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他们和汗帐以及汉人的联结更加紧密,但受到的控制也越深
他们没有带走自己部落的战士,因为这个冬天之中,战士们会进行一些“cāo练”,为明年和乃蛮人的战争做准备。
据两位万户大人说,会选出一些千夫长,百夫长之类的将军出来,部落首领们对这样的官职并不算感兴趣,他们和蒙古人不一样,他们更像乃蛮人。
他们会带领自己部落的战士参与战争,但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带领战士与敌人厮杀,一个贵族的xìng命,比十个骁勇的勇士的xìng命要珍贵的多,这是草原部族很普遍的认知。
不过他们会推荐一些亲近的人来出任这样的职位,以彰显自己部落的存在。加强自己部落的力量。
不过这些都不用他们太过cāo心了,因为这次挑选带领战士作战的将军,是由那位最尊贵的人来主持,不再以血脉的尊卑来决定。
这无疑让他们有些难堪,但却也很安心,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心思,在他们心目中。这位天神的使者,是一位慷慨而公正的人。这样的认知一旦形成,便很难再有更改,反而是那几位万户,让他们心存疑虑。。。。。。
照这个看来,赵石用一年的时间,在鞑靼人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可谓崇高的形象,当然,这是用胜利,和对丰厚的战利品的慷慨的分配以及其他很多的手段所制造出来的形象。并非那么容易。
事实上,促使这些贵族首领们欣然离去的原因还有一些,比如已经成为几个万户的部众,那么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怎样向主部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忠诚,献上礼物是难免的,像是一部分自己的部众以及羊群。还有让自己最看重的儿子到万户们的身边护卫,等等等等,都需要他们回到自己的部落进行布置。
又比如,许多人都在打算,明年chūn天的时候,要让自己的部落北迁了。因为战争的原因,大部分的鞑靼人部落都缩在云中草原南部。
半年多过去,那里的草原估计已经不适于放牧,必须找到一块更肥美丰盛的草场才行。
而且,跟云外的大军距离近一些,那么供给大军食物也就更容易,而且。接收大军所得的战利品也许就能更多,更。
不过这也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乃蛮人很可能会派出他们的骑兵,来到云中,云外草原劫掠,所以,不但准备要做足,而且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望。
这无疑是一件大事,需要jīng准而长远的眼光以及加上一些勇气和运气。。。。。。
这一个冬天,草原上并不算平静,但很少有人清楚,大秦成武三年的这个冬天在鞑靼人草原上发生了什么。
就算是身处其中,并制造了这一切的赵石,也没有太过清晰的意识到,鞑靼人所发生的变化。
实际上,在这个冬天,鞑靼人的军事和政治正在悄然分离,率领战士们作战的将军,不再按照草原传统那般,从贵族们当中选出,其中很多勇猛善战的将军,都是从出身卑微的普通部族战士中挑选出来的,其中一个十夫长,还是奴隶出身。
当然,依照草原上的风俗习惯,草原人的军事政治是无法做到彻底分离的,即使从普通部众中挑出将军,率领战士作战,久而久之,也不过是形成一个崭新的贵族阶层而已。
这在草原上并不算新鲜事,像蒙古人,就在这条道路上正在狂飙突进
但在旧有的框架中做出改变,在当前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战士们的作战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很快,从汉人那里流传出来的一句话就被很多鞑靼战士所接受了。
王侯将相宁有。
这句让华夏大地战乱不休的话语,却得到了很多普通鞑靼战士的认同,一些拥有着和他们的身份毫不匹配的野心的鞑靼人纷纷涌现了出来,并很快便形成了一个个松散宽泛的群体,隐隐的和鞑靼人旧有的贵族们形成制衡和对抗。
当然,这是未来的事情了,就现在看来,鞑靼人战士的士气在持续高涨,一些善战的人被挑选为将军,使鞑靼人的战力在不住的提高。
这其实相当于一次鼎革,只不过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就在这样悄然的变化中,云外草原迎来了冬天第一场雪
朔风在呼啸,雪花在风中飞舞,很快就将草原染成淡淡的白sè。
八月中,冒着渐显凛冽的寒风,木华黎,忽难率兵终于回到了云外草原,并颇为艰难的找到了大军所在。
奔波来去,所有人都是风霜困顿,两个人带出去的一千秦军jīng锐,有近一半永远留在了遥远的东北草原。
所有人都冻的脸青唇白,战马和人一样,都是黑瘦黑瘦的,但出去一千将士,回转却有两千余战士。
其中大部分都是跟克烈部作战,战败之后,找到忽难献上忠诚的鞑靼人,这还不算木华黎给桑昆留下的两千战士。
所有回来的人,看上去都好像鬼怪一般难看,但这些战士,才真正是百战余生,他们都参加了阔亦田原野之战,并在那一战当中生存了下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战士,他们可以忍耐寒冷,饥饿,伤痛等等常人无法忍受的折磨,他们见到过常人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他们杀死过无数的敌人,他们的勇气和坚韧,被那一战狠狠的锤炼了出来。
