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三民沉思片刻,左右看了看,低声问道:“如此做法岂不等同于割据自立?”
汪照寰笑道:“你现在才知道啊?从虎山庄园到龙潭新区,从宝山港到淡水港,将军所做的哪一件事不是割据自立?”
“江南新军成立至今,没有获得朝廷和兵部任何批准文书,也没有一文钱军饷,不也成了我大明赫赫有名的威武之师吗?”
“与福建郑家几万私兵、以及盘踞云南两百年的黔国公相比,将军的做法根本不算什么,何况将军是当今圣上亲封的从二品奉国将军,麾下新军和海军虽然还没个名分,但也获得了皇帝的认可和责成扩编的诏书,有了这些,割据自立又有何妨?”
“乱世来临,只要能保住一方安宁,就是无量功德。”
范三民频频点头,再次望向门楼顶上高高飘扬的蓝底金星旗,忽然感觉顺眼很多了。
……
……
淡水河北岸的军用码头,同样一片忙碌。
两艘在盖伦船基础上改装的500吨级军用运输船已经靠泊,另外两艘同级别的军用运输船停泊在码头外侧等候。
甲板上,近百海军官兵揭开运输船前部和中部的活动盖板,露出黑洞洞的货物升降通道。
码头上方的戒备森严的院子大门已经打开,五百余名警备官兵和三十余辆板车鱼贯进入院子,在商业总管冯升泰和一群管事的指挥下,分别前往甲字仓和乙字仓,将仓中的一箱箱镜子、各种工艺品、瓷器、丝绸等货物搬到板车上,运往码头装进两艘靠泊的货船里。
码头西北方的司令部里,将校云集。
八名海军将校身穿清一色的黑色镶红边海军制服,佩戴区分军衔的领章和海军专用臂章,头戴军徽闪亮的黑色大盖帽,一个个傲气十足,神采飞扬。
杨大鼎等六名陆军将校仍旧身穿大明军队的红色军装,头戴镶嵌铜钉的皮盔,外罩黑色皮甲,腰间束上巴掌宽的武装腰带,腰带上挂着统一制式的唐刀,虽然没有海军将校那么威风,但也不缺大明军人的威武气概。
唯独朱道临身穿深红色大明武官服,头戴乌纱帽,腰围白玉带,胸前是象征二品武官的狮子补子,脚下却踏着一双黑色作战靴,好在官袍下摆够长,只露出大半截鞋头倒也不显得突兀。
朱道临向大家耐心解释了出访的六艘大货船变成四艘中型货船的原因。
“在萨懿德先生和哈桑先生的强烈要求下,征得冯升泰先生和四位商业主管的同意,我已将20,000匹丝绸和15,000件瓷器连同两艘800吨改装运输船,作价38万两黄金卖给他……”
“这两艘800吨级改装货船将装上丝绸、瓷器、磨花梳妆镜和一些工艺品,抵达波斯湾之后便与萨懿德先生的两艘茶叶船一起直航天方,也就是麦加,卸下船上货物后,立即装载棉花、绒布、乳香、毛毯等返回淡水港。”
“随后,这四艘货船将用于双方联合组建的贸易船队,力争在今年9月上旬,再次满载货物前往麦加和埃及,开始双方合作之后的第一次远航贸易。”
“为了弥补海军方面的损失,我决定把尚待检验的5艘新型武装商船划入东海舰队,不过尚需要先把船开回上元港去,让我们的设计师和工匠门做一次检测和维护,以便定型量产。”
巴加斯等人立刻露出灿烂笑容。
出访欧洲的货船少一些,他们的护航任务也就会轻一些。
西梅诺也露出了笑容,两个月内失去五艘运输船令他很难受,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心来,有了五艘性能更好而且火力更强的新型武装商船,海军的实力只升不降。
第四一七章艰巨的任务
司令部里议论纷纷。
朱道临示意大家安静:“之前诸位对我们的船队出使欧洲不理解,在此,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此次出访欧洲的真正目的有三个:第一,让来自欧洲的军官们回去探望久别的亲人,把所有事情安顿好,把家人和足够多的美丽姑娘接来大明安居。”
