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胁意味就像一根从天而降的大棒子瞬间就将六位地方父母官打得眼前金星直冒。
到了这个时候大伙才想起眼前这位出身寒微的粗痞手中居然还有自行任免地方官员的权力。虽然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家族撑腰朝堂中也不乏后台。但逼得对方动了粗以“畏匪如虎弃城不战!”的罪名将自己一捋到地恐怕朝廷也只会对此睁一眼闭一眼。
“据我所知诸位麾下即便最少的一个郡也有官吏百余人。诸位弹劾本官不肯入山剿匪敢问这些年来你们麾下哪位郡丞曾经主动和土匪打过一仗啊?诸位肩头有料民之责敢问这些年来怎么百姓越来越少流贼越来越多?”李旭得理不饶人冷笑着问直逼得几位郡守个个面色如土。
“既然各级丞、尉、兵曹不敢领军保境安民要这些地方武职何用?既然各级主薄不能替苍生谋福留这些主薄何用?”他挥挥手命人拿上来一大叠状纸“诸公只顾着去朝廷弹劾本官但本官手里也有一堆弹劾诸公尸位素餐的条子你等说本官是否该秉公处理呢?”
“那那都是些刁民刁民诬告。大人大人千万千万不能当真!”赵郡太守祖得仁吓得浑身直哆嗦结结巴巴地回应道。
有道是现官不如现管。众人在地方上任职多年有时难免自以为树大根深做一点出格的事情。况且收受贿赂、任人唯亲是大隋朝的吏治实情仔细牵扯起来恐怕谁屁股底下都藏着一堆屎。李旭隐忍了大半年时间来收集大伙的罪证想必掌握在手的已经不少。众人再跟他硬碰下去下场绝对是身败名裂。不如先服一个软等这粗痞火气消了大伙再找别的机会收拾他。
抱着类似的想法其他几个郡守也站起来向李旭作揖赔罪“大人一心为社稷和百姓着想我等也是知道的。有时候是底下人胡闹我们不得不让大人对他们想法有所耳闻所以才签名联署为谏。行事虽有鲁莽之处用意却无冲撞之心。望大人详察恕了我等一时之过!”
话到了这个份上按常理对方应该见好就收了。毕竟以一人之力硬抗六郡之官即便是济景公樊子盖这样的勋臣也要掂量掂量自己一方的损失。谁料李旭不怒则已一怒便不可收拾冷笑了一声信手提起一分公文指着上边的文字追问道:“好一个刁民诬告。祖太守你有几个远方侄儿叫祖君彦吧。李某记得他曾经于东郡为官后来却因为与上司不合挂冠而去了。大人可知眼下他去了哪里?”
“君彦君彦他!”祖得仁的脑门上白毛汗都冒出来了顺着眉梢鬓角滚滚而下。再看其他几位郡守脸色全部由白转青双手握成了拳头却没半点勇气上前和李旭拼命。
“君彦兄才名远播陛下早有耳闻。祖家有如此英才何必让其埋没呢?我这里正缺个长史祖大人若是有机会不妨给君彦兄修一封书让他到我这里来任职!”李旭微笑着将刀一般的目光从几位地方大员的脖颈上扫过每看向一人都看得对方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
祖君彦现在是李密帐下的明法参军在座每个郡守都心知肚明。实际上自从民间传言“桃李子”这个童谣将应验到李密身上以来很多世家大族都派了自己的旁系或庶出子侄前去追随。这也是李密在杨玄感兵败后到处逃窜却既没被官府抓到也没被饿死在逃亡路上的关键原因之一。
眼下李旭手中揪到了祖君彦肯定也查到了其他追随在李密身边的人。顺藤摸瓜这私通盗匪的罪名看来谁都跑不了。
想搬救兵已经来不及。想当场造反六个人的力量加在一起也打李旭一个人不过。面对着眼前这位笑里藏刀的杀神众太守不得不彻底放弃抵抗。“请大人明鉴我等对朝廷赤胆忠心!”祖得仁带头其他几个太守相继直挺挺地跪了下去。一边自我辩解一边咚咚磕头。
