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还有,找些不多嘴的,款待其他人。”
急急的吩咐着,接着又瞧了瞧自己的打扮,问芍药,“本宫这身衣装如何,是不是太随意了些,之前也没上”
芍药听了这些,是心酸连带着哭笑不得,“殿下,殿下,人已经在外面等着了,看那匆匆忙忙的样子,在府中也呆不多时。。。。。”
靖佳公主挑了挑眉头,恼道:“你这死丫头,本宫正高兴头上,你却非给添堵是不是?行了,赶紧忙你的去吧,把人也立即带也是的,这大冷的天,后日便是年关,怎么就跑到这儿来了?也不提前招呼一声,总也好有个准备吧。。。。。。”
芍药偷偷撇了撇嘴,这话言不由衷的,谁又听不出来。
“那奴婢这就”
“去吧,去吧。”靖佳公主不耐烦的挥手。
芍药赶紧走了,隐约听见后面声音。
“母亲,是扣儿她们来了吗?扣儿她们不愿吃太过油腻的东西呢,多做些菜蔬才好。”
芍药身子顿了顿,便急急的走了,心想,也不知殿下会不会让小殿下见一见那位。
(月初,求月票,求赞。)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公主(二)
到底还是回到屋子里上了些妆,又换了一身素淡一些的衣裙。
有心想带着孩子见上一面,不过两人相见本就不易,让孩子一闹,怕是也聚不了多少时候了,加上,带着义女去见自己情郎,心中总归有些不舒服,孩子童言无忌,恐要问出些让人羞恼的话出来。
那冤家当初在巩义,与孩子母亲好像也有些纠葛,详情虽不甚了了,但却隐隐有着传言,当初景兴皇帝为了此事,可是有些恼恨,后来还有传闻,说是杨氏之女许配的人家是赵氏那边,后来才改成韩家。
空穴来风,必有因由,当初确实是杨倩儿跟着景兴皇帝出京,在巩义县带回了一位大将军。
那冤家又一身的英雄气,最是让人心醉。。。。。。杨倩儿在时,虽未怎但每每说到他,却也有着异样。
如今看到孩儿,难免想及当年故人,怕是要损了两人相见的欢喜之情。
有了这些顾忌,也就将孩子交给了乳母带着,心里想着,来日方长,等年岁再长一些,懂些礼数,再来相见不迟。
这般一阵拖延,等到靖佳公主来到竹舍之时,赵石于竹舍之内,已是等了半晌了。
这里便是当年两人定情之处,仿照兴国公府中赵石居所之地建造,处于府中深处,清幽静谧,他处无有胜之。
时值冬日,积雪也未曾清扫,竹林摇摇。白玉铺阶。另有一番别致之处。
靖佳公主披着玄色披风。沿着小路,冉冉而来。
好像有着默契般,竹舍的小窗啪的一声打了开来,赵石立在那里,往这边望了过来。
一内一外,两人对视了一起,却是不约而同的微微一笑。
这个时候,好像没有太多的惊喜掺杂在其中。只有淡淡的温馨和情意在流淌。
片刻之后,靖佳公主才挪动脚步,轻轻打开竹舍的门户,走了。
“你这府中,比以往可是冷清了不少。”
靖佳公主顺手脱下外氅,搓了搓小手,觉着冻的有些麻,一边娇嗔的翻了翻白眼,一边走过去,将赵石的手牵过来。暖暖。
“腊月里,这大冷天的。除了你,还有谁能登公主府的门?小女子的府邸,自是比不得你那国公府兴旺。”
赵石笑笑,握住对方冰凉的小手,拉着靖佳公主来到桌前坐下,给她倒了杯热茶,“来,暖暖身子,那么热闹也没什么好的,一天到晚的见人,太过让人头疼。”
靖佳公主抿了两口香茶,觉着身子暖和不说,连茶叶好像都带着甜味儿。
。不如在我府中把这个年过了,也好躲个清净。”
话出了口,也有些后悔,不过却还拿眼睛去瞄赵石神色,女人这心思,男人哪里学的来?
