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97章

一世吉祥-第97章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么个强势怪物留在长安。无疑令皇后与卫肃夜不能寐。卫肃经过反复权衡后认定,目前杨致悍然击杀太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干对他没有半点好处,他没有作出那等疯狂举动的充分理由。但卫肃能够万分之万肯定的是,杨致绝对不可能什么都不干。把他留在长安,反而是个充满不可预知变数的天大麻烦。对于宁王与康王两系来说,现在只要不让太子立马登上帝位,他们才有机会。他们只能暂时信奉一条简单而现实的原则: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推举杨致领兵迎驾,让他掌控部分兵权,至少可以突破目前太子一派对长安局势的控制。而推举其他任何一位立场鲜明的将领,势必都会遭到对方的激烈反对,甚至有擦枪走火导致局面全面失控的可能。

于是乎,杨致便成了诸方势力都可接受的领兵迎驾的首选人物。

卫肃翻开奏章逐一阅览,仅只盏茶功夫便告完事,看似郑重其事,其实人人都知道他只是做做样子。放下奏章轻咳两声道:“先前王爷业已提到,如今皇上龙体抱恙以至谣言四起,本太尉昨日接到太子传回的军报,也言及圣驾于返京途中屡遭不明身份的逆贼袭扰。这几位同僚今日向王爷上呈的奏章,都是提议发兵迎接圣驾早日平安还朝。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飞虎侯公忠体国智勇无双,几位大人共同推举他当此重任。几位大人忠心可嘉,然则却有一事令本太尉深感为难。皇上御驾亲征之前,命王相、徐相、周挺将军与本太尉佐理监国,曾严令举国兵马不得擅调一兵一卒。冒然派兵迎驾有违圣意,至于派兵多少、何时派兵,都需与诸位同僚商议,以求一完全之策。”

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出戏凭他卫肃一个人是万万唱不下去的。群臣登时恍然:王雨农有先见之明,所说的“商酌担待”并非套话。老头儿早已料定,还存在一个如何使派兵迎驾合法化的问题。

福王赵行起身接话道:“诸位大人,本王虽向来不过问大夏朝政兵事,今日也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兵书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情不同而理同,时不同而势同。值此关系皇上安危之际,也只好事急从权了。依本王之见,飞虎侯领兵迎驾既是众望所归,便可另行上书一份奏章道明其中原委,由在座诸位大人联名具保,一同担了这天大的干系,留待皇上还朝后御览。本王可向诸位保证,日后若是皇上因此怪罪,尽可由本王一人承担!”

既然是联名具保,又怎会是由你一人承担?群臣对福王没有半点含金量的漂亮话不仅毫不领情,而且心下无不嗤之以鼻。如果反对福王的提议,将来指不定哪天就会有一顶“漠视君父安危”的黑锅扣在自己头上。自古便是法不责众,万一以后皇帝被猪油蒙了心非要追究此事,只要不在其头不在其尾,也必定无关痛痒。联名就联名吧!

“王爷英明。”卫肃扭头问道:“不知王相与徐相以为如何?诸位大人可有异议否?”

王雨农答道:“老夫也在上奏保举飞虎侯领兵迎驾之列,自然赞成王爷的提议。若是在座诸位同僚对此同样没有异议,太尉大人总掌举国军务,大可依计而为了。这联名奏章嘛,老夫倒可毛遂自荐代为执笔。”

徐文瀚跟着点头道:“在下以为,王爷所议甚佳。鄙人不谙兵事,只管主理钱粮。只要太尉大人发话,在下自当全力保证飞虎侯迎驾大军粮草无忧。”

有皇帝的同胞亲弟首发倡议,四位佐理监国重臣除了周挺因病未能赴宴,已有三位点头拥护,还有什么好说的?群臣随后都三三两两的表示赞成福王的提议。

卫肃又望向杨致问道:“不知飞虎侯对此事还有何高见?你认为派多少兵马迎驾为宜?何时能领兵启程?”

杨致笑道:“承蒙诸位大人抬举,我便当仁不让了。于我而言,迎驾兵马多多益善,我随时能领兵启程。”

“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各人应尽的戏份俱已到位,卫肃也不再惺惺作态:“事不宜迟,愈快愈好。来人!笔墨伺候!”