“各位大人何必如此我只是听闻君彦兄的才名并无其他意思!”李旭赶紧伸手相搀笑容比寺院里得弥勒还和蔼可亲。“临到此地之前陛下教诲说要我涤汰庸吏任人唯贤。所以我才想起请君彦到我军中任职。既然君彦兄闲云野鹤惯了我也不让祖太守为难。况且他只是祖大人的侄儿即便亲子成年老父的话还不肯听呢。何况侄儿跟叔叔表面上看着近其实有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大人说得是大人说得是。君彦那小子自幼忤逆我祖家早想将其逐出家门。大人看中他是他的福气。如果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这当叔叔的也毫无办法!”祖得仁瞬间在地狱门口打了个转用官袍抹了把脸气喘吁吁地说道。
不过是趴在地上磕了几个头他却好像耕了十几亩地一样累。喘息声犹如拉风箱汗水将脊背处的官袍全部浸透。再看其他几位太守模样比祖得仁好不到哪去。一个个气喘如牛汗水顺着耳根子成股地向下淌。
“其实我也知道在咱大隋官员中像几位大人这样肯做实事的还属凤毛麟角。”李旭见将众太守都吓住了大度地挥挥手按照萁儿和崔潜等人事先安排好的步骤决定撒出手中的甜枣。
“我已经准备将几位大人不畏艰险与民同甘共苦的事情如实上奏朝廷!”他放下有关祖君彦和祖得仁两者之间连系的弹劾从另一名亲兵手里拿出份尚未用火漆封口的公文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我初来乍到几位大人的功绩可能没写全。趁着还没往外送的时候给大伙过一下目若有疏漏待会儿我再另行补充完整!朝廷最近要从地方选拔一批干吏我只能替诸位做一步算一步。至于陛下如何斟酌就看诸公的福缘了!”
此话一交代几个太守如果不趁机向上爬就是傻子。按大隋官制上郡太守为从三品、中郡为正四品下郡为从四品。就算平级调往朝堂的话也能补到一部侍郎或员外的头衔。如果再花些钱活动活动找对了门口的话补到某部尚书的缺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地方上有实实在在的功劳。如今各地民不聊生乱匪多如牛毛有哪个地方官员都无法腆着脸自己说自己功勋卓著。而李旭肯出面为他们几个请功则无异于雪中送炭。
“我等谢大人宽宏。无论我等将来到了何处大人之恩没齿难忘!”还是祖得仁脸皮厚走上前再度长揖倒地。
“咱们有幸在同一地方为官本来就是缘分。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总好过互相拆台不是!”李旭向旁边避开半步然后以平级之礼相还。“诸位先别忙着道谢看看我写的奏折除了剿除盗匪、安顿灾民的功劳还漏了些什么。大伙不要客气群策群力!”
话说到这个份上旭子和众人之间终于有了些同僚的模样。几位郡守互相推让了一番最后选定由博陵太守张君明和赵郡太守祖得仁两个为代表将李旭已经写好的奏折接过去粗略看了一遍。大隋目前地方动荡所以旭子尽拣了勤政爱民、协助征剿流寇方面的实在功劳给众人向头上安。几个郡守乐得合不拢嘴却也在旁边非常适时地提醒道:“李大人抬举我等是我等的荣幸。但陛下恐怕不爱听各地有这么多盗匪的事情。大人今后给朝廷的奏折不如多写一些地方风调雨顺朝廷德被万民你我尽心教化的功绩。虽然看上去有些不着谱儿但能让皇上听着耳顺也是咱们做臣子的福气!”
“如果几位大人不说我倒疏忽了!”李旭遗憾地拍了自己一下笑着道歉。他赶紧命人将赵子铭传进来把几位郡守的意思大致说了叫他下去重新草拟给朝廷的奏章待自己再次用印后快马加鞭送到洛阳。
“烦劳赵长史!烦劳李大人!”张君明等人连连拱手半年多来他们从未像今天这般对李旭和他的下属客气过。旭子摆摆手吩咐赵子铭抓紧时间修改奏折。然后拿起自己的曾经颁布的政令继续说道:“几个大人认为李某行事唐突其实是一个误会……”
“误会绝对是误会!”张君明、祖得仁等连连点头唯恐再惹抚慰大使不快。“我等一时被霄小蒙蔽才做下这等糊涂事。好在大人解释得及时否则一旦酿下大错纵使大人事后宽容我等也再难于地方立足了!”
