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窝在家里过冬的日子过的很快,再过十几日就到春节了,今年商盟的收益很不错,宗茂在忙于给前期插股的几个商号分红,潞州的曹家能分到两万两银子。潞州的粗铁一直是商盟对草原商贸中利润最大的一部分,商盟让曹家插股,在经营铁甲兵器的生意上也是获益匪浅。
宣大北境一片安详,卢象升任宣大总督以来,宣府和大同两座边镇的局面大为改观,曾经常有贫困的百姓和卫所兵士逃入草原的现象再难见到。一是因为漠南草原连年战乱,不复曾经安定的局面,再则就是粮价下降,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些。
一连三天暴雪下下停停,天气放晴时地面积雪甚厚,从北京城往宣府的官道上出现了一对骑士,战马跑的热气腾腾,锦衣卫缇骑恨不得把马鞭子都抽断。
急促的铁蹄一路敲醒了宣大的宁静,骑士每到一驿站立刻换马,因为雪天路滑的缘故,缇骑从京城到达阳和卫花了近两天的时间。锦衣卫飞马冲入阳和卫的城门,裤腿上冻上一层冰雪。下马后,骑士来不及喘气,急匆匆冲入总督府。
“圣旨到!”
卢象升忙不迭摆香案接旨,他之前没得到一点传闻,不知来的是什么消息,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虏兵马两白旗于十二月十三日破墙子岭长城入关,两红旗及镶黄旗十二月十五日破青岭关入塞,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京师有难,命宣大总督卢象升即可调集兵马进京勤王。”
锦衣卫焦急的话语逐字传入卢象升的耳朵,让他本就苍白的脸变得没有一点血色,如门外皑皑白雪。
“卢大人,事关紧急,请速速调兵吧!”锦衣卫把圣旨交到卢象升手中。
“这是怎么回事?”卢象升口中喃喃,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清虏大军八月从漠南草原退兵,怎么会毫无征兆的在腊月攻入长城。
“前日雪大,蓟辽总督吴大人外出赏雪饮酒,喝的有点多了,夜晚清虏攻偷袭长城,无人可调集兵马支援,被清虏攻破边塞,吴总督醒转的时候,多尔衮率两白旗大军已经入塞,在密云县大败守军,吴总督死在沙场了。”这锦衣卫千户知道的甚多,详细告之卢象升。
“吴阿衡酒醉,清虏连夜突袭,无疑是蓄谋已久!”卢象升脊背发凉,连他也小看了辽东的皇太极。
近年来宣大防御稳固后,清虏对大明的办法不多。蓟辽镇边境险关不逊于宣大,山海关防线稳固,若不是找准了这个机会,清虏想入关也不容易,恐怕吴阿衡那一醉不会这么简单。想到这一节,卢象升的念头自然转到曾经与清虏有过勾勾搭搭的晋地商人身上,那些人虽然眼下看起来老实了,随时有可能蹦跶出来咬宣大一口,这么一想,那些人还是留不得。
锦衣卫骑士不知道眼前的卢象升转了这么多念头,接着说:“除夕将至,京师百姓在家中等着过春节,如今官道上全是逃难的百姓,天气寒冷,路边常有冻死者,请卢大人速速入京。”
“我这就召集兵马!”卢象升醒悟过来,命杨陆凯先安置精疲力尽的锦衣卫前去歇息。
阳和卫瞬间从安静转向忙碌,一匹又一匹快马冲出城门,奔向宣大镇各地。这等天气和路况,宣大镇兵马能集合进入京师,最快也要半个月时间,不知道到时候北京城已成了何等摸样。