“飞虎侯,如此便辛苦你了。你稍后出宫手持这联名奏章至周大将军府上勘合兵符讨得军令之后,便可直奔禁军大营点选两万精锐兵马,由徐相会同兵部、户部连夜备足粮草,于明日清晨卯时出城迎接圣驾!”

联名奏章由王雨农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群臣也都纷纷如言签名具保。一桩令人心惊肉跳的政治交易,就在满桌美味佳肴只箸未动的席面上就此宣告大功告成。眼见杨致还是一脸慵懒的笑意,也有人签名之后暗自嘀咕:难道你们就一点儿都不担心这家伙变成第二个董卓?

第188章进入角色

长安现在的局势,与乱成一团糟的东汉末年毫无可比性。东汉末年是大大小小的军阀都拥兵自重,朝廷无兵可用。如今大夏却有二十万平素直属皇帝统辖的精锐禁军拱卫京畿,令各自心怀鬼胎的诸方势力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但也正因为担心杨致会变成第二个董卓,卫肃才提议只给他两万兵马。即便杨致利令智昏丧心病狂,不仅太子统领的两万护驾兵马与之旗鼓相当有得一拼,以平叛为名调动其余十数万禁军将其剿灭,应该也是轻而易举。况且杨致受诸事掣肘,除非是他脑子进水,否则断然不会冒然自寻死路。

无论怎么说,保举杨致领兵迎驾都是一种比豆腐还要脆弱的平衡结果。虽然卫肃是几经权衡其中利弊,看准了才走的这一步,总归还是一招无奈的险棋。

在这种大佬云集的高端场合,大多数人自感说话的份量有限。现今又是极度敏感的非常时期,与宴群臣莫不牢记祸从口出的自保戒条,在联名奏章上签名聊作应付之后,除了卫肃与杨致,还有王雨农、徐文瀚两位佐理监国的宰辅大学士,以及张天行、耿超两位禁军副将和兵部、户部的两位尚书等相关文武重臣留下商讨派兵迎驾的诸项细节,其余众臣不顾腹中犹自空空如也,都不愿妄加议论一字,尽皆默然而匆匆作鸟兽散。

在“事关皇帝安危”这块超级遮羞布的掩盖下,连同杨致本人在内的几名大佬都恨不得他立马插翅飞出长安,所有的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接下来的一切出奇的顺畅。

卫肃、张天行与耿超均是领兵征战多年的高级将领,心知将禁军之中任何一彪嫡系人马强塞到杨致这么个人物手下的想法是极为愚蠢的。如若一不留神让他找茬杀了,跟捏死个臭虫没有太大区别,到时候恐怕连想哭都找不着坟头。是以三人对点选哪两万人马交由杨致统率这个问题上毫无争执,很自觉的同意遵从“就近从快”的原则。

得益于数九寒冬的恶劣天气和恰逢过年时节的掩护,杨致与徐文瀚借助秦氏之力人为营造粮荒、掐紧长安命脉的密议早已付诸实施,诸方势力的眼球都在死盯对方无暇他顾。对此暂未有所察觉。长安城防分内外两线约有六万禁军,大多驻扎在外围,城内官仓屯粮只能说相对十分充足,绝对数量并不是太多。杨致明明只领两万禁军出城迎驾。可主理举国钱粮的徐文瀚却一口应承,会同兵部户部连夜给他备好足够四万兵马支应一个月的粮草。——徐文瀚本来就巴不得一股脑儿把长安的粮仓悉数掏空才好,这样的天赐良机怎会放过?

此言一出,不但是卫肃与两位尚书,就连王雨农都颇有些疑惑。徐文瀚冷冷辩驳道:“我虽不谙兵事。却也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太子军报声称圣驾已数度遇袭,正是因为容不得再有半分闪失,今日才有众臣联名保举飞虎侯领兵迎驾之事。若换在寻常时节,飞虎侯所率兵马理应轻骑简装尽快赶到皇上身边,所需粮草大可到沿途府县官仓支应取用。但如今已到非常之时,岂能与寻常时节相提并论?固然要保证太子的两万护驾兵马吃饱饭,飞虎侯的两万兵马也不能饿着肚子去迎驾。事起突然又年关在即,不仅官衙休息民间罢市,更兼天寒地冻难以征调民夫运送。若不带足粮草,试问仓促间有哪家府县的官仓能保证四万兵马的充足支应?”

