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转1906-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些流氓就该狠狠整治,他们很多时候比那些恶霸地主还可恨!”其余几个工作人员也恨恨不已。他们大都是农村出来的,哪里不知道这些流氓…无产者的可恶。这些流氓…无产者欺善怕恶,又特别会钻营,平时在乡里偷鸡摸狗,给恶霸劣绅们充当打手狗腿,一但遇到革命,又往往就会一抹脸,混进革命队伍冒充革命者,进行各种犯罪行为,一旦被他们混入组织内部,造成的危害更大。
原时空里,红蓝两党都被这种垃圾坑得不轻,了解历史的文德嗣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在一开始,他就对这种冒充革命者的流氓…无产者进行严厉打击,砍了起码上万脑袋。不过,这种打击行动对这些还躲在乡下的流氓们还没有波及到,这次趁着三农革命,就正好把那些家伙给端了。
西门吹雪就是他正在鼓吹宣传的那个农业新村的村支部书记,今年1月他从合川的基层干部培训班毕业,经过半年的实习后,被派到南充来当村官。
这次三农革命的重点就是“集村并寨”,因为自然村这种东西,在布局上往往是很不合理的。这个时候的绝大多数的自然村人口都不到500人,很多只有一二百人,有些偏僻的地方甚至四五户人家,十几个甚至七八个人也算个村子。
这种情况对于基层工作是十分不利的,非常的浪费行政资源,也不便管理。因此,文德嗣在一开始,就把“集村并寨”列入日程,这个工作在共同社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川东解放区搞了。现在正式向全解放区全面推行。西门吹雪这种村官,因为要跑很多个自然村去动员搬迁,所以又被叫做“包村干部”。
…………………………………………
ps:推荐一下西门村长的大作《无限补完计划》,o(n_n)o~
第84章地主和模范(求收藏、。。。
“新村”是三农革命的重点,每个新村的布局都是经过了仔细的考证和规划,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其人数规模下限至少不低于一千人,上限不超过一万人。每个村除了农业公寓、农村别墅这些居住区,都设有都有幼儿园、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农技站、仓库、磨房、运动场、食堂、机电维修所、广播电影室等等公共设施。当然还有村公所、治安联防、民兵等政府权力机构。
“集村并寨”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建筑,所以现在整个解放区都成了个大工地,水泥厂、砂石厂和建材厂增加了数百个。尽管现在看起来,这项工程花费巨大,但是比起今后,因为村寨布局不合理而浪费的各种资源,就省得太多了。更加不要说,因为“集村并寨”而减少的基层行政人员和行政成本,以及提高的管理效率。
最重要的是,“集村并寨”之后,才最有利于打破封建宗族关系,彻底粉碎乡村的族权体系。因为“集村并寨”并不是整村整村的迁移,而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迁移,同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有可能被分到多个不同新村,尤其是那些大姓、大家族都会被拆散,跨村分配,甚至跨乡、跨县、跨府乃在跨省分配都有可能。
而且,这种分配还会按照阶级进行拆分,那些自然村寨的原宗族族长、长老、原士绅以及势力大的家族,都会被拆散后,再集中分配到某新村,使其与原宗族、同乡隔离开,因此就形成了一些“族长村”、“地主村”。这些“地主村”、“族长村”的村民全都是原来的基层统治阶级,这下子把他们丢在一起,这些老爷们都傻眼了,没了可以调动的人手,他们就是个屁,左邻右舍以前都是老爷,谁又能比谁有面子不成?
