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彪对中日经贸之战的总体判断就是三五内年不会出结果,现在不着急发力。
……
视察了驻防在锦州的第一骑兵旅后,宋彪继续去阜州视察辽西军牧局和第二骑兵旅,随后才返回奉天府,此事的京师和东三省总督府之间已经是非常紧张了。
慈禧故意让军机处和京师大臣们讨论立藩之事,她自己还摆出一副很有诚意的样子,说白了就是两个目的,一是要举国弹劾宋彪,诋毁宋彪;二是要逼宋彪自己就范,向满清朝廷乞旨认罪,自表忠心。
人不能出而无信,既然你在全国关注之下向朝廷和满人们表诚忠心,以后再想造反就不那么地道了,人人都知道你是个奸佞小人。
宋彪虽然不是政治上的高手,可他心里很明白慈禧和满清皇室在玩什么鬼把戏,他还就不息事宁人,就不和朝廷自表忠心,就不做正人君子,他就要看看慈禧打算如何收场?
全国上下的文武大臣和“传统知识分子”都在弹劾他,将他骂的和狗屎一样,名声早就臭如粪桶,清王朝打算怎么办,将他从东三省总督的位置上撤下来?
宋彪不是无缘无故的要去锦州和阜州视察,他去两个骑兵旅视察一番,安排两个骑兵旅在近期举行新的临时演习,他就是要告诉清政府别跟他瞎折腾,他这人一贯是以实力讲话的。
宋彪回到东三省总督府的时候已经是1908年的1月中旬,还有十五天就过年了,正是东三省最冷的这段时间,外面每天都是零下十几度的低温。
这几天的大雪将整个奉天城都装扮的银妆素裹,白雪无垠,仿佛是这个世界中最为纯净的美丽新世界,远离京师和关内的喧哗与肮脏。
回到奉天城东郊军部的时候正好是中午,宋彪一路上乘坐火车颠簸,下了车就直接去自己的宿舍休息,他的宿舍是一栋封闭式的院子,东边住着的是蒋方震一家,西边住着的就是舒家,院子的规格都差不多,采取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既有小别墅,也有四周围墙的院子。
宋彪这一栋稍微多了半栋的规格,因为要安排警卫营内部执勤负责保卫工作。
因为他的住区距离总督府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有时候不是很忙的话,他也会不去总督府上班,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看书,思考一点小问题,需要有文件处理和批阅时,秘书处和秘书局都会派专人过来汇报。
宋彪睡到晚上才醒来,舒方德和袁金铠就一直在他的客厅里等着,从下午三点一直等到现在。
虽然都是身边最近的近臣下属,宋彪还是穿戴整齐,洗漱之后才去见他们,到了客厅就见他们正坐立不安的在一起讨论事情。
袁金铠如今也算是风光得意,在东三省一跃成了实权在握的大人物,穿着一身蓝黑色的丝缎料貂绒厚长袄子,东三省出产的都是柞蚕丝,丝厚而光亮,就是上色难,洋染料用起来的效果不好,所以都只能用土染料。
因为和新军走的太近,袁金铠也改抽了军队内部专供的铁听卷烟,正和舒方德两人没滋味的抽着烟,愁眉苦脸的低着头在沙发里交头接耳的商量着事。
宋彪这刚走进来,舒方德看到他就立刻起身敬礼,袁金铠匆忙也掐了烟鞠躬。
宋彪挺是淡漠的看了他们一眼,问道:“都什么事啊,这么急着过来?”
舒方德道:“军座,还不就是朝廷立藩的事嘛!”
宋彪满不在乎的嗯一声,和陪同在身边的张富田吩咐道:“让勤务员下一份肉丝面,整一盘咸鸭蛋和半斤烧酒,我招待他们两个人吃顿便饭!”
