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唐皇太子 >

第142章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42章

小说: 重生大唐皇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陛下,此事乃是臣看护不利,太子殿下之所以会将鸿胪寺当中的突厥人全部移居到了大理寺,乃是因为就在三日之前,鸿胪寺中又发生了一场刺杀!”

严善思的口气十分沉重,甚至带着几分羞恼的意味。

毕竟鸿胪寺乃是礼部的地盘,现在竟然有人胆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杀人,简直是无法无天!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他说话的时候,李贤的脸色陡然一变,不过瞬间又恢复了原状。

而众臣则更是炸了锅,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上一次突厥可汗遇刺的案子如今还没有调查清楚,如今竟然又冒出了一桩案子……

“刺客行刺的是谁?可曾得手?”

李治的口气倒是仍旧能够保持平静,毕竟他早已经知道了此事,只是声音当中却是不免多了几分阴沉的味道。

“回陛下,刺客的目标是突厥可汗的长子阿史那达曼,臣看护不利,竟致刺客得手而去,阿史那达曼当场不治身亡,正因如此,太子殿下方才当机立断,为防刺客再行刺杀,将所有的突厥人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

严善思说罢,深深的拱手不起。

而李弘也是同样拱手道。

“父皇,此事干系重大,一旦传扬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打草惊蛇,故而儿臣不得不暂时封锁消息,抓紧追查事情的真相,请父皇恕罪!”

大殿内一阵沉默!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真相竟然是如今的惊人!

突厥可汗的长子竟然被刺杀成功,并且当众不治而亡,这简直是对大唐毫不掩饰的挑衅!

“陛下,此贼简直无法无天,视我大唐律法如无物,实在是罪不可赦,老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查,无论是谁,犯此大罪都绝对不可姑息!”

片刻之后,尚书省左仆射戴至德第一个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紧接着,郝处俊和许敬宗也对视一眼,脸色凝重的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

既然大佬们都表了态,剩下的大臣们自然不再犹豫,纷纷上前说道。

“陛下,臣等附议!”

如此一来,大殿当中还站着的,就只剩下李弘和李贤二人,不同的是,李弘的脸色肃然,隐约带着冷峭之意。

而李贤的脸色则是白的可怕……

第三百三十四章:惊变

要说这件事情的原委,没有人知道的比李贤更加清楚了,那个刺杀阿史那达曼的刺客根本就是他李贤的人马。

一旦被查出来,可以说对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到时候别说是夺嫡了,就连自己的性命恐怕都难以保住。

作为一个唐人,李贤最清楚,对于大唐来说,勾结外敌乃是最最让人愤恨的一个罪名,一旦被人扣上了这个罪名,必然会引起公愤。

尤其是现在和谈的事情,早已经被李治当成了重中之重,自从东征的大军出发之后,户部已经不止一次的向皇帝诉苦,说是急需一笔岁币充实国库。

这个时候李治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尽快解决和谈的诸多事宜,可是偏偏突厥可汗遇刺的事情如果不查清楚的话,和谈必然会无比缓慢……

一念至此,李贤才明白了为什么对于封禁鸿胪寺的事情,李治竟然会如此容忍了!

只要能够查清楚案情的真相,即便是有所越权,恐怕李治也顾不得了,想必东宫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如此大胆!

想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李贤的心头却是越发沉重了,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听从青衣男子的建议,不要跟阿史那伏念合作……

“嗯,此事的确是无法无天,视大唐律法如无物,绝对不容姑息!不过弘儿,既然你已然封锁了消息,想必也早已开始着手清查此案,如今可有进展?”

李治的眉头紧锁,声音中也带着几分愤怒,前一句话一出,更是让李贤的脸色一白。

而一旁的李弘则是深吸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道。

“父皇英明,事发的当天,儿臣已然紧急召见了大理寺卿张文瓘和大理寺丞狄仁杰,命他二人彻查此案,想必如今已有结果,恳请父皇召他二人进殿,陈明真相!”

不知为何,听见李弘的这句话,许敬宗却是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太子殿下素来稳重,为何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当中竟然如此凝重,莫非……

许敬宗抬起头却正好看见李贤一副苍白的脸色,当下心中浮起一个猜测,顿时脸色也是一变……难不成今天的这场朝会,竟然会是两位一决胜负之时?

不过无论如何,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挡的了的。

不多时,张文瓘和狄仁杰二人便匆匆走进了大殿当中,尤其是狄仁杰,一身风尘显然是刚刚赶来,之时脸上的一丝兴奋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臣大理寺卿张文瓘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臣大理寺丞狄仁杰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从二人一进来,李弘的心便放下了大半,今天的事情,他早已经和张文瓘商议过,也推演了数次,唯一的关键之处,恐怕就是狄仁杰能否在这三日之内拿到切实的证据,证明事情的真相了!

但是看他们如今的神情,恐怕是没什么问题了!

“平身吧!”

