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37章

锦衣王侯-第37章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只看品的,最重要的是职。

先不说文贵武贱,就说沈冬魁巡抚河南,即便是从二品布政也要归其管辖,宋兆南如果不是锦衣身份,区区三品武官身份,在他面前是连个坐位都混不上的。

按说锦衣卫自成体系,平日里他对这巡抚也是配合为主,倒不用太过谦卑,奈何这次是自己理亏,谋反大案的人犯死在自己的衙门里,沈冬魁找他麻烦,也是情理之中。这时见杨承祖进来,宋兆南的脸上格外有点挂不住,本来这差使是自己从他手里抢来的,没想到结果办成了这样,这让他有点羞刀难入鞘。

“杨承祖,金长龄的家查抄的如何了?我怎么听说,他的大夫人不明不白的就暴卒了,而且连尸首都没有。还有他的几个女儿,也都不明不白的不见了人影,难不成是你卖放人犯?”

沈冬魁咳嗽一声“宋千户,这里是我的巡抚都察院,不是你的千户所,而你说的那几个人犯的事,老夫是知道的,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可以直接问我就是。”

第八十九章火龙烧仓(一)

一听这话,宋兆南心内一惊,难道自己这个部下,居然是沈冬魁的路子?若果真如此,自己就真是该死了,平日里对他太过简慢,开罪了沈巡抚,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他连忙笑道:“老中丞哪里话来,我只是担心走漏了重要人犯,让咱们这案子变成死案,有点操之过急,操之过急了。”

“死案么?都已经有了死人,这案子想不死,怕也难了吧。”沈冬魁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声,又对跪在下面的杨承祖道:

“起来说话吧。我已经听人回报,粮仓那边的事被你解决了?好样的,后生可畏,那边的事,老夫都觉得有些棘手,没想到被你解决了,干的不错。金家那几个女眷的事,跟这些粮食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你办的不错。”

“多谢老中丞夸奖,我查抄的那些书信副本,您老人家想必已经看到了。卑职此来,就是来交令的。”

“交令?你想回滑州?想的美!给老夫坐下,这次的事,你是休想脱身,不把我开封这边的疑难解决完了,我是不会放你回去的。”

沈冬魁这话说着厉害,其实是给了杨承祖天大的面子,在巡抚面前有个坐位,于他一个小小的百户衔实授小旗而言,那就是莫大的荣光。就靠这一个座位,以后在锦衣系统里也有的吹了。

等坐定之后,沈冬魁对宋兆南道:“那些书信的正本,是送到你锦衣衙门的,你该不会告诉老夫,你还没开始看吧。”

宋兆南道:“回老中丞的话,那些文书,我都已经看过了。这金长龄实在可恶,居然想要操纵米价,囤积居奇,简直该杀。”他对于那些书信看了之后,与沈冬魁得出的结论一样,金长龄谋反的事先放在一边,他这回与一批人早就在筹划人为制造一起粮荒,并借此从中牟利。

而这起粮荒涉及的省份,除了河南以外,还包括湖广和陕西。湖广陕西两省闹灾荒,他们能预见到将有大批流民从两省逃入河南,省内多了这么多张嘴,粮食供应肯定会出问题。

他们再卡住粮食渠道,不让外省粮食进来,同时靠自己事先囤积的粮食,控制整个市场的价格,并借此赚上一笔大钱。

他这行动里联合了不少河南本地的豪商,还有外省的商家,以及一些颇有权势的人物,都牵扯进来。包括官府常平仓里的粮食,可能也被他搞到手里,作为囤积之用。

按说作为锦衣卫,对这等事应该是高度重视的,毕竟粮食价格一高,很可能就会引发民变,搞不好就是一场大乱。金长龄家中那些旗帜和那委任状,更能证明,他炒这粮食,除了要赚钱外,说不定还想着趁民心动摇时振臂一呼,在河南倡乱。这可是涉嫌谋反的大案,锦衣卫无论如何,也该访查出来。