清虏多骑兵,善野战,卢象升知道自家情况,以步卒为主,这一战不可急躁,唯有徐徐等待战机,方可一胜。但京城的皇帝会理解他的苦衷吗?从接到勤王的诏令起,他陷入一种不可摆脱的焦躁,坐卧难安。他任宣大总督以来,最怕的就是清虏入寇京畿,在北京城周边野战,他像是头顶被悬挂着一柄利刃,战场的主动权全在清虏手中。
宣府的兵马先集合完毕,斥候入京师打探军情。清虏大军有六七万骑兵,全是八旗女真,卢象升若不等山西和大同的兵马集合完毕先入京畿,相当于杯水车薪。宣大镇以山西的兵马最多,偏偏山西镇驻军离京城最远。
接到圣旨后三日,北京城内又送来兵部的紧急文书,京师上下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全指着宣大镇兵马前来救命。
城外茫茫雪原上烽火连连,逃难的百姓只来得及背上一个包袱,沿官道蹒跚向南。天寒地冻,****难耐,身体稍弱者几天后便支持不住倒在路边。
清虏两支兵马分别由多尔衮和杜度统领,攻入长城后不急于往大明境内进军,而是兵分两路连破三座县城,一直向北京城郊通州方向烧杀抢掠,囤积物资,供大军所用。相比征伐蒙古的清苦,杀入大明的俘获要丰厚的多。
天气忽晴忽阴,白日积雪融化让道路化成泥泞,夜晚又冻的结实。骑兵沿着汉人逃难的行踪前行,一路无大明兵马前来御敌。入明后十五日,两支兵马在通州会师,抢掠了维持大军两个月的军粮。
明日就是汉人的春节,多尔衮和杜度在大帐中也温了一壶小酒浅酌,以示庆祝。这种天气汉人无法忍受,但对他们军中这些在偏远辽东山林中生活过来的人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
在大明京畿之地,多尔衮的消息很灵通,这一半要归于岳托的功劳。当年岳托奉命掌管漠南的大明的事务,在宣大、蓟辽和京畿埋下无数条暗线。在宣大眼线因为八大家被打击暂时收敛了,但蓟辽和京畿仍然畅通无阻,否则怎能入关如此顺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尔衮偶尔也能想到岳托的好处,可惜他偏偏要身犯险境。
“大明的朝廷调集宣大总督卢象升前来勤王,这些年宣大镇连连坏我大清好事,该到回报他的时候了!”多尔衮小酌一口,脸上露出一种仿佛已报复成功的快意。
“宣大镇那些兵马守城或可一战,要说在这冰雪之地野战,岂是我大清勇士的敌手!”杜度应和。合兵后,他是副帅,大军行动要听多尔衮的安排。
攻入大明边关,再缴获了足够的军粮,多尔衮的心已安了大半。今年远征蒙古,大清损耗粮草无数,正儿八经没打上一仗,若不在大明这里找回来,辽东的日子也不好过。
“明军无野战之力,卢象升不过是第二个袁崇焕而已!”多尔衮冷笑,“且看我如何让卢象升疲于奔命。”
第320章皇陵
大同城街道中心的积雪被清扫的干净,两边商铺和住户点燃的灯火给寒夜中增添了一份温暖。
翟哲怀中抱着小天健,与范伊、乌兰正在共进晚餐。紧闭的大门隔断了凌冽的北方,沸腾的火锅上蒸汽腾腾。春节就在快到了,漠南草原平静,有萧之言的斥候骑兵和蒙古人在草原活动,再把守堡事务交给逢勤,翟哲不用担心得胜堡的安危,忙中偷闲回大同享受天伦之乐。
“大人,虎总兵让人来找你!”门外传来亲兵卫方进的声音。他是萧之言麾下从陕西召回来的孤儿,武技高超,为人忠厚老实,一直跟随在翟哲左右。
“哦!”翟哲放下筷子,这么晚还来家中找他,一定不是小事。他把儿子抱给范伊,打了个手势,拉开大门走出去。
方进腰挂戚刀,站在门口垂手而立。
“总兵府来人,召大人即刻面见虎总兵!”
