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明君 >

第20章

我要做明君-第20章

小说: 我要做明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方看向范忧,恭敬的道“深夜打扰宰相大人,失礼了。”

范忧打量着纪方几眼,示意他坐下,道“九幽皇帝野心勃勃,意图吞并大罗,拉我大殷下水,老夫怎能坐视不理。”

纪方刚刚坐下,面色一怔,转而笑道“宰相大人说笑了,晚辈素闻宰相生平伟绩,对宰相敬佩有加,如今九幽与大罗开战,势单力微,若能有大殷相助,百利无害,何乐不为。”

范忧一边倒了两杯酒水,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大罗人口虽多,但人心不齐,且被两条长河分隔为三块,以九幽军力和有像纪方这样的人才助之,再不济,占据通海河以东半壁江山,绰绰有余,依老夫之见,九幽派你前来,明为联合,实则牵制大殷罢了。”

纪方面上含笑,内心确是暗暗心惊,范忧一语点破他的真正目的,着实如传闻般深不可测。

沉吟了一瞬,纪方道“若真是如此,宰相大人为何在朝堂上如此帮衬晚辈?若是宰相拒绝联合之宜,发兵南下,剿灭九幽,应该并不困难。”

纪方所言不差,以范忧之才,这时发兵南下,征讨九幽,目前九幽内部空荡,常备军不足三百万,北州守军不足百万,大殷若是举兵五百万,足以扫荡九幽,无往不利。

范忧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相比于九幽,老夫对大罗的江山更感兴趣一些,更何况,九幽与四国接壤,也是阻断南商和东华的天然屏障,老夫何必浪费人力物力去打一个毫不讨好的战争呢。”

范忧把话说的如此明显了,纪方一怔之下,内心中反而放松了下来,端起酒杯敬了范忧一杯,笑道“如若九幽与大殷联合,若是真的得到了大罗江山,宰相意欲何为?”

范忧双目微眯,看着纪方,从他的话里似乎已经对大罗江山势在必得的样子,心中颇为震动,顿了顿,他道“九幽皇帝的野心应该志不在此吧。”

纪方面上平静,轻抿了一口水酒道“吾皇英明神武,皇上的心思,岂是晚辈能猜的出来的。”

范忧不以为然,知道纪方有意避开了此话题,笑了笑道“如果没有大殷的干预,难道九幽真的有把握吞下大罗的江山吗?”

他们都是聪明人,范忧此话之意,也并非轻蔑之意,大罗再不济,人口数量在那摆着呢,十亿的人口,真要是步步紧逼之下,大罗号令全国子民,直逼东征,拿下九幽可以说,毫不费力。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若是大罗真的反抗东征,到了那时候,以大罗封闭宗亲掌权的皇朝,也必将到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局面,群候并起已是必然。

想到此处,纪方笑道“不管今后如何,但是晚辈深知,这是对于九幽和大殷联合的最好时机,至于两国以后的前途方向,到了那时候自然知晓,这一切还要看宰相的明断了。”

听着纪方此言,范忧沉寂了下来,纪方的话很明显,如今九幽攻打大罗,若是大殷相助,大罗败事已定,这么一块大蛋糕摆在两国的面前,他怎能不会心动。

只要大罗损落,西方战事就此终结,大殷也就没有了现在的捉襟见肘之势了。

而这也是范忧一直想看到的,但是让他更为担忧的不是大罗,也不是现在的九幽,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未来的九幽。

九幽皇帝刘玄,刚刚登基不到一年,传闻昏庸无能,不问政事,可是半年前的诸侯来朝,他持续关注之下,明白了,刘玄能一举平定四方,让得诸侯归顺,不管这是不是刘玄一人所为,但是可以肯定是,九幽内部人才济济这一点也足够证明,刘玄并不如想象中那般不堪。