“不错。飞虎侯与我有八拜之交人尽皆知。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私心,我也只是由衷盼望我三弟不负今日我等众臣重托不辱使命,早日迎接圣驾平安返京!为确保迎驾兵马不会因粮草不继而阻滞皇上归程,我宁可背负扰人清静、坏人阖家团聚的骂名,也只得辛苦兵部、户部的诸多同僚和押粮军士了。越王殿下方才曾言,如今最难得的就是恪守人臣本分。鄙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也帮不上其他什么忙,唯有尽心做到有备无患,我才能上不负皇上赏识重用的知遇之恩,下不负与飞虎侯的结拜之义。圣驾数度遇袭。皇上的归程已然不能有片刻耽搁。说句不当讲的话,我并非没有担当之人,但若因粮草支应环节有所纰漏而另生枝节,我委实担待不起。”

煞有其事的总结道:“以上只是鄙人愚见。诸位大人若觉不妥,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尽可从容商议再行决断。”

徐文瀚心思缜密,强词夺理的这篇文章做得四平八稳。众人虽隐隐感觉总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却又被他噎得无言以对。徐文瀚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看着办。谁拿主意谁就得负责。日后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你们也怪不到我的头上。可如果不照他说的去做,谁又敢保证在粮草环节上不出半点岔子?

徐文瀚是何用意,杨致自然心中雪亮。见众人仍自面带犹豫,一时均未表态,不由插言笑道:“诸位大人莫非还怀疑我会防着迎驾这桩天大的正事不干,去中途贩卖粮草牟利不成?徐相宁可背负骂名,也不愿马虎滥做好人。把话说白了,他这是牢靠人做牢靠事。不就是些许粮草么?真要是多到吃不完,那再运回来就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依我看诸位都不必费心犯嘀咕了。其实带多少粮草我是无所谓,徐相说得不错,只要能够保证护驾与迎驾的数万兵马吃饱饭就行。当然,诸位大人若是还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难处,尽可如我大哥所言在此从容商议。”

说到这里竟是作势起身欲走:“跟诸位说句实话,我今早出门之时,只与家人说是应越王殿下之邀进宫赴宴,做梦也没想到会摊上这么个差事。大过年的人家都是阖家团聚其乐融融,我却要顶风冒雪领兵迎驾。嘿嘿,我也是娘生人养的,不能陪家人团聚倒还罢了,总要回去跟他们打个招呼吧?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不妨在这儿慢慢商量,待商量好了劳烦叫人到寒舍知会一声。诸位大人。请恕我暂且少陪了!”

卫肃明知杨致摆出一副无赖嘴脸是有意将他的军,但他前半截话确实与自己的揣度不谋而合,若真是放任这位大爷就这么屁股一拍走了,还不知道又会生出什么事端。当下不再犹豫。拦住杨致道:“辛苦飞虎侯为国奔劳,不得在新春佳节尽享人伦之乐,也是事出无奈。犬子飞扬亦与飞虎侯有结拜之谊,明日我自当专程登门去府上请罪。——王相,诸位大人。我窃以为徐相所说确是老成谋国之言,我等便不用就粮草之事纠缠不清了吧?”

王雨农久居高位阅事无数,不说徐文瀚言之凿凿多带辎重的建议有悖常理,单凭与杨致二人一唱一和,他就看出必有猫腻。可他也同时料定,其中的猫腻必然对太子弑父篡逆的阴谋不利。就冲这一点,老头儿也万万不会与徐杨二人为难:“太尉大人所言极是。飞虎侯,自古便是忠孝不能两全,大忠即是大孝,你不会这么看不开吧?尽孝道享天伦乃是人之常情。飞虎侯今日或可忙里偷闲回府陪一陪家人。老夫别的不敢说,明日与大年初一这两日定然要叫上文远那老匹夫登门叨扰,厚着脸皮向贵府老太爷讨杯酒喝。”