张富田毕恭毕敬的顿首称是,这就转身出去吩咐别人办事。
宋彪对身边的人要求还是很高的,李富贵一直是在军部直属侦察营,李大运那小子又没个正经,大憨呢,说实话是太憨实了点。想当年从二狼洞一起走出来的兄弟如今还在部队的就是十来个人,其他如孙世勇等人参加了远东陆士的速成班之后都派出去做警务局的局长,在地方管理警政和民兵工作。
老金头如今一直在招待所,老郭头在裕丰行管着闲事,除了赵庭柱、张亚虎、杨铁生这三个真正提拔起来的亲信,下面就是张富田,从陆士进修班毕业之后就一直留在宋彪身边当警卫营的营长。
至于宋彪身边的警卫营,到今天为止都还是用浑江一带的弟兄,装备很不错,包括从德国DWM公司进口的第一批毛瑟狙击步枪就优先列装在警卫营内部,这个营内部的神枪手也确实是很多。
吩咐张富田出去办事,宋彪就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稍微整理一下桌子上的文件,这才和舒方德、袁金铠问道:“最近是不是闹得更厉害了?”
袁金铠感叹道:“总督大人,您这真是坐在火山口上也不着急啊,京师那边弹劾您的奏折加起来就和小山丘一般的多,军机处还派人专门送来给您过目,问您是个什么批复意见!”
宋彪冷嘲的讥讽道:“我能有什么意见,立藩这个事情也不是我折腾出来的,他们自己折腾的鬼把戏想逼我就范而已,我就不表态,他们要是想撤我,那就撤呗,我没有什么任何态度可言,大不了就来一个清君侧嘛。满朝都是贪官污吏和混蛋东西,也是要清理一番嘛!”
“这……!”
袁金铠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是精明人,最早就看出清政府是要逼宋彪自表忠心,倒是完全没有真给宋彪立藩的意思。
舒方德则道:“军座,我觉得咱们既然不想表态,那就要更强硬一些,直接将部队主力转移到锦州布防,随便找个打匪的理由过去即可,其余的麻烦事就交给清政府自己掂量。”
宋彪微微颔首,道:“时间上不凑巧,蔡锷刚回来,柱子正好去了俄国参谋学院进修,这么些年了也没有给杨铁生什么机会,让他带着第六步兵旅过去,和第一步兵旅在朝阳县演习,后面就地驻守在锦州等我的命令。库存的弹药先按批次运一部分去锦州,各军不用戒严,剪辫子的事情加快点办。另外,秘书局这两天准备一份社评稿子在《东北日报》刊登,主要谈百姓之福祉,要逐步提高东三省百姓的收入,朝两个大方向努力,农业方面要减低农业税,工业方面要增加最低工资的条款,此外要有固定的节假日休息,让百姓可以更好的安居乐业。对东三省总督府而言,我们的一个长远目标是要在十年内争取提高百姓平均收入一倍,现在一个月赚十来个银圆,以后一个月应该能赚到二十个银圆。如果我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不会离开东三省。这一次就用我的名义直接发社评。”
袁金铠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想法倒是别出心裁,可又似乎不能解决根本。
宋彪则考虑了一会儿,继续说道:“索性就发一个系列的社评吧,民生、福祉、经济、工业、商业、铁路、水利、农业、教育都要各作一篇报道,作为整个东三省未来五年和十年的长远发展规划,以及我作为东三省总督的一个承诺。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不管关内怎么折腾,咱们关东要稳定,只要我们这边稳定,随便关内和清政府怎么瞎折腾,有东北新军在这里,他们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真的要闹急了,就以东三省总督府的名义直接下令三省自立。”
袁金铠这才明白宋彪的全意,当即道:“卑职明白了总督大人的意思,这就立刻回去操办,争取从明天就上第一个版面。”
宋彪示意他不急,道:“吃了饭再走吧,反正也不是大鱼大肉,和我一起吃碗面条,三个人分掉半瓶烧酒。”
舒方德笑道:“军座,袁局长是海量,半斤可不够他一个人喝的啊!”
