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新传-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铛铛铛……”
“啊……”
只听到一阵兵器的撞击声和几声惨叫,随后便看到一汪汪的血水从帐篷中流了出来。之间魏延满身血迹,一手拎着钢刀,一手拎着三个脑袋走了出来。
“曹将军,匈奴军主将的人头在此!”魏延举起头颅大声喊道。
这也是曹洪的突袭出人意料,魏延的运气更是好到了极点。今日匈奴军的将领们商量完如何抢劫并州后便大肆饮宴,结果在曹洪发动攻击之时,这帮家伙却因为饮酒过度而神志不清,更是因为饮酒过后还有婢女侍寝,他们甚至没有分开,都留在了中军帐中开起了无遮拦大会。结果当魏延冲入军帐,他们还在慌慌张张的穿衣服,于是就便宜了魏延,成为了魏延的刀下亡魂,变成了魏延功劳簿上重重的一笔战功。
这一下可就更加简单了,失去了指挥的匈奴兵犹如无头的苍蝇一般四处乱跑,结果就是被两万放开了胆子的曹军士兵玩一般的杀戮。好容易逃出去的匈奴兵也不是运气好,军营外的曹军可没有将雪橇摘下,他们利用雪橇的速度,或用刀劈,或用矛刺,甚至还用弓弩远距离射杀,着实过了一次实战的瘾。而营养也不如曹军士兵的匈奴兵大都有夜盲症,面对可以有效利用月光和火光的曹军士兵,匈奴兵只能成为被狙杀的对象。
聪明人也不是没有,见势不妙下,大量的匈奴兵不是躺下装死便是投降,曹军对这类人也没有继续杀戮的兴趣,赶到一边就是。如此一来,有样学样。渐渐的,匈奴军应中的喊杀声平息了下来。
黎明到来后,曹洪心满意足的拎着钢刀在四处巡视。此役,匈奴人十万大军,被杀者四万有余,逃跑者不足五千,其余五万左右的匈奴兵尽数被俘。缴获战马七万余匹,曹军自身阵亡者接近三千,负伤之人更是多达八千之众,可以说冲营的两万曹军将士几乎个个带伤。
但是,无论是曹洪、张燕这样的将领,还是魏延等中下级军官,甚至连曹军士兵如今都是一脸笑容。三万灭十万,这个战绩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差了。
接到曹洪有关匈奴人集结的消息时,曹操正准备看徐晃与乐进之间的对抗。虽然心中有些着急,但在张辽等人的劝说下,曹操还是按捺下焦急的心情。
当徐晃与乐进的对抗在三日后结束时,曹洪的战报再度送到曹操手中。三万大胜十万,曹操仰天长笑。参与演习的曹军全体将士也在得到消息后高呼“威武!”、“万胜!”,一时间,雒阳城北的邙山脚下,欢呼声震动天际,就连树上的积雪也“嗖嗖”的被震落。
“董昭等人的机会到了!”张辽扭头对一旁的郭嘉小声说道。
“没错。可是咱们的机会不也到了吗?”
郭嘉与张辽相视一笑,随即也参与到将士们的欢呼中去。
第551章 议封魏公!
机会终于到了!
就在曹洪大破匈奴大军的消息传到雒阳之后。董昭就立刻在官员之间提出了两条提案。分别是恢复周王朝时期的“五等爵位制”和以曹洪此等大功册封曹操为魏公,并加九锡,以邺城为魏国封地。
当初曹操谋求恢复丞相制并图谋丞相之位的时候,董昭也是站在曹操一边的,而他支持曹操的最有说服力的一条理由就是曹操北方乌桓大获全胜,如今不过是故伎重演罢了。
可是恢复丞相制还有些道理,至少在这之前,董卓便以前将军之位迁太尉,随后又拜相国,实际上已经打破了汉武帝废除丞相的禁令。这也是丞相制恢复时没有太大的阻碍,仅仅是在丞相的人选上争夺激烈的缘故。
然而进位魏公就不同了。且不说此举打破了自战国以来七百余年无人进位公爵的记录,更是一举破坏了汉高祖刘邦苦心建立的制度。同时董昭建议的封国和加九锡的提议更是有让曹操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独立割据的理由。
于是,董昭的建议便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其中也不乏名望卓著之人。正在主持修纂古籍的杨彪、孔融反对,已故太常尉种拂之子种邵反对,不其侯伏完反对。
不过反对之人虽然不少,可是仔细看去,却没有一个真正掌握着实权的。故而他们反对的声势看似不小,但力度却不足以让董昭退缩。
“这个董公仁,莫不是要陷孤与不义?”