就算他们想在互相间斗出个什么名堂,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地主村”、“族长村”的管理可要严得多,“平民新村”里只有民兵,这里却是驻扎了正规军,当然以后会换成武警,专政铁拳可不会允许他们为所欲为的。再说,能分到“地主村”里住的,都是平时没有大恶的“良绅”和能配合革命的,识时务的地主,这些人都比较好管理。
那些劣迹斑斑的“土豪劣绅”和不识时务的家伙,可没资格住进来,这些人都是在各个工地或者“劳改农场”里面,即使他们没犯事的亲戚也是提心吊胆,唯恐被清算,分在里面也很老实,不敢再来尝试科社党的底线了。在科社党可没有“法不责众”这一说,像那些臭名昭著的土匪村、山贼村,可是整村整村的被处决、被判刑。文德嗣领导的科社党确实不喜欢杀戮,但那只是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没什么利益也很没效率,并不是说他们不敢或不会杀戮。
虽然“地主村”这些人大都是“良绅”,但也不会让他们继续呆在原籍,这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而是必要的制度。这种集中安置的做法一方面是隔断其社会关系,使其影响力在原住地完全消失;另一方面是方便控制,并进行洗脑转化。还有一个不便说的目的,就是给其他的“平民新村”起个示范作用。
说句大实话,比起普通的农民,这些原统治阶级的素质确实要高得多,他们多少都是读了点书,其中大多数人在头脑灵活、知识水平以及经营能力上,要比普通农民要强得多,也更能接受新事物。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人的本钱多,土改的时候政府都是给了补偿的。能住进“地主村”哪家没有几百亩土地?按照每亩耕地10到50元,每亩山林1到10元的补偿,家家都至少有上万元的补偿金,虽然按照拆分户口的原则,大家族被拆成了小家庭,但每家分到几百元也是起码的。而且,土改只是强制赎买土地,牲畜、浮财并没有动他们的。
这些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要他们像下层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老实实劳作,那是绝对不情愿的,但现在身边再也找不到使唤的人了,这可咋办呢?于是,其中很多头脑灵活的家伙,就不再搞农业了,索性把资产拿出来去投资工商业,这些人都申请更换了城市户口,全都进城办厂经商去了,科社党对于民族工业一向很扶持,在政策上都有优惠。
不过,还是有很多对工商业不熟悉的,抱有疑虑的,或这辈子就只想搞农业的人。这部分人继续呆在农村,但也让他们想出了偷懒的法子,那就是科技。
既然他们有较多的本钱,自然可以购买更多先进的科技产品,比如汽车、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插秧机、自动饮水机、投料机等等各种交通工具、农业机械和畜牧养殖机械。一家人当然不够买齐所有的东西,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现在一家子最多也就十几亩地。但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科社党推出的“合作组”制度,十几家或几十家组成“合作组”,凑份子买齐所需的机械、车辆。
于是,这么一来二去的,这些“地主村”居然成了国营农场之外最先实现机械化农业的地方,而这些人也很快尝到了科技的好处。在农技站的指导下,无论是田间作业,还是畜禽养殖,全都大获丰收。虽然现在自己的土地比过去少了,但算下来居然收入还比以前高。这让他们大感惊讶之余,也不由对科社党越发信服和认同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以前的亩产普遍都只有几十斤到两百斤的程度,靠收地租又能收多少?就算一亩地收二百斤,一千亩地也才收二十万斤,就算收一半的地租也才十万斤,而这些收入还不是全都能拿到手的,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不说,还有应付清廷官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要知道,税吏们收税摊派的时候,首先找的就是这些地主,除了极少数奢遮的大地主,可以不买地方官吏的帐,一般的中小地主根本跑不了。这么七折八扣下来,虽然他们比普通农民过得滋润,但要说有多好,那恐怕也不见得。
尤其是“摊派”,这玩意儿可是专为士绅地主们准备,一般的屁民可没资格“享受”。被摊到破产的地主,可不在少数。还有“官役”,也就是把各种差事,诸如徭役、收税等差事“承包”给地主们,让他们去收税和组织劳役,要是搞不好就得自己贴钱。
这活听起来不难,但农民可不并都像某些宣传资料上说的那么纯良质朴,抗租抗税的从来就没少过,并不是每家地主都养了武装家丁、职业打手的。遇到这种事情大多数就只能抓瞎,更别说那些实在交不上的,或者逃税逃役的,那就更没办法了。被“官役”逼得破产的地主士绅,也是毫不少见。当然这种“官役”对于那些没节操的“土豪劣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反而是发财的手段。这也是清末以来,“劣币驱逐良币”,乡村士绅逐渐劣化的重要原因。
但现在就不一样,科社党取消了所有的苛捐杂税,以及最让地主士绅们害怕的摊派和劳役。农业税只有三成,虽然名义上税率比清廷的正税高(俺大清从来就不是靠正税过日子的),但其他稀奇古怪的苛捐杂税、摊派都没了,就连几千年一贯制的徭役都被废除了,负担反而要少得多。
加上各种科社党政府提供的良种、化肥、农药,现在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产出千斤,要是再用心点,亩产一千四五百都不在话下,就算一家只有十几亩地,可收个二万斤不在话下,交了正税也有万多斤归自家,这完全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畜禽、水产养殖等各种副业,这些都是有各种良种,又有现代化的养殖方式,以及营养丰富的混合饲料,和防止疫病的药物。再加上各种科技产品的运用,一年下来收入是种田的几倍还多。
所以,在最早就行三农革命的川东、湖北一带,十个模范村里面起码有七个是“地主村”,就一点不奇怪了。当然在宣传的时候,对于他们的身份自然就忽略了,只是着重强调了他们对先进生产方式的运用,以及文化知识带来的好处。
把自然村按阶级拆分重组后,因为没了以前的族长、士绅等头面人物,又是很多互相陌生的家庭组合在一起,想抱团都不容易,所以“平民村”也变得好管了许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到了陌生的环境中,总是更容易服从权威,新村的最大权威自然就是掌握了行政力量和武装力量的村政府了。
没了宗族的掣肘,各项政策、各种措施执行起来都非常顺利。科社党搞三农革命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全国的农村彻底废除小农经济的模式,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最终把传统的农民变成“农业工人”,把农村变成现代化农场。
现在每个新村都分为若干个“合作组”,由基层干部和骨干们(主要是退伍军人)带领着从事生产,等他们尝到“规模化”甜头之后,就不用人带了。利益会驱动他们自觉自愿的去干,当然开始这几年,基层干部们是很辛苦的。
第85章基层(上)
ps:求收藏、推荐!