宋彪当然知道袁金铠是海量,一斤白酒是很轻松的事,却和袁金铠叮嘱道:“以后少喝一点,酒少喝一点暖身活血,喝多了就伤肝,你以后跟着我干大事的时间长着呢,注意养身,不要等病了再去照顾身体。”
袁金铠默默感激,道:“卑职以后一定谨记大人的教诲。”
这段时间正好是东北新军改制的一个特殊阶段,六个步兵旅、两个炮兵旅、三个骑兵旅都已经成型,原有辎重团分拆了大部分下调各个旅之后,军部还是打算另外再建第一警备旅、第四骑兵旅、第一辎重旅、第一工程旅、第三炮兵旅作为本部军力,第一警备旅下设指挥团、警备团、侦察团、辎重团。
大部分人对这个提议都是支持的,问题是花钱太多,此前各团扩建为旅就折腾了不少钱,后面扩建为师的开支更不会小。
东北新军的军费也不是无限制的,目前每年从总督府调入的军饷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公开的1125万银圆,另一部分是煤炭和其他矿业税,大约是前者15倍,可仅仅是全军将士的饷银开支就已经达到了1570万银圆,加上日常的训练经费和数额庞大的军事装备购置款,去年初就被迫和各家银行拆借了两千万银圆的军债,在无新税入账之前,现阶段就只能靠军债撑着。
所以,宋彪就必须在远东商行之外继续在国外投资石油业和在橡胶产业,特别是在橡胶期货和证券的事情上,他必须赌一把,否则,他就只能完全依赖远东商行每年的利润去养部队。
至于东北新军每年的开支到底是多少,清政府对此当然是不了解的,荫昌也不知道里面的细节。
因为军费有限,内部对于新的改制扩编方式有所争议,现在还没有最终确定,宋彪出去考察了半个月,回来就先和舒方德问清楚最近的讨论结果和各部队的支持态度。
第147章满人又怂了
既然回到了总督府,宋彪总还是处理一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和全国上下一片痛骂的立藩事件,和满清权贵皇室这种现代文盲不同,宋彪一直掌控着属于自己一片天地的媒体。
回到奉天府,宋彪首先办了两件事,一是在《东北日报》安排一系列的关于执政计划的社评,稳定东三省内部的政治和民意;二是在远东印书局经办的《新政强国报》、《远东日报》、新华会主办的《新华日报》、光复会在上海秘密兴办的《东方时报》,以及远东财团在上海入股的《申报》、《江南日报》等一系列报纸上刊登报道,先以总督府秘书局的名义在《远东日报》刊文表明东三省总督府内部从未讨论过立藩之事,东三省总督宋彪的日常工作依旧如此前的安排,没有任何变化,这段时间一直在东三省总督府内部讨论关于新政规划和执政计划目标等事,并且,东三省总督宋彪也无意参与此事的讨论,不持有任何意见。
光复会的秘密小报《新民族》优先行动,将此事定义为满人陷害东三省总督的政治阴谋,假意立藩,用民意绑架政治,强行逼退宋彪,控制东三省军政大权。
在其他各报陆续按照计划跟入后,通过一些特殊的安排,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英文刊物《字林西报》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和相关报道。
宋彪则另外抽出时间同美国公使罗克希尔、英国公使朱尔典会晤,直言自己并没有提起过此事,此事纯属清政府自导自演的逼宫戏,而且演的很低级,他根本无意退让,目前仍然以稳定东三省局势为第一要务。
《远东日报》再以此为基础,通过采访罗克希尔的报道,提醒清政府最好小心一点,别太过分,同一版面继续大篇幅报道东北新军全军举行大规模的千里作战大演习。
这一时期的满人就是一群骂街的时候很凶悍,一遇到真事就怂的像狗屎一样的东西。
宋彪刚一反击,京师上下就是一片鸦雀无声,各部大员大臣们纷纷通过钱庄将积攒在京师的银子汇兑回家,安排家人离京,仿佛真要打仗一般。
这一下,清政府真的知道怕了,或者说满人又怂了,可这么大的事情又要如何收场?
