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样的试练太危险了,你还是决定要独自远行么?身边最好还是跟着亲卫连至少一个班的战士比较安全。这样遇到不少事情也能回避危险。
“七八个身带行囊的精壮走在一起那才叫扎眼,最近京城周边的不少百姓都知道有七八个壮汉在一起出行。还带着那鼓鼓囊囊的行囊,就知道是至少是皇城里的人来了。我带着杨思还有新来的一名孩子一起走走就好了,你不会介意。她现在也算是个少女了,装扮装扮的话,我和他句是一对年轻夫妇,还带着一个年龄比较恰当的孩子,应该不会太惹人怀疑。”张海无奈的笑道。
“我怎么会吃孩子们的醋?不过只带着他们出去行么?不用亲卫连潜伏跟随?“
“我想不必了,那样反而不好。出了比较安全的南直隶或浙北在这样做也不迟。
张海最终决定同杨思一起出来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觉得这个已经成为少女的孩子有些心事儿重了。不像李千兰那样坦诚,而且资历与武艺还不算太差,留在西院或许会有一些风险和麻烦。而在西院有李千兰和柳香,宫中也有**杨秋霞,不远处还有刘洪涛等这些可靠的人的情况下只要不离开太久的时间应该不会出多大问题。
就这样,张海开始了仅仅带着两个孩子单独微服的准备。这些事情尽可能的做到保密,也只有张海的家人还有亲卫连的战士乃至刘洪涛知道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避免误会。外情部乃至工商总局教部的弟子们甚至都对此并不了解。
第792章 江南新变
南京的皇城靠近城墙,因此秘密出城其实也十分方便,只要通过某些暗道就可以了。为了防止这些暗道在隐秘的情况下最大的减少被利用的可能。除了这些地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镀金的铁门与不少连同西院的报警机关以外,还有复杂的地道网络。不过三四里的距离,张海带着杨思与一名叫做颖儿的四岁多孩子还有不少的行礼足足花了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才从如迷宫一般复杂的地道网络中出了城。
要尽可能的不惊动守卫的情况下出城,要走的路线十分复杂。张海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才把图纸记熟并通过不少的走动在实际中也十分熟悉了。杨思是个聪明的孩子,可即便是她也没有把握再出去一次的时候能记的清路应该怎样走。
没有带亲卫连的战士也没有部署近卫的情况下出城,张海这还是第一次。等利用暗夜从杀破狼谷的地道真正出了皇城以北的禁区,经过**的行军休息来到了真正属于城市外民间的地方的时候,张海在清晨醒来的时候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时的自己,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自在而又兴奋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以前跟随身边的人一起“微服”的时候是决然没有的。
灰蒙蒙的水气之间空气却是那样的清新,不远处金黄色的稻田间有不少的男女正在劳作着,江南秋收的时节已经来临了。
张海记得以前行军打仗的时候,不论队伍走到哪里,迎接外地陌生人的往往是那种警惕的目光,即便是部分孩童也是如此。就是前两年跟随亲卫连的人一起外出的时候在江南一带也有这种与当地格格不入的感觉。很显然:在普通民众的眼中,不论是大军的前哨还是成伙出现的陌生精壮,那都是需要警惕和注意的。可是如今的张海再也没有了这种异样的感觉。
城内也就罢了,不要说是帝王将相,哪个达官贵人敢于仅仅带着老婆孩子就独自在城外瞎转的?就算有所怀疑的人,见到张海势单力孤形单影只的样子也只会当他是前来踏青的商旅或是县营公家家属一类的人而已。
当然张海还有孩子们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谁也不能保证就一定没有或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残敌在注意着自己。因此一般的情况下,张海尽量减少同陌生人不必要的接触。不过车船码头这样的地方虽然危险却还是不可能避免的。在这样的地方,张海柳香等人也都随时警惕,并且尽量不过夜、不走长途水路。
“客官要去哪里?”一名船家见到张海等人走过来便用标准的新朝白话询问道。
“先去丹阳看看,天黑之前应该可以到那里?”
