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豪杰去抗日-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中一听,这个孙大肚还有点儿仁义,凭这个事呀,我赞成。李大中又对他说:“别人的事你甭管,八路说过的话,什么时候不算数啊!我先看看你,能吃多少个。”
听说班里的兄弟也能吃顿饱饭,孙大肚才放下心,说道:“我也不多吃,就吃12个。”
“好呀,”李大中喊道,“我也豁上了,就给你12个。”说着,把12个窝窝头摆在了抬筐的扁担上,整整排了长长的一大溜。
八路的战士见过能吃的,没见过这么能吃的,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过来看热闹。那12个大窝窝头,怎么也不是个小数目呀,几乎把一根扁担都排满了。
孙大肚开吃了,手在衣服上搓了搓,拿起了一个窝窝头,用手一掰,一分为二,正好下嘴。他把大马牙一露,一口咬下了半截,然后又咬了两口,半个窝窝头就没了。稍微地嚼了两下,一口咽下,然后再吃另外半个窝窝头。
孙大肚一连吃了6个窝窝头,不就咸菜不喝水,正吃得津津有味儿,再吃上剩下的6个,看来绝对没有问题。旁边的八路军战士,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旁边的俘虏兵却是见怪不怪。
正在这时候,忽听得一声大喊:“别吃了,再吃就撑死了。”
李大中回头一看,说话的正是韩行,旁边的还有马本斋和赵建民。李大中赶紧对韩行三人一个个的敬了一遍礼,说道:“报告韩司令、马司令、赵司令,我正在看着俘虏吃饭呢!”
其实,韩行几个早就在观察着这个孙大肚呢。韩行批评李大中说:“他的肠子都饿薄了,再吃要撑死人的。千万不能再吃了。”
孙大突也是久在行伍,一看李大中这么尊敬地对待这三位,知道更高级的长官来了。他也站起来,对这三位长官打了一个敬礼,然后对韩行说:“韩司令好,我能不能问一个问题?”
韩行笑了笑说:“怎么不可以啊,你问吧?”
孙大突说:“现在八路的一个士兵,一天最多能吃多少粮食?”
这本来是个军事秘密,不应该对他说,但是他的所作所为,韩行早就观察到了。看来,他的目的,也就是问问在八路里能不能吃饱!
韩行这样说道:“一般的战士,只能是12两(旧制,也就是现在的7两半)。但是有特殊本事的,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也可以另行计划。”
“那我算不算有特殊本事的?”孙大突指了指旁边的枣树。
韩行点了点头说:“当然,如果你能拔下这棵枣树,就算有特殊本事的。”
“那一天能批给我多少粮食?”
第54回 回民支队(十三)
韩行伸出三个手指头说:“如果你能拔下这棵树,可以批给你一天三斤粮食。『8Δ1』中Δ文网”
孙大突一听大喜,说:“好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如果我拔下这棵枣树,每天给我三斤粮食,我就带着全班人投八路了。”
有着这二斤窝窝头垫底,孙大突也不吃咸菜,不喝水了。搓了搓手,又在脏军服上抹了抹,然后在手心里吐了一口唾沫,晃起了膀子,走到了这棵手脖子粗的枣树跟前。
战士们都听说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没听说过俘虏兵要拔粗枣树,一个个凑了过来,围成了一圈,在瞧着他究竟能不能拔起来。就连一些吃饭的俘虏兵,也忍不住了,拿着窝窝头围成一圈,一边吃着,一边给他助着威。
孙大突两只船一样的大脚站稳,先用手把枣树上的“圪针”胡拉到一边,然后弯下了腰,两手紧紧地握住了能使劲的地方,暗暗用力,枣树底下的土开始慢慢松动,然后上拥,整个枣树也跟着往上来,慢慢地往上走,逐渐地越来越快。
“忽”地一下,整个枣树连根被拔了出来,落满了孙大突一脚的土。孙大突把脚抖擞了一下,甩净脚上的土,然后一动也不动地站着,做好了一个造型,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似的。