翟哲披上裘衣,带着方进并十几个亲兵顶着寒风跟随总兵府来人走向空旷的街道,心中疑惑。
半个时辰不到,他脚步急匆匆回府,立刻披挂盔甲,召集跟随自己回城的亲兵,从马厩中牵出枣红马,给范伊和乌兰打了个招呼,连夜出城,踏厚雪奔向得胜堡驻地。
军情紧急,他没有空暇对范伊和乌兰细说。他敏锐察觉到此事非同小可,卢公可能面临重大危机。清虏已经入境,京畿地不像宣大,一路平原,无险可守,正适合骑兵奔袭,以宣大一镇之力,恐怕无法御敌。到底让皇太极抓住空了,把宣大镇逼迫到被动应敌的局面。
****马不停蹄,次日午后到达得胜堡,翟哲立刻召集诸将。清虏已经入关,再找蒙古人已是无济于事,就算是当今皇帝也不敢让蒙古人入关。翟哲命逢勤召回驻守汉寨的汉奴鸟铳手驻守得胜堡,骑术尚未纯属的新募集士卒和文林柱的水军留守。
午后直至天黑,众军从各处驻地返回,萧之言、左若、逢勤、鲍广、孟康和车风各率本部骑兵汇集在得胜堡前,共五千六百骑兵。盔甲、戚刀、长枪、三眼铳和弓箭各自配备整齐。
到了这个时候,翟哲顾不上隐瞒实力了,不知为何,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他心头环绕。宣大镇只有他这一支成熟的骑兵,卢象升的骑兵训练年头不足,又没有经过战场磨砺,难与清虏匹敌。
“带上我吧!”柳随风从堡内走出来。他劝过翟哲不要带上所有的骑兵,但翟哲没有听从,甚至连车风的蒙古营也带着身边。
“这是打仗,你去干什么?”萧之言唏笑。
“我会骑马,不会拖累大军,战场有时候并不仅仅是直面的厮杀。”柳随风也感觉到此次出征与往次不同,坚持直勾勾盯向翟哲。
“好吧!”翟哲犹豫片刻,点头应允。朝中有战和之争,有个人在身边商议不是坏事。
当夜得胜堡前,寒风中帐篷林立,灯火通明,战马嘶鸣,堡内留守的辅兵****未眠,制备干粮。第二日天色微明时,大队骑兵流向宣府。此时宣大镇的官道上到处是兵马,卢象升限定了每镇兵马到达宣府的时间。军中将领都知道卢阎王军法无情,为不耽误军情,多半需要连夜赶路。
一日半夜,翟哲兵马到达阳和卫外时正是午夜。督抚营连夜安排驻地,卢象升紧急召见翟哲。
再见卢象升时,他两眼布满血丝,一定是度过了几个无眠的夜晚。
卢象升无空与翟哲寒暄,当即下令:“清虏大军在通州盘踞,去向不定,宣大镇兵马还在汇集中,唯有你这这支骑兵最为重要,且前往宣府城外驻扎,等候我的命令行事。”
“遵命。”
翟哲连忙出阳和卫,把才准备歇息的骑兵又连夜带向宣府城外,直到日上三竿,疲惫的骑兵终于见到了宣府城。厚雪中走路极其消耗体力,翟哲连忙安排兵马休整,宣府城内送来粮草补给。大明兵马在境内行军作战,每到一地当地官府需要供应粮草补给。
从宣府城外往京城是一条笔直的官道,骑兵疾驰一日可至,有了这么一支骑兵放在这里,卢象升心思稍安。一旦发生变故,也来得及做出迅速反应。
一日后,宣镇总兵杨国柱各率本部兵马与翟哲汇集,卢象升率督抚营赶到宣府城外。往京城的官道上,散乱的骑兵穿梭不停,有朝廷来催促宣大镇援军的锦衣卫,有宣大镇的斥候,也有京营守军的信使。
大同总兵虎大威的兵马三天后能到宣府,山西镇总兵王朴能九日后放能到达。此次宣大镇勤王兵马,以山西总兵王朴的统率兵马最多,卢象升不得不在焦急中等待。就靠现在这点兵马,到了北京城外必然成为多尔衮的盘中餐。
“报,清虏兵马围攻广渠门!”
“报,清虏兵马有往北行进的迹象!”
斥候的每一道命令都让卢象升提心吊胆,多尔衮的大军在京郊游动不停,让卢象升摸不清头绪,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报,清虏兵马正在围攻昌平!”
“报,清虏兵马正在围攻昌平!”
“报,清虏兵马围攻昌平已有一日!”
卢象升紧张起来,昌平是皇陵所在地,从成祖之后大明十二位皇帝都葬在那里,清虏围攻已经有一天了,当即下令:“大军北移,向昌平方向进军。”
当日夜晚,两列骑士先后到达卢象升的兵营,一列是从昌平来的求援兵马,另一列是来自京城的锦衣卫。
“昌平危在旦夕,请卢总督速去救援!”
