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将血 >

第922章

将血-第922章

小说: 将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件事上,种燧毫不讳言的

当年之所以出现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这样的一个衙门,其实是因为西夏攻掠日急,西北镇军处境艰难,所以,便从各地团练中,抽调精锐成军,作为镇军最有力的补充而存在的。。。。。

镇军所成防线一旦被西夏人突破,殿前司禁军便可就此驻防,收拾残局,作为中坚力量,联合各地团练使,抵御敌军的进攻。

而平日,也可就近补充镇军兵员缺损。

实际意义上,是既可以大量节省朝廷的军事开支,又可以当做应急的援军来用,其实是权宜之计而已。

而现在看来,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已经没有多少必要存在下去,上有枢密院,兵部。下有各地宣抚使衙门。边军开疆拓土。大秦国库充盈,已无多少后顾之忧,所以,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居于中间,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这算是自暴其短了,隐含的意思也极为明白,下面的宣抚使们。不愿再受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掣肘,上面的枢密院和兵部也不愿再隔着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来给地方军伍下命令。

很可能,皇帝陛下也不希望,京师近郊有着这样一支能左右朝政的军事力量存在。

所以,左右权衡之下,种燧终于下定决心,不如自动交卸殿前司禁军兵权,顺便,撤掉这个被所有人看着都不太顺眼的衙门。

这依旧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禁军指挥使衙门一个地方。宣抚使的职权,枢密院。兵部,甚至于六部,都要多多少少有一些变动,比缩编禁军来,事情少不到哪。

索性,这两件事有着很大的关联,从下而上做的话自然是千难万难,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但如果是从上而下动起来,朝廷戮力而为,便简单了许多。

当然,经过和大将军赵石几次相谈,皇帝陛下也明白,种燧条陈中隐含的意思,这是要将禁军兵部建成为一支脱离农事,只靠朝廷供养的所谓职业军旅了。

在这件事上,其实皇帝陛下也是有所顾虑的,只以作战为目的的军旅,将更加难以掌控,现在看来,或者有利于大秦一统天下的战争。

但仗不可能一直打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天下承平,到了那个时候,这许多骄兵悍将,又该去对谁动刀动枪呢?

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位帝王都会考量,并为之纠结的地方所在,大秦的皇帝陛下也不例外。

接下来,种燧建议,在枢密院之下,设一衙门,专管禁军改编诸事。

当然,这一条在皇帝陛下看来,是大将军种燧为自己请辞殿前司禁军指挥使之后,暂时找的一个去处。

而由他这位殿前司禁军指挥使,来负责禁军改编之事,也算得上合情合理。

但皇帝陛下只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之前枢密院便有意在辖下设一衙门,专管军中违法乱纪事,想从吏部抢一些权责过去,后因朝争纷起,才没有正式提出来。

而现在,种燧很可能是借禁军改编之事,另辟蹊径,行争权之举。

可以想见,当禁军改编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为加强这个衙门的话语权,可以就势上书朝廷,将制衡军中将领们的升转,军纪诸事,归于枢密掌管。

到了那个时候,除了将军们摆脱不开的后勤辎重事会握在户部手中之外,其他一应事宜,文臣们就再没有多少实际上的掌控权力了。

这是一篇大文章,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大文章。。。。。。

如果是景兴皇帝在位,定然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看到这样的奏折,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死死压制住将领们的野心。

但成武皇帝却是不同,扑面而来的进取**,让皇帝陛下很是赞赏。。。。。。

禁军整编,已经刻不容缓,之所以悬而原因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中书的老臣们,终于忍不住,想要争取禁军整编的主导之权罢了。

在这一点上,皇帝陛下看的比谁都清楚。

从枢密使汪道存去位,到大军灭夏还朝,枢密院人事一新,再到大将军折汇获罪,顺势裁撤西北镇军,朝中很多人一直在不停的试探。

从上书建言留大将军赵石镇守西北,再到想要插手西北镇军改编之事,还有如今接二连三的朝争,归根到底,都是在围绕着将要到来的军中鼎革在进行罢了。

大秦的将来,到底是在文人的笔下,还是在将军们的刀锋之上呢?

这个选择,让皇帝陛下也是犹疑不已,这是每一朝每一代君王都要面临的艰难选择。

皇帝陛下也一直在问自己,难道真如文臣们所言,武将权重,最终必有乱政祸国之事发生?

那文人们遍布六部中书,只圣人教诲,就能让他们野心消弭?

在这样几乎无可对人言的心绪之中,皇帝陛下已经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

最终皇帝陛下的心里,却是得到这样一个答案,武将们领兵久了,自然会野心膨胀,难以抑制,手握兵权的他们,为祸之烈,确实非是文臣可比。

但话又说回来了,历代也早有证明,文臣治世久了,想要更进一步的**,也不会比武将们差到哪里去,而他们头一件要做的事情,其实却是去寻找武将们的帮助,而贪渎之事,也是文臣们的拿手好戏。

可以说,历代之衰亡,皆始于文臣,多数结于武将。

这般还是赵柱国看的洒脱,自己功成名就也就没白走世上一遭,老子死后,哪管得了儿孙如何?