在曹操的家中。曹操摇着头对一旁的张辽、郭嘉等人说道。 他的身边,还有程昱、贾诩、夏侯惇以及曹昂、曹丕、曹休坐在一边。而作为镇军将军的曹纯,此时却坐镇将军府,控制着雒阳附近的驻军,更是直接指挥着雒阳的城防军和皇宫的禁卫军。
看着曹操那有些忧虑、有些恼怒的面容,张辽心中暗笑。虽然曹操这话究竟有几分是真张辽不敢确定,可是张辽却可以断定,魏公这个爵位曹操已经是志在必得了。
心中早就对汉室没有了尊敬之心的曹操即便不会篡汉,可是对于不断的扩大自己的权力却是心热的很。虽然如今的曹操已经是位极人臣,而且数十万军队也只听从曹操一人的号令。但是武平侯毕竟只是个县侯,而魏公却是个公爵,爵位高下且不论,但就封地的大小也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董昭并没有明确提出魏公封国的面积,但是只要魏公的封爵到手,封国的大小还不是由着曹操说了算。
董昭的算计张辽知道,郭嘉知道,难道曹操就会丝毫不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任由董昭等人发挥,无非是此时董昭等人并未触及曹操的底线,而且也确实为曹操谋取了利益。曹操有信心控制住这些人,而且他也并没有彻底消灭士族世家的意思。曹操需要的不过是制衡,所以曹操选择的是压制士族世家,大力培养庶族及平民子弟。
但是曹操的话此时却无人回答,在场之人不是曹操的心腹,便是曹操的兄弟子侄,对于曹操的心思他们又岂会不知?可是曹操的真实想法他们谁也不敢确定,就连自诩有“金手指”的张辽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个历史进程已经改改变的情况下,虽然改变的不算太多。张辽也不敢断言历史上那个在魏王的爵位上去世的曹操是否会改变主意。但是张辽却不担心,因为他也希望曹操能够改变主意。而且以张辽对曹操无人能及的“了解”,即便曹操不接受继续进步的劝说,也同样不会怪罪劝说其进步的部下。倒是那些劝阻曹操的部下会在被曹操表扬、夸奖之后,或被明升暗降,或被除掉。这就是说,曹操信奉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顺昌逆亡”!
可是曹操说话也不能无人回答,冷场是谁都不愿看到的。程昱是在场众人当中年龄最大的,同时资历、威信也足够高,他看了看左右,斟酌了一下后开口说道:“丞相,董昭此举虽不知其心中真意,但此提议却对丞相有利无弊。昱的建议是丞相无须有任何举动,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静观其变?”曹操绷着脸自语道。
“主公,仲德先生言之有理。”夏侯惇说道:“此时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旁人视为有意为之,倒不如保持沉默,静观事态变化。”
“文远、奉孝,你二人以为如何?”曹操扭头向张辽、郭嘉问道。
“保持沉默还不够。”郭嘉轻声说道:“子廉将军获此战绩,主公是否当亲往并州奖赏其功?同时也可巡视并州世家。抚慰南匈奴残部。以保持并州稳定。”
“奉孝此计甚妙!”张辽点着头说道:“主公不说废话,只做实事。这便是在百官及百姓面前树立起一个一心为公,一心为了天下万民福祉尽心竭力的曹公的形象,这绝对有助于应对将来的任何变化。而且此次南匈奴生事,虽然被子廉扼杀于萌芽状态,但也给了我们彻底收拾南匈奴的机会。抚慰残部,最好将此事一并解决为妙。”
程昱、夏侯惇、张辽、郭嘉先后开口,这基本上可以完全代表曹操一系中近半的文官力量和全部的武官力量。这也等于给了曹操如何应对当前局面定下了一个基调,一个曹系官员统一行事的基调。
“呵呵!既然如此,操便去一趟并州就是。”曹操自己实际上也早就有抽身的打算,只不过他自己不能直接说要开溜,必须有人给一个台阶才行。而且曹操早在彻底击败袁绍后便有了将邺城修建为自己的根据地的意思,这些年来,邺城不断地得到修缮,其规模和防御力丝毫不逊于作为京师的雒阳。若非如此,董昭又怎会将提出将邺城作为曹操封国的中心呢?