“那倒不至于。几位大人是出于一番公心李某非常理解!”旭子友好地向大伙笑了笑接受了对方的妥协“其实这个办法并非李某独创此乃上柱国、左光禄大夫张须陀大人在齐郡的旧例。想那历城仅一县之地招贤榜张贴后还请来了罗士信这样的绝世勇将。咱们以六郡之大燕赵千古灵秀岂会现不了遗贤?”
“肯定有贤良埋没在野这都是我等应该替大人做的。让大人做在了我等前边大伙好生惭愧!”祖得仁顺着李旭口风马屁之词源源不断。刚刚被打了一闷棍此刻李旭即便强要他们在政令上联署众人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况且对方还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人情几位郡守没理由继续分不清好歹。
“我见几位大人平常实在辛苦所以也就将此事接了过来大伙别怪李某越俎代庖就是!”旭子点点头对祖得仁的识趣表示嘉许“这次征召并不是所有来投者都用先要通过一轮考试。然后分文武补充入我的军中。主要充当底层军官和幕僚其次是为民屯找几个尽心尽力的主官。等他们在军中把规矩都学会了李某才会酌情推荐给诸位大人。至于诸位大人录用不录用还看他们自己的本事李某决不敢强求!”
闻听此言六位郡守立刻点头如鸡啄碎米。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李旭硬向地方安插官吏把手强伸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没想到对方事先已经留好了缓冲余地更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有决定权。“早知道这样我等找李将军闹个什么劲儿!”有人后悔得直想抽自己嘴巴。转念一想没这次冲突大伙也不会了解李将军的手段心态立刻平了目光中除了感激和恐慌之外隐隐还带上了几分佩服。
“就怕地方士绅那边不会理解大人的苦心!”张君明想得长远把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摆到了桌面上。各郡的属吏中有很大一部分出身于地方望族。无论哪个郡守上任都会迅和那些望族达成妥协。维持表面上的和气对他的政令是否能得到有效执行至关重要如果地方望族不肯郡守大人再强项有时也难以压住地头蛇。
“我已经给崔、李、张、王几家的长辈打好了招呼。他们几家的子侄多年习文练武准备应举结果科举说停就停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开。几家的子侄正愁找不到出头机会当然不会拒绝与他人同场相较。真正公平比试的话他们这些人师出名门胜算十中有九……”
“原来大人已经和几个豪门早打了招呼!我等真实傻到了家!”几位郡守以目光相视心里不约而同地想。
既然地方豪门都表了态他们何苦再得罪人。当即郡守们争相在政令上附属了自己的名姓并表示一定动员好本郡英才前来博陵参加考试。李旭笑着接纳了对方好意把政令重新完善过了用了印交给几位郡守带回各自的治所向下颁。
招贤的消息传出民间立刻人声鼎沸。自从大业六年起朝廷已经暂时中止了科举。很多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失去了进身之阶不得不从事一些帐房、管家之类的低贱工作以谋生存。还有一些郁郁不得志者则暗中与土匪流寇联络以求将来对方真成了事自己也好有个进身之阶。
猛然间走正经路子谋求出身的渠道又畅通了前来应试自然就成为不甘平庸的地方名士们选。虽然据传闻汾阳军大总管为人粗鲁了些对下属要求亦极其严格但好歹他让大伙看到了改变出身的希望不是?而一些肩膀上有些力气的练武之人更是踊跃应募。李将军本人的功名便是取自马上的他应该不会狗眼看人低。况且依照大隋惯例每个级别将军手中都有一堆空白告身主将升得越快手底下空缺越多。追随着升官像李将军这么快的主将大伙不愁没缺可补。