争气的,自然会使家门兴旺,不争气的,留下再多的荣华富贵,也会败个干净。

有了这样一个结论,也就可想而知,如今成武皇帝陛下的想法了

略略看完,坐在那里沉吟良久,才吩咐道:“传旨,加种从端三等侯,晋大将军种燧之母,三品荣华夫人。。。。。。”

“传旨到中书,利州转运使李浑,深有才干,甚得朕意,如今户部左侍郎之位暂缺,若中书无其他人选,可由李浑添任。”

一声令下,湖畔的近侍们立即忙碌了起来,片刻之后,桌案已经齐备,沈鹤笔走龙蛇,顷刻间,两道耐人寻味的圣旨已经草就,盖上印信,被太监急急的捧着走了。

一边从新审阅着手中的奏折,一边耐心的等了半晌,之后皇帝陛下才露出些笑容,道:“传旨,吏部尚书郑大人劳苦功高,加双鱼袋,遗贤馆大学生,太子少师,老参三株。。。。。。顺便传朕口谕,告诉郑大人,河东按察使郑铎做的很好,朕不日将宣其回京述职,还望郑大人好好教诲这个。”

皇帝陛下不紧不慢的声音在湖畔回荡,太监们自然只有躬身领命的份儿,但此时,沈鹤脑门上已经浮起了一层薄汗,侍立一旁的李士芳,双手拢在袖子里面,却是紧紧握成了拳头,身子已经有些微微的颤抖。

都是加恩,但里面的意味,两位身在朝堂的近臣又怎么会不明白?

心里差不多都是一个念头,皇帝陛下心意已定,这些老臣们怕是要糟糕了。

皇帝陛下的手段还是那样婉转,当然,这是每一位英明帝王必定会具备的素质,不过再是婉转,对于几位老臣而言,结果都是一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景兴年间的老臣,终于要退出这个精彩而又凶险的朝堂了。

只是不知道种大将军到底在奏折里说了些什么,竟然使得皇帝陛下当即下了这样的决心。

而皇帝陛下还没有说完,“传旨到中书,把大理寺少卿张世杰加入出巡”

“传旨,速召晋国公赵石入宫见驾。。。。。。李。”

“臣在。”

“传旨给殿卫,宫门御卫,屯卫,各自驻守,无朕旨意,擅离职守者,按谋逆论处,传旨羽林卫,要李将军亲自坐镇,换防京师四门。”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结果

大秦成武七年,春。

纷纷扰扰的长安猛然便安静了下来。

对于大秦朝堂上的文臣来说,就好像一段进行的好好的文会,还没来到味道最浓烈的那一刻,主人却先离了席。

当然,这个比喻并不算恰当,实际上的情形要严重而且惊悚的多的多。

圣旨一连串的下到中书,正摩拳擦掌间的中书老臣们当时便面如土色,还没等他们在惶然间,品咂失败的味道的时候,他们便陷入了更大的恐惧当中。

因为同时圣旨已经去到了各部京军当中。

更让人惊恐的是,已经被排除于京师之外,差不多沦为晋国公私兵的羽林卫拔营而起,接管了京师四门。

很多人在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便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长安之变,再联想到如今的朝局,以及大将军携家眷出城郊游之事,于是,惊恐开始在心中蔓延。

不过,没等朝堂产生什么振动,各种各样的谣言传的满城纷纷的时候,晋国公赵石回了长安城,并直接入宫见驾去了。

这样一来,许多人便心安了不少,他们一边在心里念叨着,还好还好,不是兵变,大将军赵石也没有被逼的狗急跳墙,那么长安之变那样的惨事,也就不会于此时重演。

一边则不错眼的盯着动静,等待着风雨来临的那一刻到来。

这一天,对于朝堂上下众多的文臣们来说,就像等待判决的囚徒一般。都知道结果不会很好。但却只有宣判之后。才能知晓结果到底有多坏。

对于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煎熬,而这一天,也变得分外的漫长。

朝争到了此时,胜败已是了然。

实际上,大秦成武七年这场朝争,开始的有些莫名其妙,结束也很突然。很多人在回忆大秦成武七年这场文武之争的时候,多数会有一种,大秦的朝堂之争,并不十分成熟的。

但只要知道其中诸般隐情以及联系到大秦当前的局面,其实也就不难理解,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实际上是早已注定的事情,有有迹可循的。

因为大秦在这个时节,是皇权最盛的时候,即便是大秦开国太祖年间,和此时也无法相比。

几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或内或外,各个城府森严。功勋赫赫,而在他们之上,却还有着深受皇帝陛下信重的晋国公赵石。

大秦从来不曾如此强盛过,军伍也从来不曾有如此强大,同时,成武皇帝陛下对军权的掌握,十分的稳固。

在这样一个时节,文臣们选择跟武臣对抗,实际上,他们对抗的却是皇权

这样看来,事情的脉络其实也就清晰无比了,文臣的失败,在开始时便已注定了。

而再往更深的层次探究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景兴年间的老臣们,即便已经经历了长安之变那样的大事,却还沉浸于景兴年间的执政氛围之中。