之所以说他们可以和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战士相媲美,是因为他们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能够发挥出可怕的战斗力,战胜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人。
就像曾经参与过太原府之战的秦军将士一般,几乎没有人能在正面战场中再战胜他们,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优势,都可以划分到军人最顶尖的那个行列中去。
当然,回到这里的木华黎和忽难两个人,不但带来了克烈部分裂的消息,而且还带回了蒙古诸部南下的消息,这两个消息无疑都是让人吃惊的。
赵石详细的询问了发生的经过,但并无法太过深刻的琢磨出其中的好坏。
克烈部虽然分裂了,但还是挡住了蒙古诸部西进的野心,但分裂的克烈部能够挡住多久,却谁也无法预测。。
蒙古诸部南下与金国人开战了,这是个好消息,但依旧无法预料金国人能支持多久,当然,如果金国能战胜还不算太过强大的蒙古诸部就是最好,但那个可能xìng并不大,只处于守势的他们,对于战胜草原骑兵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劫掠而已。
更何况,金国内乱不止,还有大秦这样的敌人虎视眈眈,让其无法专注于北方的蒙古诸部
反而是蒙古诸部可以从金国得到大量的人口什么的,赵石并不在意,蒙古诸部可怕的地方永远是他的骑兵,得到人口,财富,只会让他们迅速的腐化下去,并拖住蒙古铁骑的脚步。。。。。。
也许,他们会得到一些工匠,盔甲,兵器之类的人和东西,但那并不足以弥补蒙古诸部最大的缺陷,那就是蒙古骑兵的补充问题,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在没有征服克烈部和乃蛮部这样的草原大部之前,他们无法获得合格的兵员补充。
劫掠金国,会让他们变得貌似强大,实际上战力正在衰弱之中。
在这个上面,赵石非常自信,自己没有看错,但金国在这样的战争中,也许会很快垮下来,变成诸侯割据的样子,被蒙古人一一吞噬掉,这个时间很难掌握,所以,对乃蛮部的战争,必须要加快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冬天(二)
得到克烈部消息的图撒合等人想要回去,不过不用赵石说什么,他们自己的随从便阻止了他们这莽撞的行动。
冬天已经来临,长途跋涉回到克烈部,路途上会非常危险,而且,没有人知道现在西进的克烈部部众在哪里过冬。
而且,他们就算现在回到桑昆王子面前,也帮不上
理由还有很多,虽然不足以说服焦躁的图撒合改变主意,但足以说服他的妹妹达达儿真,有了达达儿真的同意,图撒合也只能无奈的和众人一起留了下来,等待克烈部的消息再次传过来。
实际上,达达儿真是想跟赵石深谈一次的,但女人,又是即将嫁人的女人,去商谈自己部落的未来,是什么不合适的。
至于图撒合,达达儿真根本不寄望于这个兄长对克烈部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与其让他和那个人去商谈这样关乎克烈部将来的大事,还不如让他呆在自己帐篷里生闷气。
其他人身份都不相称,如果奎帖木儿没有离开的话,蒙古少女就不用为这样的事情烦心了,可惜奎帖木儿已经回去了克
所以,克烈部的使者并没有出现在赵石的面前,蒙古少女无疑很是聪明,她明白,一个合适的使者,也许就能让一个部落兴盛起来,但一个不合适的使者,无论身份还是言辞,很可能会将善意变成一场战争。
而且,自己与那个人的联姻虽然还没有定下来,却已经被众人所知,这在双方来说,都是不好反悔的事情。
克烈部在持续的衰弱,那个人却在鞑靼人中越来越耀眼,威望甚至超过了鞑靼人的大汗,他的手下有着无数的两族勇士,有着数不清的英明将领。
强弱越来越悬殊之下。让这场联姻蒙上了一层层的yīn影。
她是克烈部的公主,任何的言辞,如果被当成乞怜的话,无论对她,还是克烈部。都是一种难言的羞辱。
不过无论是她。还是克烈部的尊严,都已经脆弱不堪,克烈部现在确实又很需要那个人的帮助,在如今的草原上。她想不出除了他之外,还有谁有着帮助克烈部重新兴盛起来的力量
这样的矛盾心情,左右着蒙古少女的心,让她在种七娘身边出现的时候,总显得有些可怜巴巴的。也不再跟种七娘暗中较劲了,少女一直以来的爽利劲也剩下的不多,当然,蒙古少女总是告诉自己,为了克烈部的将来,自己受点委屈什么的实在不算什么。
但她毕竟还太年轻了,虽然能想到很多事情,头脑也很清晰,有着她的兄长不具备的领导潜质。但她毕竟稚嫩无比。
这样的作态,其实并不能算英明。
赵石作为桑昆的安达,又对克烈部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一个分裂的克烈部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但却没有打破他的规划。算是可以忍受。
但他很想知道现在克烈部的情形,尤其是留在东边的克烈部,王罕有着怎样的意思,以及桑昆率部决然西进。是不是真的跟他的父亲闹翻了。
东克烈部是否最终会投靠铁木真?