全场爆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但是八路军战士,连这些俘虏兵也在鼓掌。孙大突这才像刚表演完了一样,对大家拱了拱手说:“见笑了,见笑了,我孙大突算是完成我的任务了,下一步,就看八路怎样履行自己的诺言了。”
韩行当众宣布说:“我代表后勤方面,宣布给孙大肚一天三斤粮食。具体供应计划会有专门安排。”
孙大突也向大家拱了拱手说:“八路同志啊,我也宣布,带领着我们班全体弟兄投八路。从今以后,我们就是八路的人啦,一切按照八路的章程办。”
全体八路军战士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迎孙大突全班投八路。孙大突的这班人呢,也跟着鼓掌,表示坚决响应班长的命令,投了八路,虽然不一定能吃饱,但起码不天天饿肚子了。
至于三个司令打赌的事儿,他俩没有说,韩行也没有再问。韩行知道,这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官兵都吃不饱饭,三个司令却在大吃二喝,那还了得,非弄得官兵有隔阂不行。
这个时候,日寇疯狂扫荡冀南地区,形势日趋紧张。为了坚持冀南地区抗战,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决定将冀鲁豫三分区划为冀南七分区,作为冀南的后方。
1943年1o月底,马本斋奉命率回民支队到鲁西南的昆吾、尚和一带活动,组建新的三军分区,马本斋任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15ooo名日寇带着数万伪军,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气势汹汹,直扑我冀鲁豫中心范县观县濮阳地区。反扫荡开始后,我军避开敌人锋芒,迅跳到外线,使敌人在中心区扑了空。
各路伪军在日寇掩护下大筑据点,妄想摧毁侵占我根据地大片领土。最严重的是,国民党降将孙良诚所属二方面军两个军,兵力约两万多人,控制了我中心区西南侧濮县、濮阳之间的广大地区。他们侵占了濮县一带后,以此为中心,设置了坚固的大小据点百余处。
孙良诚亲自率其总部进驻到濮阳城东南的八公桥,四面向我根据地扩张,步步蚕食我根据地。这时我军从东平地区返回内线,只控制着范县、观城之间方圆不足百余公里的腹心地区。
群敌环伺,形势极为险恶,如不及时打破敌人的围困,我们的主力部队就可能困死在这个狭窄的地域里。显然,只有先干掉孙良诚,使日寇失去锋利的爪牙,才能改变整个严重的局面,从而粉碎其侵占我根据地的计划。
为了讨论如何攻打八公桥,歼灭孙良诚所部,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专门召开了全区团以上干部会议,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开会研究这个问题。
有一个姓李的团长先站起来说:“我提议,先扫清八公桥处围的据点,步步压缩,把外围的敌人一个个地消灭,然后我们再直捣龙潭,把八公所拿下来。”
这个方略,得到了一部分指挥员的支持,这是老战术了,打起来比较顺手,也有利于调动部队。
马本斋思考了一会儿,站起来说道:“我认为,这种战术不妥。为什么呢?外围是孙良诚的精锐部队,据点密集,工事坚固,且和我腹心地区接近,戒备森严,不易迅攻克。倘若强攻据点,我必消耗甚大,即使拔除几个据点,也不足以影响全局。”
杨得志加以引导说:“那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打呢?”
马本斋想了想说:“具体的办法还没有想出来,但是我认为这一套老的战术,最起码是不适合于八公桥战役。”
马本斋坐下后,韩行对他使了一下眼色,意思是我能不能站起来说两句。本来韩行连个团长都不是,不应该让他参加,但是马本斋破格地带韩行参加了会议。
马本斋对韩行点了点头,意思是赞许。
韩行站起来说:“我想提一点儿意见?”
杨得志眼睛一亮,说:“请问这位同志,有点儿面生,能不能报上职务、姓名?”