………………………………………………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7月15日,四川省南充市,松林坡北村(新村)。
科社党建立政权后,很快就出台了新的行政区划,撤销了清廷设立的道一级行政单位,“府”改为“市”,裁并了直隶州、厅等单位,或将其与临近的市合并,或降级为县。取消了所有的散州和土司,全部改为县、乡。
另外,出于自己的习惯,也是为了在资料库提取相关资料时更方便,免得每次使用时还要替换,文德嗣就把现在清廷的地名全都改成了后世使用的地名,比如原来的顺庆府,就被改名为“南充市”了。
现在解放区的行政单位是5级:省(直辖市)、市、县(市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非常的简单明了,没有原时空后世的那些各种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行政单位设置。解放区的“市”就只有2级,“直辖市”和“市”,“直辖市”和省同级。“市”比清廷大多数的“府”大,比“道”小,没有那些“地级市”、“县级市”、“镇级市”等等容易混淆级别的称呼。
比如所谓的“地区”这级政区,就是个很扯淡的事情。它在理论上根本不是一级政区,在编制上只是个临时性的派出机构。因为红朝的宪法里,行政级别就只有省县乡三级。但在实际工作中,省直辖县的话,就县的数量太多了些,根本不好管。所以,现在文总就把这个级别正式确定下来,定名为“市”,免得尴尬。
“机构扁平化”这种东西和很多东西一样,在理论上看起来很美,但也仅仅是在理论上。因为事实证明,这东西在实际中,就是个坑人的玩意儿。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显然没有考虑过人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人的思维能力也是有限的。人脑不是电脑,没有多任务并行处理能力,至少绝大多数人没有。
乡、镇、街道是同级,乡、镇都是在市、县的主城区外的单位,区别是:农业为主的是“乡”,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乡级单位是“镇”。“街道”则是主城区内的乡级单位。
“村”和“社区”也是同级,也是按产业区别,乡以下的是“村”,以农业为主,主城区和镇下面的是“社区”,以工商业为主。
因为科社党的村级行政单位比任何一朝都大,也远比原时空的红朝大,所以在“村”的下面还设有“生产队”、“合作组”这两级单位,每个村分成几个到十几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管辖若干“合作组”。这两级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属于政府正式编制,都是由村民骨干兼任,由村里给予相应补贴,算是政府雇员。
一个新村里面有正式编制的人员就是:村长和村支书,负责宣传、民政、生产等方面事务的几位行政干事;民兵连长(排长)、治安队长、库管等几位武装干部;还有就是农技员、机电维修员、广播员、医生、教师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吃皇粮”的人有二十个左右,最多的不超过80个。普通民兵和治安队员都是领任务补贴,不算编制。
这些公务员看起来比红朝的村级单位多得多,但现在一个村起码都是几千人,更何况人民的素质远不能和后世比,人手少了根本管不过来,也不能牢牢的控制住基层。
而且,这些人只是因为堆在一起显得多,如果按照人均来算,比后世红朝的还少得多呢。因为“集村并寨”,科社党的基层干部起码节省了四分之三左右。原来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新村,就是一个新村的公务员比原来增加了十倍,也比原来的数量少啊。
最重要的是,因为这种详细的分工,更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效益,远不是节省几个公务员编制的那点儿钱能比的。
西门吹雪主持的松林坡北村就是这样一个新村,按照计划这里要分配1430户,7340个村民。但是现在的人手不足,却让他非常郁闷。
“我们松林坡北村,编制人员应该有38个的,但是现在只有10个人……村支书没有,6个干事只有3个,武装干部就一个民兵连长。农技员只有1个,机电维修员没有……医生只有2个……这工作怎么开展啊?”生产干事一脸晦气的向西门吹雪诉苦。
文宣干事也苦着脸说道:“尤其是教师,我们村3到6岁的孩子有765个,7岁到14岁的学龄儿童有1182个。按照最合理的编制,是50个学生配2个教师,而我们村的幼师和小学教师名额分别是4个和8个,这都远远不够,何况现在一共才给了我们3个。”和原时空后世不同的是,科社党的乡村教师和医生都是列入编制的正式员工。
村公所配备的6名干事,分别负责文化教育和宣传、经济生产、民政和法