“这没问题。”
在过去,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是江东,江东最为富庶的地方是以苏州为核心的环太湖一带。而到了新朝六年,张海等人统治江南已有几年时间的时候,从南京到常州的广大地带也包括丹阳句容等地都已经成为并不比环太湖逊色多少的地方了。
如今在新朝统治力最强的核心地带,给人的感觉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富庶而已,还有一个在传统中国几乎很少见到的“新”。
首先是没有了“十里不同音”的现象。江南一带虽然富庶,但是中国成功的大统一王朝却很少选择在这里定都。有人说这里“缺乏王气”,这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族主义和地域主义浓烈,分割了以都城为核心的凝聚力,不像北方地方上的民众那样在一般情况下崇拜政权皇权的要超过崇尚族权的。
而在如今,不少两晋以来的江南大家不是在对抗中被消灭,就是畏惧于新朝的政策而迁徙,还有一些知道新朝的官府里凡有相当家族背景的人都不会受到重用,就主动分家单过。经过几年的整顿,江南一带的这种地域主义和家族主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止。至少在“经济交往领域“讲新朝白话,公众场合讲“普通话”在压力下已经形成一种共识。
对外地人的歧视当然也会有,但更多的并不全然是因为“地域偏见”,那些外地来的不少人当中确实素质低下并而会影响到一个地方原有的优良风气。新朝在这方面就不是无原则的崇尚弱者了。而是宣传那些“外地人”的诸多缺点。力求让亚洲的耻感化战胜那些以落后为荣耀眼中只有自我和利益的贫穷化。
其次:在新朝江南一带社会保障职能逐渐由家族转向小的家庭,而在城镇里由小的家庭专向依靠政府,这大大削弱了传统中国人在人际关系环境和事业上的种种压力和顾虑。再加上养殖业的兴起和厨艺服务的发展和推广,面食与肉类摄入量的改善还有民间军武体育活动的广泛展开。即便在乡间的不少地方,人们的气色与神态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在没有了明代的江东重赋与贫富分化、没有了运河的过度负担带来的间接成本,还拥有海外粮食输入供应保障的情况下,新朝这几年生产出来的不少农具又逐渐在苏南浙北一带推广。
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这原本就富庶的地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仅是安逸和富足,生活的质量和层次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市镇经济也近一步的发展,脱产农业人口在南直隶与浙北这四五千万人口当中的比例在不包括外来流动人口的情况下也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物质层次的进一步提高让人们的衣着也发生了变化,张海这一路上从民夫到船家都再也没有看到有人穿着带布丁的衣服。而且大多也很干净,一些中老年人也开始讲究起卫生来。
“不会是宫里的人知道我们要出来,故意搞的鬼?”这种变化让杨思也都感觉到有些异样,似乎这是异国他乡,而不再是数年前刚刚从青州过来的时候曾经见识过的江南了。
第793章 江南新变(二)
这人与物的样子在宫中或是在南京城都不会给人以希奇,可是广大的乡间也几乎能做到如此却不知怎的,总是给人以不真实感。
可如今的张海却知道这并非什么人搞的形式主义:“江南一带的内情都是你负责的,你应该对此最了解才是。”下船只后见没有人靠近,张海便对杨思笑道。
“纸面上的东西和真实的感受确实有所距离。”杨思叹道。
“这有我的功劳,但也有你们的功劳。如果没有你们这些小女孩儿。就是再好的政策也有效落实的。至少统治力要打上不少的折扣。”张海也安慰杨思道。
丹阳县是京杭运河南段重要一处县城,在这水运还没有断航却又临近断航的时候反而比平日里更为忙碌。不过此时的张海不再打算避讳人群,在寻常民间百姓家借宿后第二天继续沿水路踏上了从丹阳县到太湖的路程。
这一带过往的船就没有太小的了,载客至少也是十来个人。
人数不算多路途却不近的情况下,船上的人们也开始时不时的闲聊了起来。
在京城临近地区外出的人还是男的居多,话题也就比较广泛,也没有什么顾及了。
一个北方口音的中年商旅用着不太标准的新朝白话笑道:“都说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可第一次来江南,却感觉到这天下的车夫船夫其实还是朴实的人居多啊。”
“这你就不懂了,其实这车船店脚牙是有排名顺序的。前两个不过是有个别不法之徒鱼目混珠罢了,一般店家则是看人下菜,风险也稍大一些。正所谓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只有那‘做公的’和‘牙行‘们才是一点儿江湖道义没有,恶人多见。”也有人夸夸其谈的说道。
负责蹬船踩踏着人力螺旋桨的船夫则笑道:“你们说的这都是过去的经验之谈了。至少在这南直隶与浙北一带,又有几个敢像过去那样为非作歹无所顾及?那太湖的水匪厉害不厉害?可天下初定之后那些人在湖面上蹦达了有多长时间?就是在别的地方勉强算是肥差的公家饭在这南直隶与浙北一带也不是那么好吃的。这新朝圣主整顿起那些不正之风来可是毫无顾及。“
