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第8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一如他和孙文通所说,这次回京没那么多的算计了,是给个官当,还是闲赋在家,他都无所谓,他只想在长安安静的呆几年,不再出去领兵了。
中原之战,在他看来,大秦必定要受挫几次,但就算打出花儿来,也不关他的事。
百战兵疲,思乡情切,其实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因为确实如他所言,在外间征战太久了,需要养一养精神。
什么雄心壮志,什么权位名利,此时在他眼中皆如浮云。。。。。。
其实他自己也明白,到了他这个地位,真想抛下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回京之后,诸将之封赏,朝廷能赐下什么官职,和皇帝陛下,和朝臣的关系怎么处理,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在等着他呢。
就算他不想,别人也会为他想,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牵动许多人的心,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都将注目于他身上。
甚至于中原之战,也必定不会容他置身事外。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一刻,他只想处置完手头的事情,领军南归,尽快回到那烟花繁盛之地。
那里有家人在等着他。。。。。。
(转折有点僵硬的感觉,但百战而归的将军,除了荣耀之外,差不多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一卷,也能就此结束了,怎么说呢,肯定有许多地方写的不如人意,但灭夏之战,大体上都还合适,至于书友们是否满意,阿草只能虚心受教,但改是不能再改了。
再一次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一卷,中原之战应该可以开始了,就是不知道,该不该仔细描写,还是以春秋笔法一带。阿草构。)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归来
“怎么还没到?”
兵部尚书李承乾裹着厚厚的披风,依旧冻的脸青唇白,瑟瑟打着冷战,到底已经年过六旬,虽说身子还算康健,但和年轻人比不得。
大冷天的迎出这么远来,别说心里不乐意,便是身子骨也折腾的够呛。。
他旁边的吏部尚书方谦露出个僵硬至极的笑容,“应该快了,方才就来报,已经离这里不远了。”
他比李承乾年轻一些,也年轻不到哪里去,而且是正经的文人,底子就不如李承乾厚实,这时只觉着风寒直往骨头缝里钻,真的是难受至极,一边和李承乾说着话,一边心里苦笑。。。。。。
大将军灭夏回朝,这要是第二天,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都病倒了,也不知朝中又得传出多少风言风语出来。
这次迎候大将军回朝的人可是不少,和他们两个身份差不多的还有两位,一位参知政事,文正殿大学士刘煜,一位职位差些,但宠信上却比众人都要胜上一筹,正是大理寺少卿张世杰。
张世杰曾为东宫太子侍讲,当年的太子殿下,如今已经登记称帝,东宫旧人自然皆得重用,张世杰四十出头年纪,做官晚了些,也非正途出身,能到今日地步,应该说是际遇非凡了
尤其是此人还是大将军赵石的堂兄,有这一层关系,其实也就决定了一切。张世杰别看资历浅了些。但将来能走到哪一步。真的说不好。
这一次出迎大将军回朝,来的人可是不少,但就份量来说,当以他们四人为首。
枢密院那里也来了人,但怎么说呢,这个时候,即便是很不服老的李承乾也不得不承认,朝堂之上的老人太多了。年岁老大,连出迎得胜回朝的大将军这样的朝堂大事,枢密院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出来。
不过这能说什么呢,天子优容?能让朝臣善始善终吗?