“不过要彻底解决南匈奴也并非易事,诸位可有良策?”曹操接着问道。
当问题从令人无从着手的制度和权力问题变成了对外的打击时,原本显得有些沉闷压抑的室内气氛变得缓和起来,而作为晚辈一直沉默不语的曹昂和曹丕、曹休也振奋起精神,想看看这些算得上是天下最优秀的几个人对这个让汉人的王朝头疼了数百年的问题究竟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主公,此间唯有文远对胡人知之甚深,还是先让文远说说吧。”郭嘉笑道。
“我哪里会有什么良策,无非又打又拉,用金银珠宝、绢帛丝绸腐蚀上层,缓和的政策拉拢下层,再辅以教授胡人子弟读书识字,让我们的文明取代他们的文明,将他们最终融合到我们的民族中来。”张辽笑道。
“文远此议确实可行。汉武帝时主动投降和被俘的匈奴人不下十数万,甚至还有王子、国相这样的大贵族。可是结果如何?除了那个赵信反叛,其余之人皆在享乐中被同化。那位匈奴王子金日蝉更是成为了大汉的忠臣,至死不渝的坚守着对皇帝的忠贞。”程昱说道。
“就是时间长了点,最少也要耗费十年以上的时间啊!”夏侯惇说。
“还有何见效快捷的计策?”曹操再问:“文和,今**一言不发,难道毫无所得?”
曹操见到贾诩一直沉默不语,深知贾诩实力的曹操可不愿放过这么一个宝贝。既然你不主动开口,那我就主动发问,难道你还能继续沉默?至于同样一言不发的曹纯和曹昂等人,曹操就直接忽视了。反正那些都是自家人,不会在意自己被忽略的。
贾诩又岂是真的毫无所得呢?作为一个能够将上至天子,下至诸侯、将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谋士,贾诩的智慧又岂是表面显露出来的那些。只不过他身为西凉降人,即便曹操再如何表示信任,他也需要做出一种诚惶诚恐的态度来明哲保身。沉默不是无知,而是一种保护。
然而曹操直接发问,贾诩也不能继续沉默,他嘴角微微一咧,说道:“文远将军之策乃是百年大计,若一直照此执行,不但匈奴人会被解决,就是现在一直强硬的鲜卑人,以及更远一些的胡人也可以照此办理。诩曾经注意过幽州方面的一些情况。如今生活在右北平郡的一部分最早归附主公的乌桓人,除了一些下层百姓的服饰因为放牧便利依然被保留之外,他们的发式、语言和生活习惯已经与当地汉人一般无二。他们的上层贵族就更不用说了,住大屋,着绢稠,早已不复乌桓人的悍勇。”
贾诩的这番话让曹操露出笑容,当初张辽建议善待归降的乌桓人,并用腐化、同化之策时,很多人都开口反对。他们不反对善待乌桓,却反对将中原文明传授给乌桓人。可是曹操坚定的支持了张辽的举措,如今从效果上看。这些乌桓人确实被同化融合了。在这样下去一到二代人,那这些乌桓人的后代便与汉人真正的做的水**融,不分彼此了。
然而对于贾诩有所了解的人却都在等待着贾诩的那句“但是”,即便是被赞扬的张辽和满脸笑容的曹操也是如此。
“但是……”果然如此,贾诩的转折还是到了,“但是,此举虽然稳妥,却稍显软弱。对付乌桓这等崛起时间不长,族中也无逆天强者的民族或许可以,但胡人敬畏强者,若要照搬此计对付曾今无比强大,能压制着大汉数十年的匈奴和出现了一个统一鲜卑的檀石槐的鲜卑族,单用此计便显得单薄了。恩威并施方是王道,让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们见见血腥也算是杀鸡骇猴之举吧!”