赵石笑笑,有妻有妾的人了,木讷之处还有,但应对起来,总归不会那么笨拙了,他聪明的道,“不如,到我那国公府中过年算了,人也多,省得大过年的,一个人冷冷。”
靖佳公主当即就咯咯的笑了起来,“妾身可不敢去,不说旁的,就妾身这身份,到了你那儿,不是去过年了,而是菩萨进庙,受人香火去了,到时候搅的你那天翻地覆,谁也没好日过,才叫糟糕。”
赵石顺手揉了揉她的脑袋,“你这气色不错,我也今时不同往日,我这里没个闲时候了,年关过了也许就要出京,再要相见又得一年半载之后,所以趁着年头上,过来”
靖佳公主心里也多少有些黯然,嘴上却笑着道:“不用太过记挂于妾身,这些年可不也就这么过到是你,如今位高权重,一言一行,多少人都看着呢。。。。。。再者,男儿建功立业,乃是世之常理,没什么好解释的。。。。。。”
赵石微微点头,两人到得今日地步,除非另有变故,不然的话,这辈子可能也就这么过了,确实不需太多解释。
“二来,这次过来,还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靖佳公主手上一紧,不禁有些忐忑。
赵石笑笑,拍了拍她的手,“我那兴国公府的名声你可能也应该有所耳闻,京中都道兴国公府豪富,也不知这名声是怎么传出去的。”
靖佳公主听了,心中立即松泛下来,她就怕从对方口中听到宫中怎样怎样,如今两人的身份,已是在两人之间划开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若是宫中有何微词,怕是两人之后连见上一面都不可得了。
不过听到原来是这个,她那双丹凤眼马上弯了起来。
“这个妾身怎能没有耳闻,而且,妾身还知道,这名声怨不得旁人,却是最先在你府中传出来的。”
“嗯?”赵石眼睛当即就是一瞪。
靖佳公主马上安抚,将身子偎进他的怀里,还舒服的叹了一口气。
“自长安之乱后,归义王每次进京送礼,都是大张旗鼓的,唯恐旁人不晓得,加上你府中下人出来进去,自夸也是难免,修建府库,用的又是些外人,哪里还保得住什么秘密?有这名声,并不出奇。”
“再者说了,旁人都羡慕着呢,如此光明正大的收受礼物,也就你那府中一家,户部曾有人别有用心,传言归义王送到你府中的礼物,要比贡品还多,还要”
“不过传言之人,早已被逐出京师,据说还没到贬斥之地,又有谕令追上,将其削官罢职,贬为庶民了,险些没掉了脑袋,这等阴损小人,也不看看,这传言牵连的都是什么人,活该有这样的下场。”
赵石眼底寒光一闪,“还有这事?我怎么不晓得?”
靖佳公主挪动了一下身子,随意的道:“这些都是小事,不值挂怀,长安之乱后,即便是妾身这里,也有那么一段日子不得安宁,何况是你了。。。。。。若事事都要计较,哪里顾得过来?”
“对了,你要跟妾身商量的就是这事?兴国公府豪富,虽听着有些不好听,却也无损于你分毫,难道,你还能散财出去不成?”
赵石嘿嘿一笑,“正有此意,我这里跟陛下说了,府中用不了那许多资财,内库又有所空虚,不如补之,也算为宫里尽点心意。”
靖佳公主眨巴眨巴眼睛,一下抬起头,“这如何使得,你一个外臣,凭什么补宫中所需,这要是。。。。。。”
“所以,这就要落在公主殿下的身上了嘛。”
靖佳公主眼睛转悠着,“你。”
赵石拍了拍她的肩头,笑道:“今年的年礼还没送过来,你就没有一点察觉?”
靖佳公主一下支起身子,她怎么会不知道此事,所以才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现在听到这个,再要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也就不用坐这个公主了。
想了半天,眼睛一亮,随即便眯成了一道缝儿,声音也开始甜的发腻。
“这么说,你那些家财可就多数都由妾身来掌管了?”