众将校发出了哄笑声,巴加斯笑得更外舒畅。
朱道临继续说道:“第二,这次出访也是对欧洲各国,特别是对荷兰人的一次试探,迅速崛起的荷兰已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荷兰,了解荷兰的欧洲对手和盟友。”
“只要我们的使节能把大明帝国的善意,以及开放贸易友好通商的良好愿望带到欧洲各国,就能给贪得无厌妄想独霸海洋的荷兰人带来巨大压力,无论是对饱受荷兰人压制的西班牙,还是已经附属西班牙帝国的葡萄牙,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众将校顿时满脸凝重。
西梅诺重重点头,朱道临此举和他的分析基本一致,他坚信朱道临完成此次出使欧洲之后,定会对横蛮的荷兰人展开全方位遏制。
朱道临的野心不仅是驱逐荷兰人,完全占据扼守远东南北咽喉航道的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而是彻底把贪得无厌极其霸道的荷兰人逐出远东海域,成为远东的海上霸主。
因此,不管荷兰人和福建郑氏家族如何争斗,结局如何,三年之内朱道临都会对荷兰人发动大规模进攻。
朱道临也不多加解释,继续说出第三个目的:“第三,由于欧洲持续多年的宗教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参战的国家越来越多,使得欧洲文明遭受巨大破坏。”
“因此,我打算邀请欧洲各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钟表匠、冶炼工匠、船舶设计师和建筑师来到大明进行访问和工作,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
“此次前往欧洲的四艘货船,回程的时候尽可能把人给带回来,不装载其他货物!”
“巴加斯少将,你和你的部下要多做努力,全力配合冯先生办好此事,还要告诉西班牙和欧洲所以科学家,我将投入相当于100万西班牙金币的巨资,在金陵修建一所大学城,给予前来大明工作的欧洲科学家们十倍于欧洲的薪水。”
“如果有谁愿意举家迁来大明定居,我不但赠送附带前后花园的住宅楼,还会为他们的家人安排得体的工作,只要他们家人愿意出来工作,不管男女我都聘用,并给予优厚的福利待遇。”
“如果你和你的部下想了解更全面的实施计划,可以去找此次的使团长冯升泰先生。”
“遵命!”
巴加斯大声回答,尽管他无法理解朱道临的这个决定,但他会全力去做。
李长隆、杨大鼎等将校惊愕不已,不明白朱道临为何这么喜欢胡子拉渣浑身异味的佛郎机人?我大明有本事的文人也不少啊!为何舍近求远?
西梅诺其他几位西班牙、葡萄牙将校同样震惊。
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和船舶设计师他们不敢保证有多少,钟表匠、冶炼工匠和建筑师绝对不缺,在如此高昂的薪水刺激下,仅是西班牙沿海几大城市和里斯本就能轻松招聘五百人以上。
“禀报将军,南岸传讯,两艘西班牙军舰正从南面海域驶来,距离淡水港不到8公里!”
值星官来到门外大声报告。
西梅诺笑道:“马尼拉的客人终于来了!”
朱道临点点头,站起来吩咐道:“暂时到此,回头诸位有何疑问和要求,可以私下找我商量,现在,一起去迎接西班牙客人吧!”