还没等韩行自我介绍,马本斋赶紧站起来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南征军的司令韩行同志。”
一听说这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南征军司令,所有开会的领导一齐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位年轻的指挥员。杨得志笑了,赶紧伸过了手说:“韩司令,你好啊,都说你年轻,没想到这么年轻。我看,也就是有二十七、八的年纪,年轻有为啊!显得我们都老了。”
韩行赶紧说:“咱先不谈年龄好不好,杨司令也就是比我年长四岁,何谈老啊!”
韩行这样一说,杨得志惊异地瞪大了眼睛,说:“好啊,你这个韩行,连我哪一年出生的都知道了,我却对你知之甚少。好啊,有些私事开完会再说。你有什么要提的战术吗,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韩行从资料上得知,杨得志是1911年1月3日出生,而自己的履历上是1915年7月8日生人,这不是差四岁又是什么?但这么严肃的会议,没有时间细说这些个人问题。韩行只得说:“我提的这个战术是牛刀子战术,就是派精锐的突击部队,一下子插进八公桥指挥所,打掉它。然后主力部队,扫清外围据点,从而打败整个孙良诚的部队。”
韩行为什么提这个方案呢,在抗美援朝中,有一次著名的战役,奇袭白虎团,也是这样的牛刀子剜心战术。那就是派一支精干的部队,直接化装穿插,穿插到南韩精锐部队白虎团的指挥所,一举打掉了它,从而破坏了整个韩军的指挥系统。
日军攻打南京的战术,何尝不是这样的打法,他们派遣了大量的化装日军小分队,深入到**溃兵之中,乘乱攻取了南京一个城门,从而打乱了整个**的防御战略。
如果外围一点一点地往前压缩孙良诚,耗时费力不说,光巨大的消耗就让八路军承受不起。
韩行这样一谈,开会的人几乎都炸了,当时主张先打外围的李团长站起来说:“想法倒是不错,你想过没有,这一路上得遇到多少敌人啊。万一突不进去,这个部队就报销了。”
韩行反驳说:“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斗效果,冒这个险也是值得的。”
李团长又问:“你打算派哪支部队越过敌人的重重围堵,而深入到八公桥一带,对敌人展开突然进攻。”
他这一问,韩行没敢回答,倒不是自己没有想好哪支部队,实在是水大不能漫桥啊,自己已在马本斋的领导之下,所有的部队只能听从马司令的调遣。
韩行看了一眼马本斋,得听从马本斋的意见。马本斋却对韩行点了一下头,那意思是,韩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
得到了马本斋的支持,韩行说:“我已经想好了一支部队,那就是张维翰的特战营加上吴小明的连队,完全有能力承担这样的任务。化装袭击八公桥一旦得手,就打乱了敌人的中枢领导机构,外围主力部队就可以乘乱全面进攻。”
韩行在和李团长争论着作战的具体细节,杨得志在丰富着自己的想法,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在他脑中慢慢地形成了。最后他总结说:“我基本上同意韩行同志的战术,那就是用牛刀子剜心战术,打乱它的指挥系统。具体谁当这个牛刀子呢,我想,响鼓必须重锤敲,就派曾思玉的七、八、九团和回民支队一块儿去完成这个任务吧!”