这可不见得,许是看景兴一朝的旧臣死的死,老的老,也就有那个耐心等上几年罢了,当今陛下啊,心肠可不比先帝软上半分。
当然,这些话。打死李承乾也不敢说出口,只不过在脑海中转上一圈而已。连想都不敢多想什么。
枢密使韩思功又病了,就算不病,那么大的岁数,身份又尊,不可能大冬天的让其郊迎在外。
上次大将军从河东回来,是魏王李玄道领头迎的,如今魏王殿下也病了,一个是累的,一个是让魏王府中突然多出来的那个魏王世子给气的。
这几年,谁都清楚,魏王府世子是魏王的私生子,不过魏王一直无后,到了这个岁数,即便是私生子,皇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世子的身份了,不然的话,不但要得罪魏王,还要得罪皇室中的一些老人,谁又愿意在这个上面作梗,跟魏王殿下过不去。
这位世子殿下,谁都能看得出来,不是为官的材料,小家子气的很,根本没有半点乃父之风。
不过魏王对世子期望极深,独子嘛,在所难免,但话说回来了,魏王府世子不成材,就算是刚强的魏王殿下手段再多,也是没辙。
这一回就是世子的几个国武监同窗寻他耍乐,跟别人起了口角,之后便是大打出手,魏王世子可好,先自逃了,几个同窗被人揍的鼻青脸肿。
魏王闻听此事,大怒之下,抽的世子殿下满地找牙,自己也当即头晕眼花,摔倒在地,年纪老了,骨头都脆,一下就摔折了一条胳膊。
这下可好,枢密院一下成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若非大军已然南归,不然的话,枢密院不定要乱成什么样子呢。
最直接的后果便是,于前方将士论功行赏之事上,枢密院这次几乎失去了发言的权力。。。。。
这对于枢密院来说,几可以称之为灭顶之灾,要知道,枢密院若是连说话的权力都丢了,岂非成了摆设?过不多久,枢密院还能不能存在?
不过,有远见的人都知道,枢密院断不会就此沉默下去,前方军将立功越来越多,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大,枢密院的职权,只会越来越重,不会越来越轻。
像这一次,大将军挟灭国之功而回,枢密院很可能便会易主,这也是许多人不想大将军赵石太早回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方过而立之年的枢密使,让许多人不舒服,也让许多人满心的疑虑。
好在,皇帝陛下并未有明显的圣意露出来,怎么奖赏,还能拖上一段时日,最好。。。。。。是大将军自己能推辞一下,选个合适的职位,那样一来,也能让人安心一些。
今日前来迎接大将军赵石回朝的人选,其实也算是千挑
张世杰不去说他,李承乾,方谦两人,皆为景王府旧人,先帝在时,景王府这几位虽都位高权重,但却各行其是,并未有所联结,甚至于,兵部尚书李承乾和大将军赵石还有些间隙。
但时移世易,到了今日,不光向来自恃清高的礼部尚书方谦有意与大将军赵石交好,便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也低下了倔强的头颅,开始跟大将军赵石越走越近了。
只要论到这个,许多人心里多数要感慨一下,宦途之上,风波险恶,能走到最后的,怕都是些能忘记前尘旧事,度量极大之人。
当然,还有一位参知政事刘煜,此人在中书向来不怎么起眼儿,也没多少实权,估摸着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挑出来迎候大将军回朝。
中书向来权重,不愿过于逢迎,坏了中书威信,但灭国之功在前,却不得不来,选了此人,到也算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
此时已是十月末尾,天寒地冻。
一杆大旗在凛冽的寒风中迎风飘扬,马蹄阵阵,一哨人马已经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很快,蹄声大作,片刻便来到眼前。
为首一人,猛的勒住马缰,战马长嘶声中,来人已经一甩披风翻身下马,雄壮的身子灵活的好像猿猴一般,正是伐夏诸路兵马总管,兴国公,冠军大将军赵石。
众人看的清楚,一下便跪倒了一片,为首几人也是躬身为礼。
赵石快走了几步,虚扶了一下,便朗声笑道:“让诸位大人久等了,别顾什么虚礼了,这天气冷的,走走走,赶紧回城,别要冻坏了身子。。。。。。嗯,对了,看这冻的,都不是有圣旨在吧?”
只一句话,就让众人心中一暖,有那沉不住气的,还抬头盯着大将军赵石打量了一番,这是大将军赵石?不对吧?
