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1015章

将血-第1015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无疑也限制了大秦的步伐,在景兴末年,这个迹象有所缓解。但到了成武年间。却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在科举还没有走进死胡同的今天。大秦的君臣们,开始渐渐思索起如今科举制度的利弊,并打算为之改变了。

怎么变,才能合乎大秦的利益,怎么变,才能减少阻力,怎么变,才能让科举制度更加完美。

这个问题藏在大秦君臣的心里面。并没有集思广益,只是定出了大概的方向。

而这很简单,恢复唐制而已。

这无疑会减少朝廷的权威,让读书人目光更加开阔,这对朝廷而言,并不算一件好事。

作为统治者,大秦的君臣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也有例子可循,后周和南唐虽然日渐衰落,朝争不止。但两国的统治基础,却极为牢固。根源上,正是在科举之制上。

进士科,在唐时之位诸科之一,而今一家独大,弊端是有,而且非常之重,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读书人对朝廷的忠心,非是唐时可比。

什么是教化,其实这就是教化。

但在大秦诸般军政大事日新月异的今天,科举制度的好处,在大秦君臣眼中,便也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无论是成武皇帝陛下,还是以周仿为首的中书重臣,在这件事上虽有分歧,但却都有志一同的认为,改革科举之制势在必行。

人才这个东西,本来也不是几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可以决。

周仿失望的退下,没有开口呵责,其实已经算是他这人厚道了,其实在他心里,眼前这些读书种子,真的是丢尽了天下读书人的脸面。

拉出个乡间老农了,可能都比他们有用的多,人家至少在田亩之事上,能精打细算不是?

就眼前这些人,给他们快田地,没人帮手的话,十有**都得饿死。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罕见的在周仿脑海中掠过。

已经被考的焦糊的进士们,尽都傻眼,几个今科的考官,也都面如土色。

朝廷大变在即,风雨欲来的感觉,是如此的清晰。

他们的感觉也确实没错,皇帝陛下的不满,几乎就挂在了脸上,而皇帝陛下最终的评语,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知世事,不通庶务,五谷不分,四体百姓何辜,将在尔等治下为生?文章做的再好,朕要尔等何用,难道朕之身边,还少了词臣不成?”

一语之加,这些读书人的前程便也毁的分外彻底了。

之后,赵石等人,很快也离开了文瑞殿。

不久,长安满城风雨。

科举乃国家论才大典,所有大秦的读书人,都盯着呢,它也毫无疑问,乃大秦统治中最基本,也最核心的那个支撑点。

要想改之,做再多也不嫌过。

很快,长安之中流言四起,士子们在酒楼茶肆中出没,文会也多了起来,谈论的都是今科大考的前前后后。

群议汹汹之势渐起,但焦点之处,还在为今科考中之士子鸣不平,还没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地步。

朝廷对今科士子的处置,也还没下来。

但风波已在酝酿,世家大族,皆在约束子弟,战战兢兢,等待风浪的到来。

这个时候其实还算平静,但京军各部,以及长安府衙等,都已严阵以待。

七月初九,皇帝陛下下诏中书,命令中书众臣,议科举之制。

最先倒霉的不用问了,正是今科几位考官,官儿不算大,却首当其冲,以渎职之罪罢官夺职,贬为庶民。

接着,翰林院受到了申饬,国子监也被牵及,之后就是各级府学县学的主官,大多受到朝廷斥责,降级的降级,罚俸的罚俸。

也就是说,大秦的学官儿们,差不多都受到了牵连。

到了七月末,对西辽的战事正在收尾的时候,这场大秦自鼎革以来,最大的一场变革,终于扩散到了大秦各个角落。

此时,这场变革再想收手,已经是完全不可能了。

到了八月间,各地奏疏,如雪片般送入京师,这还要得益于成武七年那场动荡,那些守旧之老臣,纷纷退下去的结果。

不过大秦中枢还是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压力。

一些自诩为正统,受益于科举旧制的各色人等,尤为活跃。

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不满,也呈爆发之势,形势并不

这样的结果,连皇帝陛下也有些始料未及。

实际上,还是太急了些,虽然经过了数载准备,但此时以周仿等为首的朝廷重臣大多立足未稳,地方上其实也在新旧交替之时。

若再晚上两年,这场变革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七月末,周仿入长安李府,与前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密探多时,随后,赵石等枢密院,兵部重臣被招入宫。

八月间,朝廷招各地有名望之大儒进京,共商国事。

谕令下到地方的时候,各地虽然大多已经进入冬季,但群情振奋之下,又觉朝廷终于听到了“民声”的读书人,被招之人纷纷启程入京。

实际上,从古至今,甚至是后世,当权者已经玩弄了无数次这样的把戏,但是上当的人,还是那么的多。

当这些满怀幻想的人们正行走在路上的时候,朝廷的使者纷纷出现在各地布政使,宣抚使,按察使等地方衙门之中。

文书,私信,密诏等等,不一而足。

九月间,长安诸贤毕集,读书人以为盛事,来往间,已不避于人,大有挟势以迫朝廷就范之势。

长安城很热闹,但各路属衙渐呈联合之势,军政大权,皆紧紧握在有心之人手中,各地骚动,在各式各样的手段之下,逐渐平息了下来。

各个地方的声音,也在逐步统一。

这个时候,鼎革一派,已然胜券在握。

此时,成武皇帝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和仁慈,将表面功夫做的很好,任由各地贤良出言议政,并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