只是宋兆南这回确实大意了,对于市面上这种动作没引起重视,反倒是自己还出钱入了一股,想要也跟着捞几个钱使。等看到书信内容后,他才知道这次的事有多严重,整个人差点吓掉了魂。

可以想象,不管这次的事是什么结果,自己挨参是一定的。只希望把事情控制在最小,否则的话,自己的前程怕是要完。

沈冬魁道:“看了就好,你们锦衣卫一向号称千手千眼,可是在这次的事上,你们这手眼,似乎都不大灵便啊。如果不是发现的及时,就那些火器铁甲,加上兵刃,再有那许多灾民,怕是连府城都要动摇了。”

“老中丞见教的是,宋某这次确实失职,定当上本请罪,请上峰发落。”

“现在不是请罪的时候,现在是想该怎么解决的时候。眼下外省流民日多,这里面肯定是有人挑唆。而能把鼓动百姓背井离乡逃难弄的这么纯熟的,我想只有白莲魔教吧。”

“老中丞所言非虚,卑职这就派人去访查白莲魔教的消息,一经发现立刻捉拿,绝不让他们妖言惑众。”

“现在是干这个的时候么?还是说,你怕他们反的不够快,想提前逼反他们?”沈冬魁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心知宋兆南方寸已乱,不复平日的干练,转头问杨承祖道:

“你今天别光带个耳朵来,嘴和脑子也给我带来。连周王府你都说服了,别告诉我你没主意,只要这次的差事你办的好,老夫可以保举你的前程。纵然锦衣不要你,我这抚标营还想要你做个游击。”

“多谢老中丞提携,只是卑职人微言轻,年轻识浅,怕说错了惹您动怒。我见识有限,大道理讲不出来,只是觉得眼下咱们要做的,只能是见招拆招,见势破势。锦衣卫与衙役们,需要防着灾民生乱,哄抢米店,袭击大户,这是第一要务。而官府方面,就是多存粮食,以平抑粮价。”

杨承祖毕竟来自后世,应付**上,经验倒是不少。“眼下难民虽然不少,但是让他们造反,十个里未必肯动一个,动的那个,也未必就能闹出什么花头来。可若是米价腾贵,让百姓吃不上饭,到时候有一二妖人振臂一呼,恐怕局面就不可收拾了。所以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存米。这如同两军开战,现在既然交战已经不可避免,那就得多募兵员,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本钱去打这一仗。”

“恩,你这话说到了老夫的心眼里,我这就把布政史衙门的人叫来,让他们查一查,到底现在官府手里,掌握着多少粮食,从我们手里又流出去多少粮食。而你们锦衣卫要做的,就是把流出去的粮食,给老夫追回来,宋千户,这个差事我可就交给你了。”

宋兆南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把一口老血吐出来。心道:沈冬魁,咱不带这么坑人的好么?你既然如此器重杨承祖,还要提拔他做抚标营的游击,那这事你交给他干多好?

府库的粮食流出去的,必然是落到大户和豪商手里,这些人没一个是好惹的,都是有身份有被景的主,去他们家里追粮食,这不是得罪人么?这次把粮食追回来,下次他们不知道要怎么恨自己,这可是个苦差事。

他有心拒绝,但是却终究是没这个胆子。一个巡抚的威风,不是他所能轻易抵抗的。再说他现在身上还有罪过,一旦恶了沈冬魁,将来民变一生,他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那说不定就要杀头。

他只好一点头“老中丞放心,下官一定尽力追索粮食,把失去的粮食追回来。”

就在这时,忽听外面人声鼎沸,还有铜锣敲打之声,不多时,沈冬魁身边一名长随跑进来道:“老中丞,大事不好,火龙烧仓了。”

第九十章火龙烧仓(二)

一听火龙烧仓四字,沈冬魁面色一变,压不住心头怒火,一拍桌子道:“好大的胆子!居然真敢用出这种手段来。来人啊,随老夫亲自去看看,看看他们到底还有什么手段没用出来!”