两列骑士表达都是相同的意思,一是泣血相求,另一个是朝廷的旨意。
崇祯皇帝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皇陵被毁的风险。崇祯八年,凤阳太祖皇陵被流贼毁坏,他向天下发了罪己诏,要是昌平皇陵再被毁坏,他这个大明的皇帝干脆一头撞死在柱子上算了,死后还有何脸面面对列祖列宗。
“昌平城墙高大,清虏又没有炮营,为何一天也守不下来。”卢象升只敢对昌平来求援的士卒表示疑问。
“数万清虏围城,从清晨攻打到夜晚,一刻不停,城中守军死伤惨重,请总督大人速去救援。”那士卒神态焦急,不似做伪。
卢象升沉吟良久,屏退来使,召见翟哲下令:“翟副将率本部骑兵连夜救援昌平。”圣旨已下,他不信昌平会被攻陷,但不敢冒险,又必须要做做样子,否则无法向朝廷交代。
“你只需护住昌平不被攻破,宣告我大军已来救援,但切记小心中了清虏的埋伏!”
“遵命!”
第321章埋伏
翟哲不喜欢打这样的仗,倒不是他畏惧多尔衮,因为他实在不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谁都看出来,昌平是个陷阱,卢象升对他说过的这些话表示他也是顾虑重重,偏偏他们都没有办法。
骑兵大队排成紧密的队形走出营地,铁蹄踩在冻结实的冰疙瘩上咯吱作响。
“萧参将!”
“在!”
“率斥候往昌平方向,查看沿途道路、山林,打探清虏兵马动向!”
“遵命!”萧之言勒住战马缰绳,拨转方向,昏暗的火把光线下战马爆出一声低鸣。
“路上小心!”翟哲加上一句,别的将领出征时,他从未表现过如此的关切。
萧之言举起手中长弓示意他放心,三百斥候走向幽暗冰冷的夜色中。需要萧之言亲自出马的,一定是布满荆棘的道路。
“出发!”翟哲催动枣红马。
中军响起三声低沉的牛角号,大队骑兵缓慢迈动前蹄。就像卢象升说的那样,翟哲不信昌平会失守。
“若是昌平失守,对卢公来说这一仗就不用打了!”跟在他身后的柳随风骑了一匹温顺的白马,套了一件棉甲,头上顶了一顶大一号的头盔,乍看上去有些滑稽可笑。
“昌平属京营的驻地,失守后凭什么要把罪名放到卢公头上。”翟哲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经过在大明几年的熏陶,他知道其中的原因,只不过心中有些不忿。他甚至在想,清虏此次入寇大明,真正的目的是不是针对宣大镇而来。蓟辽总督已经战死了,宣大总督要是再出岔子,大明北境两镇可谓是损失惨重。
“驾!驾!”蹄声阵阵,被呼啸的北方掩盖。
左若部走在前列,紧随其后的是鲍广部中军,逢勤部和孟康部兵马依次排列,车风的蒙古营和萧之言的轻骑营在分散在两翼茫茫雪原。
如此安排,翟哲煞费苦心。左若战场经验丰富,遇事反应迅速,麾下兵马训练有素,放在最前一旦遇袭能做出最合适的反应。鲍广统领精选出的精锐悍卒,逢勤人马部署严密,放在中军利于稳定军心。孟康部兵马善攻,但组织不严密,落在最后,可在形势危急时突围用。
大队骑兵不紧不慢,按照这个速度明天中午也到不了昌平,翟哲要等萧之言的消息才会加快行进速度。
往昌平的官道上布满了足迹,那是逃难的百姓在雪地上留下又被封冻住的痕迹。
萧之言伏在马背上,身后跟着四五十个骑兵,两侧如趴伏野兽般的群山飞一般向后退去。三百骑兵分成十队,每一队都带有能发出信号的火器,一旦发现清虏的行踪,会根据敌人数量的不同放出的烟花。
铁蹄急促,耳中只有呼呼的风声。近处、远处的村落死一般的沉寂,几日前这里的百姓几乎全都逃光了,即使有少数人留下也躲入深山中。斥候在途中很少会说话,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他们的声音传不远。
一路无人,萧之言的斥候营对这里的道路和地相完全陌生,不得不分一些精力去探寻一些支路。离昌平四五十里路,一直没发现清虏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