木华黎带回来的消息很是模糊,桑昆在他们临行之前。向他们保证了,无论克烈部分裂成什么样子,也不会去投靠铁木真。
不过这些话更像是自我安慰,一旦东边的屏障消失,那么在大秦攻伐西夏的同时,还要jǐng惕于蒙古诸部的西进,那么他在草原上的策略便需要加以改动了。
有着这样的一些疑虑,他现在很需要关于克烈部的消息,如果蒙古使者来到他面前,好好谈上一次的话,未尝不能在他口中听到对于克烈部的承诺,而且,这个承诺将不同于以往,他甚至可以帮助桑昆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蒙古部族,以应对蒙古诸部的西进。
但克烈部的使者并没有出现在他面前,那么他也无意现在寻克烈部的使者来交谈,等这个冬天过去,也许就会听到桑昆那边的消息了。
到时候再做决定也是不迟。
所以,蒙古少女的决定,其实让克烈部错失了一个很好的
当种七娘当做笑谈和赵石说起蒙古少女的表现的时候,自然两个人都明白蒙古人现在的尴尬。
不过这并不足以让赵石心软,草原之上,北风遒劲,这不但造就了强悍坚韧的草原战士,而且让他们分外信奉弱肉强食的规则。
忠诚于强大的,吞并弱小的,信奉神明,却并不将神明看的太重,这才是他们的生存准则。
对任何草原人的怜悯,都显得那么的多余,草原上从来都不相信温情,赵石也无意将温情加诸于草原部族身上。
他驱使他们,赏赐他们,杀死那些不顺从的,让顺从的人为自己而战,时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强大,这就足够了。
而选择西进的桑昆,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要么屈服,要么在与乃蛮人的作战中持续衰弱下去,最终被他或者其他人吞并。
可以说,克烈部已经失去了dúlì下去的必要xìng和力量,明年chūn天,他会见到来自桑昆那里的使者,听到克烈部分裂消息的那一刻,虽有着这样那样的计算和忧虑,但对于这一点,却从不会怀疑。。
不过蒙古少女到底是猜对了一件事,联姻在赵石此时看来,已经没有必要,但此事已经广为人知,为了维持他在鞑靼人心中威严的形象,出尔反尔这样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一个为利所驱,对联姻这样的事情出尔反尔的人,不会得到草原人认同
但也没有什么必要反悔,甚至赵石在想,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次联姻,为将来吞并克烈部做些准备,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就像他娶了琴其海,开始便在鞑靼人中拥有着特殊的威望一样。
不得不说,虽然这些年的经历,让他变得看似温和了些,但实际上,他的心肠还是一如当年那般冰冷而。
这个不需。
这个冬天,对于分裂的克烈部来说,可能是分外难熬的一个冬天。
但对于驻扎于云外草原的秦人和鞑靼人的联军来说,这是一个衣食饱暖,而又紧张振奋的冬天。
在这个冬天里,鞑靼人悄然完成了一些蜕变,而秦军将士对草原的朔风也越来越适应,有着军中大夫的照看,以及堪称丰富的草药,病倒的人在减少,连鞑靼人也因此受惠不少。。。
一些河西良马,已经陆续送回到了南边,有些时候,战马的适应能力,还比不上人,河西良驹纵横中原,为中原各国所喜爱,几乎是千金难易之物。
但在寒风呼啸的北方草原上,却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以耐力和坚韧著称的矮小的草原马,才是这里的宠儿。
深冬季节,草原上一片银白,看上去美丽至极,但实际上,无论对于人兽,这都是地狱一般的地方,所有的生机,都大雪掩盖,所有的生气,都被寒风吹走。
就在这样一个时节,奎帖木儿带着西克烈部的消息以及桑昆的口信,艰难而又狼狈万分的来到大军过冬所在。
即便蒙古人再是强悍,一个百人队,到达云外草原的时候,也只剩下了一半儿,即使是长生天的宠儿,这里酷烈的气候也不会对他们稍有仁慈。
而且他们还遇到了狼群,冬天的狼群,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还好,他们人数够多,也都是骁勇的战士。
在留下了遍地人马以及被他们杀伤的饿狼的尸体之后,狼群满意的开始啃食他们的战利品,并仁慈的放过了这些家伙。
当然,深知草原狼群的可怕的赵石,心里只会想,这个狼群还不够大,不然的话,将这一百人啃光并不需要付出多少的代价才对。
当然,这也明白的显示出了克烈部的窘迫和无奈,不然的话,哪个首领也是不会让自己亲信的使者在这样的天气中远行的。
而奎帖木儿带过来的消息,也确实让赵石有些惊讶,克烈部不但正式提出了联姻的请求,而且他们还打算向遥远的南方,那个他们根本没见过的汉人帝国请求封号。
不用赵石再开口说什么,他们自己便走上了汉人的战车,并打算成为汉人战车的一
听到这些,赵石心想,看来,自己的规划之中,又要多出一个边角了,就是不知道,那位桑昆安达,会不会听他的命令来作战,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