见赵石微微颔首,靖佳公主抿着嘴唇,笑意怎么也抑制不住,将脸贴到对方胸口,摩挲着,“要是如此的话,你也便能多来府中瞧瞧,自己的钱财是不是用对地方了。”
赵石刚想说,交给你,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但终归的明白了过来,哈哈一笑,“兴国公府的大管家,这个名声落一位公主身上,可着实不好听了。”
一边说着,手便有了些不老实。
靖佳公主听了这样的好消息,心里之偎贴自不用提,身子扭动着,不一时,便娇喘细细,有些按捺不住了。
不过,就在此时,外面传来脚步声,芍药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殿下,酒菜已经送过来了,”
两人动作一下僵住,对视之间,不由同时又是一笑。
靖佳公主嗔怪的翻了个白眼,起身整理衣裙,又过来给赵石的衣袍拽了拽,抚平褶皱,这才拿出了公主殿下的派头,“进来摆在外间,就退下去吧。”
酒菜摆好,芍药便将人都赶走,自己也悄没声的溜出去等在旁边的偏房,以免公主殿下找不到人使唤。
屋中两人此时已经出来,在外间坐定。
这时说话,便更加随意。
给赵石斟满了酒,靖佳公主就笑,“你新纳的草原公主怎么没带过来,又有琴其海几分美貌?”
赵石端起酒盏一饮而尽,呲牙一笑,“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就是和琴其海一样,都野的厉害,在草原上,和七娘赛马,又和七娘动了几次手,才算老实一些,到了你这儿,怕惊。”
(求月票,求赞,这两天脑袋晕晕的,不到十二点之前,码不出第二章来,估计又到疲劳期了,过了这个阶段,估计就又能爆发一下,不过阿草已经连续更了五个月了,其中断更几天,后来都补上了,够努力了吧,还望大家多多支持阿草。)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年关
到底还是在公主府中呆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带着靖佳公主的殷殷叮咛,赵石这才带着护卫匆匆回了长安城。
腊月里的最后一天,兴国公府中已经一派过年景象。
到了晚间,赵石穿戴整齐,打着仪仗,进宫赴宴,这一次,却是带着妻妾三人,正妻范柔儿,已经两位草原公主,加上儿子赵君玉,都是去给太皇太后殿下拜个早年的。
这一晚的宫中,热闹自不必提。
景帝驾崩之后,这还是头一次皇帝陛下宴饮群臣,四品以上朝臣,带着随行人等,打着仪仗,陆续来到宫门之前,打着招呼,下轿的下轿,下马的下马,随即被太监领着,入宫赴宴。
人来人往间,衣朱带紫,一片繁盛景象。
大臣们都还带着些疲惫,但却各个满面红光,左顾右盼间,威严而又庄重。
赵石一行到了这里,仪仗在前,真的人人退避,各个谦让,分波似的来到宫门之前,赵石翻身下马,远远近近,行礼问候之声,此起彼伏,朝中高官显爵,已经没有人不认得这位权势显赫的兴国公,冠军大将军了。
这个时候,大将军赵石才刚刚三十岁出头而已。。。。。。
赵石抱拳,微微向周围示意,便带着家眷在太监的殷勤引领之下,径自入宫而去,留下身后无数羡慕,嫉妒之类的眼神。
这一晚欢宴不必细说,声乐阵阵,歌舞不歇。直到深夜。君王与臣子们这才尽兴。大臣们陆续告罪,出了宫禁之地。
让人颇为心安的是,没有再出个沈才人之类的女子一鸣惊人,朝中略有动荡不假,却也不像几年之前那样,隐忧处处,让人提心吊胆,只是有着遗憾的是。明年战事压在心头,谁也不能太过尽欢罢了。
赵石这里出宫之前,太皇太后宫中派人过来告知,因天色太晚,太皇太后已经留宿于他府中女眷。
赵石无奈,也只能一人出宫回去了府中。
这一晚过后,便是年关,兴国公府中,自是一片欢腾。
一大早,鞭炮声声中。兴国公府的几位女主人带着小主人一起从宫中回转,洗漱过后。便重又凑在一起,和其人一起,赵石领着,去给老夫人拜年问安。
