇得住场面,稳得住阵脚的要紧人物。
前几年,他王黼已经算是头块招牌了,随着蔡京老去。赵佶君权日重,渐渐有复用旧党之意,王黼未尝没有雄心壮志来做这旧党领军人物,掌握朝中风云的意思。
结果这一跤跌得鼻青脸肿,黯然来到这河东路,朝中诸公,有了新人便忘旧人,现在却想着将那个脾气耿直,却副天下之望的李纲抬出来到了。
宣和四五年之交,大宋原来的政治格局已经维持不下去,必须要有所一变这个时侯,有好名声的人,负天下之望的人,就会得到官家加倍的看重李纲。
在这负天下之望上面,旧党中人,没人能比得过他,王黼甚至可以想见,当李纲真正起复回返汴梁之后,一时绝对风头无两,旧党中人,自然汇集其下,借这个招牌在朝中上位。
他王黼僻处河东,叫他怎样和李纲争?这个世上,还有一句话叫人走茶凉,自己身在汴梁,时时浸润,别人才会想得起他,王黼人远在河东,朝中风云变幻,自己在朝中这些年经营出的一切,要不了多久,就是烟消云散。
在河东熬上几年,按照朝官正常的升迁流转,回返汴梁王黼也是做得到的,但是再入两府,却是难以指望,自己已经是望六十的人了,仕途时间无多,等不起也熬不起了,人在东府宰相位置呆过,再领什么其他差遣,都是索然无味。
按照大宋的惯例,人要在两府位置上来来去去几遭,才称得上重臣,朝中但有大事,随时要咨询这些重臣,一旦局势不稳,用以安定人心的就是这些重臣,不管身在何地,朝中时时会遣使动问起居,天热赐,天冷赠炭。
每逢三年郊祭,恩荫都是头一份的,家人子弟布列朝中,再以联姻关系与那些世家融为一体,就稳稳的与这个大宋同始终了,作为文臣士大夫,到了这个份上,才算是不负平生,也一直是王黼服官以来,所努力奋斗的方向。
现在这所有一切,都是不必再提了,此时此刻,有一种情绪,就叫做心灰意冷,辞别都门之时,王黼还能拿捏着一点宠辱不惊的气度,此刻在河东自家的小天地里面,却再也不用遮掩这种失望颓唐,几名幕僚看着王黼这个作态,对望一眼,都是在心下摇头。
不过他们都是王黼使出来的人,官场就讲站队,他们已经打上了和王黼关联的鲜明烙印,和他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为自家前途计,也得让这位相公振作起来。
谁都知道,大宋过去十几年形成的还算稳固的朝中格局,统治方式在这宣和四五年之交,已经是支离破碎,让大宋各处生烟起火,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过去十几年主持这朝中格局的当道风云人物,或者老病,或者去位,已经凋零。
现在外有崛起女真,北面防务空虚内则财政窘迫,西军坐大,都门禁军已经彻底成了一摊烂泥,朝局就是不想变也必须得变了。
朝局变动之际,一方面就需要有负天下之望的人物,至少是一个道德标杆可以作为朝局变动当中的稳定力量,圣人复用蔡京,就是用他还遗留的强大影响力,而有复起李纲的风声,就是用这个道德标杆。
另一方面却是要有人做事,拿出实绩来切实持这些变革双管齐下,才能在维持大宋统治不生大的变故的情况下,将眼前危局敷衍过去。
在这过程中,自然就形成了的格局,的统治方式会崛起一批的风云人物,再过几十年,就是又迎来的一轮变动如果能平安渡过,则国祚再延数十年,如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