李治此刻的声音倒还显得有几分平静,只是这份平静之下究竟掩藏的是什么,恐怕就无人可知了。

“太子说突厥可汗遇刺一事你们已经彻查,如今可有结果?”

没有丝毫的废话,李治直接便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一句话。

“回禀陛下,此案已经彻底查问清楚,案情奏报在此,请陛下御览!”

狄仁杰定了定神,从袖中抽出一份奏本,恭敬的举过头顶,而李治旁边的吴良辅也是急急忙忙的走了下来,将奏折呈给了皇帝。

一时之间,大殿之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奏本之上。

倒是李贤的脸色又变得苍白了几分……

几乎是以所有人可见的速度,李治的脸色随着翻看奏折而变得越来越难看。

“逆子!”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皇帝看完奏折之后,竟然会如此的暴怒,甚至连脸色都涨的通红。

直接将手中的奏折砸在了桌案之上,蓦地一下直接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一口鲜血喷出,直接昏了过去……

“陛下!”

“父皇!”

众臣皆是大惊失色,失声叫道。

就连李弘也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如此发展,着实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而李治这么一昏过去,大殿内的所有人震惊的同时,却也同时骚动起来……

“放肆!御林军何在?”

就在此刻,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的武后陡然站了起来,声音威严的叫道,随着武后这一声暴喝,原本随侍在殿外的御林军则是猛然间布满了整个大殿。

一时之间,大殿之中瞬间便安静了下来,之剩下武后的声音回荡其中。

“吴良辅,立刻护送陛下回宫,婉儿,即刻召太医院入宫侍驾!”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武后一介女子竟然能够如此镇静,着实是让人佩服。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吴良辅便已经带着一干内侍将皇帝扶进了内殿当中,而武后身旁的一位女官则是匆匆忙忙的离开大殿,赶往了太医院。

随侍的御医也一同跟着进了内殿当中。

这个时候武后方才缓缓转过身子,口气有些冷厉。

“陛下龙体微恙,今天的朝会到此为止!国政暂由太子署理,众卿这便散了吧!”

武后的声音平稳,但是细心的人仍然能够听出,这份平稳之下带着丝丝的颤音。

而且说完之后,武后仍旧稳稳的站在原本的位置,并没有像平常一样退回后宫当中。

“谨遵母后懿旨,儿臣告退!”

深吸了一口气,李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大殿内的气氛才算是缓和了几分。

一干大佬立刻随着李弘的声音继续说道。

“臣等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说罢,所有人才慢慢的退出了含元殿当中,而等到所有人退去之后,殿内的御林军方才缓缓退去,只是却是将整个含元殿重重防卫起来……

“殿下……”

看着众臣默默离去的身影,戴至德却是一脸凝重的走到了李弘的身边,眉宇之间带着几分担忧之色,轻声叫道。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李弘却是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所有人,便转身朝东宫的方向离去……

第三百四十三章:暗流涌动

这一场朝会可谓大臣们能够经历过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了。

先是群臣进谏,弹劾太子,甚至于雍王殿下一度于含元殿上说出了当废东宫的惊人之语。

紧接着,太子殿下竟然匠心独运,一举摆脱嫌疑,甚至还折了雍王殿下手中的一个门下侍郎,让李贤灰头土脸。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众人还没有从阿史那达曼的死讯当中反应过来,陛下竟然被大理寺的一封奏本生生的气晕了过去。

尤其是陛下昏过去之前,那一声“逆子”,当中蕴含的意义更是让所有人都难以确定。

时至今日,恐怕除了大理寺的两位和陛下娘娘之外,没有人知道那封奏折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陛下当时急怒攻心,究竟是为了雍王,还是因为太子殿下……

还有最重要,也是所有人都最关心的一点是,陛下如今究竟怎么样了?

御林军如今仍旧封锁着整个皇城,东宫那边也是毫无动静,就连雍王府的大门也十分罕见的关上了,政事堂虽然仍旧在正常运转之中,但是这几天皇宫中传出来的都只有皇后娘娘的懿旨,各位大佬们的脸色也一直都十分微妙,让人难以捉摸。

雍王府中的一间密室当中,李贤眉头紧皱,脸色难看的坐在桌案旁边。

过了片刻,密室一旁的小门突然一动,一名青衣男子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

“先生,宫中情形如何?”

还没等到青衣男子坐稳,李贤便急切的开口问道。

而青衣男子则也不废话,稳稳的在李贤的对面坐下,开口道。

“王爷,如今政事堂当中严苛了许多,许相不让任何人随意出入,整个皇城当中的气氛也有些不对,至于陛下的病情,据娘娘传出来的消息,当是在逐渐好转,不日便可下地走动!”

这两句的语速极快,说完之后,竟是让青衣男子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说罢也顾不上什么风仪,直接便抓起桌案上的茶水往嘴里灌。

片刻之后方才缓缓平静下来。

而不同的是,听完了青衣男子这句话之后,李贤的脸上却是显得更加难看了。

“那如今那份奏折呢?”