此时的清政府刚通过了《大清报律》,试图对国内报纸刊物实施严格的审查制度,可在租界,清政府的法律无效,而在东三省,宋彪去年就已经批准了《东三省新闻管理章程》,两者的宗旨完全冲突,《大清报律》在东三省显然是无法实施。
此前是清政府满朝文武官员痛骂宋彪,现在变成了东三省的报纸痛骂清政府和满朝官员白痴下流,批评清政府试图毁灭东三省繁荣,以掩饰自己的无能。
清政府现在想要偃旗息鼓,事态却根本息不下去,原先在它们的纵容下故意闹得全国沸沸扬扬,现在慈禧下一道令要求各地官员停止奏议立藩之事——这样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平息事态吗?
关内如今是剧烈的分裂开,大部分人继续痛骂宋彪,一部分人则质疑清政府的实际用意。
就在这种争吵中,光绪三十三年成为了过去历史中的一部分,过年了。
光绪三十四年是羊年,19О8年2月2日这一天是大年三十,因为和舒萱的事差不多就定下来了,章炳麟作为宋彪的国文教习去和舒高立提亲,也没有带上聘礼,就是下棋的时候“顺道”说了一句,舒高立“顺道”也没反对,既然如此,等舒方德邀请宋彪这位孤家寡人的军座去他们过年时,宋彪就不客气的接受了邀请。
舒家是个大家庭,这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可真是热闹,舒高立确实也有福气,十二个儿子,两个女儿,舒方锦在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和蔡元培曾是同学,后来读到一半又在宋彪的建议和资助下去美国耶鲁大学就读经济学的博士学位,目前还在继续深造中,要等几年才能毕业。
从舒萱开始,舒家下面的弟弟妹妹年纪都还小,老七舒方寿刚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正准备赴美留学,最早也是准备和父亲舒高立、大哥舒方仁一样修读医学,而宋彪则建议他去读哥伦比亚大学读化学。
宋彪晚上很难得的穿了一身明蓝色的呢绒皮袄,因为舒萱替他织了一条很长的蓝色毛线围巾,还给他做了一副蓝帆布的厚棉布手套,挺细心的用一根棉带子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就行。
据说舒萱挺想给宋彪做一双千层底的棉鞋,可惜手艺太差,只好请家里的佣人帮忙代做,最后实在不好意思送给宋彪。
宋彪是听舒方德说的,反正都觉得这个事情有趣。
这一大家人都聚在家里,那就特别有过年的味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孩子们贴对联和字幅都有红包钱,宋彪也给了不少压岁钱,好不容易闲下来,他还要和舒萱一起包饺子。
其实宋彪挺羡慕舒高立的,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活到这个岁数的时候同样有十几个孩子,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过年。
吃完年夜饭,宋彪就没有继续和舒高立下棋,早早离开舒家,让他们自己一家聚在一起打麻将,他则回到自己的家里。
警卫营这边也显得有点冷清,张富田放了一天假,除了十几个继续值班的卫兵,李大憨等人都在房间里吃肉喝酒
军队的生活是单调的,不能打麻将,也不能推牌九摇色子,也就过年的时候在家里可以打一天的麻将,喝酒划拳倒不是禁忌,只要是放假都可以喝酒。
宋彪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发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春节联欢晚会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无是处。
这天挺寂寞的,如果不是去舒家吃年夜饭,恐怕就更无聊。
宋彪百无聊赖的正准备早点上床睡觉,一觉醒来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又可以继续以前的生活,每天上班处理公务,下班吃饭下棋看书。
就这个时候,马尔托斯上校过来找他,波兰裔的俄军上校肯定没有过年的习惯,和正常一样的工作,估计宋彪今天没有什么事,就随便找他来聊点关于新军扩编的事。
宋彪虽然不想在今天继续谈公务,可已经闲的蛋疼了,很热忱的接待马尔托斯上校,正准备谈几句,蒋方震、蒋雁行带着他们的小孩子和夫人过来,说是给孩子要压岁钱,说是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