他们其中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认为,文武制衡,才是当今陛下最愿意看到的事情,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们错的离谱。

很快,他们便尝到了苦果。

皇帝陛下用早已显露过一次的手段,让人清晰的意识到,大秦已经来到成武年间,当政的也再非是多疑的景兴皇帝了。

也许是受到了晋国公赵石的影响,皇帝陛下这次的手段,无疑很粗暴,而且分外的干脆。。。。。。

当然,非是夺位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长安之变也就未曾重演,粗暴的手段之下,皇帝陛下显示出了自己的宽容。

至于京军各部的异动,可以看做是防患于未然,也可以说是皇帝陛下在显示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于是,整个长安都安静了下来,突然的变化,让文臣们不知所措。

没有军权支撑的文臣,再一次尝到了苦头,在皇权和军权之前,碰的头破血流。

老臣们惶恐的想要入宫觐见陛下,顺便探听消息,结果全被撵了回来。

已经接触过的京军各部将领,纷纷以军务繁忙为由,将派去的各色使者,挡在了辕门之外。

雄武军兵卒充任的长安府衙役,纷纷走上街头巡游长安各坊,参知政事周枋匆匆前去坐镇长安府衙,之后的很多日子,再未入中书一步,隐隐然间,和中书群臣划开了一道。

到了晚间,一个消息不知不觉间在各个府邸之间传开,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以及吏部尚书郑老大人几乎同时送上了请辞奏疏。

这两位老臣,无疑是成武初年中书中的两大支柱,中书重臣,以他们马首是瞻者占了一多半儿。

而他们身后,站着长安两个如今大秦最显赫的门阀世家。。。

为官数十载,历经三朝风雨的他们在成武七年初的风波动荡之中,终于迎来了政治生涯的终结。

一切都十分突然,一切却又显得顺理成章。

大秦门阀世家的鼎盛时期早已过去。。。。。。当年数十万大军伐夏败亡,就是给大秦各大门阀世家的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数十年过去,京中大阀纷纷寥落,再无复昔日风光,长安城中,也只剩下长安李氏,以及长安郑氏在苦苦挣扎,苟延残喘之势已成。

在长安之变后,他们迎来了一次膨胀,但显然,大势所趋,回光返照似的反应,并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动。

到了成武七年,猛然间,两大门阀的主事之人同时失势,这不但意味着他们在大秦终于失去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意味着门阀时代的终结。

在他们之后,也许还会出现很多兴旺的家族,但门阀这样的字眼儿,却再也无法套用到任何一个家族的头上了。

因为土地,资财,政治地位等等等等,这些因素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又如何能称得上门阀?

当然,他们不会如同长安王氏一般,骤然倒下,但长远看来,失去的终究不会再回来了。

而从皇帝陛下的反应来看,也是如此。

没有再做任何的表面文章,皇帝陛下对长安李氏和郑氏的厌弃之意在之后的举动间,表露无疑。

大秦成武皇帝陛下没有犹豫,更没有再遮掩什么,他干脆的接受了两位老臣的请辞,随即便颁下了照准旨意。

在此事上,皇帝陛下表现的分外无情和冷漠。

除了之前象征性的提拔了李氏,郑氏的子弟之外,没再有什么加恩传下来,这与文臣一直在倡导的任孝治国之道,显然是格格不入的,但也将皇帝陛下的态度表达的分外

皇帝陛下深沉的怒火,在这一刻表露无疑。

没有弄的人头滚滚,却让人清楚的意识到,皇帝陛下对这两个长安大族的不喜和恼恨。

至于这好像毫无来由的怒火到底从何而来,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内朝臣们私下里琢磨不透的重点。

猜测有很多,也许是那会儿晋国公在皇帝陛下身边进了什么言语,也许是当年旧事,本就牵涉到了李氏和郑氏两族,只是时机未到,皇帝陛下一直隐忍不发而已。

也许只是厌烦了两族在朝中的地位以及对皇权的掣肘,太多的也许,根本让人猜不到其中的根由所在,也许,只有皇帝陛下自己清楚吧?

反正,就此时看来,李氏和郑氏失势,已成定局。

郑老大人离任之后,连气带吓,很快就病倒了,河东按察使郑铎回京述职的时候,却是正赶上府中大丧。

家中族老,兄弟,人人悲戚,但该争的却还在争,朝局,家产,内斗等因素纠结在一起,长安郑氏风雨飘摇,很快分成了几支,一个辉煌百年的长安大族,就此分崩离析,再也无法整合到一起了。

反而是长安李氏,虽遭重挫,但李圃离职之后,变得极为平淡自守,绝口不提朝政之外,安心的在家中颐养天年。

有其人坐镇府中,李氏衰落势头虽显,但却不会如郑氏般急转直下,到是勉强维持住了李氏的完整。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在大秦成武七年二月末尾,到三月间的这段日子里,大秦朝堂上的震动,并未因皇帝陛下的果决手段而干净利落的停止下来。

不管是出于对两位老臣的同情,还是出于对自身处境的担忧,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