这一天,对于赵石来说,实际上是颇为清闲的,只是陪在老娘屋子里,吃了午饭,又到晚间,跟着家眷一起,在这里守岁。
这个时候,虽然看上去也是一大家子人了,但到底还是显出人丁不旺出来,孩子太少了,只有赵君玉,和扣儿小丫头两个。
几年前也就罢了,赵石官爵虽显,但常年在外不说,谨言慎行的,府中冷清一点,也是时势所逼。
但如今赵石回京,一门显赫,上下一新,又纳了新人进门,却是将子嗣的事情越发的凸显了出来。
一大家子人,却只有两个孩子,赵君玉已经渐渐长成,分明是个稳重性情,温文尔雅的,一身书卷气息,虽也招人疼爱,却到底年纪摆在那里,已是不能当做孩童来对待了。
到了扣儿还小,叽叽喳喳的,让这个年关添了几分颜色,但到底只是自个儿一个,闹不太起来。
等着赵君玉带着闹着要放鞭炮的妹妹出去玩耍,屋子里人还不少,但好像一下就冷清了一半有余,老太太这里就不满意了,很是埋怨了赵石几句。
赵石尴尬的连连点头,周围妻妾除了初来的克烈部公主达达儿真之外,各个脸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正妻范柔儿,更是眼圈泛红,好像受训斥的是她似的。
到是种七娘这里,垂着头,笑也不敢笑的样子,实际上心里得意着呢。
赵石糊弄了几句,老太太却越发的不满意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靖佳公主那边,老太太年纪已经不小,出身也不高,但到底这些年养尊处优下来,心眼也不再那么实诚。
拐弯抹角的其实就是想问问,和那边牵扯不清的,听说那边突然有了个小丫头,是不是赵石的种,要真是赵石血脉的话,皇家的事咱们少沾不假,但你总要把孙女儿常带回来让老太太我疼疼吧。
这孩子据说都姓了李了,也不须她改姓,孩子命苦,认不得爹爹,却总归要让她有个奶奶不是?
这话说的影影绰绰的,不过只要知道内情之人,一听就能听明白。】
而且,赵石前夜去了公主府,一晚没有回府,这个时候提起这个,一屋子的人,各个面色古怪,还好的是,李金花一听个开头,就挥手赶紧让下人们都下去了,不然的话,这些话要是传出去,那可真真的有些不妥当。
不管赵石和靖佳公主有什么纠葛传闻,到底还都是些传闻,当事之人,各个守口如瓶,外间猜测再多,也就那么一回事。
但要是老太太的亲口所言传出去,传言岂非一下就得甚嚣尘上?
赵石瞅了瞅周围的妻妾,脸上也是讪讪,这个时代,男人不在乎在家里有几个妻妾,但还要在外间养什么外室,就要遭人口诛笔伐了,尤其是,那还是位公主。。。。。
李金花,种七娘脸上的神色极为相似,都是似笑非笑的,好像就要看个笑话。
范柔儿和惜红都垂着头,典型的贤妻良母做派,不愿掺合这事儿。
只没心没肺的琴其海咯咯偷笑着,低声跟不明所以的达达儿真嘀咕着,随后,达达儿真便猛的抬头,等着一双分外明亮的大眼睛,里面蕴含着的却全是满满的钦佩和感叹,显然,这丫头的想法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能和大秦皇帝陛下的姑姑勾勾搭搭,在她看来,那才是真正的英雄行径,小脑袋里已经开始勾画当时情景,当然,还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自家汉子纵马横刀,将一女子掳掠而来,。最终估计心里还要加上一句,自己果然没有嫁错人。
在这样颇为诡异的各色目光中,也没人开口帮腔,赵石只能无奈的摇头,矢口否认,那孩子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老太太显然有些不信,其实即便他这家中妻妾,也都不太相信,公主府突然多出来一个女儿,怎么的都让人觉着其中有什么古怪。
也是这孩子来历太过隐秘,一旦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