……
……
两艘500吨级西班牙战舰在港口交通艇引导下,徐徐靠上装点着彩旗鲜花的五号客运码头,朱道临没有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和昨天迎接葡萄牙客人一样,亲率十余名文武等候在码头上。
西班牙东印度公司董事桑切斯和马尼拉总督府参赞阿斯纳尔等二十余人鱼贯走下船舷,与等候在码头上的朱道临、葡萄牙东印度公司董事莫莱诺、阿拉伯富商萨懿德等人亲切见面。
寒暄完毕,满脸疲惫的桑切斯对淡水港的规模和设施大加赞赏,随行人员也震惊不已。
虽然之前不断接到淡水港建设规模和进度的报告,但亲临其中,还是为惊人的建设速度和宽阔整洁的港口规模深感钦佩。
朱道临则客气地表示,淡水港占据一定的地理优势,但其他方面远远比不上天然大港马尼拉,只能说作为贸易中转港口基本够用。
阿斯纳尔好不容易才将目光从左侧的炮台山上收回,跟随众人走向装点花木悬挂彩旗的海员俱乐部,边走边望向跟随在朱道临身边的老朋友西梅诺和巴加斯,心里满是疑惑和感慨,仅是两位老朋友身上的笔挺军装,就让阿斯纳尔刮目相看。
把西班牙客人送入俱乐部大院纵深处的五号院后,朱道临和莫莱诺、萨懿德等人暂且告辞,分别返回自己的临时住处,为两个小时后举行的欢迎午宴做准备,午宴过后便举行重要的四方会谈。
朱道临和麾下十余名文武直接前往宴会举办地望海酒楼,进入二楼宽阔的宴会厅没多久,萨懿德在四名亲随陪伴下率先到来。
萨懿德来到朱道临身边坐下,靠近朱道临低声问道:“将军对西班牙人中的两位神父有何看法?”
朱道临颇为无奈地回答:“我从不歧视任何宗教,但不得不说,两位天主教神父的态度让我感到恼火,我热情地向他们致以问候,他们一开口却问我为何这么大的港口看不到教堂?”
“由此可见,宗教势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西班牙人的对外政策,此次会谈将会非常困难。”
萨懿德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春节过后,日本幕府下达全境驱逐天主教神父和传教士的命令,这个消息将军是否知道?”
“知道,下一步恐怕就是闭关锁国了。陆续被赶出日本的数十名西班牙传教士,目前滞留在北面的基隆港,之前我以为这些传教士会返回天主教的东方大本营马尼拉,谁知昨天晚上我忽然接到报告,从马尼拉开来两艘货船,运送800余名工匠和苦力抵达基隆港,说是要扩建基隆港和驻军城堡,还要修建教堂。”
朱道临对此非常头疼。
西班牙人此举不但让他收复基隆港的计划成了泡影,还预示着西班牙人的政策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否则不会忽然加强基隆港的殖民力度,说不定东海岸的宜兰和花莲两地,很快就会被西班牙军队占领。
*************
PS:谢谢我爱我姐我弟大大的打赏,谢谢寻伊千里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第四一八章一波三折
萨懿德脸色沉重,颇为担忧地说道:“瀛洲岛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荷兰人在南面的热兰遮城拥有两座坚固城堡和2300人的军队,要不是与福建郑家争夺泉州等地的贸易权,恐怕他们早已过来和将军交涉。”
“如今西班牙人又突然在北面的基隆港加大投入,小小的瀛洲岛聚集了三大势力,搞不好随时有可能发生战争。”
朱道临纠正道:“不是三方势力,而是四方势力,别忘了打狗(高雄)和热兰遮城周围的三万福建人,其中至少5,000人是福建郑家的人。”
“荷兰人肯定知道自己身边不安稳,但在彻底解决福建郑家之前,他们没有能力对付身边的三万福建人,更没能力大举北上和我争地盘。”
“更何况大明皇帝去年冬天已经昭告天下,把瀛洲岛纳入大明版图,荷兰人哪怕不承认,也要考虑与整个大明为敌的后果,这就是至今为止荷兰人没有找上门来的原因。”
“一句话,在没有击败福建郑家之前,荷兰人不会与我为敌。”
萨懿德沉思片刻:“如果荷兰人向福建郑家发起攻击,将军会怎么做?”
朱道临反问道:“福建郑家找你了?”