如果有新旧两任太尉和当朝首辅宰相上门辞岁拜年,杨府老爷子日后的门票行市必定气势如虹涨至停板,儿子不能在家过年的损失也算可以小有弥补了。杨致哈哈笑道:“荣幸之至啊!无论是老相爷与陈老爷子还是卫大人,不管诸位何时驾临寒舍,酒是一定管够的!哦,我在此要冒昧问一句,咱们今日本是应越王之邀前来赴宴的,忙到这个时侯仅是空腹喝了几杯酒。诸位难道都还不饿吗?”

大内御厨精心烹制的御膳自然差不到哪里去,平时群臣若能获邀出席宫中御宴,莫不引以为荣。今日赵启设下的辞岁宴却成了摆设应景的样子货,似乎人人只当是要人老命的毒鼠强一般。至今竟无一人动过筷子。众人都是身居庙堂高位的重臣,极少领略过饥饿滋味。经杨致这么一说,才意识到早已过了饭时,愈发觉得已饿得是前心贴后背了。当下也顾不上讲究菜冷菜热了,只将就着胡乱填饱肚子。

待到派兵迎驾的诸项细节议定,已是午后未时时分。杨致是要做事便极尽认真的做、要玩就痛痛快快的玩的性子。口里说是不急,行动起来毫不含糊。他这边出宫手持联名奏章往周挺府上交接兵符之后,马不停蹄的直奔禁军大营,在早已等候多时的张天行、耿超等诸多禁军高级将领的陪同下点选迎驾兵马。那边卫肃、王雨农、徐文瀚和兵户两部尚书围绕保证这位大爷领兵迎驾的后勤保障,脚不沾地的忙碌起来。

卫肃与张天行、耿超等人对杨致军事才能的判断,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杨致点选兵马的原则只有两条:就近从快是第一条,第二条就是凡是由战功赫赫的将领统带的兵马一律不用,选出十营校尉统领的两万精锐兵士合作一军。

这么做的道理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凡是因战功起家而选调至禁军为将者,难免或多或少有些骄横习气,相对而言不易驾驭。而且随着近年来太子、宁王、康王三位皇子羽翼渐丰,都不遗余力的将各自的触角伸向军中,不少高级将领都与这几位宝贝皇子有些盘根错节的关联,一时也没那么多功夫去一一考察甄别。到了担任都尉、校尉一级统兵实职的中下级军官,事实上皇子们既没那么多精力与时间,也没那个心思去大肆笼络。而这部分中下级军官通常又极度热切的盼望能获得建功提升的机会,用起来无疑会顺手许多。

一直忙到入夜戌时时分,虽说粮草辎重还在紧赶慢赶的装运,杨致点选的两万兵马已在禁军大营校场集结完毕。

在冷兵器占据主宰地位的时代,军人对超级强者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狂热崇拜。大夏全民尚武,杨致的诸多光辉事迹早已在民间和军中广为传颂。在无数普通百姓与广大军士心目中,他的故事已被演绎成了不朽的传奇。杨致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点选的两万兵马,在号称百万夏军精锐当中的精锐禁军当中本就属于不得志的群体,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能拨至这位天神一般的人物麾下效力。这大过年的又是滴水成冰的节气,冬夜的寒风吹到身上让人瑟瑟发抖。尽管如此,两万将士大都兴奋莫名热情高涨,绝少有人因为在这种鬼天气里还拿了他们穷折腾而心生怨言。

杨致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担当这样统兵数万的角色,事实上也没有时间神气活现的检阅眼前这支人马,让他好好过上一把瘾。你可以把麾下诸多将士当成杀人工具和战争机器,但绝不可以把他们当成傻子。杨致没有一本正经的担任过统兵主将,可没杀过猪也见过猪走路,他所悟到的带兵之道无非是两个字:人心。

杨致一早是与老爷子和两位夫人有言在先才出的门,已经做了官就不怕没轿子坐,如果在这个时侯还想着忙里偷闲赶回府去与他们团聚,矗在这儿的两万将士的心里,将会比冬夜寒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