而现在刘玄大肆招兵买马,挥军一千五百万,西进大罗,意图吞并,此举先不论成功与否,就论这份胆识,也不是一般年轻人所能办到的。

而范忧真正在意的就是这个。

敢一口吞下大罗的皇帝,野心怎会只在‘小小’的西罗,若真是得到了大罗江山,刘玄的野心会越发的膨胀,有了强大的地域优势,其他三国必定有所行动。

而现在,大殷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借助这股势力,和九幽平分大罗天下,九幽皇帝必定不满,而大殷也可就此联姻之宜,与九幽交好百年,形成唇齿。

另一个,就是大殷就此不予过问,坐山观虎斗,无论是九幽打败大罗,还是大罗打败九幽,怎么看,都不会引火烧身到他大殷的身上,但是如此被动之势,并不是范忧希望看到的,若真是毫无作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大罗和九幽,无论哪方获胜,下一个目标就必定是他大殷了。

而这时候,范忧只要游说南商和东华两大帝国,再不堪,也能和未来的九幽或者大罗形成抗衡之势,但是这样只会让大殷更为的被动,甚至会成为南商和东华的天然屏障。

当然,大殷也可在此时大举进兵南下,轻松获得九幽的天下,但是,这样的话,恐怕,以九幽皇帝的个性,他大殷只会成为其他四国的众矢之的,四面受敌了。

想来想去,范忧忽然觉得现在他只有了一个选择,帮助九幽,平分大罗天下,联姻交好,形成唇齿。

心中已定,范忧和纪方又是详聊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告辞散去。

到了第二天,大殷皇帝朱明好生招待了一番纪方,在范忧的力推之下,爽快的答应了联合之宜,当下就决定挥军千万西进大罗,从背后挺进大罗长河以西一带。

。。。

050 平谷关战役

平谷关,去往巨峰城的必经之路,两侧山石林立,中间是一个宽约数千米的平原地带。

数百年前,平谷关是一条长湖,经过时间的演化,干涸殆尽,形成了天然的河床。

远处,大军缓缓压进,战车之上,刘玄眺望前方的平原,一片开阔,而在两侧确是高山峻岭,林木葱郁,唯独这中间数百里地寸草不生,好生诡异。

“皇上,前面就是平谷关了,过了此关就是巨峰城。”一旁,武承英策马躬身道。

刘玄点了点头,扫了眼四周的地理,转头望向了柳奕道“爱卿觉得,若是此处有埋伏的话,会当如何?”

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刘玄记得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大败之后,带军逃窜,途中经过和此处极为相似的地方,曹操大笑曰“吾若是孔明,必在此处设下埋伏,则吾军溃矣。”

话音刚落,只见两侧山林中,乱箭齐发冲出大量敌军,曹操大惊败退。

柳奕听到问话,沉吟了一瞬道“皇上所言极是,若在此处埋伏,我军没有准备之下,必将损失惨重。”

说完其看向远方,心中一震,忙躬身道“皇上稍带,可派军前去查看为妙。”

刘玄点头,武承英领诺带着十万军马冲了进去,见并无大事,刘玄心中一松,这平谷关本就宽敞,敌军若要埋伏,除非在地下凿洞陷害,武承英带军四处查看,也是无事,想来是他想多了。

当下,武承英又带军百万先行走在前方,中军垫后,刘玄等人在最后方。

平谷关地势低洼,数百万大军涌入其中依然不显拥挤,进入其内,继续向前就要出谷了,五百万大军依次前进,连绵数十里不见头尾,就在这时,远方忽然传来滚滚轰鸣之声,众军惊疑望去,只见西北方一处山石倒塌,洪水顿时喷涌而来。

看到此幕,众军大惊,刘玄面色大变,蓦然想起,此处距离通海河最为接近,而此平谷关从前就是一处深湖,此番大军进入其中,岂不是正好中了大罗军的奸计。

洪水冲刷而下,带起阵阵滚石,来势汹汹,锐不可当,众军大乱,四面喊杀声响起,只见西南方向冲出大罗军队,向着这边策马而来。

数百万大军哪里还顾得了其他,纷纷撤退出来,但是现在众军已深入谷中,进退两难,武承英带着前军百万,看到此幕,当机立断,挥军继续向前,冲出了峡谷,而中间两三百万大军慌不择路,四面逃窜,洪水冲击之下,早已溃不成军,淹没在了平谷关中。