犹豫了片刻,李贤咬了咬牙,却是问出了那句他关心已久的问题。

只是此话一出,青衣男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站起身来拱了拱手,缓缓开口道。

“王爷既然如此问话,想必那天在大殿之上将陛下气的昏倒的那份奏折,应当和王爷有关,事已至此,某家却是不得不问王爷一句,那份奏折当中究竟写了些什么?”

其实以青衣男子的聪明,联系一下前后的事情,对于那份奏折的内容早已有了几分猜测,只是未经证实之下,他却也不敢妄言。

李贤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十分难看,犹豫了片刻,最终缓缓开口道。

“事已至此,本王也就不瞒先生了,无论是上次刺杀突厥可汗,还是这一次刺杀阿史那达曼,都和本王脱不了干系,上一次刺杀阿史那伏念,虽然并非本王亲自操纵,但是当时阿史那伏念请本王派裴炎协助于他,说是要给东宫一个下马威,本王未曾多加思量,便允准了!只是没想到,他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事端来……”

这两句话倒是说得清楚明白,只是越到后面,李贤的声音越发的有些心虚。

因为这些事情,他都是瞒着青衣男子而为!

“王爷糊涂啊!”

青衣男子的眉间带着一丝愤怒,开口说道。

“某家不是早和王爷说过,阿史那伏念此人心机深沉,不可与之牵扯太深,王爷为何不听呢?事情到底如何,王爷现在必须原原本本的告诉某家,或可有补救的余地!”

李贤微微缩了缩脖子,心中也多了几分复杂之意。

其实当初青衣男子便警告过他,不要和阿史那伏念牵扯太深,只是后来阿史那伏念提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过诱人,又不需要李贤过多付出些什么,所以他才冒险答应了他,谁知道现在竟然惹出这么大的祸端来!

顿了顿,李贤又继续开口道。

“上一次遇刺之事本王倒是没有牵扯过多,那次之后,本王也想着不可和他交往过甚,但是后来阿史那伏念突然派人前来寻本王,说是那阿史那达曼已经知晓了那场刺杀的真相,让本王除掉他,所以……”

“所以王爷便真的派人杀了阿史那达曼?”

青衣男子刚刚坐下,听见李贤的这句话便霍的站了起来,带着几分不可思议叫道。

在看到李贤微微点了点头之后,青衣男子的脸上更是变得难看无比。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贤带来的坏消息还不止于此……

“而且,据回来的人禀报,因为鸿胪寺周围布防太过严密,他们遗失了一枚匕首,而那柄匕首之上……有特殊的暗记……”

其实当初李贤得知消息的时候,心中也是无比的惊愕。

只不过当时他还怀着一丝希望,觉得李弘不敢泄露暗卫的存在,只是现如今看来,却是他一厢情愿了。

料想着若不是大理寺真的拿到了确实的证据,李治当不会如此失态,以至于当着众臣的面,被气的吐血。

而一旁的青衣男子抬手指着李贤,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动手也就罢了,竟然还给对方留下了证据……

深吸了好几口气,青衣男子方才缓缓的平静下来,只是眉头却是依旧紧紧皱起。

李贤自知自己做错了事情,却也不敢开口,一时之间,狭小的密室当中,充满了尴尬的沉默。

“这几日的旨意,都是娘娘传出来的!”

最终打破沉默的,还是青衣男子,只是不知为何,他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沉闷,甚至带着一丝颤抖。

而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却是让李贤眼中的精光爆射。

话一开头,便容易多了,青衣男子沉吟了片刻,继续开口道。

“王爷应当清楚,御林军如今仍旧封锁着整个宫城,而除了皇后娘娘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人见过陛下,如果不是每次出来传旨的都是吴总管的话,恐怕政事堂早已经闹翻天了!”

青衣男子的口气十分凝重,甚至……带着几分沉重!

第三百四十四章:定计

青衣男子的声音很轻,但是却在李贤的心目当中掀起了滔天大浪,这句话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然是十分惊人了!

要知道,如今距离朝会已经过去了三天,但是除了皇后之外,竟然再也没有人见到过皇帝本人,而御林军仍旧守卫着皇城,就连御医也是许进不许出,甚至于政事堂的诸位大佬也被拦在殿外,不准入内,这已经不是可疑这么简单的理由能够解释的了的。

怪不得青衣男子要特意强调吴良辅的存在,想必如果不是他每每出来传旨,群臣早已怀疑皇后挟持皇帝了。

要知道,吴良辅乃是太宗皇帝留下的老人,自李治龙潜之时便一直跟随于他,若论信任,恐怕整个朝堂上下没有一个人比得过他的。

同样,他对于皇帝的忠诚也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如今他仍旧能够正常的出来传旨,只能说明皇城当中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但是既然没有意外发生,那么皇帝为何不出现接见群臣,至少也应该露个面以安众臣之心吧,怎么会单单传出一个龙体微恙,需要静养的消息?

还有就是东宫那边为何一直沉静不动,难不成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李贤的眉头皱的越发紧了,顿了片刻,方才有些犹豫的开口道。

“先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