大将军赵石威严素重,这是京师百官的共识,如今得胜还朝,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让很多人都感到有点发蒙。
不过抬眼仔细打量一番,大将军赵石虽是笑语晏晏,但也掩盖不住那一身的凛然之气,到底在外征战多时,就算笑着说话,也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大将军赵石到是面色红晕,丝毫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到是他身后的那些亲兵卫士们,脸上的霜花都好像能盖住脸庞了,一个个挺立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散发着杀气,果然是众人想象中百战之军的样子。
先开口接话的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承乾,四个人中,数他资格最老。
“大将军劳苦功高,我等在这里等一等,是应呵呵,陛下也知天气寒冷,不欲大将军再在路途上受什么风寒,所以也没派人传旨,只是让我等带来了口谕,让大将军赶紧入城,先归家瞧瞧,休息几日,再入宫面圣不迟。”
又是口谕,赵石目光闪了闪,笑着朝众人依次见礼,然后才道:“如此,咱们就别客套了,赶紧入城,柱国也想家的很”
一句话,为首的四个人皆都笑了,这般最好,嗯,好像。。。。。。大将军赵柱国好说话了很多啊。
李承乾当先作揖道:“这里确实不是说话所在,我等也就不客套了,还请大将军恕罪。”
赵石抱拳回礼,“后面还有车队,要如何安置,请诸位大人多多操劳,柱国可就不管”
方谦此时笑着道:“大将军操劳日久,今日方自回京,怎么再敢让大将军烦心琐事,不然朝廷要我等还有何用?”
“此事已经定了,等过两日,过两日,下官便过府一趟,请大将军行献捷之礼。”
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寒暄几句过后,众人上轿的上轿,骑马的骑马,一同回转长安京师。
瞅着长安雄城越来越近,赵石心怀不由。
(出去跟人吃饭,回来码了一章,算是三更,晚上要歇一歇,这个星期没推荐,更新可要少一些,大家)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教诲
回到兴国公府,府中又是一番热闹。
这次赵石走的时日不长,约有多半年的工夫,和以往相比,可以说很短暂了。
回到府中,在二门处,种七娘抱着个婴儿,立在那里,周围跟着一大堆的丫鬟婆子,这可是兴国公府的嫡长子,照顾周全之处,不下于皇宫中的皇子。
赵石一见,心中更喜,在回军的路途之上,已经给家中送信,快到长安的时候,家里的消息也传到了,他已经知道,自己又有了一个儿子。
此时见了,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紧走两步,这才小心翼翼的从种七娘手里将儿子接过来细瞧。
约有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已经长开,看上去白胖白胖的,脸儿被冻的有些红,眼睛眯缝着,正是似睡非睡之间,赵石方一入手,婴儿已经惊醒过来,立即咧开小嘴儿,大哭不止
赵石却是哈哈大笑,一把将种七娘揽在怀里。
种七娘此时早已被欢喜所充满,但大庭广众之下,被夫君这么抱着,还是有些害羞,不过心里还有着骄傲,又想到自己生产时的痛苦,夫君却还不在身边,又有些委屈,不由眼眶微红。
李金花抱着自家丫头,站在旁边,见到赵石高兴的样子,心里有些泛酸,但她为人向来大气,也不愿在这个高兴的时候给夫君添堵。
到是兴国公府大妇范柔儿,膝下一直空虚,如今李金花有了女儿不说。种七娘还生了个儿子。让她越发见不得夫君这个样子。
所以不由上前柔声道:“夫君旅途劳乏。还是赶紧进去吧,再说了,这大冷天的,别让孩儿受了风寒。”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那股酸涩的味道,旁人又怎么会闻不出来?