听到这里,连张海都感觉到有些虚假,开始怀疑船夫是不是外情部的托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般传统国人在闲聊的时候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不论是谈论家常里短的那些事情还是政事国事总是喜欢拿比较负面的东西当谈资,至少也会是站在貌似中立的立场上。几个外地来的商旅也似乎感觉到这船家多多少少有些奇怪,就不在这个方向上继续谈下去了。开始聊起了目的地的一些事情。
曾经就在苏州常住的一名游客说道:“过去天下菜肴当以粤菜为首,那里的食材最为丰富。可是自从新朝入主江东之后,从皇宫里的御厨御医到不少瓦解的大户中的私厨都开始在政府的组织下传道授业。去年军队里的不少做行军糕点的也回到了苏州等地,这江东美食就有盖过粤菜之势了。等大家到了苏州,就知道哪怕是同过去相比,那里为什么会被喻为美食仙境了。“
“唉?不对啊。我听说这新朝曾经征集全天下的人才工匠,南京早已有盖过苏杭天下第一繁华之地。为什么旧朝的御厨在政府组织下传道授业,反倒会让苏州成了这天下美食云集之地?“一位北方口音的商旅有些疑惑的笑道。
“这俗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于新朝来说后者未必对,但前者似乎有那么点儿意思。估计是为了确保南京的新军精锐不被奢靡之风所腐化。在南京城是出版之都,戏剧化之都,苏州不少的相关工匠和人才也都去了南京。那里还是农具铁器五金方面的全国重地,还是名医聚集的地方,还有外人想都想象不到的福利保障。但是在吃穿用度等不少有关享乐消费的地方,还是要看苏杭等地。除了中小商贩,民间的中大商户们也往往不愿意去南京城同那里的衙门打交道。”
“是那里的皇庄王店不好惹吗?”有人问道。
“那里的皇庄王店们到还算好打交道,可是那里的规矩可并非什么人都能承受的起的。要是有竞争对手栽赃陷害给你来点儿假货或者质量稍微不达标的,又或者是服务态度不好有人投诉的,保你不死也得扒层皮。凡在南京城的民间大商户们,都得请几个讼师才能应付的过去。而且那里用工的规矩也多,什么行业工会劳动仲裁之类。这样一来,尽管那里的市民消费能力颇高,可在那里开店就远不如在苏杭等地经营了。”
不少人闲聊着,张海并没有插话。不过人们见到张海这样魁梧的身材似乎像是打行一类的人物,也就没有人轻易敢来搭话。尽管张海似乎像是带着家人去南边儿探亲一般的摸样。
不过张海却没有完全打算在十几个人中做一个孤零零的看客,那样也就同样有些显眼了,就顺便问道:“听说苏杭等地除了食货之外,近几年武风也很盛行?不知道那里的武艺相比南京城如何。我在南京实在是混不下去了,那里的高手如云。这不带着夫和孩子想去苏州那里走走亲戚,看看能不能在哪里打行某个好的活计。”
“不知道这位朋友练的可是武行内哪方面的武艺?是箭术,还是刀枪或拳脚?”
“最擅长的是箭术,刀枪也粗通一些,拳脚最不熟悉。”
“拳脚方面可学会新擂台技?还是传统打法?“
“只学过几个月的新擂台技,传统打法的根基不牢。“
“那你就去对地方了。南京城所谓的‘拳脚最不熟悉’又是像您这样的身材,练过几个月的新擂台技,在苏杭那里一定吃的开。毕竟拳脚还是讲究身大力不亏的。”
一行人了个把时辰之后,顺流而下又有螺旋桨动力的小船已经临近太湖了,船夫也开始提醒有没有要下船的。
第794章 太湖岸边
张海思索了片刻,觉得没有护卫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冒险在太湖上夜里行船的好,不过还是像回事儿似的问道:“如今的太湖还像以前那样夜里不行船吗?”
“那是老黄历了。从前年开始太湖一带就比较安全了,夜里行船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不信的可以在这附近打听打听。”船主有些无奈的说道。
但是那些从外地来的人可没有这么容易轻信人言。在附近的百姓哪里打听打听?经常外出的人谁不知道有些地方的土匪不仅仅是官匪一家,还是半民半匪或民匪一家?这太湖一带在以前江湖人与商旅的心目中可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虽然这湖紧挨着九州最繁华的地带。
张海不是第一次来到太湖岸边,以前来过的时候不过是苏州岸边还算繁华一些而已。其他地方不过是人烟密集一些的居民地罢了。即便是在太湖以北的河口一带的要地也是如此。
但是如今,这里的十里八乡都已经成为颇为兴盛的地方,虽不是城镇,却拥有不少的客栈酒楼,还有不少的仓库和集市,这似乎是一个刚刚开始兴起的商业市镇。
天下豪强在新朝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因为没反应过来而遭到严重的打击,这固然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了资本的集中,似乎是不利于商业。可地方上的流通阻碍似乎也大大减轻了许多。
不过张海虽然这一路上并没有见暂时到什么煞风景的地方,却也不由的反思了过往的一些政策。
那些操之过急的近现代化行业要求与管理会有不会揠苗助长的嫌疑?就商贸和港口条件来说,这里显然不如苏州岸边更合适。可恐怕是因为新朝在南京城乃至苏州等大城市附近的管制力太强,才使得一些承担不起或不愿承担的那些现代化经营成本的商家反而有了“远离统治中心”的趋势。
“这一路上,我即便像个乞丐一样也不会去住客栈,你有没有意见?”张海看了看天色似乎有些晚了,就对杨思笑着说道。没有可靠的护卫在身边的情况下,即便没有什么危险的征兆,张海也在试练中养成了不给任何可能的意外以机会的习惯。
“圣主。哦不,当家的。这当然没什么。我们一起都是共患难过的了。”杨思笑道。旧时富贵人家妻子对丈夫的称谓是随着年代水涨船高,从良人到官家再到相公和老爷。为了防止任何可能的意外,这一路上张海也反思了下自己的言行,觉得在外面行走如非特别保险的地方还是不要轻易谈论队伍内或宫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