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大唐皇太子 >

第164章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64章

小说: 重生大唐皇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竟然还想要借裴家之力来压他,真是痴心妄想!

“岳丈且回去告诉那些人,案子是孤让狄仁杰去查的,不管牵扯到谁,都定会按照国法治罪!若是太原王氏仍有世家风范,便即刻协助怀英将此案审查清楚,一应案犯押送到京,交由大理寺处置,若是包庇不举,阻挠查案,孤定当让他们知道何为皇权之威!”

李弘的口气冷淡,声音也变得不起波澜,只是却听得一旁的裴居道心惊肉跳的。

他虽然不了解这件案子的详细情况,但是也略知一二,能够让太原王氏如此兴师动众,必然牵扯不小,且不说王氏根深叶茂,就说主持此事的人,必然是王家的核心人物,让他们交人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何况如太原王家这等高门大户,最重视的不过是家族清誉,一旦将此事坐实,他们的声誉必然会毁于一旦!

李弘的这几个要求看似是合情合理,但是却无异于在太原王氏的心头下刀子!

“这……殿下,那可是太原王氏啊!你要考虑清楚……”

倒是裴居道只以为自己这个女婿位居东宫,心高气傲,受不得气方才如此,思量了片刻便又开口再劝。

“山东望族,王氏虽算不得第一,但是五姓之家世代联姻,盘根错节,向来俱为一体,着实不是容易相与的!王氏托老夫来传话,已是有求和之意,殿下切不可因一己之气酿成大错啊!”

“求和?”

李弘的眼神微微眯起,口气带着几分冷意。

难道在裴居道的眼中,他李弘息事宁人,罢手不查此案,太原王家做做样子,将所谓的生意停下一阵,然后不疼不痒的处置几个旁系子弟敷衍过去,就是在低头了不成?

国法当前,那些无辜的女子一生流离,生不如死,他们的家人求告无门,郁郁而终,这桩桩件件竟全不放在他们的眼中。

太原王氏,号称五姓之家,却原来如此这般轻贱人命!

自己不过是稍稍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要他们将主犯交出,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阻力,就连狄仁杰也差点被困在太原城!

这王氏还真是将太原当做自己的后院了不成?

“这样的求和恕孤不能接受,王氏的势力,孤心里清楚,岳丈若是要以此来做说客,大可不必,烦请岳丈回去告诉王氏,他们有什么招数,尽可以使出来,孤接着便是!”

李弘的声音当中带着几分怒火,让裴居道无奈的紧,不过既然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恐怕再劝也无用,深深地叹了口气,神色微微有些沉重,开口道。

“殿下可知王氏有多少人在朝为官?”

“知道!”

“殿下可知五姓之家同气连枝,同进同退?”

“知道!”

“殿下可知如此一来,可能以往与殿下交好之人,也不得不违心而为?”

“知道!”

李弘不仅知道,而且还知道的清清楚楚,自从狄仁杰告诉他平康坊一案的背后乃是王氏的时候,李弘就开始收集起太原王氏的情报,结果越发查证,越发的心惊。

也越发的明白为何李治这么多年以来都对山东门阀无奈之极,明白了武后为何会选择不顾身后之名,用那般血腥凶狠的手段将朝堂换血,着实是无奈所为!

“所以殿下仍旧执意要和王氏开战?”

裴居道的脸色越发严肃,声音也变得凝重之极。

“国法再上,不可轻纵!”

缓缓吐出八个字,李弘的神色亦是坚定的很。

…………

李弘望着老丈人无奈离去的背影,心中却是禁不住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这裴居道说到底,也是河东裴氏的人,身在世家当中,自有身不由己之处!

今天这一趟,恐怕非他所愿,但是却依旧不得不来。

这世家门阀之力,果真不可等闲视之!