主要的作战方略就这样定下了。
为了更好地麻痹敌人,在打击八公桥之敌前,冀鲁豫军区第二、三、四、五军分区主力部队集结于濮县东南地区,佯作向东进攻态势,以吸引孙良诚的注意。
第55回 八公桥战斗(一)
濮县原是山东省的一个县,1956年被撤销,全部并于范县,1964年随范县划归河南省,即今天的濮阳市“临濮镇”。 这个临濮镇在八公桥的东南28公里处。
11月16日,第二军分区主力和回民支队,由鄄北、濮南进至黄河故道的火神庙地区,隐蔽集结,封锁消息。下午四时,部队沿黄河故道大堤秘密向西开进,向八公桥前进。
黄河由于多次决口,给人民造成了一次次的巨大灾难,无数的良田、房屋、村庄被毁灭,
数不清的人口被大水吞没。决口过后,人们失去了家园和土地,被迫游离失所,远离他乡。但是,事情都是双刃剑,也有的黄河决口,淹没了碱场地,堆积了大量的黄土,造成了一方良田。
这次奔袭八公桥,又是借黄河故道之力,这里土地荒芜,人口稀少,再加上又有大坝掩护,孙良诚根本就没有在此设防,使我二分区主力部队和回民支队,能迅速地利用黄河故道,向八公桥秘密前进。
黄昏时分,狂风突然间铺天盖地卷来,把黄河故道上的黄沙抛到天上,像千万条黄龙在天上翻滚。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狂风怒吼。村庄、河流瑟瑟地萎缩在那里,不敢展示自己丝毫的风采。
没有了天,没有了地,风沙主宰了一切。对面不见人脸,伸手不见五指,就像恐龙时代一切由恐龙主宰着一样,现在一切由风沙说了算。
担任前锋的回民支队,作战参谋不时地拿着指北针和军用地图随先锋连掌握着行进路线,前面的先锋连由吴小明连担任。韩行随着先锋连一块儿前进,先锋连的后面紧紧地跟着回民支队。
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地形资料,韩行已和吴小明、李大中一块儿化装侦察过这一带地形,所以有第一手的感观印象。再加上现代化的工具,也算作双保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由当地情报员作为向导。
前锋部队的后面是第二军分区曾思玉的七、八、九团,整个部队是衔枚疾走,鸦雀无声。
大军穿行于伪据点之间,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接近攻击目标八公桥。战斗指挥部设在八公桥东北一华里的史家寨村史乃敏家。这个史乃敏为中共党员,时任昆吾县敌工站长。这个时候,已经晚上9点多了。
史及敏的家里点起了油灯,指挥部开始了满负荷运转。韩行和马本斋进入了指挥部,突然发现,杨得志也在这里。这大出韩行的意外,用胳膊捣了一下马本斋,意思是,实在没有想到啊,怎么杨司令也来了。原来只以为,他在外围的司令部里,指挥着大部队行动。
马本斋对韩行使了一个眼色,那意思是,别提这个事,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杨司令能不来吗,亲自坐镇指挥,也是情理之中。
进攻早已不用另行布置,因为按照进攻计划,七团从东北角进行主攻,八团从东南角进攻,回民支队从西北角进攻,还有濮阳县大队,从西南角进攻,九团则作为总预备队,随时策应各部。
各部队都进入了作战位置,在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韩行的任务是带领吴小明连随七团进行主攻,他再次地观察着这个八公桥孙良诚指挥部。
这个八公桥据点,南北长将近9里,东西长将近7里,敌人的最外围,首先是一条木栅栏。这个木栅栏由各种手脖子粗的杂木削成,绑成篱笆一样,深深地埋在地里。要想进入据点,首先必须得拔掉它。
栅栏再往里,就是敌人的大壕沟,这条壕沟又宽又深,宽有五米,深有四米。过了壕沟就是敌人的围墙了,这个围墙也是又厚又高,厚有两米,高有三米。在壕沟和围墙的之间,建有四座炮楼,也是四角各一个,控制着壕沟和寨墙。
在八公桥的中间,还有一座中心炮楼,控制着四个炮楼和指挥部的中心地带。
中心炮楼的北边,即是敌司令部和警卫营,中心炮楼的东面,是兵工厂和骑兵营,西面是特务团和被服厂。
如此坚固的据点,如果明着强攻,必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22时整,一盏马灯高高地挂在了史家寨最高的枣树上,这是事先约定的进攻信号。负责前沿指挥的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曾思玉一声令下,偷袭开始。
韩行率领着吴小明连,迅速地跃进到木栅栏的不远处,趴下隐蔽。刚过来的俘虏兵孙大突对吴小明说:“这个活还是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