刘玄等人立于最后,慌乱中撤退出来,逃过一劫。

看着南方大军冲来,急忙带着数十万残军向着东北方撤去。

刘玄怎么也想不到,大罗军会想到这一招,水淹平谷关,让他数月里经历了第一次的惨败,损失了两百多万精锐之师,元气大伤。

刘玄从来没有这般的狼狈过,带着残军逃窜了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现在他也不知道身处何地,大罗军并没有急于追杀上来。

此刻,他依然没有回过神来,明明信心满满的带了五百万大军打到了这里,现在一场洪水让得他如梦惊醒,他不知道活下来了多少,他只知道,现在跟随他手底下的这些军马已经不足六十万了。

剩下的四百多万大军就这样平白被一场洪水冲刷殆尽,刘玄脑海中一片空白,一手毁掉了四百多万的大军,放在谁的手里也是不可接受的惨败。。。

“皇上。。。皇上。。。”一座空地上,众将军轻声呼唤着。

刘玄惊过神来,茫然的望向了他们。

“皇上,您吃点东西吧,可不能饿着了。”武安平递过来一块干饼,颤声说道。

刘玄看着他,他的双眼红肿,很明显是伤心过度流泪所致,他的儿子武承英率领前军,现不知所踪,想到此处,刘玄心中闪过一丝愧意,接过干饼,咀嚼了起来。

除了武承英之外,还有宋择的儿子宋奉也没有了消息。

他现在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他所做的是不是对的,跟随他的五百万大军,没有任何的战斗就这样损失殆尽,现在他才意识到了,他是多么的愚蠢,妄想吞并大罗,真真是可笑了。

“皇上,臣罪该万死!”这时,柳奕凄声跪在了刘玄的面前,双目赤红,面上挂满了愧疚之色。

这一切都是他所策划的,他带领着一千五百万大军挺进了大罗,虽然战绩斐然,但是在这最后的时刻,他满心期望的这五百万精锐就这样被一场洪水淹没在了平谷关,他如何不自责,如何不悔恨当初。

他还想用这五百万大军一举攻下巨峰城,和大罗皇朝以通海河形成对峙之局,一展宏图,现在却都成了泡影。

当初在平谷关前,经皇上提醒,他就该也必须想到一切的可能性,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南宫瑾会是如此狠辣之人,堵通海河之水,灌入平谷关,一泻千里,定之乾坤。

如今,他还有何脸面面对刘玄,当下沉重道“臣愿以死谢罪!”

刘玄看向柳奕,沉声道“如果你的死能换回那几百万大军,朕定不犹豫,现在事已至此,罪也不全在你身,当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应对今后的事情,你起来吧。”

“谢皇上不杀之恩!”柳奕心神一震,跪拜了一声方才起身。

一旁,宋择犹豫了一瞬,低声道“皇上,如今我军现在模样,是不是。。。”

众人沉默了下来,宋择的话很明显,兵败如山倒,他们现在只剩下六十万的残军了,还有什么战力与南宫瑾抗衡下去,为今之计,只有暂时撤退,回到九幽,再行休整。

看着众臣并没有反对的样子,就连柳奕也是没有了反驳之言,但是刘玄也看出来了,众人的面上都充满了不甘之色。

刘玄淡笑一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报此仇,有何脸面回去,此次不拿下巨峰城,誓不回头。”

众人心神一震,“愿为皇上竭尽全力!”