“文和先生所言极是,张辽却有些疏忽了。”张辽笑着说道,但是他的心里却暗想:不愧是“毒士”,一开口就要见血,幸好老子从来没得罪过他。
张辽这样说倒不是他真的以为自己有错,只不过是他一贯的虚伪,或者应该说是谦虚。在针对胡人的问题上,张辽自然不会没有想过杀人立威,可是他张辽的名头放在那里,“苍狼”的名号已经足以震慑胡人,所以张辽也根本就无须再多此一举。但是贾诩的恩威并施之计也确实没错,那满清能够使得蒙古两百余年不叛,其中的那些血腥杀戮可是关键。定期的清除身高超过车辕的男童限制了蒙古族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鼓励男童出家当喇嘛,同样削弱了蒙古族人口的增长。还有那盟旗制度,更是让蒙古族在葛尔丹父子之后再也没有能力诞生出一个可以统一蒙古诸部的英雄人物。
张辽的谦虚却不代表有人会谦虚,尤其是对张辽极为尊重,收到过张辽长期指导的曹昂。
“父亲,张将军数年前曾提起过两种针对胡人的制度,以昂之见,其中的盟旗制度对于削弱胡人,限制胡人极为有效,如今对南匈奴残部,正好可以试验一下。”曹昂说道。
曹昂此举又不给贾诩面子的嫌疑,可是贾诩却仅仅是一笑了之。他刚才的话虽然有得罪张辽的可能。不过这也是贾诩知道张辽在这方面心胸甚广上才会如此。至于得罪曹昂,贾诩不回去做这种没脑子的事。
“嗯?”曹操也突然间回想起张辽曾经与自己谈起过的盟旗制度,说实话,以曹操的眼光,当然能够看出盟旗制度在分化、控制胡人上层贵族,限制胡人发展潜力上的效果。只不过那时候只有一个乌桓可以让他们动手,而偏偏曹操一次北伐就将乌桓的大小贵族一锅端,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底层牧民,很多也都是经历过内迁,习惯了农耕的乌桓人,也就无须要以盟旗制度来约束了。如今针对南匈奴,曹昂的提议倒是让曹操心中为之一动。
“文远,你意如何?”曹操想了想,还是选择询问张辽。
“大公子之言有道理。南匈奴虽也内迁日久,却不如乌桓汉化快。而且上层贵族依然存在,对于融合确实不利。在不能一次性清除匈奴贵族的条件下,盟旗制度倒也不失为一个无奈之举。只不过若是采用盟旗制,对于将来同化胡人会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坚持让胡人说汉话、写汉字,坚持向胡人贵族销售大量奢侈物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张辽说道。
张辽的话坚定了曹操的心,曹操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善于纳谏,这是曹操能够击败实力强大的袁绍的最大的依仗。
“文远,若要再南匈奴残部中施行盟旗制度,何人可为之?”曹操向张辽询问人选。
“田豫、徐邈、梁习、温恢,还有正在幽州的贾逵与王淩皆是合适人选。至于选谁,那就是主公与文若的事情了。”说道最后,张辽又开了句玩笑。
“哈哈哈!”曹操笑道:“这几人倒确实有才,不过其余人等也就罢了,那温恢如今可是文远你的属官,难道你就不怕人言?”
“温曼基才能不俗,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何况温恢不过是辽的下属。且温恢清廉如水,更有人将其比之郇越。欲施行盟旗制度,才能,德操缺一不可,温恢自然也是合适之选。”张辽说道。4450
要说张辽推荐田豫、徐邈,甚至是王淩、贾逵、梁习,这都是他认识并了解的部下,而温恢就纯属张辽受不了这位对自身要求极高的清官的劝说了。温恢清廉,可是张辽却喜好享受,虽然张辽不贪,享受的钱财也是自家赚来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