愣了片刻,李弘抬手拆开了旁边的信封,这是老丈人刚刚离开之前留下来的,看他的当时珍而重之的神情,应当不是什么简单之物。

信件不长,仅仅一页而已,但是李弘看完之后,脸色却是微微有些凝重,顿了顿,方才口气复杂的吐出了两个字。

“王鸿……”

临近夕阳,却是整个长安城最热闹的时候,在外的人们都开始往家中赶路,防止宵禁的时候被武侯逮到。

而一队气质不凡的人马,也行进到了城门之前!

马车倒是古朴的很,没什么金玉装饰,但是却意外的有着一种浓浓的厚重之感,跟在马车周围的侍卫家仆,个个神色傲然,虽是身着青衣小帽,但是却能够看出是上好的料子,家仆便是如此气度,想来主家更是不凡,一旁来来往往的百姓好奇的围观着,但是这队人马却丝毫都不曾在意……

缓缓在城门口停下,一名小厮缓缓回到马车旁,小心的掀开帘子,恭敬的说道。

“公子,长安城到了!”

马车内传来一阵清朗的声音,虽然未见其人,但是只听声音便给人感觉是位谦谦君子。

“今夜暂且找处地方住下,明天随我去拜见裴家世伯!”

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一回合

不得不说,大家调教出来的人就是不同,王鸿虽不张扬,但是却自有一股沉静之气,让座上的裴居道心中略微叹了口气。

“世侄不必多礼,老夫一介被裴氏逐出之人,当不得你如此之重的礼!”

伸手扶起地上恭恭敬敬大礼参拜的王鸿,裴居道的声音有些苦涩。

“世伯过谦了,无论如何,血脉之连割舍不断,我等士族虽以诗礼传家,可商贾一道却也不可忽视,裴氏的几位长者恪守礼教,倒是让世伯委屈了!”

王鸿也不矫情,顺势起身,恭谨的退后两步,声音倒是客气的很。

裴居道微微一愣,他倒是忘了,眼前的这位谦谦公子,正是太原王氏一族负责管理家族商业之人,说不得和那些迂腐的老学究不同。

一时之间,眼中多了几分柔和之意。

“世伯放心,当初世伯被逐出裴家,乃是受了大房二房之争的牵连,此事小侄也略有耳闻,恰巧小侄姑母如今是裴氏主母,姑母已经派人捎了信来,世伯回归宗祠之事她定当尽力!”

什么叫大家风范?王鸿这般便是了!

看似施恩不图报,但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些年以来,裴居道最大的憾事就是父母的灵位无法回归宗祠,简直成了一块心病!

可人家不提回报,轻描淡写的便将事情办了,裴居道就算是不领这份情也得领了!

“如此……便多谢世侄了!”

裴居道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裴氏族中的那些老家伙有多么固执,他是清楚的,若非同裴氏交好的世家施压,恐怕此事断难办成。

顿了顿,脸色微微肃然,裴居道继续开口道。

“世侄此来所为何事,老夫清楚,只是……怕是要让世侄失望了!”

尽管他也不愿意让两方真的敌对起来,但是显然的是,李弘的心意已决,必是要和太原王氏掰一掰腕子了,眉头微皱,裴居道将昨日在东宫中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王鸿。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王鸿不但没有恼怒,反倒是轻笑一声,淡然说道。

“世伯不必自责,此事小侄早已经料到,倒是不足为怪,小侄此来长安,本就是为将此事妥善了结!”

只是口气虽淡,声音当中的凛然之意却是分毫不减。

让裴居道心中微微一沉,对于这些世家子弟的自傲之情,他是最清楚不过的,更不要说眼前这个,虽然一口一个世伯叫的亲切,但是却是王氏的核心人物之一。

早在几年之前,裴居道就对他的名声有所耳闻,无心仕途,不图宦达,可为人却智谋无双,于商海之中乃是奇才一个!

王氏既然派他过来,自然是给了他足够的力量,瞧这个架势,恐怕王氏也不想如此便善罢甘休了……

“王鸿啊,你虽是少年才俊,可老夫提醒你一句,非是老夫护短夸耀,只是太子殿下既然已然下了决心要严查此案,怕是就连陛下和娘娘都阻挡不得,王氏虽然势大,但是却也不可鲁莽行事!”