刘玄起身道“号令下去,全军继续向北前进,拿下一座城池,以待后命。”

古人再如何老谋深算,怎会让他一个现代人认输,军力比不过,那就换成先进武器,以少胜多的战役他也能做到。

。。。

051 火药

刘玄带着大军向着北方进发着,一路上,他一直在思考着用什么武器对付南宫瑾。

说道先进武器,刘玄首先想到的就是原子弹,但是对于他来说,别说原子弹了,可能就连普通的手枪他都做不出来。

更别说坦克飞机,发动机都不会做。

就在刘玄苦心思考着对策时,大军途径一片干燥的盐碱地带,忽然,刘玄目光一顿,看到了地面上闪烁着淡淡晶莹之光的白色晶体。

晶状体的石头表面极为粗糙,乍看之下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其实也就是普通的常见的没有任何作用的石头,但是,刘玄却第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些石头就是传说中的硝石。

硝石是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但是他可是清楚的,硝石是火药的原材料之一。

印象中,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主要成分就是硝石,硫磺和木炭。

黑色火药就是由这三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停下!”想到此处,刘玄立时跳下了马车,捡起了地上的硝石,面上挂起了兴奋的神色。

“皇上,此物甚为平常,为何皇上如此开心的样子?”柳奕上前轻声问道,现在他已是戴罪之身,皇上的一举一动他不得不关心一二了。

刘玄看了柳奕一眼,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古代人就是古代人,此物确实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但是确是能制造出传说中的火药,他们怎会懂得它的妙处。

“传令下去,让全军在此处找寻这样的石头,装到口袋中带着,柳奕,下一座城镇,你定要拿下不可。”刘玄没有直接回答柳奕的话,转而命令道。

柳奕一听让他将功补过,立时躬身领诺下去,传令官拿着石头,辨认了几秒,记在了心中,数百名传令官纷纷找到了硝石向着军队中传播开来。

于是,从远处看去,六十万大军密布在这片荒芜的干燥土地上,寻找着刘玄说的普通石头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刘玄的马车上已经装满了硝石,每个士兵手中或者口袋中都会带着拳头大小的硝石,地上的硝石也被一扫而空。

刘玄看着满车的硝石,含笑点了点头,方才率领着大军向着北方前进而去。

在距离刘玄大军百里之外,有一座孤城,并不算太大,只能算作一个小镇,柳奕带着三十万大军率先到了城下,等刘玄到达时,两方正打的如火如荼,一时间竟有僵持之态。

这古代打仗,只要城门不破,守军忠义,想要拿下一座城池,确实是一件极为耗费人力的事情。

如今,刘玄大军所剩无几,此处城镇名为冈州城,守军四十万有余,柳奕派军上前叫骂,冈州城城主竟闭门不出,坚守不已。

想来,九幽大军西进大罗,一路上百战不殆,他们虽然人多,确是并不敢迎战,原因就在于此吧。

看着城下大军厮杀,久攻不下,刘玄撤退了军队,派兵上前喊道“凡是投降者,一律放过,死守不从者,格杀勿论!”

刘玄知道,古来两国交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可能也是导致此城久攻不下的原因所在,任何人都惧怕死亡,此话喊出,城上众军纷纷动摇起来。

“皇上此意是。。。”柳奕心中愕然,面露疑惑,两国交战,哪有投降之说,在他想来,这可能是皇上的缓兵之计,先骗他们投降,然后一举灭之。

刘玄瞪了柳奕一眼道“金口玉言,投降者不杀,怎会食言。”

柳奕一怔,面色大变道“皇上,如若真的放过这四十万大军,您可曾想过,他们可能随时都会叛变,对我军也是一大隐患啊。”

此话一出,众将军同样点头不已。

四十万的大罗常备军,那可都是正规军,不是四万,他们九幽军现在就只有六十万,哪里能控制的住这四十万大军,万一大罗敌军打到这里,四十万降军在一反戈,他们还不是等灭的结局。

这一点,刘玄自然也想到了,相信任何一个军队都不会放过这四十万的降军的,无论他们放到哪里都是一股不弱的势力,万一其他大罗军前来支援,这四十万大军极有可能倒戈相向,这让他想起了,古代秦国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兵的故事。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策,除了当时古代的生产力低下和人口不足,养不起这四十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