他知道一查粮仓储备,肯定会有问题,其中最为激烈的手段就是火龙烧仓。大火一烧,一了百了,多大的亏空都能填平。只是这种手段一用出来,那也就是撕破了脸,摆明了不给上官面子,今后肯定是都没好日子过,在通常大家都尽力避免这种方法。

等一行人到了地方,见火势正旺,开封的常平仓已经被大火包围。府城的官兵以及附近的百姓,则纷纷赶过来救火。还有的衙役四处去抓民夫过来帮忙,场面胡乱万分。

杨承祖看了几眼,摇头道:“这场火下来,损失不会太小了。”

“好贼子,果然敢玩出这种手段,库大使呢?”

一名布政司的照磨官忙回道:“库大使就在库房里,火起时没跑出来,我估计人怕是不成了。”

“杀人灭口!”杨承祖心内一动,看来这次他们从官府手里搞出去的粮食数量不会太少,否则用不着直接用这么暴烈的手段,宋兆南这回的差事,怕是不大好当了。

等回了都察院之后,沈冬魁显然余怒未消,直接命人把河南布政史曾言公请来。这两人私交甚厚,见面之后沈冬魁也不客气,直接问道:“曾方伯,这次的火龙烧仓,你觉得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仓库内用火不慎,点燃了草料,引发回禄?”

曾言公苦笑道:“沈兄不必如此,你的意思我明白的很,但我只能说,没办法。咱们是文官,要办这案子,得是衙役和锦衣卫的事,不是咱们的事。不过我的制下出了这种问题,我自己难辞其咎,定当上本请罪。”

“我没让你请罪,我问你该怎么办。你是一省布政,现在咱们省内有人要哄抬粮价,还有人阴谋作乱,你必须给我拿出一个方案来。如果拿不出来,可别怪我不讲交情,跟你没完。”

曾言公苦笑道:“方法,方法不是没有,但能不能弄的成,就难说了。我的方法就是买粮,可是咱们手里有没有那么多银子?既然有人想要抬价,咱们就得负责平价,说到底,这种争斗最后还是要落在一个钱字上。谁的钱多,谁就能坚持到最后。可是咱们这里是河南,不是苏松,也不是扬州,纵然是蕃库,也是捉襟见肘,你让我从哪去筹这么多银子?”

沈冬魁沉吟一阵道:“这次查抄金长龄的家,倒是收缴了一部分金银,还有一部分古董珍玩,但是那些东西想要变现,可不是很容易的事。再者,就是金家的田地,我看了地契,他有田一百余顷,若是把这些田地卖了……”

“沈兄,官卖的田地一则说卖不出太多钱,二则说,眼下这个局势,你认为那些大户会急着买么?一般人买不起,大户不买,这田再好,也就是个废物。他们只会等着粮荒时,再拿粮食换地,而给的价格,说实话,跟白送他们也差不多。”

对于河南这些大户的为人品行,几个大员心里都有数。虽然什么耕读传家,诗书传家久,礼仪济世长这种话经常说,又亲手送过积善之家的匾额出去,但是谁也不会真信这一点。

那些大户也好,富商也罢,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这次炒粮的事,他们基本都有参与,这时候卖田筹款与他们打对台,这些人肯答应才怪。

沈冬魁忽然问杨承祖道:“杨百户,你觉得卖田这事如何?”

“老中丞面前,哪有卑职说话的地方,您的安排自然是英明的。”

“眼下正该同舟共济之时,你就不必太拘谨了,有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老夫不与你计较就是。宋指挥,你也是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

“多谢老军门,方才曾方伯说的,卑职觉得有道理。田地卖给富商大户,现在多半是行不通的。不过若是卖给藩王,多半还有可为。今天周王千岁一口气就捐了上千石粮食出来,这也是大手笔了,投桃报李,咱们也该对他有所表示。”

“这些田地也好,古玩也罢,正好卖给周王,虽然卖的价格也未必会高,但是总比卖给那些富商为好。而且我们可以声明,要多少粮食,要多少金银,这其中的交割,更为方便一些。”