犹豫了片刻,裴居道还是开口说道。

虽然不知道李弘究竟有什么底气来对付王氏,但是既然他下了决心,恐怕王氏要是真的惹怒了他,不死也要脱层皮,到时候两败俱伤,着实非裴居道愿意看到的。

何况他对王鸿的印象不错,倒不希望他折在了李弘的手中!

只可惜后者却是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拱了拱手说道。

“多谢世伯关心,小侄自有分寸!”

说罢,便告退离去不提。

…………

与此同时,东宫当中的李弘,却也是接到了王鸿入京的消息,昨天裴居道给他留下的信件当中,倒是说清楚了王鸿此人的来历。

不过此刻李弘却是脸色微沉,根本没心思管这个王鸿。

因为这太原王氏的第一招,已经来了!

太原府府尹王洪因弹劾大理寺丞狄仁杰擅离职守,离境扰民,他现在已经将人扣押,并上禀朝廷请求严加处置!

奏折都已经递到了李弘的手边,而且是走的政事堂,明发!

这个王洪因,正是太原王氏的子弟!

看来这太原王氏,是铁了心要和李弘斗一斗了!

“王伏胜,将这个送去政事堂,请许相拟旨加印!”

略微思衬了片刻,李弘提笔在奏疏上写下批语,转手递给了一旁侍立的王伏胜。

如今李治虽然已经回到了长安城,但是却和在九成宫没什么两样,一干军政大事皆交给李弘处置,就连武后这几天也甚少出现。

所以李弘微微犹豫之下,直接将这份奏疏送到了政事堂,他倒要看看,这太原王家,究竟能够猖狂到什么地步!

“是!”

接过奏折,王伏胜恰巧瞟见上面墨迹未干的批语,心中倒是一惊,连忙匆匆赶去了政事堂!

奏疏到了政事堂之后,即便是有了太子殿下的吩咐,但是许敬宗看完批语还是脸色一变,当即便放下手中的政务急匆匆的赶去了宫中,结果连宫门都没进,就接到了陛下的口谕,一应政务不必提前上禀,按太子的意见处置便是!

老头子脸色复杂的回到了政事堂,愣了半晌才摇摇头,吩咐人去拟旨不提。

…………

“公子,奏疏已经到了东宫,太子殿下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许相却是跑了一趟皇宫,不过陛下没见,只是传话出来,让许相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办!”

长安城当中的一处酒楼雅间当中,王鸿好整以暇的坐在窗户旁边,手下的小厮恭敬的侍立在一旁轻声禀报道。

“呵呵,太子殿下……”

王鸿的口气当中带着一丝玩味,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我王家的手段,可不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呢!既然我来了,就让我见识见识你的手段吧!”

声音很轻,但是却充满傲然之意。

只是没过多久,就有另一个小厮跑了进来,躬身行礼,神色却是微微有些着急。

“公子,政事堂刚刚下了旨意,太原府府尹王洪因擅自扣押朝廷命官,刻意阻挠朝廷办案,蓄意诬陷弹劾,着即刻罢免府尹之职,闭门思过,太原府尹又户部再行铨选!”

王鸿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随即便是眼神微眯,脸上却浮起一丝笑容。

“有点意思……”

第三百九十八章:开胃小菜

罢免太原府尹的诏书一出,不过区区一天的时间,举朝皆为震惊!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温和的太子殿下这一次竟然出手如此果决,要知道,太原府尹不过是上了一道普通的奏疏罢了,即便是有所不妥,申斥一顿已是极限,何至于罢官免职?

不得不说,朝臣当中,大多数都是这么想的,有些人也是这么说的!

就比如,正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的御史王建同。

“皇后娘娘容禀,臣弹劾东宫太子滥用职权,肆意铨选,包庇亲信,请娘娘明察!”

御座之上,李治的座位仍旧是空空荡荡,今天的朝会仍旧是武后来主持!