不过,这一次的风波,也让成武皇帝陛下真正的成熟了起来,他真正的意识到,所谓民心民意到底若何,这却是很多君王,难以理解的东西。

头一次操纵民心民意的感觉,让皇帝陛下十分高兴,而通向他心目中的千秋大业的道路,好像也头一次如此清晰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大秦成武八年腊月,大雪飘飞之际,中书终于议决,改科举之制,复唐时旧观,荣耀了百多年的进士科,就此成为诸多科考科目中的一科,不再独享尊荣。

细节之处的改动,在所难免,但总体而言,从大秦成武八年开始,大秦科举取士,取中的将不再是纯粹的舞文弄墨之辈了。

此次鼎革,也被称之为“成武改制”,也是大秦霸业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说起成武鼎革来,都绕不过它。

它确实也掀开了华夏文明一个新的篇章,赋予其再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不为过,虽然,成武改制的余波,一直贯穿于成武一朝。。。。。。

成武八年年末,大秦朝堂上下的人们,终于疲惫的准备过上一个年关。

就在此时,好消息终于来了,大将军木华黎率大军征伐西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覆灭西辽,契丹人余孽,仓皇西逃。

大秦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军事上的诸多胜利,但在成武八年年末,刚刚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动荡之后,人们憋在心里的郁郁之情,终于被这个消息所点燃,整个大秦,都好像提前过上了年关一般。。。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简字

大秦成武九年正月。

年关的热乎劲儿还没散去,大秦朝廷正在酝酿封赏前方将士,西辽虽然遥远,大军主力也非大秦将士。

但这毕竟是灭国之功,而附带的,大秦又多了一个属国,也就是回鹘汗国。

这样的功绩,封赏乃题中应有之义。

而借此,也能淡化一下成武八年科举改制带来的诸多混乱。

但当大秦长安各个衙门纷纷开衙,署理公务的时候,大秦明远司收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后周摄政王赵氏,废周帝柴氏,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年号新庆。

实际上,自成武七年开始,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后周将有内乱,摄政王赵氏总览朝政,安插亲信,不遗余力,居心叵测之处,路人皆知矣。

后周赵氏,终于走到这一步,没多少人觉得奇怪,后周的政体,本就奇哉怪也,权臣在侧,隔有数代,才至于此,这才是让人比较困惑的地方。

但大秦没多少准备,因为从成武六年攻周之后,大秦国策已定,罢兵息戈,专注内政,如此已有两载。

而照现在的情形,这个国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但此番诱惑力太大了些,有些朝中重臣,即便知道重启战端,对大秦来说,并不算太好的选择,也有些犹疑了起来。

改朝换代,必有乱生,这必定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大秦更为有利的是,蒙古人占据辽东。开始连年南下。拖住了河北王李任权。若大秦再次挥兵东进,当年故事,再不会重演了。

这就是天下大势,变幻的有点太快了。

消息来到长安,一石激起千层浪,成武皇帝陛下立即招群臣入宫商议。

但没有谁能像诸葛武侯般,枯坐隆中,便晓天下之势。更不能像他般,一语而定将来数十年间的风云变幻。

群臣意见不一,却都有着道理,越是如此,越是让皇帝陛下难以下定决心。

这一次,枢密院的几位主官,也再难保持同进同退的步调。

反对趁机伐周的人以种燧为首,理由很简单,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河洛大军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而张承等人则以为。机会难得,后周京师开封几乎近在迟尺。只要攻下开封,后周各部军旅,群龙无首之下,很可能演变成闻风而降的局面,如此一举而定乾坤,得失之间,哪里还用犹豫?

他们的这两种建言,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思。

但朝中大臣们,想的肯定不止如此简单。

知己知彼的道理,谁都明白。

若想在之后有所作为,还要看后周这次风波闹的到底有多大。

赵氏篡位,乃逆臣不假,但与史上那些枭雄之辈大不相同的是,赵氏统摄后周朝政,已逾百年,党羽遍布朝堂内外,又有谁敢以大义之名讨之?