萨懿德诚实地点了点头:“福建郑家早已知道我和将军的贸易往来,但他们不知道我们交情有多深。”
“我的家族在泉州扎根数百年,家族成员数千人,与方方面面的关系都不错,所以郑家获得朝廷招安之后对我还算非常客气,不敢动我的船队和名下产业。”
“八天前,福建总兵官俞咨皋将军和水师游击郑芝虎将军忽然登门拜访,问我和将军之间关系如何?淡水港目前拥有多少移民?要是福建与荷兰人开战,将军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我推辞说与将军只是贸易关系,也没去过淡水港,准备去看看,建议他们通过南京兵部或者朝廷与将军联系。”
朱道临对萨懿德的立场很满意:“这段时间郑家没少派人过来打探,我们的巡逻船每天都会赶走几艘企图进入淡水河的船只,岸上的警备部队官兵每天都会抓住几个企图蒙骗过关进入纵深移民区的探子。”
“如今停泊在二号和三号码头的三十多艘大小货船里,至少有五艘船是福建郑家的。”
萨懿德丝毫不觉的意外,但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盟友与福建郑家闹出矛盾:“将军没有关押那些探子吧?”
朱道临哪里会在意区区几个探子:“赶走就完了,没必要关押,让我觉得意外的是,郑家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和我们联系的意思,估计是他们不愿意让我们分享海上贸易的利益,所以也就不会让我们参与到他们与荷兰人的争斗中。”
“他们非常清楚我身为朝廷官员,绝对不会去偏帮荷兰人,反而因为我占领淡水港触动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利益而感到高兴,虽然福建郑家也想占领淡水港扩充实力,但他们在五年内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能睁只眼闭只眼远远看着。”
“是啊!没有巨大的财力和人力物力,移民瀛洲岛谈何容易……这几十年来,从福建过来的移民也就几万人,郑家哪怕有钱有人,也没用将军这份魄力,何况郑家身边还有那么多敌人。”
萨懿德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对郑家的不瞒,正是因为郑家的野心和贪婪,对盟友的一次次背信弃义,才让萨懿德后怕之余,匆匆和朱道临走到一起寻求自保。
朱道临同样对郑芝龙的人品甚为不齿,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看法告诉萨懿德:“去年秋天开始,郑芝龙以剿匪的名义,率领麾下舰队向荷兰人支持的刘香势力展开大规模进攻……”
“刘香此人曾是郑芝龙的兄弟,五年前两人还是称兄道弟的海盗头子,之所以反目成仇,归根到底是郑芝龙野心太大,容不得刘香分享海贸带来的巨额利润,更想吞并刘香势力壮大自己。”
“目前看来,野心更大的荷兰人之所以大力支持刘香,就是要消耗郑芝龙的实力,等到郑芝龙和刘香两败俱伤,或者其中一方彻底战败,荷兰人定会倾巢而出,攻打福建沿海各地,根据目前的局势分析,这一天恐怕不远了。”
“我也看出来了,唉!不得不说,郑家人的格局还是不够啊!”萨懿德叹道。
朱道临低声提醒道:“荷兰人和福建郑家对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威胁,至少在一年之内不敢触动我们的利益,但我们必须加紧准备,谁也靠不住,只能靠我们自己。”
萨懿德立刻意识到朱道临话中真意,想了想不确定地问道:“将军是否对西班牙人不抱希望了?”
朱道临无奈地点点头:“我是真心希望和西班牙结成联盟的,始终无法打通大明贸易线的西班牙人同样有这样的需要,他们非常清楚和我结盟之后带来的好处,不但能摆脱荷兰人的压制,还能借此机会稳固自己在东方的地位,至少能巩固贸易利益,否则他们不会让出淡水港。”
“可如今看来,西班牙人内部似乎发生了什么,从今天两位天主教神父的出现和他们的态度中,就能看到不少东西,之前双方的约定中并没有宗教这一项,而且桑切斯先生等人都知道我是道教信徒,不可能犯下如此幼稚的错误。”
“宗教的介入,就不再是简单的贸易谈判了,天主教的强势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我看来,有没有西班牙加入都无所谓,我们又不用走美洲航线,葡萄牙人昨晚不是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吗?”
“他们一直企图摆脱西班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