种七娘当即就有些不乐意,皱了皱鼻头儿,搂的赵石便又紧了些。还骄傲的仰起头,瞥了范柔儿一眼,那小模样,隐约便有几分少女时的风采。
范柔儿自是大恼,但也只能暗中咬牙,兴国公府中妻妾不算多,但也不少,至今却还算得平静,女人间种种小手段,那是不用提了。但大事上面,府中的女人们都很明白。从不曾撕破脸皮,给兴国公府抹黑。
“扣儿也要爹爹抱。。。。。。”
那边在李金花怀里窝着的小丫头嚷嚷开了,小丫头如今已经四岁,能跑能跳,能吃能睡,健壮的好像什么似的。
因为是大将军赵石嫡长女,赵石常年在外,府中的女人们,范柔儿是不想管,老太太是只知道宠着护着,而她的母亲和种七娘两个,都是将门出身,也只纵着这丫头,所以,如今兴国公府中,这丫头上蹿下跳,已经皮的和小子似的了。
赵石喜欢儿子不假,但也不像旁人般看轻了女儿。
而且,女儿乃李金花所出,在他心目当中,李金花的分量到底不同,听丫头一声召唤,立即笑眯眯的连连点头。
将儿子小心的交给诚惶诚恐的乳母,顺手从李金花怀里把女儿抱过来,一扭头,吧唧一口亲在种七娘的额头上,这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若是让他麾下将领们见到这一幕,准备立马能晕过去,大帅笑的这么灿烂,那可是要杀人见血的
周围的丫鬟婆子们见了,也都赶紧低下头,心里既有着惊讶,也有着浓浓的羡慕。
大秦礼教向来宽泛,没有什么抱孙不抱子之类乱七八糟的讲究,但大庭广众之下,谁也不会抱着孩子乱晃,更别说当中在自己妻妾脸上来上那么一口了,这简直可以用放浪形骸来形容,这种事情只可能发生在烟花之地,几乎不可能在众多官员府中见到。
不过兴国公府的老人儿们,见到这一幕,虽说齐齐低下了脑袋,眼角眉梢却都带出了喜意,老爷心情着实是好,这次啊,兴国公府可能又要在长安出大风头了。
不过在场的丫鬟婆子,头一次见到兴国公府主人的也不少,有种府那边送过来伺候种七娘的,有宫里送过来的。。。。。。
兴国公府有了嫡长子,这是大事,由此导致的,就是兴国公府在短短时间内,家财又丰盛了起来,而且,府中女人在成倍的增长之中。
尤其是皇长子,听闻兴国公府添丁之喜后,立即命人将府中乐班带着舞姬足有百余人,送到了兴国公府。
这样的礼物,兴国公府即便不愿意,也不能不接受下来,里面的意味,谁都明白,以大将军赵石的身份,和所受的信重,也许在皇帝陛下面前说一句话,就比旁人说白句千句来的管用。。
即便兴国公不愿插手立储之事,也能求个不为旁人说话不是?
不说这些,现在的兴国公府已是非同往日,人丁虽然多了不少,但却少了许多窥伺的目光,因为没人能承担那个后果,即便是宫里,对于兴国公府,也要小心谨慎,不似景帝在时那么明目张胆了。
赵石抱着女儿,逗了两句,便又故态复萌,拿胡子去扎女儿的小脸儿,弄的女儿在怀里挣扎不已。。
种七娘早已羞红着脸颊从赵石怀里脱出来,左右瞄了瞄,看见其他几个人似笑非笑的面庞,心中有些微恼,但随即,便被满满的甜蜜给淹没了,骄傲的仰头脑袋,示威般将儿子抱过来晃了晃,眼瞅着几个看热闹的家伙脸色变差了许多,不由分外的得意。
不过怀里的儿子可不干了,又开始哇哇大哭,种七娘初为人母,也不算称职,忙手慌脚的开始哄着。
李金花憋着笑,一把将孩儿从她怀里抢过来,轻轻颠了几下,小儿便安静了下来,顿时让种七娘那点小得意不翼而飞,心里更是不停的暗骂李金花多此一举,不过是比自己多带了几年孩子罢了。
赵石不管妻妾间这些小心思,回身招手将自己的庶长子赵君玉叫到身前,摸了摸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