而且,据传来的消息看,赵氏对以后周废帝为首的柴氏宗亲很是优容,并没有大肆杀戮,这难免留下后患,但却有稳定内外局势的奇效。

所以,议来议去,最终大秦重臣们一致以为,应该先观后周情势,,再言其他。

枢密使张承趁机进言,增兵河洛,一旦后周发生内乱,也能立即进兵。

但这一次,反驳他的是同门下平章事周仿。

周仿以为,若大秦骤然增兵河洛,很可能便帮了后周赵氏的大忙,大兵压境,军情紧急,反而让后周上下,有了同仇敌忾。

大秦君臣委决不下,皇帝陛下终于开口问计于赵石。

之所以这个时候,皇帝陛下才想起殿内还有一位晋国公赵柱国,不光赵石自己,其他人也是心知肚明。

因为赵石一旦开口,枢密院以及兵部众人必定再无异议,皆以其马首是瞻。

即便是其他文臣,也会思量再三,一些人轻易也就不敢开口了。

这就是晋国公赵石如今在朝堂上的地位,力压群臣,独领。

所以,不光是现在,之前很多时候,皇帝陛下都不会在众臣议决大事时,多问赵石一句,遇有大事,多数会私下跟赵石商量。

这不但是帝王尊严所致,也是成武皇帝对大将军赵石的一种信任,一种宽容的。

赵石的回答,让许多人松了一口气。

他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般,支持枢密使张承的见解,像往常一样,但有引起战事的可能,就不会做其他建言。

这次赵石认为,应该先派出使臣去开封,以贺喜新帝登基为名,观看后周朝堂情势,等使臣回转,再做决定不迟。

一锤定音,再无人提议其他。

成武皇帝也欣然纳之,接下来议论的便是细节了。

参知政事李祝年认为,即便出使,也不应以贺喜赵氏登基为名,后周赵氏篡位自居,而大秦以此贺之,不啻于为其正名于天下。

所以,不如换个名义出使,会恰当许多。

兵部尚书成峦当即附和,但角度略有不同,他认为,李祝年所言极有道理,因为将来大秦伐周,若以助后周讨伐不臣为由出兵,也许会收奇效。

兵部侍郎赵布宗不甘人后,趁机自荐,欲要拿下出使后周主使的位置,这无疑是很好的资历,对他今后的宦途有着难言的好处。

总的来说,这个正月不很太平,当然,从成武皇帝登基以来,太平的时候确实少了些。

国势蒸蒸日上的大秦,依旧在进行蜕变,后人也必须承认,许多影响深远的国策,都出于成武初年的这一段时间。

大秦成武九年正月十八,大秦以兵部侍郎赵布宗为正使,鸿胪寺卿李之问为副使,派出使节,出使后周,与后周再议疆界以及互市诸事。

大秦并未向河洛增兵,但从河洛到河中,再到河东,大秦将士皆已接到朝廷令谕,严阵以待。

身在草原的大将军木华黎,也在这个春天,回军云外草原,这也意味着,大秦向西域扩张的脚步,整个停了下来。

回鹘汗国的商人们喜忧参半,喜的是,大秦边关终于向回鹘商人整个开放,通往汉地的商途,从没有这样平坦而又通畅过。

忧虑的是,更往西的西域诸国越发乱了起来,契丹人残部,又干起了他们祖先的老本行,通过掳掠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整个将西域商道阻断了开来。

其实,就算没有契丹人作祟,西边强大的花勒子模,也不会允许回鹘商人轻易的通过他们的国界,因为他们和回鹘汗国一样,皆以商业为主。

而繁华的花勒子模,对于来自东边的侵犯,也向来深恶痛绝,因为他们无论习俗,还是信仰,都和西边诸国更加相近,东边的部族,多数被他们认为是异教徒。

而没有了西域商道,回鹘汗国的收入也是锐减,让他们更为头疼的是,在和汉人交易中,少了西域的香料,珍物等等商品,面对样式繁多的汉人商品,他们处于绝对的劣势。

但也曾威震西域的回鹘汗国,此时却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强大的大秦,对于回鹘汗国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而大秦的国策,也不会因回鹘汗国的需求而做出任何改变。

此后,大秦的重心开始转向东方,那里有很多敌人需要战胜,而其意义对于大秦来说,也比称雄西域来的更加紧迫而重要。

而此时,大秦君臣也很快便将后周的事故稍稍放在了一边儿,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摆在大秦君臣的面前。

科举改制这样的大事,非是一朝一日之功,也不是朝廷下了令谕,便能立即来个旧貌换新颜的事情。

从上到下,细节无数,以中书群臣之议,这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让下一科大考顺利

这已经是最为保守的估算,革新已经开始,而且有前例依循的情形之下,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这也只是能堪堪保证下一科科考不会延期而已。

因为朝廷需要适应新的科举制度,大秦各处的读书人,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会颇为漫长,所以,即便下一科科考能如期进行,也不用指望能选出太过优秀的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也让大秦君臣有了无暇旁顾之感。

这还不算完,大秦成武九年二月,沈鹤晋礼部郎中,这位皇帝宠臣终于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有了第一个实职,品级还不低。

随即,沈鹤上书言事曰,自有史以来,亦有文字,通晓世事,教人道理,无以。史云,仓颉造字,鬼神惊惧,人之为人,概以此乎?

今人作文,文以艰深,字以繁美,嗟乎,圣人造字行文,近于此乎?臣以为,文以言志,字以承继,合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