闻听到王建同义愤填膺的话语,武后的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这件事情的始末,她自然是清楚得很,所以她更加不赞同李弘这么贸贸然就和太原王氏对着干的行为。

在武后看来,这些门阀大族根深蒂固,若是要动必然要准备整齐,一击必杀!

用最快最狠的手段!

可惜的是,武后朝着旁边的御座瞧了一眼,心头有些气闷,也不知道李治是哪里来的信心,竟然纵容李弘放手施为……

如今是在朝堂之上,即便是她,也不好当着众臣的面,对弹劾的奏章视而不见!

“太子,此事你可有解释?”

片刻之后,武后终是神情微动,声音清冷的朝着一旁平静的李弘开口问道。

“母后,太原府尹之事,乃是他咎由自取,狄仁杰乃是奉儿臣之命前往太原查案,并非擅离职守,那太原府尹受人指使,无旨拘禁朝廷官员,见东宫谕旨而不遵,已是大罪,不过黜落了他太原府尹之职,已是儿臣宽宥!”

李弘面色不变,移步上前,拱手开口。

话虽是对着武后在回,眼角余光却是在瞟着一旁的王建同,嘴角更是掀起一抹不屑的笑容。

“殿下此言差矣,府尹本为守境安民之职,太原府尹尽职尽责核查流民,即便是行为稍有差错,又何至于惹得殿下如此雷霆震怒,何况殿下既言狄仁杰乃是奉谕查案,尚请殿下明示我等,我大唐国境之内,狄仁杰身为大理寺丞,何案需要隐匿行迹?他离开长安,可曾上禀政事堂,去到太原,可曾知会太原府尹?”

不料李弘一开口,倒是让王建同激动了起来,一连串的话丢出来,连大气都不带喘的。

说罢还一脸得意的瞧着李弘。

虽则这太子殿下现在在朝中地位稳固,可是想要和太原王氏掰一掰腕子,恐怕还没那个力道!

不过转念一想,若不是有这档子事儿,自己这个旁系子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入了大房的眼呢?想着自己以后有了大房的照拂,仕途扶摇直上的情景,王建同的脸色更加激动了……

只是这番情态让李弘看着,却是暗自摇了摇头,可怜的不是炮灰,是被当了炮灰还不知道!

“尽忠职守?”

李弘的嘴角泛起一丝不屑的笑容,缓缓从袖中掏出了一份奏折,轻描淡写的说道。

“母后,这是狄仁杰在太原查证之时,偶然得知的内情!”

识趣的吴良辅早已是急步走到了李弘的身边,接过奏折送到了武后的手中,而与此同时,李弘的动作也没有停,转过身来,眸中闪过一丝冷意。

“这奏折中详细陈明了,前太原府尹王洪因收受贿赂,纵奴行凶,强占田亩,甚至还欺上瞒下,欺瞒吏部考功之人,王御史,这上面的每条罪状都证据确凿,你仔细瞧瞧,这就是你口中尽忠职守之人!”

这太原王氏真当他李弘派去的人是泥捏的不成?

狄仁杰查案的手段,就连他李弘就佩服不已,否则怎么会被张文瓘收为弟子,悉心教导?

这王氏打算用他来作法,真是寻错了人!

更不要说那个太原府尹本就不是个手脚干净的人,仗着自己是太原王氏的长房子弟,平时干的糟心事一抓一大把!

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力气,狄仁杰就拎出了一堆罪证!

将他黜落在家思过都是轻的!

“真是个胆大包天的!”

与此同时,武后也看完了手中的奏本,俏面含霜,声音也是冰冷之极。

“传旨,罢去王洪因的一切差事,即刻押解上京,命刑部详查此案,务必要按律处置!”

很显然,皇后娘娘很生气,甚至没有过问大臣们的意见,直接了当的便下了旨意,连反驳的余地都不给别人!

李弘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不过眸间却是隐含冷意,盯住了一旁脸色煞白的王建同。

“王御史,这就是你口中尽忠职守的好官员?”

声音平淡的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