“不知道考过了试能不能回地方上作个户槽!”官道上背着行李、书本赶往博陵的寒门子弟满眼憧憬。像旭子当年一样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志向。能让父母吃一碗安稳饭能让自己和自己的子女不再受那些衙门里的协办、帮闲们欺负他们便自觉十年寒窗没有白费。
“功名但在马上取。李将军正准备对土匪用兵咱这两下子估计能派得上用场。一旦能补个旅率、队正什么的……”无数骑着驽马的少年将肩膀廷得笔直。他们这几年模仿对象就是传说中的李旭。据说此人当年初到怀远镇投军也不过被授了个旅率。完全是凭着手中长刀硬生生在头顶上给自己劈出了一片天空。
“旁的不说咱只管杀贼!”也有人从军的目的非常简单。“李将军帮咱过安稳日子就值得替他卖命。况且他为人素来公道……。”
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大批的年青人涌入了汾阳军大营。考试的模式很简单文官考试题目几乎是照搬了大隋的郡县科考。而武将的选拔则由应募者自行演示武艺几个有多年征战经验的郎将当场进行评定。
来者一旦通过考试则按评定结果。或进入幕僚圈帮助赵子铭处理民屯事务或被授予旅率、队正、副尉、伙长等相应武职直接成为李旭麾下的一员。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考试的过程中难免生一些不大不小的混乱。几个郡守通力合作把所有问题都妥善处理掉了。结果出来后地方上大部分人都感到满意。世家大族的子侄都粗通文墨略涉武技所以在名列前茅者居多。而一些对生活已经绝望的寒门读书郎和江湖闲汉也凭各自的本事杀入重围为自己争得了一个安稳饭碗。
最不满意的就是盘踞在上谷山区的漫天王和盘踞在涿郡北部的历山飞两个二人经过多年劫掠已经都各自拥有了一小片地盘。即便不能争夺天下关起门来作个土皇帝也能快活逍遥好长一段时间。他们没想到新来的抚慰大使居然开办民屯跟他们争夺百姓他们没想到汾阳军大总管李旭居然还有榜招贤这一安抚民心的绝招。令二人更没想到的是招贤试结束还没几天他们还没计算清楚这套无影无踪的拳脚给自己到底造成了多严重的损失安插在地方上的眼线已经冒死送来了情报:
汾阳军离开博陵马步将士共三万沿官道北上。三日行军百五十里前方已经抵达遒县。
第六卷 广陵散 第一章 雷霆 (五 上)
不止是王须拔和历山飞两个密切关注着汾阳军一举一动就在李旭离开博陵的第五天一份非常详细的线报已经翻山越岭送到了太原留守李渊的案头。事实上不知道是出于关心女儿的安危或者其他难以预测的原因最近几个月来河北西部所生的每一件事李渊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在他的影响下那里出台的任何一个新举措都会在唐公府引一场的争论并且连续数日内成为幕僚们交谈的热门话题。
也有人对此非常不耐烦三公子李元吉便是其中一个。对于自己这个不知道从哪片山沟冒出来的便宜哥哥、倒贴上门的粗痞姐夫李元吉没有半分好感。记忆中自打此人出现之后原本属于自己的注意力多半就被他给吸引了去。并且父亲大人还屡屡拿此人来教育自己动辄便‘仲坚这样比你强你此处应该效仿仲坚……’仿佛此人才是李家嫡出的三公子自己反而成了随便拣回来的乞儿无赖。
牢骚满腹但李元吉却不敢当众做。虽然唐公父亲已经在多次强调过庶出的萁儿与李家不再有任何瓜葛。但如果元吉敢贸然表对便宜姐夫不利言论的话便会被唐公府众人认为是性情阴狠不顾骨肉亲情。这对刚刚开始建设自己班底的他不是一个有利的评价因此必须尽力避免之。
今天的消息足够令人震惊在唐公府长史陈演寿读完了整篇线报后的很长时间内众幕僚都没有表任何意见。他们面面相觑仿佛不敢确定这消息是真的。有人甚至伸手将线报接了过去试图从字里行间找一找陈演寿是否曲解了原文。
‘刚刚将地方搅了个鸡飞狗跳他居然敢在这个接骨眼上领军出征?难道他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