周王坐镇开封几代,家中财宝如山,确实有足够的财力吃下这几十顷田产,以及几处房产外加那些古玩字画。只是大明的文官,向来有看藩王不顺眼的光荣传统,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想着要去和藩王合作。

听杨承祖这一说,沈冬魁也觉得颇有道理,他终归是个想把这事做好的心态,不想让粮荒造成民变,只要能筹集到粮食和银子,跟谁合作关系倒是不大。固然说这些田地卖给王府以后,就无法再行收税,可问题是你把它卖给大户,这些田地一样会从白册上消失,将来也是收不上来税,如此操办对于官府来说倒没有什么额外损失。

杨承祖又道:“除了王府外,咱们河南另外还有个财神,那便是少林寺了。他有那么多僧产,那么多佛田,寺内积蓄必多,他们平日里募化四方,现在也到了他们该给百姓造福出力的时候了。”

“和尚?”曾言公与沈冬魁对视一眼,都默然不语,这河南的差使里,和尚是一等一难办的事。就连朝廷的正常税收都可能被和尚破坏,你这个时候找他们要钱粮,估计只会自讨没趣。

杨承祖道:“卑职这里,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说来与老中丞及方伯参详,咱们直接与少林和尚交涉,多半是不成的。但如果将河南情形修本上京,交由天家处置,我想少林僧人必然要听天家旨意行事,或许这钱粮的事就有了点着落。不过我们眼下比起钱粮来,还要防的另一桩,那就是第二次火龙烧仓。”

“我们今天可是要运几千石粮食过来,有了这几千石粮食一砸,粮价肯定会受影响,那些大户粮商,只怕未必肯让咱们把米放出去。要么是买,要么是烧,总之不会让咱们把米放到市场上。”

沈冬魁看了一眼宋兆南道:“宋指挥,若是这粮食被人偷卖出去,老夫找曾方伯说话。可若是有了第二次火龙烧仓,老夫可就要找你要个说法了。”

第九十一章火龙烧仓(三)

宋兆南知道,如果让这位老巡抚发威,自己可承担不起这个后果。他这个右副都御史虽然是寄禄加衔,不掌院事,但是作为弘治三年的进士,朝中多有他的子弟门人,随便发动一轮言官攻势,就能把自己贬到九边之地去为国出力。

忙抱拳道:“老中丞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保得粮仓无忧。”

“沈公,粮食的事,我布政使司这边,也会盯紧,私自卖粮的事,想来不会发生。这次死了一个库大使,其他人应该心里有数,干这个买卖,最后是要掉脑袋的。可是我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黄河。一旦黄河有失,咱们再多的安排,也是枉然。我们只能尽力与**周旋,又如何防范天灾?”

前文所说,大明在河南做官,有一半要看龙王眼色行事,一旦黄河溃坝,任谁也没有办法。到时候再加上粮荒,恐怕百姓不反也得反了。

沈冬魁看了一眼杨承祖“前些时,滑县张县尊给我这里上了一道手札,里面提到,你对于这黄河水患,似乎有些自己的见解,不如说来听听。”

杨承祖确实想过如何应对这次水患,但问题是跟张嘉印说了没用,他一个七品县令解决不了这种问题。见沈冬魁问,他才施礼道:

“老中丞,下官不过一个锦衣武臣,胸无点墨,哪敢妄言治河之事?只是这次既然有人能用揭贴散布谣言蛊惑民心,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也用一用这揭贴?”

接着他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分说,沈冬魁与曾言公对视一眼,差一点就要喊出一个妙字来。曾言公点头道:“杨百户,你这一条妙计,算是救了咱们河南八府河防官员的性命了,你若是有朝一日不想在锦衣奉职,老夫在兵部那边还有二三好友,保你在军卫里得个前程,也未尝不可。”

“其实依我看,你干脆调动到抚标营里算了,宋指挥,我若跟你讨个人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